第六百零五章 家具廠的遺留問題

字數:8479   加入書籤

A+A-


    李龍的拖拉機開回到縣裏的時候,已經過了中午。
    陽光挺強,但李龍隻是感覺到寒冷。這時候太陽照在身上真不會讓人感覺到熱,體感溫度已經是透心涼的那種。
    盡管反穿著皮大衣,李龍也感覺自己幾乎被凍透了。
    今天的事情還有兩件。第一,要去供銷社的保衛股裏要子彈,這需要李向前簽字的條子。
    第二件,就是去縣裏的木器廠看看有沒有合適的小木桌。
    暫時隻哈裏木和玉山江家裏需要,其他人家裏炕桌是有的,而且沒有上學的人,所以並不需要。
    不過當務之急,李龍先跑到了食堂,掏錢點了一份拌麵,還特意給服務員說了一聲:
    “先給我來碗麵湯!”
    “好的,同誌請等等。”今天這服務員態度還挺好,當然,這樣被凍得快僵掉的人她見的也不少。
    這時候能緩解這種從裏到外的寒冷的,最好的辦法,就是一口熱湯。
    胡辣湯也行,但這個時候瑪縣裏沒有比較正宗的。
    熱呼呼的麵湯也可以。
    服務員拿來一個大瓷碗放在李龍麵前,然後提著裝了麵湯的茶壺往裏麵倒了滿滿一碗。
    李龍謝過之後,捧著碗先輕輕抿了一口。
    溫度還不錯,顯然吃麵喝麵湯的人比較多,人家直接就先盛出來一茶壺溫著,涼了從鍋裏舀一瓢就行了。
    麵湯挺濃,不是下了一兩次麵的那種湯,看起來至少是下了十來鍋的那種。這要放後世,血糖高的人都不敢喝。
    眼下卻是非常好的“飲料”,李龍喝了半碗,感覺由內而外的熱了起來。
    剩下的半碗呆會兒吃完麵再喝,感覺會更好。
    讓他有些意外的是,碗放下沒半分鍾,那服務員抽空看到了,提著壺又過來把他的碗給加滿了。
    喲?
    這有幾天沒在食堂裏吃飯,服務質量明顯提升了啊。
    以前愛搭不理的那種態度,沒了。
    能主動服務,也難怪這裏麵現在已經過了飯點,吃飯的人竟然還不少。
    想想也是,最開始吃的是飯菜的份量,後來吃的是質量,再後來不光吃質量,還有服務。
    這年頭份量和質量基本上沒得說,這服務態度上來了,來吃飯的自然就多了。
    有得選的時候,誰都樂意去態度好的地方。沒人喜歡吃飯的時候看著服務員擺著一張冷臉。
    麵端上來,服務員竟然還給拿過兩瓣蒜,這就讓李龍體驗感覺更好了。
    匆匆吃完飯,李龍把那碗麵湯喝了一大半,抹嘴和服務員點點頭,出了門。
    搖著拖拉機,突突突的開著往木器廠而去。
    子彈不急。反正保衛股常年有人,隻要趕在下班前過去就行。
    實在不行家裏還有點存貨,拿上也夠應付一陣子了。
    木器廠位於城南。城南城北基本上就是以烏伊公路劃分。城南沒啥機關單位,除了沿路的民房、慢慢開起來的小店、汽修啥的,還有兩所學校,再就是幾個廠子。
    木器廠處在苗圃邊上,圍牆不高,在路上都能看到裏麵堆著的不少木頭。
    偶爾有人進出,有拉著家具的,也有拉著木頭的。
    李龍開著拖拉機進了廠子,門口的門衛隻是看了看李龍拖拉機的煙囪,發現這煙囪比較高之後就不管了。
    拖拉機的煙囪管子不高的話,加大油門的時候會噴出來火星子,在有易燃物的時候容易經發火災。
    所以這時候會有提醒。
    李龍買的這款拖拉機煙囪高,這個算是一個特征。煙囪高了,火星子就不容易出來,也是個好處。
    他直接開到了廠區裏麵,邊看邊觀察,然後就發現了成品區的廠房,然後就拐了過去。
    這裏大門開著,有人正在裏麵挑選——當然不是任人挑選的那種,主要還是站在櫃台外麵,指著哪個,裏麵人就把哪個抬出來看。
    李龍熄了拖拉機的火,過去看。
    他掃視一圈,發現裏麵小方桌倒是有,但看著都挺普遍,那種明黃漆,和哈裏木他們這種家庭不是很搭配。
    他們似乎比較喜歡黑胡桃那種紅褐色,帶些民族花紋的家具。
    旁邊的人買的是一個高低櫃,挑好後開票付錢,裝到馬車上就拉走了。
    木器廠的人看著李龍東看西看,就問道:
    “同誌,你要什麽家具?”
    能開著拖拉機過來的,自然應該是不差錢的。
    “有那種小方桌嗎?民族特色的那種。”李龍指了指擺放在邊上的四方小桌。這種小桌一般擺在漢族人家裏廚房,充當擺東西或臨時吃飯的小桌。
    其實也是可以用的,但李龍想著盡量弄好點兒。
    “民族特色的?”木器廠的人想了想,說道:
    “差不多大的嗎?稍微小點兒行不行?”
    “可以啊。”李龍有些意外,真有嗎?他也就是隨口一問,如果沒有的話,把這個買了,然後再去百貨大樓買兩塊帶著民族特色花紋的桌布一蓋就行了。
    “我記得原來廠子裏有個哈族老師傅,做過一批這樣的家具。咱們縣裏民族人少,買的人不多。”那個人指了指外麵,李龍便走了出來。
    這人也跟出來,轉身把這門鎖了,邊走邊說道:
    “那一批家具做完後,老師傅就退休了。家具賣了一段時間,大件的斷斷續續的賣完了,小件的要的人少,因為時間比較長,就堆放在小倉庫了。”
    “時間長了,會不會有啥問題啊?”李龍有些擔心,“放的久了……”
    “那同誌你放心,咱們廠子裏做的家具,質量肯定是沒問題的。
    這玩意兒是要在家裏用十幾年幾十年的,那哪能放幾年就壞了?真要那樣,那不是砸我們廠子的招牌嘛。”
    這位木器廠的同誌語氣十分的自信,這讓李龍也忍不住跟著感慨。
    這時候講質量,講信譽,講牌子。一件東西要用十幾年幾十年。
    後世網絡上的段子,某國產電風扇廠,就是因為質量太好,一台風扇用了三十多年還沒壞,廠子都倒了。
    後世流行的無論是家具還是家電,有些幾年就強製報廢了,有些是用了幾年就出各種毛病。
    後世講究的是功能多,講究的是好看,講究的是品牌,明星代言。
    至於質量,往後排一排。
    木器廠的同誌把旁邊一個小倉庫門打開,李龍就看到了在倉庫裏擺放的,兩兩放置,一正一反的小桌。
    果然是黑胡桃色,有著那種曲裏拐彎,很好看的民族特色花紋的。
    包括小桌腿邊上的固定支撐都有花紋裝飾。
    不是很複雜,但很好看。
    李龍數了數,一共六個。
    “一個桌子多少錢?”
    “你要一個?一個八塊。”那個人說道。
    “那我要六個呢,算批發,能不能便宜些?”李龍打算把六個全拿上。
    山裏總有人需要的。
    他還看到有櫃子,也是一樣花紋的,還有木頭箱子,同一顏色。
    他打算全買下來。
    到時往哈裏木家裏門口一擺,誰要誰拉走。
    那個木器廠的職工倒是有些意外,他指了指那些桌子問道:
    “你都要?”
    “嗯,不光這些小桌子,那兩個櫃子,還有那兩個木頭箱子,我都要了。”
    嘿,這回遇到買家了!
    這位名叫齊新誌的中年男人激動了,他立刻說道:
    “你要真要的話,我去請示一下廠長,給你算批發價……你等等啊,我現在就去找廠長!”
    “先別急啊,我看看東西。”李龍急忙叫住他。
    “你盡管看,我先去找人!”齊新誌擺擺手,示意李龍自己進去看。
    李龍也就不客氣了,看著對方跑遠,自己便進了小倉庫。
    這個小倉庫裏一共也就剩下這麽十件東西了。
    他先彎腰晃了晃小桌子,發現真的挺結實。
    倉庫是紅磚鋪的地麵,鋪得很平。小桌子也很穩,沒有四條腿不一樣長的問題。
    想來也是,好歹是縣木器廠,不可能出現這麽低級的錯誤。
    桌子上已經沒有了油漆味兒,早散完了。
    抹了抹桌子上的灰,再看抹過的地方光亮如新。
    他屈起手指敲了敲,木板發出沉悶的聲音。
    質地應該不錯,感覺木頭挺重的。
    再看看櫃子和箱子,用料也是非常的紮實,沒有木刺,刨的刮的刷的地方都非常幹淨,做工也好。
    有種大巧不工的感覺。
    李龍看的時候,就聽到外麵腳步聲傳了過來。
    那個齊新誌帶著廠長何長明過來。
    “同誌,這些家具你全都要嗎?”何長明也有些意外。這些東西是廠子裏老師傅做的,擺放著有些年頭了。要說丟吧舍不得,畢竟做工、材料都是花了錢的。
    但要說賣吧,這一年到頭來買家具的民族同誌也沒幾個,沒人看得上。
    就算便宜內部價給廠子裏的職工,也沒人要。眼下都是要時興的樣式,和胡德祿有一拚的,這種老款的,真就沒多少人喜歡。
    如果李龍真能一下子全拉走,還真幫他們解決大問題了。
    “當然,如果價格合適的話。”李龍說道。
    “你這是……”廠長也挺好奇,這個漢族同誌,要這麽多民族樣式的家具幹嘛?
    “我有朋友在山裏,他們是民族同誌,買來給他們用的。”李龍也不隱瞞,直接說出原因。
    “好,那你要全要的話……桌子給你按五塊一張,”廠長對這些東西也很清楚,其實這些家具本身就是他師傅做的,老師傅退休了,但也不能把東西給賤賣不是?
    眼下賣給合適的人,算是皆大歡喜了。
    “櫃子一個二十,箱子十八塊錢一個,怎麽樣?”
    這樣小桌子一共三十,櫃子四十,箱子三十六,合計一百零六。
    李龍很滿意,不過習慣性的,他又說道:
    “那廠長,能不能讓我拉一些刨花?這些家具放車裏,得有東西墊著,不然磕了碰了也不好是不是?”
    “那當然沒問題。”木器廠木屑刨花多的是,何廠長笑著說,“你和老齊去開票交錢,我叫人給你裝車,放心,刨花給你裝的多多的。”
    等李龍去開票交錢回來,那些桌子櫃子已經放在了車上,用麻繩捆好,車鬥子的縫隙裏塞的都是刨花。
    李龍晃了晃繩子,感覺綁的很緊,便放心了。
    他開著拖拉機回到自家大院子,這時候楊大姐下午賣飯還沒回來,韓芳也沒在,應該跟著去幫忙了。
    李龍便把拖拉機停好,家具上桌上塑料布,再把拖拉機的水放掉。
    把這些弄完後,他便騎著自行車,帶著挎包往供銷社而去。
    到了社裏,李龍發現大家都主動和他打招呼,一直到李向前的辦公室,他還有些懵。
    “他們知道你弄來了好魚唄。”李向前解開了他的困惑:
    “汙水魚的事情傳開了,咱們社裏中招的有三個,據說公安局、教育局都有中招的。
    現在市場裏的魚可不好賣的,大家都擔心。咱們過年福利的魚是你撈出來的,汙水魚的事情也是你揭出來的,大家能吃到放心魚,自然要承你的情啊。”
    李龍樂了,還有這樣的意外收獲啊。
    “這回過來幹啥?”李向前知道李龍無事不登三寶殿的,便主動問道。
    “上午去了趟山裏,我那兄弟被一群狼追著,差點兒沒回來。我想領些子彈,過兩天跟著他們清一清山裏的狼群。”
    李向前一聽眼睛就亮了,隨後又搖了搖頭。
    他清楚,山裏打獵和開著吉普車去打黃羊不一樣。山裏打狼不僅危險,而且還要有好的體力。
    就他這身材,槍法還行,體力和耐力是不行了,比不得小夥子,雖然有心湊熱鬧,但真的是無力啊。
    “行,我給你批個條子……算了,魏主任去州裏開會了,我給你寫兩個條子,你給保衛股長說說,就當是分開領,領兩百發子彈,夠了吧?”
    “夠了夠了。”李龍急忙點頭。
    “行。”李向前從抽屜裏取出紙筆,寫了兩個條子,簽了名之後,拿著站了起來往外走。
    李龍要接條子,李向前擺手:
    “我和你一起去,免得老侯又跑過來說。”
    李龍便乖乖跟著李向前去保衛股。
    侯股長正在辦公室裏拿著子彈殼粘著,看樣子是打算做個工藝品。
    李龍看粘好的底座,盲猜應該是個坦克。
    “看啥?有啥事?”侯股長把子彈殼往桌上了放,沒好氣的問道。
    “領子彈。這玩意兒你還自己粘啊?找個人給你粘不就行了?”
    “我兒子要的,那能讓別人粘嗎?”侯股長一邊懟著李向前一邊看著條子,“兩百發?”
    他扭頭看了一眼李龍:
    “你要去山裏?”
    “嗯,山裏狼群泛濫了,今天差點兒把我兄弟給撕了,他們打算清一下狼群。”
    “行,老李,下不為例啊。”
    這就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