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41章 從零開始

字數:3489   加入書籤

A+A-


    簡師爺饒有興致地望著白錦瑟:“何以見得?”
    “根據對四人的詢問及回答可知,孫三指認李四牽走耕牛,李四否認自己牽走耕牛,此二人的說法互為矛盾。”白錦瑟解釋道,“而互為矛盾的說法必為一真一假。”
    “互為矛盾的說法必為一真一假?”簡師爺緩慢重複著白錦瑟所說的話。
    “是的,比如是與非互為矛盾,比如對全體的評價和其中個體的例外互為矛盾,比如承諾和未執行互為矛盾。”白錦瑟回答道,“上麵這個案子,就是是與非的矛盾。”
    簡師爺點點頭:“你繼續說。”
    “既然互為矛盾的說法必為一真一假,則可知說真話的人必定在孫三和李四兩人之中,那麽趙一和錢二說的都是假話。”
    白錦瑟繼續說道:“趙一說耕牛不是自己牽走的,而他說的又是假話,由此可見,耕牛便是趙一牽走的。綜合判定,隻有李四說的是真話。”
    白錦瑟說完,房間內陷入了一瞬間的沉默,接著傳來了簡師爺爽朗的笑聲:“哈哈哈哈,好啊,都說自古英雄出少年,老夫今天總算是見識到啦!”
    簡師爺遞給白錦瑟一塊木質捕快令牌:“恭喜你們,獲得查案的資格了。”
    趙捕頭站在旁邊也是一臉驚喜。
    他本以為最後還要靠自己代為求情,才能讓三人獲得查案的資格。
    不料白錦瑟三人竟順利通過了簡師爺的考驗,還得到了他的認可。
    簡師爺不僅是縣令大人的左膀右臂,也是大人跟前的紅人,想要得到他的認可,可不是件容易的事。
    趙捕頭把三人帶回自己的房間,指著白錦瑟手中的木質捕快令牌說道:“這塊木質捕快令牌是簡師爺特別簽發的,攜帶此令牌,在查探案件上,享有跟所有捕快相同的權力。”
    “從現在起,你們三人便協助我查辦李善人的案子。你們可以去翻看現有的卷宗,也可以詢問跟此案有關的證人以及有嫌疑的百姓。”
    趙捕頭繼續說道:“不過,你們隻有三天的時間。”
    “三天?”古小小愣住了。
    李善人的案子已經發生三天了,衙門的捕快也就找到了姚仲楨的腳印這一個證據,憑什麽她們卻要在三天之內破案?
    白錦瑟扯了扯古小小的衣袖,示意她不要亂說話。
    趙捕頭解釋道:“剛才簡師爺可能忘了告訴你們,這塊木質捕快令牌的有效期隻有三天。三天之後,會有人來回收這塊令牌的。所以,你們隻有三天的時間來查探這件案子。”
    楊慎行拱手行禮:“多謝趙捕頭,我們會盡力而為的。如此,就不打擾了,我們還要先行去翻閱卷宗。”
    趙捕頭點點頭,示意她們可以自便了,並安排了捕快帶她們去查閱卷宗。
    卷宗很簡單,三人很快就翻閱完畢了。
    出了縣衙大門,楊慎行才評價道:“整個事情就是管家來報案,捕快去現場勘查,發現在現場留下的腳印與姚仲楨的完全吻合,並因此斷定姚仲楨有謀害李善人的嫌疑,僅此而已。”
    “你們發現沒有?”白錦瑟問道。
    “什麽?”
    “無論是趙捕頭還是縣衙的捕快,他們在對整個案件的理解上,都傾向於認為是凶手先下毒謀害李善人,再順勢盜走了李善人的寶箱。”
    楊慎行點點頭:“確實如此。”
    “但剛才從卷宗上看,似乎不是這麽回事。”白錦瑟搖頭道,“管家在最開始報案的時候,就提到李善人的金銀財寶不見了。”
    古小小問道:“這有什麽問題嗎?”
    “問題很大。”白錦瑟回答道,“凶手到底是謀財害命還是害命謀財?”
    “什麽意思?”古小小又聽不懂了。
    “就是我們要弄清楚,這個凶手到底是先謀害李善人,再趁機拿走寶箱還是為了寶箱而故意去謀害李善人的。”楊慎行解釋道,“這個作案的動機問題,會影響到我們之後查案的方向。”
    古小小思考了一下:“也就是說,縣衙這邊傾向於認為是先害命,再謀財的?”
    白錦瑟點了點頭,表示認同。
    “這也很正常啊,如果隻是為了偷金銀財寶,把李善人迷暈就好了嘛,沒必要下毒啊?”古小小提出了自己的觀點。
    “是的,這確實是人之常情。”楊慎行說道,“但如果隻是迷暈李善人,等他醒了勢必要報案,凶手很可能被官府抓住,這樣不就功虧一簣了嗎?”
    “所以,這件事我們千萬不要先入為主,一切就當是從零查探開始好了。”白錦瑟補充道。
    “現有的證據非常有限,我們不如先去問問報案的管家、或許,他能給我們提供一些新的思路。”楊慎行建議道。
    “嗯,走吧,我也是這樣想的。”白錦瑟拍了板。
    三人便來到建鄴城西李善人的宅子。
    表明身份後,看門的人將三人帶到管家麵前。
    白錦瑟亮出令牌:“李管家,我們是協助趙捕頭查探李善人案件的捕快,這是我們的令牌。”
    貞觀年間的民風比較開放,官府也不時會請江湖上的能人異士來協助辦案,所以管家並未對三人的身份有絲毫懷疑,很是配合:“我需要做些什麽?”
    “我們想請李管家再把當天的事情重新告知一遍。”楊慎行說道。
    “我是李善人家的管家,已經在老爺家盡心工作三十年啦。”李管家感慨道,“那天夜裏,老爺身體不舒服,早早就歇息了。”
    “到了三更時分,我突然被樓上的腳步聲驚醒,跑到老爺屋子門口,見裏麵還點著蠟燭,透過屏風看到一個黑影。”李管家回憶道,“這個黑影聽到有人來立刻迅速跳窗逃跑,我衝進房裏一看,才發現老爺存放金銀財寶的寶箱不見了,裏麵裝的幾乎是老爺辛苦多年全部的積蓄啊。”
    白錦瑟和楊慎行互相看了彼此一眼。
    管家在對案情的描述中,明明強調的就是寶箱不見了,為什麽官府這邊卻把重點放在謀害李善人身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