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零一章 顧博遠的事後感言;攔下許海軍

字數:9102   加入書籤

A+A-


    顧博遠打電話到收購站給李龍說這件事情的時候,李龍剛從石城回來。
    他去石城老街,主要是買拉網——開春在伊犁那邊的三道河子逮魚,感覺實在是過癮,便想著搞條拉網,然後在瑪縣也試一下。
    四隊這邊沒條件,他買的拉網小,隻能攔河——確切的說是攔河網。畢竟後世看人家在漁塘裏搞的拉網長幾十米上百米的,自己弄到的這攔河網也就二三十米長。
    沒辦法,這邊的這些網都是從口裏進來的,老板也是小本生意,擔心進了大網賣不掉壓貨。
    李龍不光買了拉網,還買了那種兩根棍子就能撐起來的小網子,下麵長長的一個兜,也是攔網,可以攔小渠裏的魚。
    這玩意兒四隊可以用上,比如閘門口那裏,兩邊棍子一撐,有魚進去,後麵有兩個連續的兜,能進不能出那種。
    “那你可玩美了。”李龍聽著顧博遠說著去山裏的收獲,很是羨慕。
    “嘿,那可不。晚上我們四個打著兩頭狼,天不是很亮,也不知道是誰打的,不過那幾頭狼雖然跑掉了,至少也有兩三頭受傷了,估計後麵是不敢來了。”顧博遠還是挺自豪的:
    “就是太累了,等把狼皮剝掉,都半夜了。第二天也沒起來打野豬,就回市裏了。”
    他感慨的說道:
    “我算是知道了,有幾個山裏的朋友,這日子過得有多好!閑了可以進山打獵,人家給你說哪裏能打著東西。
    到山裏還能弄到特產,受到歡迎;你給他們帶一些他們需要的東西,他們恨不能把有的東西都拿出來讓你吃、讓你喝。”
    李龍就嘿嘿的笑。
    “你那幾年進山,我還覺得怪辛苦的,現在看來哪是辛苦哪,你那就是享福去了。”顧博遠下了定論。
    “那可不一樣啊。”李龍反駁,“我那時候哪像現在還有汽車開?一開始是套馬車,那大冬天凍的要死。等後麵騎自行車,再往後買了拖拉機,那突突突的也慢得很,特別是冬天,你也知道的……”
    “那倒是。”顧博遠想想也是。他光顧著想這趟的享受了。換成套馬車去自己去的地方,光跑就跑大半天啊。
    “不過你現在也不錯。”顧博遠急忙拿話找補,“我就和一戶牧民交了朋友,你和一個部落都是朋友……淘到不少好東西吧?”
    “還行,寶石原石啥的也有一些,曉霞都知道。”
    “嘿,還有寶石原石啊,還真有……不錯不錯,我就是弄到幾塊瑪瑙,看著怪漂亮的。對了,人家給我說了一條溝,可以撿瑪瑙,我打算抽空過去。就是離瑪縣太遠了,不然現在放假可以讓曉霞帶著明明昊昊過來。”
    “曉霞要去的話隻能請假。”李龍說道,“其實休息一下也好,我問問她。”
    “嗨,早知道當時不應該調到縣裏了。要在鄉裏教書的話,這暑假不就放假了嘛。”顧博遠這時候又想到這個問題。
    “那誰能有前後眼?”李龍倒不覺得調過來是啥壞事。說實話,在縣教育局裏,那前途可比當中學教師要光明多了。
    “不說這個,也就是說個閑話,你問問曉霞有沒有空,有空的話過來一趟玩一玩也挺好。這裏的草原和瑪縣南山裏麵的草原完全不一樣……”
    “我知道我知道,我去過的。”李龍點頭說道,“我到給她說。”
    掛了電話之後,李龍想著怎麽和妻子說,李青俠剛收完一單野蘑菇後,扭頭問道:
    “曉霞她爸說啥?有啥事沒有?”
    “沒啥事,他現在也閑了,這兩天去了趟山裏玩,打了野山羊和狼,說太累了,要不然還能打幾頭野豬哩。”
    “那他怪閑的。”李青俠笑著說道,“看來那邊收購站的事情都理順了,自己也能跑著玩了。”
    “是的,找了個老手幫著看著,現在那個人能短期接手,正好也是淡季,他就能出去轉一轉,不然光在收購站呆著,他也急。”
    “對的對的,”李青俠點頭,“光呆在那裏幹活也不行。像我,每個星期還能回去一趟,他要一直呆著,那不急死。”
    李龍和老爹聊了幾句後,便去後麵院子把網攤開,要看看整個網有沒有問題——老街的那個魚具店麵積太小,這網攤不開不好看。
    把整個網都攤開看了之後,他看這網都沒問題。至於這網怎麽用,他在三道河子也用過,很清楚的。老爹知道,想必大哥也知道。
    當然李俊峰他們應該也會用。
    就是具體的使用地點,他在想著最可能就是在莫合渠那裏用。
    他聽李強說,學校修院牆的時候,有工人用兩根電線扔河裏,電出來不少大鯽魚片子。
    除了那些工人撿走好幾桶外,他們那些學生也撿了不少,不過最後都讓班主任拿走了。
    班主任家就在附近。
    所以說明莫合渠裏的魚也不少。
    當然隻能在閑的時候用,先備著吧。
    主要是上一次在三道河子裏弄到的大魚把李龍刺激著了。
    現在小海子裏的大魚不好逮了,下網能逮到最大的魚也就一兩公斤的,再大的魚很狡猾,加上現在的粘網都是單層的,真掛上了七八公斤以上的大魚,還真就很容易就掙脫了。
    不知道口裏有沒有三層掛網,抽空得給黃磊他們打個電話問一下。
    把網收起來之後李龍就把它們放進了車後麵,打算看看啥時候用。
    拉魚得用棍子,這玩意兒這邊好找,莫合渠邊上隨處可見。
    他原本打算到四隊看看,結果一個二道販子賣完野蘑菇後,要看車,李龍就陪著看了看。
    現在車棚子裏已經沒有嘎斯車了,這些販子們也都清楚,不過這位就是要看拉達。
    桑塔納太貴,伏爾加也不便宜,嘎斯車又太醜,所以就拉達了。
    這是這個姓鄭的販子的原話。
    “這台拉達是準新車。”李龍現在也滿口行話,“開了不到兩年……”
    這話要放到三四十年後,不被人打也會被人笑話。
    畢竟那個時候所說的準新車,怎麽說也得當年開著沒一個月,甚至可以說沒怎麽開的車。
    放兩年,車價怎麽也得折個三分之一往上,怎麽還能敢稱準新車?
    但這時候就敢,而且是理直氣壯的。
    這個鄭老板也覺得可以這麽說。
    拉達的車況很好,右前方有個刮蹭過的印子,不明顯——修補過。
    “那價錢呢?”鄭老板其實已經看過好幾次這台車了,每次過來都要轉一圈,看一看,這幾回賣野蘑菇算是把錢攢夠了有餘錢了,才過來問的。
    “拉達嘛,沒伏爾加那麽貴,但這台比較新,就六萬塊錢。”李龍說道,“咱們也算是老相識,你經常來我這裏賣東西,我也不用你說,降五千塊錢,這是交情,五萬五,你要就開走!”
    車價李龍基本上定的都比較隨便,反正都是賺。
    看人定價,這很正常。
    目前販子裏買車的一共沒超過四個,其他的都是要嘎斯車,那車拉東西的確方便,但要說舒適性肯定是沒有的。
    “這轎車開著舒服,如果在平原地區收貨,也能拉不少東西,出去也有麵子。”李龍說道,“山區也能開,就是小心一點兒。”
    鄭老板沒想到李龍主動降價。其實在這裏賣貨這麽久了,什麽車賣什麽價他心裏也有譜,心理價位本身也就是在六萬左右,李龍直接給降了,他心裏竊喜,但又有些猶豫。
    “想要的話,可以試試車。”李龍說道,“會開吧?”
    “會開,會開。”鄭老板急忙點頭,“跟著一個朋友練過。”
    “那就試試。”李龍把鑰匙交給他,“別開出去,後院地方大,轉兩圈沒問題。”
    鄭老板拿著鑰匙打開車門進了車裏,這摸摸那摸摸,還有些縮手縮腳的。
    畢竟眼下還不是自己的車。哪怕是自己的車,那也得小心啊——真要買了,五萬多塊錢的東西呢!
    又過來兩個人看著。
    “嘿,老鄭也要買車了啊。”有個姓王的感歎著,“這跟著我一塊在收購站一開始就來賣貨的老哥幾個,現在一個個都買車了。”
    “那你咋不買?”另外一個年紀相仿的問道,“我要早兩年和你們一塊開始收貨,現在也買了。”
    “我能跟他們幾個比?他們原來就有拖拉機,開車收貨一跑就是幾十上百公斤,南到山裏北到沙窩,我就一輛自行車,最多就在我們鄉裏轉轉……”
    “那你還是眼界不遠嘛。”那個姓房的奚落他,“人家把路子都趟出來了也沒見你跟著學。”
    “嘿嘿,嘿嘿。”姓王的也不惱,其實他的錢也夠買台嘎斯車了,隻不過眼下嘎斯車沒來,所以他在猶豫。
    範明程等買了嘎斯車的人,一個個過來賣貨的時候,都是成麻袋拉貨的,他自然清楚有車收貨範圍擴大了,賺的錢自然也多了。
    說不定不到一年就把車錢賺回來了。
    但一下子拋出兩三萬買台車,自己又不會開,如果壞到半道,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麻煩大了。
    眼下狼雖然沒有以前那麽猖獗了,但北麵的沙漠無人區,南山裏麵還是有的。
    所以他有顧慮。
    李龍笑著說道:
    “有車就做有車的生意,沒車就騎自行車做生意,各有各的道嘛。”
    他絕對不會主動招攬著賣車,這玩意兒本身就已經供不應求了,還是看個人自願吧。
    鄭老板在後麵開了兩圈後,把車子停到了前院原來的位置——停得有點歪,說明他有技術,但不高。
    “李老板,這車很好,我買了。”他開車主要是聽一聽發動機的聲音——這是他的朋友教他開車的時候給他說的。至少這台車的發動機聲音非常不錯,這讓他很滿意。
    “手續都在車裏,你看一下。”李龍說道,“真要買的話,我給你拿合同。”
    拉達準新車,五萬五千塊錢,這事不可能瞞得住人,所以這就是標杆了,就跟嘎斯新車賣三萬,舊車賣兩萬五差不多,後麵基本上都是這個價。
    至於伏爾加,那價格區間就大了,至少目前還沒販子想買。
    簽了合同,交了錢,鄭老板一臉壓抑不住的喜悅,開著車離開了。
    剩下的有兩個是從收購站一開始就來這裏賣貨的,一個剛才說話的姓王,還有一個姓劉,兩個人都是默然,互相對視一下,都沒說話。
    同時期來的,現在距離已經拉開了。
    看著車棚子下麵,又隻剩下兩台車了,這些人也感慨著。看看人家,最開始也是擺攤賣貨,怎麽就幾年功夫,一下子變成能買賣汽車的人呢?
    剩下的人一個個猜測著李龍這台汽車能賺多少錢,同時也在想著自己什麽時候能攢夠買汽車的錢。
    吃過中午飯休息了一會兒,李龍去收購站又呆了一會兒,看著沒事,就開車去了四隊。
    進四隊還沒到新居民點的時候,就被許海軍給攔住了。
    李龍下車,許海軍給他遞煙,李龍擺手拒絕了,他不抽,和許海軍也沒必要客氣,不需要驢燒香。
    “我家的麥子收完了,我想著叫兩個人進山去砍些杆子。今年大掃把還能紮吧?”
    許海軍往年每年都要進山砍幾千杆子,賣給隊裏人紮大掃把。光這個活,他一年能賺好幾千。雖然也會給別人分,但他自然拿大頭。
    “今年不太方便。”李龍剛好想起來林業局改革的事情,對他說道,“往年山裏的事情歸護林員管。你以前肯定把護林員打點好了,所以進出山是沒事的。
    今年不一樣了。”
    “咋不一樣了?”許海軍最近一直在忙收麥子,沒到山裏去,還不清楚啥情況。
    “林業局改組了,原來的林業隊解散了。護林員雖然還在,但沒以前那麽有權力了。山口成立了森林派出所,現在執法權在森林公安手裏麵,你要砍杆子,沒碰到他們就沒事,要碰到他們……”
    李龍沒繼續說下去。
    森林公安有執法權,主要就是防的毀林私自砍樹的行為。
    所以這件事情他們肯定是要管的。
    許海軍臉上陰晴不定,想了想問道:
    “小龍,那你有沒有關係?”
    “以前的林業隊變成了林業工作站。”李龍說道,“我的關係都在這裏麵,但他們現在沒有執法權,隔著一層呢。我記得你有個伯伯在州裏工作,找找他們說不定能搞成。
    對了,你當過兵,有沒有同年城市兵分到森林公安的,或者隊長以前的同年兵看看有沒有公安係統的,其實不是啥大事,遞個話就行了。”
    的確不是啥大事,一句話的事情,甚至於欠的人情都不大。
    但如果沒這個遞話,沒碰到就算了,碰以了,那真就麻煩了。
    所以李龍覺得還是提醒一下,讓許海軍慎重。
    畢竟真要抓起來,砍幾千個杆子,這事情也算可大可小。往大裏說是毀壞森林資源,那可是要坐牢的。
    許海軍謝了李龍後,回家了。
    他現在感覺幸好自己謹慎一些,看著李龍的車子所他攔下來了,不然冒失的進了山,真要被抓了,哭都來不及啊。
    李龍回到大哥家裏,家裏就老娘和李強看著明明昊昊。大哥他們出去割麥,幾個家裏的青壯各自有事,就連大嫂梁月梅都帶著李娟到棉花地裏拔草去了。
    李龍是過來看看明明昊昊,問問他們要不要回縣裏去,兩個孩子是根本不想回。
    不回就不回吧,李龍知道兩個孩子跟著他們的哥在這裏玩得很好,也就放心了。
    往回走的時候拐到老馬號,李龍看到老羅叔正在附近放驢——是的,放驢。
    現在這一群驢已經有三十多頭了,看著一個膘都不錯。
    一般人家給驢吃的都是草,老馬號這裏有糖渣,這玩意兒營養價值可比一般的草好多了。
    再加上這些驢又不用幹活,一個個看著皮毛油光發亮,很歡快的樣子。
    其中還有兩頭小驢娃子,很可愛。
    “老羅叔,咋你放驢哩?”李龍有些意外。
    老馬號裏呆著的老頭不少,楊老六放牛羊,其他的管著野豬馬鹿野麅鹿子,老羅叔管總,這基本上就是定下來的。
    “那不是拉來兩車糖渣嘛,他們整治著把糖渣給曬上弄幹,我就出來放驢了。這些驢放慣了,不出來一個個都叫得難聽。”老羅叔笑著說道。
    “那正好當著散心了。”李龍看著這些驢也不亂跑,笑著說道。
    “對了,小龍,你知道不知道又發洪水了,楊老六說在水庫邊上放牛羊的時候,那水庫裏水一下子升上去好多。看樣子,山裏下暴雨了,你看要不要把往葦溝下麵的閘門子給放一放,不然小海子水太多了也不行。”
    李龍聽著心裏一驚,急忙說道:
    “那你呆著,我去上麵看看!”
    他急忙回到車裏,開著往小海子而去。
    果然,平常清澈的小海子水,現在變得渾濁了不少,水位也上升了,雖然不比開春的洪水那麽大,但也不小了。
    李龍當機立斷,直接就把往葦溝的那個新修的閘門給提了起來——反正是用鐵絲擰著的,也沒鎖。擰開鐵絲,然後轉動轉盤,把閘門提起來就行。
    他隻是把閘門提到一半,讓水往下放就行了。
    他打算把這水放一晚上,明天一早過來看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