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三章 孟海有了新心思

字數:9332   加入書籤

A+A-


    和孟海把情況說清楚,李龍要走,孟海卻要拉著他去找村裏的老人家,把雪蓮裝上。
    “明天我還過來,到時我把事情辦完後找你,那時候再說雪蓮的事情。”
    “好好好,那你快回吧,一會兒太陽落了該冷了。”孟海衝著李龍招招手讓他上車,目送著吉普車遠去,這才籠著袖子往回走去。
    嘿,果然攔對了,又來活了!
    他現在已經在想到時找哪些人了。孟海其實也知道,編抬把子這件事情,恐怕長久不了。雖然現在隊部、學校這些還在用抬把子,但國家發展這麽快,拖拉機都造的這麽多,推推車肯定也容易造出來。
    到時抬把子這活沒了,得找其他的轍啊。
    何長清和孟海兩個自己也在琢磨,同時也是希望能夠和李龍加強聯係。
    這是個能人,肯定有辦法。
    果然!
    不說這活多活少,隻要有,人家還記著這清水河村,那就行了。
    李龍回到大院子的時機很巧,顧曉霞也剛回來,楊大姐這邊飯剛做好。
    “唉,再過兩天就沒這麽輕鬆了。”顧曉霞感歎著,“小芳不上學,楊大姐做飯的時候她幫著能看看明明昊昊。再過幾天小芳要開學了,到時我在單位……”
    “放心,我在家。”李龍說道,“這兩天我集中把要處理的事情弄完,到時就呆在縣裏,有空就去收購站,然後早早回來。”
    “唉,我這個班上的……”顧曉霞也挺鬱悶,她在的時候李龍幾乎都在,工作似乎成了她的主業。
    “說這些幹嘛,吃飯了吃飯了。”李龍笑著拍拍她的背,“咱們都在孩子跟前不好嗎?”
    顧曉霞有些疑惑的問:
    “那肯定都在孩子跟前啊?難道孩子還能跑?”
    “沒有沒有,就是突然感慨一下。”李龍衝廚房那邊努努嘴,顧曉霞秒懂。
    其實李龍感慨的是再過二三十年,留守兒童大規模出現,到時孩子的父母不在身邊才是常態。
    第二天吃過飯,李龍開著吉普車去往山裏,等到哈裏木冬窩子的時候,玉山江一家人都已經在了。
    冬窩子外麵放著一些東西,不算多,吉普車放得下。
    一遝皮子專門放在最外麵,大概有七八張。
    李龍猜測這應該是玉山江自己打的。
    看到吉普車,大家都迎了過來,顯然是早就做好了準備。
    李龍和玉山江一家人打了招呼,然後和哈裏木說了話:
    “七隻小鹿,加上那些皮子鹿角一共是兩千兩百塊錢,來,給你。”
    這厚厚一遝錢把哈裏木也嚇了一跳,他要擺手,李龍已經把那些捆在一起的錢塞到了他的手裏。
    以前是混著來的,他給大家送物資,大家給他搜集這些原料,誰占便宜誰吃虧,都沒個準數,或者在雙方看來,都是自己在占便宜。
    眼下小鹿的事情是說好的價錢的,所以李龍就按數字給。
    這樣公道。
    哈裏木反應過來之後,看了玉山江一眼,玉山江過來從哈裏木手裏接過錢,從裏麵取出八百塊又遞還給李龍:
    “小鹿的錢是先前說好的,沒問題。這皮子和鹿角,是大家送給你的,就跟你給我們送菜送糧食一樣,不要錢。”
    李龍還要說話,玉山江繼續說道:
    “以後咱們就這樣。你需要的東西,我們找到了,那你就給錢,無論是小鹿,還是雪蓮。至於其他的,咱們各算各的,有些東西,算不清的。”
    李龍笑笑,便把錢收了回去,是啊,有些東西,算不清的。
    喝了一碗奶茶後,李龍便拉著玉山江一家人下山。
    因為車裏還有地方,李龍拉著他們進了縣裏後,去糧店買了米麵塞進車裏,然後才繼續往留守點。
    牧業隊的留守點裏人漸漸多了起來。李龍他們進村的時候,碰到好幾撥人。
    和昨天差不多的程序,到了玉山江的院子裏,先把裏麵的雪清理掉,玉山江的妻子架爐子燒水。
    因為玉山江的兩個孩子大,所以動作也快,雪清完後,李龍帶著他們兩個把壓井的杆子裝上,又往裏麵倒了兩壺熱水下去,等再壓的時候,沒一會兒,水就壓出來了!
    這邊玉山江幫著妻子孩子收拾屋子的時候,李龍就開車去了哈裏木老太太家的院子,他先前說過要給那邊帶米麵等物資。這次在糧店買的米麵,一半放在玉山江院子裏,一半拉過去。
    老太太在屋子裏忙活著,開門看到李龍,也是很開心。
    李龍幫著把米麵放好,又比畫著問了納森和薩斯肯去哪裏了。
    其實根本不用問也知道這兩個肯定是跑玩去了。
    畢竟山裏冬窩子相距許多座山,一不小心得迷路,不是一馬平川的大草場,也不可能讓孩子自己去串門。
    所以現在下來,哪怕是平時不怎麽好的朋友,看著也很親切。
    李龍回到玉山江的院子,在這裏吃了一頓簡單的午餐,然後又拉著他往回走。
    玉山江接下來一段時間,在冬窩子裏就一個人了。有事的話,就隻能把自己的牛羊托付給其他人,李龍也不知道怎麽說這事。
    “再過一年,到時孩子大了,就能自己在這裏了,我羊岡子那時候就不用在這院子裏來了。”玉山江仿佛知道李龍在想什麽,笑著說道,“我們嘛,終究是大山裏的。孩子嘛,可以在山下,也可以在縣裏。”
    李龍點點頭,很正常。就比如自己現在算是隊裏很富有的人了,一樣會有煩惱。
    但總有解決的辦法。
    他甚至在想,是不是把玉山江的孩子弄到自己的收購站工作,畢竟到時到收購站裏來賣東西的,可不僅僅是漢族人。
    瑪縣有十分之一的哈族,百分之三點幾的維族,山裏更多的還是少數民族。
    他們掌握的資源,正是收購站需要的,非常值錢的那一部分。比如獸皮,比如藥材,還有玉石,包括天然金。
    不過想想還是算了,玉山江對自己的孩子應該有所安排,看情況吧。
    吉普車開到縣城的時候,李龍問玉山江:
    “要不要帶一些東西回去?”
    “不用了。”玉山江擺擺手,“家裏的東西很全。每次你進山都帶東西,根本用不完。現在冬窩子就剩下我一個,用到轉場呢。”
    李龍知道玉山江帶著錢的。當時他給哈裏木兩千二,玉山江退回來八百,還有一千四百塊錢,其中四百分給了玉山江,說明有兩頭小馬鹿是他逮的。
    吉普車開著進了山,等到哈裏木冬窩子的時候,太陽還挺高的。
    玉山江帶來的那些皮子也已經裝在了李龍的車上,他的馬還在馬廄那裏拴著,低頭正吃著草,看到吉普車上玉山江下來,馬打了個響鼻,甩了甩尾巴,看著挺開心。
    李龍也跟著下車,哈裏木兩口子正在羊圈那裏清草,衝兩個人打著招呼。玉山江過去幫忙,從哈裏木妻子那裏接過木叉,哈裏木的妻子就進了冬窩子。
    李龍則對他們招呼一聲,便開著吉普車回去了。
    山裏的事情解決了,接下來就是北麵沙窩那邊的,既然答應了別人,那就得把事情辦了。
    當然,今天還要去孟海家裏一趟。讓李龍有些意外的是,到清水河村裏的時候,孟海還就在那裏等著。
    “來,上車。”李龍對孟海說道,“走,去看看你說的那個老獵戶,看看他有多少雪蓮。”
    “我們村裏這老爺子其實也不專門打獵,就是經常進山,進山尋找一些好東西。他家裏藥材不少,村裏誰家缺啥也會去找他要一些,他都給,他也會去賣藥材,打獵倒是少。”
    李龍明白,與其與這人是獵戶,不如說是跑山人。這樣的人如果不是少數民族,大概率就是內地過來的,有祖傳手藝。本地的大部分漢族人,充其量認識一些普通的草藥,再多就不好說了。
    孟海說的老獵戶家住在麥場跟前,在村子南邊,看位置有點獨。
    清水河村建村比四小隊早,所以這裏村民們的房屋不像四小隊那麽整齊,有些就是依地形而建,路也不是直直的。
    “老董叔!”吉普車到了院子門口,有狗在叫,孟海下車後,衝裏麵喊了一聲。
    裏麵沒人出來,孟海趁機扭頭對李龍說道:“老董叔是五保戶,嬸子前幾年病死了,兒子以前搞串聯,不知道跑哪裏去了,找不著。現在就他一個人生活,對了,還有那條老黑狗。”
    黑狗挺大,但聽聲音的確有些老了,鐵鏈子拴著的,此刻看著李龍和孟海也不叫了,就盯著他們。
    “誰啊?”
    “我,孟海。”
    “進來進來,小海你過來幹啥?有事?家裏缺藥了?”
    老人口音像魯地的,不過李龍聽的也不是很清楚,畢竟兩世為人,他主要生長都在北疆,外麵沒怎麽跑過,也不清楚。
    從屋子裏出來的是個身材高大的老人,看個頭也就比李龍低個五六公分,接近一米八,不說膀大腰圓吧,至少比普通人壯實的多。
    這樣的人在山裏闖蕩,才不怕那些狼蟲之類的東西吧?
    “老董叔,這是李龍同誌,供銷社的領導。這回過來想收一些雪蓮,你看看你那裏……”
    孟海給老董叔說明了來意。
    “雪蓮?要多少?我這可沒剩下多少了,都讓那些家夥要去泡酒了。你要等得及,今年秋裏還能采一些。”
    “有多少我要多少。”李龍說道,“一朵五塊錢——均價。”
    “這價可不低啊。”老董叔紅臉膛,李龍在他身上聞到一股子酒氣,估計這時候正在屋子裏喝酒呢。
    “走,先進屋說話。”老董叔看了一眼吉普車,然後招呼人,“我燒了隻兔子,一起喝兩口。”
    “我就不了,”李龍擺擺手笑著說道,“老董叔,我要開車,酒沾不得。”
    “也行。”老董叔也不勉強,引著人進屋後,他讓孟海給李龍倒水,自己出去了,等再進來的時候,手裏提著一個柳條筐,筐裏放著幾十朵雪蓮。
    “就這麽些了。”老董叔把那些雪蓮花放在李龍麵前,“你看看行不行,這是去年采的。”
    李龍蹲下來看了起來。
    老人很講究,這雪蓮花都是從莖上剪下來的,沒有連根挖。這時候人從自然獲取東西,許多人是真的有敬畏的——李龍有些時候除外。
    他數了數,一共三十四朵,其中有十二朵小的。不過頭次收雪蓮,李龍便給了全價。
    “三十四朵,一百七十塊錢,給,老叔。”
    “不用那麽多。”老董叔接過錢,從裏麵取出兩張大團結遞還給李龍,“你給的價高,我這裏麵有些小的就不能按這個價了,咱采藥賣藥,講究個心安。”
    話的意思,不為李龍,隻為自己。
    李龍笑笑,把錢收了起來,又問道:“那老董叔,有黨參嗎?貝母呢?”
    “貝母沒有,那個林業隊抓的嚴,我手裏不到一公斤,這個就不賣了,自個用,村裏有人有咳嗽的也需要。黨參倒是有幾公斤,你等等啊。”
    老董叔又出去了一趟,再回來的時候,一手提著一捆黨參。
    都是近一米長的,遠遠看著和兩捆柴火一樣。
    李龍有點無語。他自然清楚,天山這麽大,知道這裏麵黨參年份久遠的自然不可能就他一個,但老人把黨參弄成這樣,也著實有點不太好吧?
    “收購站撤了,藥材公司不收,這東西放我這裏也就放著。”老董叔把黨參放在李龍的麵前,“五公斤多,按五公斤算,大部分是去年的,還有一點是前年的,你看著給價拿走吧。”
    雪蓮李龍給了個高價,老董叔甚至在想,這個年輕人大氣,這黨參送給他都行。
    李龍仔細看著那些黨參。
    天山裏的黨參,一片山和一片山因為地形原因長勢也不同。比如同在伊犁河穀,昭蘇南天山的黨參就主打一個長,通常都能長到半米以上。
    而中山天的尼勒克唐布拉裏的黨參,就是粗短,有許多疙瘩樣子,一塊一塊各種造型的。
    老董叔拿來的黨參就是長的那種,看著都挺完整。
    五公斤多,也不少了。
    “那我就出價了,這個我給不了高價。”李龍說道,“一公斤二十,你看行不行?”
    “行行行,咋不行呢?”老董叔笑著說。
    李龍又掏出八十塊錢,和將才退回來的二十塊一起遞給了老董叔。
    孟海看著就有些羨慕,這一來一回,老董叔相當於弄回來一輛自行車,還有一台縫紉機啊。
    可不簡單!
    李龍把東西提著放進車裏,然後就和兩個人告辭。
    目送李龍離開後,孟海虛心請教老董叔:
    “老董叔,那雪蓮好采嗎?”
    “要說好采,那也好采,找到地方,一采能采幾十朵。”
    “那……得跑好遠吧?”
    “那是。至少得往山裏翻個幾十公裏,三五天不定能回來。”老董叔傲氣的說道,“不是誰都能采的。”
    孟海當然是想學一學了。編抬把子多麻煩,一天編的抬把子,不頂進山找兩天雪蓮的。
    但天山那麽大,沒有目標,沒有人帶路的話,想要采雪蓮,無異於大海撈針。
    其實如果不是一開始有哈裏木給李龍指引,李龍想在山裏立足也是不容易的。
    哪怕到現在,李龍進山想打到東西,也需要在自己知道的幾個點去碰,當然也可以找哈裏木和玉山江幫忙。
    老董叔在山裏山外呆了這麽些年,雖然手頭沒趁手的武器,但采藥這個他還真是趟出條路來,知道幾個長雪蓮的地方,也知道哪些溝裏有哪些草藥。
    以往雪蓮沒人收,藥材公司人家有專門的渠道,私人的不收,所以老董叔采了就放著,基本上沒怎麽賣出去。
    現在李龍突然出高價收,那他真就打算等到七月份進山,好好收一下了。
    至於家裏種的麥子,托付給別人就行了——一畝地麥子的產出不如三五朵雪蓮賣的錢多,哪頭輕哪頭重他還是知道的。
    孟海也想知道老董叔怎麽采雪蓮,他甚至有想法著是不是到時把麥子交托給妻子,自己跟著老董叔?
    至於老董叔願意不願意,這不還有近半年時間嘛,好好磨唄。
    李龍開著吉普車往回走的時候,其實想的也是這類事情。
    他也非常的想去往深山裏一趟。
    外山這幾層他轉的差不多了,感覺大差不差就是那樣。裏山他沒去過,零星聽哈裏木他們幾個講過,大片的高山草甸,終年不化的雪山,一家在一起的哈熊,經常會偷襲羊的雪豹等等。
    真想進裏山去看看那邊的壯麗風景啊。
    李龍知道,在隔壁呼縣的南山往裏,有一條通往南疆的古道。這條古道是許多穿越者夢想的地方,但十分的危險,後世為了避免傷亡,直接把這條路給封閉了。
    但曾經走過的人說過,這條路沿途的風景絕美,超過了烏孫古道、夏塔古道。沿途的雪山上是有雪蓮的,還有一些珍稀的動物。
    也不知道此生有沒有機會去看看?
    李龍開著吉普車回到大院子之後,才收回思緒。今天忙碌了一天,明天還有一天,明天忙完,就可以短暫的休息一下,實現他對顧曉霞所說的那個在家裏呆一段時間了。
    當然,能呆多長時間他也不知道,馬上就雪化了,雪一化,估計農學院的羅教授就帶人過來了。
    那時就要忙新活了。
    孩子發燒想吃桃,去買的時候和老板娘聊,她說現在的孩子想吃啥有啥。她們小的時候根本不敢和家人提,都吃不飽飯,八二年的,這一對比,還是XJ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