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京中來信
字數:5344 加入書籤
聽見眾人的呼聲,邊學政臉色極其不好的把丹紙塞到了一臉得意之色的樊知府手中,端起桌上的茶水打算喝一口順順氣。
樊知府拿到丹紙,旋即將其傳閱於眾人,臉上的喜色怎麽也掩不住,看李淩峰的眼神那叫一個和藹可親。
也不知道這少年是哪兒的人士,這次可是給自己和鎮遠府都長臉了啊……
樊知府感覺堵在自己心口的窩囊氣都散了不少,看李淩峰的眼神滿意極了。
丹紙在眾人之間傳閱,此起彼伏的驚呼聲隨之響起,一眾地方官員瞬間有一種揚眉吐氣的感覺。
“好對,好對。”
“哈哈哈,誰說我鎮遠府無良才,去他娘的。”一位年紀有些大的地方官員太過豪爽,直接將心裏話飆了出來。
他娘的,早看那個狗屁學政不順眼了,反正老子年齡大了,大不了丟了這頂烏紗帽,也不能讓人看低了老子土生土長的這片土地。
其他官員雖然不若他這般豪放,也忍不住酸唧唧的接話陰陽了兩句,“老哥,你可聽錯了,咋會有人說咱們鎮遠府無才呢……”
“是極是極,咱鎮遠兒郎各個都是好樣的。”
“各位大人說的在理,學政大人怎麽會看不起咱們鎮遠的學子呢……”
“……”
邊大人:指桑罵槐就算了,點名就沒必要了吧?
“咳咳咳。”正在喝茶的邊大人忍不住被嗆了一下,麵色有些訕訕,尷尬道:“這才隻第一題而已,此子尚有一題未答,諸位未免也高興得太早。”
才對出一題而已,接下來這一題可是要出聯,他就不信,這難度都提高了不少,這位少年也能答得如此好。
到那時,隻要自己將對聯對出,豈不是就可以算他出的上聯不合格?
邊大人在朝為官,也是從科舉考試中摸爬滾打才脫穎而出的,再加上他在京城做官,眼界高於李淩峰不說,這對聯可是他興趣所在,難不成他還對不出一個連秀才都還沒考上的童生出的對聯嗎?
邊學政信心滿滿,不由開口催促李淩峰,“既然汝首題作答完畢,那這第二題,便即刻開始作答吧……”
邊學政的聲音響起,眾位地方官員也隻能止聲,對李淩峰投去了一個期待中又有些無奈,無奈中又夾雜著同情的目光。
“限時……”邊學政老神在在,感覺自己已經勝券在握,“依舊為一刻。”
樊知府哪裏看不懂邊學政的心思,卻也隻能幽幽的歎了一口氣,奈何雖然兩人同品級,這京官就是比他這個地方官權力大,他也隻能愛莫能助了。
隻希望這個少年出的上聯盡量有些難度,這樣邊學政也不太好撕破臉皮,明目張膽的貶低此少年的加試名次。
李淩峰察言觀色,心中對學政大人和在座的地方官員心中所想有數,他若有所思,臉上突然綻放出一個大大的笑容。
學政大人看得莫名心慌。
李淩峰勾唇,賤意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這出上聯要讓學政大人答不出來那豈不是小菜一碟?
聽蔡兄說學政大人喜好對對聯,可以說是到了上癮的程度,如今大人要求自己出上聯,自己又豈敢不從?
“大人虐我千百遍,我待大人如初戀”,嘿嘿,你給我提高難度,我幫你戒了這“對”癮如何?
於是,李淩峰傻笑著在眾人不解的目光中繼續提著落字,然後五個大字便落於紙上。
李淩峰拱手一禮,憨笑道:“此聯早已困惑學生良久,還望大人不吝賜教。”
邊學政看著李淩峰人畜無害的樣子,心中不由更加確定了自己的想法,區區小兒,何足掛齒?
掩下心中的不屑,邊學政旋即讓人將李淩峰的所出的上聯呈上來,“也罷也罷,既然你虛心請教,本官自然樂意指點後生。”
隨即接過了考官呈遞上來的丹紙,五個翩若驚鴻的大字郝然出現在邊學政眼前。
“煙鎖池塘柳”
樊知府也湊過頭去,看見了李淩峰的上聯。
兩人先是一愣,邊學政旋即不屑的瞥了一眼,樊知府也輕輕歎了一口氣。
看見兩人的神色,一眾地方官員的內心也七上八下起來,心中雖然希望己亥位考生能夠如剛剛一樣出彩,但還是忍不住有些失望,連樊大人都歎氣了,這次是不是沒戲了……
邊學政看了一眼對聯,正想著對出下聯好好“指點”一番堂下站著的考生,待準備開口將心中的答案說出來時,腦海中突然閃過剛剛的題目,邊學政張了張口,眼中帶著不敢置信,然後就愣住了。
此時,一旁的樊大人也發現了對聯中的奧妙,忍不住一拍桌子,大聲喊到,“原來如此,原來如此。”
哈?
難道這位考生所出的對聯還內有玄機嗎?
看著知府大人臉上的震驚,和張著嘴卻沒有說出一個字的學政大人,眾位官員再也忍不住了,紛紛起身圍了過去。
當看到對聯時,他們不由一愣,隨即不解的看著樊大人,這個上聯也沒有什麽特殊之處啊,緣何兩位大人反應如此激烈?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看著眾人不解的目光,樊大人先是深深地看了李淩峰一眼,然後走到座位上施施然坐下,才開口道:
“汝等仔細看看,這五字有何不同?”
眾人聞言,複又低頭查看,依舊看不出個所以然來。
直到半晌後,突然傳出來一陣驚呼,“我知道了,是部首,是部首不同……”
“竟然是五行為部首,煙鎖池塘柳,對應的是金木水土火啊。”其他人也發現了其中的奧妙。
“五行為偏旁,幽靜的池塘被薄霧籠罩,池塘、柳樹在水霧中若隱若現,或藏或露,似被煙霧鎖住一樣,如此意境當真妙極!”
“嗟夫,比上聯竟如此恐怖如斯……”
眾人紛紛驚歎於李淩峰所給出的上聯,而李淩峰卻不意外他們的反應,這畢竟是出了名的絕對,甚至被人稱為“天下第一難”,就連乾隆皇帝都曾經以此對定過江南科考的第一名,還說“我此聯為絕對,能一見斷定者必高才也。”
雖然後世不少人研究過此對的下聯,也給出了解答,但多多少少在意境上還是有所不足,更何況是在大夏朝呢?
樊大人看著堂下波瀾不驚的少年,眼中透露著一股欣賞,此次增加的“對聯考教”,此子應為當之無愧的第一人,若是其院試也得案首,那便好了。
樊大人對著李淩峰點了點頭,“汝作答不錯,可以退下了。”
聽見知府大人的聲音,李淩峰拱手一禮,然後在胥吏的帶領下離開了,直到出去後,他才發現,原來附近的幾間屋子都是用來給考生答對子的。
胥吏領著李淩峰回到了號舍,直到夕陽西下,李淩峰不知道睡了多久,才聽見貢院裏的發令鍾洪亮的聲音。
猶如天籟。
眾位學子終於走出了呆了一整天的號舍,長長的舒了一口濁氣,這第一場可算是考完了,希望學政大人行行好,可別再在第二場加賽了。
但眾人不知道的是,他們口中的學政大人此刻正坐在書房的椅子上絞盡腦汁的看著自己謄抄下來的上聯,以至於茶飯不思,整個人就像是霜打過的茄子一般,蔫巴巴的。
就在邊學政抓狂的時候,李淩峰已經到客運來與蔡進和呂為安二人匯合了,還收到了一封來自京越府城的信。
三人一起吃了晚飯,然後各自回房洗漱休息,待進了房間後,李淩峰才取出了小二遞給自己的信封,然後坐到桌邊拆開讀了起來。
這封信是蘇雲上所寫,也就是多年前李淩峰和呂為安來鎮遠府考院試時,所遇見的那位一身儒雅書卷氣的白衣小公子。
如今蘇雲上也長大了,隻不過那次回京越府後,就再也沒有機會來鎮遠府,家中也發生了許多變故,但卻一直與李淩峰和呂為安保持了書信往來。
隻不過,與李淩峰更為熟絡一些,可能是“臭味相投”吧,呂為安性子清孤,蘇雲上又是儒雅之人,沒人主動,自然就沒有後續的故事了。
蘇雲上的來信中閑談了許多事,還回答了李淩峰上一封信問的一些問題,隻要是不涉及機密的東西,他一向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除此以外,就是簡單的說了一些京越府最近的局勢,頗有種風雨欲來的感覺,信中說江南一帶的大渠河又決堤了,死了不少民眾,江南一帶皆怨聲載道,點差爆發起義。京城都傳瘋了,說彭相夜扣京華門,與陛下討論了三天三夜的治理之策。
再有就是,他曾在他爹書房門外偶然聽見什麽“外邦”“潛入”“意圖”等字眼,他當時也沒聽清,希望李淩峰看完後把信處理妥善。
最後一句便是笑問,“子瞻何日來京越?雲上必掃榻相迎。”
子瞻是李淩峰在梅齋的老師——何舉人,在前些日子,他年滿十五時給他取的字。
李淩峰想著記憶中那張儒雅的小臉笑著說這句話時的樣子,勾了勾唇角,將信紙就著煤油燈的火苗燒了個幹幹淨淨。
他暫時還沒想好怎麽回信,所以也就拿出自己買的書開始津津有味的讀了起來,直到夜深人靜時,才上床沉沉睡去。
喜歡寒門出了個狀元郎請大家收藏:()寒門出了個狀元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