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才高九鬥
字數:7331 加入書籤
等林正業消化了李淩峰剛才所說的關於排除隱患的話,不由得對著李淩峰拱手佩服道:“夫事未有不生,於微而成於著,小友之慮遠,吾實不足矣!”
“小子不才,林老板謬讚了。”李淩峰謙虛回了一禮。
林老板真是太喜歡誇人了,把他誇得都不好意思了。
而且林老板的年紀都能做自己的長輩了,還向他行拱手禮,他李淩峰何德何能心安理得的受其這一禮?
李淩峰的謙遜林老板看在眼中。
見到他如此進退得宜,不由得對眼前的小小少年更為滿意了。
對林正業來說,心中早已經把李淩峰當作了自己的“忘年之交”。
高山流水遇知音,實在是人生快事!
李淩峰等著林正業取來了筆墨,將自己方才所提的問題都一一記錄下來後,這才開始今天的重頭戲。
那就是如何解決林正業之前與自己提的“賣多”問題。
他相信,林老板肯定更感興趣。
“小友對此事莫非亦有想法?”林正業疑惑道。
自然,他確實有些點子。
李淩峰點點頭,深吸一口氣,在林老板關切的目光下終於開口:“小子確實有些想法。”
“林老板先前與在下商議,提出了話本生意的兩個大致方向,一個是如何擴大範圍,另一個則是如何擴大銷量,是否?”
林正業點點頭,他確實擬定了這兩個可行的大方向,要想將生意做大,這些都是無法避免的問題:“的確如此。”
李淩峰笑了笑:“小子因為聽了林老板的打算,心中確實有了些許不成熟的建議,還望林老板指正。”
說完他拱手一禮,複又說道:“林老板之前也說了,不想將話本的銷處局限於富貴官府之家的後宅。”
“林老板想的確實不錯。大夏朝以農為本,夏朝人多為平民百姓,有錢有勢之人實在少數,要想話本普及,自然不能忽視群眾基礎。”
“這……”林正業摸摸頭,好奇道:“何為群眾基礎啊?”
李淩峰勾了勾唇角,憨笑著解釋道:“自然就是‘民意’。”
原來如此。
確實,士農工商,農占八成。
如果將話本生意普及到平頭百姓,那所得的利將是他林正業幾輩子想都不敢想的數目!
但李淩峰說的這些他不是沒有想過。
正是因為想到了,才發愁。
大夏百姓是多,社會地位僅次於入仕之人,可是卻有無法忽視的兩大弊病。
第一是窮。
大夏朝貧富差距太大了,百姓守著自己的一畝三分地春耕秋收,還要服徭役,交賦稅,服兵役,根本沒有多餘的錢去花在消遣娛樂的話本之上。
其次便是目不識丁。
這也是最大的問題。就算稍微富足的平民能看得起話本,可是他們卻不識字啊!
培養一個讀書人成才,從古到今都是一筆大投入,而且回報率跟付出培養不能成正比。
不是所有人讀了書就一定能得到收獲的。
在現代,國家還推行了九年義務教育這種劃時代的民生教育大計,多少人進了學校,可是能讀到大學,讀上好大學的人在龐大基數下,也不過是那麽一小部分。
這還是幾代人努力了許久的結果。
可是現在卻是在大夏。
李淩峰和林正業就算有天大的本事,也不可能讓大夏的百姓在短時間內就能認字吧。
所以,林正業這才毫無辦法。
“小友所說吾已知曉,可實在是沒有辦法解決啊…”
林正業搖頭歎息。
看見林老板無可奈何的樣子,李淩峰輕笑一聲,胸有成竹的正色直言道:“那倒也未必…”
“這…真有辦法?”林正業遲疑。
不是他不相信李小友,而是如果想要不識字的老百姓去買話本看,就像是老母雞屁股上栓麻繩兒,這不是瞎扯“蛋”嘛。
就算是天王老子來了,也不可能讓大夏朝的百姓突然識字啊。
不過心裏不信歸不信。
林正業卻沒有打擊李淩峰的積極性,扯著臉苦哈哈的問道:“小友莫非有什麽好辦法?”
李淩峰看林正業蔫巴巴的臉就像霜打的茄子似的,絲毫沒有他一開始預想的激動,就知道林老板不信他。
沒辦法。
要是真讓老百姓都識文斷字,他李淩峰肯定也做不到。
也難怪林老板不信他的話!
但
誰說他李淩峰要說的是這個了?
李淩峰輕笑著搖了搖頭,對著林老板開口道:“想要大夏朝的人都買得起書看得懂書確實難於登天。”
聽李淩峰這麽說,林正業一副“果然如此”的表情,心裏也不再抱有希望。
正想開口勸慰李小友此事不必著急,辦法總比困難多時,李淩峰的聲音卻在耳邊“轟隆隆”炸響起來。
“林老板隻是想更多的人能看得上神雕,又何須拘泥於此?”
“人有五官,非用眼才可‘看書’,小子並非強求百姓人人識字,隻不過是打算以‘聽書’的形式賣書罷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李淩峰胸有乾坤。
聽書的說法對夏朝來說太過新奇,卻也不難實現。
大夏朝沒有聽書軟件,卻有說書先生啊。
話本生意又在前期,還沒有大範圍的流行起來,林老板大可以提前去找說書的茶館客棧簽訂契約。
文墨居供話本,其他與文墨居簽訂契約說書的人負責將神雕的話本“說出去”。
說書先生可是靠嘴吃飯啊,一張巧嘴能說會道。
不僅能將話本子裏的故事情節說出來,還能將故事中人物的喜怒哀樂栩栩如生的呈現出來。
等百姓得了趣,定然會願意花錢去茶樓喝茶,去食肆吃飯,去客棧歇腳。
這樣的話不僅讓林老板不就有了銷路嗎?
有了生動的話本,也能帶動各個店鋪的人流量,提高其盈利空間。
那些老板何樂而不為呢?
當然,因為神雕的話本也會銷售出去,那些人也能買到。
生意人可個個都是人精啊。
我花二兩銀子買一本回去看不就完了?為什麽還要給你分一杯羹呢?我們長得也不像傻子啊!
確實如此。
但是!
可別忘了。
神雕俠侶可是一回一回的更新,而不是不是已經寫完了,買一次就能解決問題的。
就算你買了一次,還會有第二次,買完一本,還會有第二本……
當然,李淩峰自有對策。
如果到時候有人不願與文墨居訂契分成,他也不會去強扭這個瓜。
他隻會讓林老板把新一回的話本推遲賣出。然後那些願意與文墨居訂契分成買入的鋪子,就能得到文墨居所產出的第一手話本。
而且先到先得。
等到文墨居話本印刷得差不多的時候,他們再在指定日期之後大批發行和銷售……
嘖嘖
如果這樣做的話,結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那些先得到話本的鋪子,就優先掌握了信息,優先擁有了顧客。
就會賺著白花花的銀子。
到時候,想按訂契分成的法子找文墨居賺錢的人恐怕是連門檻都要踩爛吧!
而且李淩峰想的不止這麽多。
他還會在訂契時規定如在何時何地說書、一日內說多少還有類似在文墨居話本未銷售前不能私自買賣話本和泄露相關話本在說書完後的內容等保密條款。
如此一來,就能達到最大限度的保證文墨居的利益的要求了……
李淩峰不由在心裏臭屁的為自己點個讚。
他正是利用了信息差來賺錢。
生活在現代的人可比古人更能直觀感受信息帶來的影響啊。
李淩峰深諳其中道理。
以前在做證券投資時他就深有體會。
信息差的魔力,能讓你當大佬賺得“盆滿缽滿”,也能讓你被割韭菜“連褲衩都賠光”。
掌握前沿的信息至關緊要。
在大夏隻是換湯不換藥而已。
有了這樣的方法,林正業隻須按照實際情況與訂契的店鋪商量合適的分成方法,就能輕而易舉的將平民百姓也化作話本生意的“發力軍”啦。
李淩峰滿意的點點頭,眸子熠熠生輝。
誰說大夏百姓看不上他的神雕?
有了這個辦法,不但大夏的百姓能“看”得上他話本,而且更能為話本生意增加不少潛在用戶。
因為金庸老先生的神雕俠侶可是武俠小說啊!!!
武俠啊!
其中除了蕩氣回腸的虐戀情深,更有“十步殺一人,千裏不留行”的江湖啊!
江湖是多少男子的白月光與朱砂痣?
讓人光聽著“銀鞍照白馬,颯遝如流星”與“一簫一劍平生意,負盡狂名十五年”就能對江湖心生無限的向往。
哪個男人沒有幻想過快意瀟灑,放蕩不羈的江湖?
更何況,江湖可不止有瀟灑。
還有“昆侖劍出血汪洋,千裏直驅黃河黃”的磅礴!
還有“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的坦蕩!
更有“他日若遂淩雲誌,敢笑黃巢不丈夫”的壯誌!
人人都有江湖夢,誰不想快意恩仇,仗劍天涯?
所以,話本或許是大夏朝後宅女子的消遣之物,但,武俠不是,江湖絕不是!
李淩峰的話鏗鏘有力,擲地有聲。
林正業呆若木雞,久久不能回神。思緒被拉回到第一次看到神雕的時候,即便沉穩如他,也不能忽視這本書帶給自己的那種感覺……
那就是他雖已中年,卻留存著的赤子之心!
在神雕的渲染下,蠢蠢欲動。
林正業忽的明白了什麽。
神雕是一本話本,卻又不隻是一本話本!
他不應該局限於從前的眼界,不應該鑽隻有認字才能“看書”的牛角尖,不應該認為話本就隻能賣給那些打發時間的後院女子和官家小姐。
“五十而知天命,吾之將至。”
林正業有感而發:“平生所見之人亦多如牛毛……”
“漫漫長路,從前未曾聽聞有一人慧達汝之一半,天下文才共一石,汝得九鬥,餘不過分一鬥爾。”
林老板的聲音傳入李淩峰的耳裏,頓時讓他哭笑不得,麵色古怪。
好家夥。
人家曹子建都隻能得八鬥,他李淩峰直接上九鬥了。
“……”
說實話,就,就挺突然的……
李淩峰捂臉,這林老板也太會誇了吧?!!
喜歡寒門出了個狀元郎請大家收藏:()寒門出了個狀元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