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7章 交鋒

字數:3489   加入書籤

A+A-


    空氣中彌漫著緊張的氣氛。
    隨著治國公帶人接管步軍統領衙門開始,京城上空的夜愈加黑暗。
    尋常百姓家自然閉門不出,大部分百姓皆在熟睡之中,少部分聽到動靜的紛紛隔著窗戶查看外麵的情況。
    一隊隊官兵在街上奔跑,更多的身穿盔甲頭係紅繩的士兵從四麵八方向著皇宮集結。
    突如其來的變故直接將生活在京城的文武百官打懵了,每個官員的府邸門口都有少則幾個多則幾十個官兵把守,禁止出入。
    每當問起來他們統一的回答都是太子欲趁皇上不在京時造反,而聽到太子要造反的消息官員們皆目瞪口呆,特別是文官們,熟讀史書,幾乎沒有懷疑很快就相信太子要造反的事實。
    皇上春秋鼎盛,太子在位十餘年,老趙家的皇帝命都比較長,沒有意外太子還有幾個十年要等,太子不想繼續等下去想提前登基,理由很說的過去,曆史上太子造反的案例比比皆是。
    林如海、錢鶴以及少部分親近太子的官員肯定是不信的,他們要求立即進宮和太子對峙,但無一不是被官兵壓在府裏,美其名曰保護官員的人身安全。
    武勳之中,即便有人站出來質疑同樣被告知不得離開府邸,有資格的已經下場參與角逐,沒有資格的都是一些吃閑飯、賦閑在家的武勳。
    當然如鎮國公、齊國公等在外帶兵的勳貴府邸,也都懷著明哲保身的想法按兵不動,不管真假,一旦他們留在京中的親眷下場會被解讀成某種信號,擁有兵權倘或有任何傾向事後追究起來不是開玩笑的。
    事情不明朗的時候,最好的辦法就是按兵不動,這裏麵有非常複雜的考究,夾雜著君臣之道和明哲保身,太子是不是造反的真相都不重要。
    太子成功登基,大夏官場重新洗牌,作壁上觀的官員們繼續高呼萬歲領著皇家俸祿。
    北靜王造反?那又算什麽?當今皇上登基的前因後果至今民間還有傳說,成王敗寇而已。
    儒學發展到大夏的時代早已偏離正軌,聖人的思想為上層利益服務,如何解讀皆看權柄掌握在誰的手中,指望著臣子死社稷已經變的不現實,大家都是“打工人”,形勢不明,拚命是不可能拚命,更何況自家大門口還有凶神惡煞的官兵把守著。
    事後責問起來?看情況解釋咯!當官的就是腦子轉的快。
    不管別人懷著什麽心思,黑暗掩蓋下的京城一時間靜悄悄的,唯有穿街走巷的官兵。
    深宮之中,太子後知後覺,終於發現了端倪。
    太子笨麽?
    應該是不笨的,否則不可能被立為太子,大夏沒有立嫡立長之說。
    但太子的位置是尷尬的,沒有登基的太子活得還不如普通皇子,普通皇子可以為所欲為,而太子就不行,上有皇上看著,下有文武百官、兄弟姐妹盯著,說話做事都要小心謹慎。
    事實上,曆朝曆代的太子隻要不是腦子有問題,登基之前一定是活得最憋屈的,能隨心所欲的鳳毛麟角。
    不過麽,太子雖然憋屈,但作為國之儲君,東宮作為小型朝廷,該有的配置都有,這些人絕對忠於太子。
    趙曆高坐東宮之中,此時大殿內,太子妃張煦桐、東宮侍衛首領成國侯李想,東宮太監首領吳承恩皆在,由於深夜太子屬官們皆不在宮內。
    殿內安靜的可怕。
    原本太子睡得好好的,侍衛首領突然來報宮外莫名其妙出現大批兵馬,把皇城圍得水泄不通。
    這就很可怕,沒有調令突然出現軍隊圍住皇城,太子第一時間就反應過來這是有人想趁著皇上不在京城造反,因為作為監國太子正常的軍隊調動他都會知曉,此刻集聚宮外的兵馬太子壓根沒印象。
    站在太子的角度考慮,膽敢無令調度兵馬皆是圖謀不軌。
    “成國侯,派出去的人為何還沒回來,究竟是誰膽敢私自調動兵馬,還有豐都侯為何還沒來?”太子陰沉著臉,極力控製自己的情緒,不管外麵的人是誰皇上不在京中,那麽就是奔著他來的。
    李想戰戰兢兢,他就是個襲爵的侯爺,哪裏見過今日的陣仗。
    “太.....太子殿下,應該快回來了。”
    趙曆冷哼,成國侯自小同他交好,尋常時候兢兢業業,這時候過於不堪,他很不滿意。
    砰!
    太子的手重重拍在案上:“本宮倒是要問問他們究竟想做什麽,想要本宮的太子之位直接向父皇要好了,如此大動幹戈動搖國本........亂臣賊子,亂臣賊子。”
    趙曆氣急,罵罵咧咧的想要出宮,或許他的心底也有恐懼,但表麵上都被怒氣掩蓋了。老爹是個極看重權柄,疑心病很重的人,他這個太子就是個空殼子,誰都能上來踩一腳,外家、皇親國戚根本靠不上,文官裏賣倒是有不少維護他的正統之位,但這時候根本沒用,武勳......武勳他老爹自己都還沒徹底掌控,壓根沒人正眼瞧他。
    見太子怒氣衝衝的要出去,太子妃張煦桐厲聲喝道:“太子,你不能出去!”
    今晚事發突然,張煦桐還沒捋清楚頭緒,不過這些年在深宮之中,爾虞我詐的事情見多了,心性倒是愈加沉穩,宮中無後,太子妃協助處理六宮之事是常例。
    趙曆陰沉著臉,張煦桐語氣柔和幾分,勸道:“太子,形勢未明,你不能出去,刀劍無眼,倘若這時候你出意外,豈不是順了他們的意?”
    “那該如何?“趙曆心急,到底還是經曆的事情太少,容易失去分寸。
    張煦桐抿著嘴,事發過於突然,太子在宮中,外麵千軍萬馬可以轉圜的餘地很小。
    “太子殿下,宮中宿衛皆是父皇親信,立刻下令無喻不得打開宮門,吳公公立刻著人去辦,然後讓你的人將宮中有皇子的妃嬪悉數控製在各宮內!”
    宮門是當下唯一的屏障,張煦桐首先想到的是折返生命線,一旦叛軍入宮真就完了。
    “去,吳承恩你立刻去,守不住宮門本宮拿你是問,傳本太子命,東廠在京廠衛聽你調令!”趙曆聽了張煦桐的話立刻補充,東廠是皇家特務機構,皇上不在京期間首先聽命的是太子。
    太子可能調動不了錦衣衛,但東廠是可以的。
    “愛妃,你繼續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