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4章 江南農家菜

字數:2975   加入書籤

A+A-


    馬末都叢林沒有想過,有一天會有兩條這麽粗的大腿,就水靈靈的出現在自己麵前。這兩位爺要是伺候好了,手指縫了裏掉一些渣渣,都夠自己吃上好幾年。
    這一刻的馬末都,腰更彎了,臉上恭敬的笑容也平添了許多。給二老介紹起來,那是口若懸河,差一點也就舌燦蓮花了。
    廚房裏的李舜,自然看不到這一切。就是看到了,也不會說什麽的。沒見後世馬小雲成為首富的時候,喊馬爸爸的人還少嘛?人本來就是擅長,趨利避害的一種動物。
    看著砂鍋裏的牛腩已經完全燜爛了,李舜也就開始往湯裏放土豆和西紅柿了。灶上的另一隻鍋裏,燉的是鯽魚。這種魚小刺比較多,一般北方人嫌麻煩不愛吃。
    而粵港一帶,吃海魚的比較多。因此,鯽魚也就江南一帶的人愛吃。這種魚肉質細膩,味道鮮美。再加上江南人吐刺的功夫是從小就練就的,因此才會在江南一帶很受歡迎。
    今天李舜做的是蔥披鯽魚。就是鯽魚燒好後,在魚的身上披上一層香蔥,然後用汁水淋一下。這道菜,在江南也算的上是一道名菜了。
    魚香和小蔥的香味,完美的結合起來。就會跟化學反應樣,就會生成一種很特別,但也很香甜的味道。今天李舜燒的,的確都是江南口味的小菜。
    這幾個小菜並不是什麽高檔菜式,甚至隻能算尋常百姓家的日常菜肴。質樸的背後,主打的就是江南的鄉野風。鄉野風,桌上怎麽能少得了素菜呢?
    江南這一帶,吃飯是寧可台上沒肉,也不可能沒了素菜。李舜自然也習慣了這個飲食習慣,想了想,又燒了一個糖醋菜椒和青菜香菇。
    等自己燒的全部的菜肴端上桌,又把馬末都從悅賓菜館打包好的,那幾個特色菜裝盤上桌。李舜也就讓娜塔莎去院子裏,喊幾人吃飯。
    很快,五人也就陸續上了桌。這時候要是有港島記者路過的話,舌頭差不多都要被驚掉了。港島叱吒風雲的兩位大佬,此刻就跟農村小老頭樣,鬆鬆垮垮的坐在餐桌前。
    看著桌上的幾人,李舜略帶歉意的說道:“幾位貴客,不好意思,怠慢了。我隻會燒點我們當地的農家菜肴,所以隻能獻醜失禮了。大家請動筷,涼了就不好吃了。”
    "李小友客氣了,我們也是從粗茶淡飯開始的。想當年,我們剛創業的時候,有這些菜吃,估計晚上睡覺都能笑醒。”李家城跟李舜不熟,今天也是鄭玉同拉來的,因此也就客氣。
    “不關你事,是我要求吃的簡單點的。”鄭玉同不介意的擺擺手,第一個拿起桌上的筷子。其餘人,自然也都笑嗬嗬的跟著拿起了筷子。
    吃飯桌上沒酒,自然氣氛就會不高。見眾人都準備開吃了, 李舜也就提議道:“兩位大先生,要不搞點黃酒。那個東西純大米釀造的,養生活血。”
    “都說了,隨你安排。你主人準備什麽, 我們就吃什麽。”鄭玉同的性子最直爽,也是第一個開口應答的。這個也不是李舜小氣,不給客人安排酒。
    李舜可是知道李家城為了延壽,可是每年都要花幾百萬,打抗衰老針的。李舜也不知道,喝酒會不會跟這些針劑的藥效犯衝。為了保險起見,也就沒準備白酒。
    既然沒人反對,李舜也就從櫃子裏拿出一壇,70年代釀造的丹鳳黃酒。這個酒,可是實實在在的70年代釀造的。酒壇封口處的黃泥上,還打著71年的數字。
    這個酒是丹鳳本地產的,李舜自然對酒的情況是知根知底的。說70年代產的,肯定就是70年代產的。這個可不像市麵上的那些白酒,說是幾十年窖藏,其實就是勾兌的。
    李舜也是心裏有數,才會放心把這壇酒拿出來,請兩位老先生喝。二十幾年的酒了,酒液都開始泛紅了。倒出來時,酒液都已經有粘性了。
    “嗯,這個的確是老酒,好東西啊。”在坐到幾人,都開始紛紛點評起來。幾人可都是懂行的,自然都知道這個酒的好壞。李舜也忍不住抽了抽鼻子,老酒醇厚的酒香,可是任何的香精都調製不出來的。
    桌上也就幾個人,自然沒有客套的必要。於是大家也就紛紛的就著酒,吃起了菜。從每個人吃相,大體上就能分析出每個人的性格。
    鄭玉同是店裏小夥計出身,膽子大,性格野。自然,吃菜猶如砍瓜吃菜。而李家城雖然早年生活過的苦,可自從找了有錢的表妹後也就再沒受過窮。
    實際上的倒插門,再加上天生性格謹慎。吃起東西來,也就顯得很是小心翼翼的。兩個人雖說都是順德老鄉,但卻是兩種性格。李舜也搞不清楚,兩個人是怎麽成為至交好友的。
    “別說,小李。你們江南菜還挺對我胃口的。有點清淡,吃起來一點都不油膩。但味道卻很入味。”鄭玉同忍不住的誇獎起來,桌上的其他人也都讚同的點點頭。
    這頓飯,足足吃了一個小時才結束。飯後,馬末都本想再留一會拉拉關係。可看到鄭玉同稍顯不耐煩的眼神,也就知趣的告辭先行離去了。
    李舜也就帶著二老,又坐回了客廳。等娜塔莎泡完茶離開後,鄭玉同也就首先打開了話匣子:“小李,這裏沒有外人了。你就再給李先生說說,為什麽你不看好港島的樓市?”
    這下李舜才知道,鄭玉同把李家城帶到自己這裏,就是來討論港島的樓市的。不過想想也就理解了,兩位可都是港島知名的房地產大亨。
    手上可是都掌握著大量的樓盤,萬一港島樓市崩了,受損失最大的也是他們。這樣想也就勿怪兩人,會興師動眾的跑過來問計了。
    其實這個事李舜已經講過幾次了,鄭玉同自然心裏是認同李舜的想法的。隻是事關重大,也由不得他不小心。
    喜歡踏準風口成巨富請大家收藏:()踏準風口成巨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