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0章 引入外資的痛

字數:2909   加入書籤

A+A-


    要是問本地的普通小老百姓,知道國外有什麽知名學府?估計除了耳熟能詳的劍橋,牛津再加一個哈佛外,就真不知道其他的了。
    很顯然,嶽市長並不在此列人群之中。作為從省城下來的幹部,他多少還是對國外的知名院校,有著一定的了解。因此在詢問起伯克利學校具體的情況時,就顯得很是專業,也很深入。
    從辦學理念,到學校的日常管理,再到學生的課業情況,可以說嶽市長問的很細,有些明顯不屬於學生範疇的東西,他也一並問了出來。
    原本李舜見嶽市長問的這麽細,還以為是他家裏有親戚要尋求出國留學。可聽著聽著就感覺明顯不對了,李舜一時也是好奇,索性也就直接問起了原委。
    嶽市長估計是有所顧慮,吞吞吐吐好一會,才把裏麵的事情講了出來。據他所說:有個加國華僑,想把加國一所大學,引進到到國內來。
    丹鳳市府,跟他接洽過一次。對方過來考察了一次,表示對丹峰的辦學環境很滿意。看著落戶丹鳳有門,嶽市長剛好聽到陳菲兒是伯克利的,也就準備提前了解一下,國外大學的辦學思路。
    嶽市長提起這個事,也讓李舜想起前世塵封的一段記憶。千禧年前後,隨著各地吸引外資需求的高漲。洶湧而來的外資,開始湧入國內。同時打著外資旗號的騙子,也開始粉墨登場。
    麵對這種情況,國內各地政府顯然沒有做好必要的思想準備。麵對騙子們描繪的場景,很多地方一把手,徹底迷失在巨大的政績麵前。再加上被一些小恩小惠所打動,於是各級政府被騙了一茬又一茬。
    丹鳳市府就曾經被兩夥騙子,搞的顏麵盡失損失巨大。一起是所謂的星島投資商,空手套白狼的拿下,市中心原市府所在的黃金地段的土地。然後高調宣傳,要搞什麽商業街。
    因為有市府的背書,自然吸引了眾多建築承包商的墊資開發。等工程正式動工,投資商就成立了售樓部,開始大肆銷售各種門麵房。等房子都賣的差不多時,不出意外,意外發生了。
    騙子攜帶賣房的錢,玩起了人間蒸發。而留給市府的是一個巨大的爛攤子,再加上全市老百姓的怨聲載道。
    而第二起,就是所謂的國外投資商過來投資辦學的事。李舜記得當年,全市的媒體報道這個事時,都是一副歡欣雀躍的口吻。聲稱丹鳳終於迎來了,第一所高等學府。
    這個事,當年可是在電視、報紙上,長篇累牘的報道。然後,突然就變得銷聲匿跡了。這下,廣大的丹鳳市民可鬱悶壞了。可沒想到,兩年後新聞又隆重報道了這個事。
    這下,民眾們都覺的這回算穩了,基本就是鐵板釘釘了。結果卵並卵,在拿老百姓開了一次心後,這件事就徹底銷聲匿跡了。前世,李舜隻是小老百姓。並不知道,市府在這個事上又虧了多少。
    蘇省是個教育大省,全省各地,哪怕是縣級市,都渴望能獲得高等教育的資源。上至政府官員,下至普通老百姓,都是齊心盼望本地能有高校落戶。
    可以說這件事,極大的傷害了全丹鳳市民的感情。很多人怕再搞出一次烏龍,也就在引進大學入駐本地的事上很是遲鈍。直到差不多15年後,丹鳳才終於引駐了一所大學的三本學院。
    既然嶽市長提起了這個事,李舜還是覺得有必要勸一下的。估計市裏現在才開始,跟那個所謂華僑有了初次接觸。想騙政府的錢,肯定沒這麽簡單,需要多年布局。
    現在市府才開始跟騙子進行初步接觸,想勸的話應該阻力不大。其實當前很多騙子能屢屢得手,也是仗著雙方的信息不對等的關係。當地政府想要查詢港台客商的資料,難度還不是很大。
    可要是想查清楚國外那些客商的資料,就顯得有點力有不逮了。沒有查詢的途徑,就讓這那些騙子有了生存的空間。
    想到這裏,李舜也就很是淡定的說道:“嶽市長,現在外商也學壞了,把國內吹牛皮的習氣也學了個大概。明明隻準備投資50萬的,可能就會硬生生被他們吹成了投資500萬。
    所以他們的底細也是要了解一下,最起碼有多大的碗就安排盛多少的飯。不然,市府忙到最後也是空歡喜一場。加國我有很多的熟人,要不要他們幫著打聽一下。看看他們有沒有資格成為市府的座上賓?”
    李舜說這個話時,應該很是把握語言藝術了。要是張口就是騙子什麽的,反而可能會引起領導的不快。市裏這麽多領導都沒看出來有什麽不對,你上來就說人家是騙子,這不就是打領導臉,暗指領導無能嗎?
    自然李舜不會直接說這種傻話,從而惹得領導 的不快。可說外商有偷奸耍滑的嫌疑,就顯得問題不大了,最起碼領導的抵觸情緒不高。
    “好,那就麻煩你出麵了。現在招商引資壓力也大,大家也怕工作中出現失誤。隻有切實了解這些外商的實力,我們市府也能看菜吃飯,心裏有譜。”
    嶽市長一直以來,就跟李舜的私交不錯。再加上這個建議,的確對自己的工作幫助很大。因此嶽市長都沒有怎麽考慮,就直接答應下來,並吩咐門外的秘書,開始準備那個外商的基本信息。
    投桃報李,嶽市長也就說起了眼鏡市場征地的事。原本這塊地,李舜考慮隻是先把立項拿下來,至於開發的話,拖的時間越久,就對自己越有利。
    所以也就跟市府簽訂了,兩年內拆遷完工的合同。可這個項目確定下來後,就一直都有一股聲音在反對。為了避免夜長夢多,事情發生反複。
    再加上省消總隊對老市場的消防不達標,一直都在盯著。市府也就決定加快拆遷速度,確保年後能正式交地。
    喜歡踏準風口成巨富請大家收藏:()踏準風口成巨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