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遊子離家
字數:5767 加入書籤
會試因考試在春天舉行,故又稱為“春試”或“春闈”。
大夏朝會試在二月份舉行,也是三年一考,新晉的舉人在次年二月份便要入京參考。
其在京城內的貢院舉行,前來參考的學子來自五湖四海四麵八方,經過了層層的選拔,終於走到了會試這一步。
此時此刻,下馬塘沽李家村內。
皚皚白雪如風中飛舞的精靈,堆積在了屋頂、樹丫、溪邊、山巒,入目一片蒼茫,窗外的寒風也適時發出了“ 呼呼”的凜冽聲。
今年的雪比往年來得遲,也比從前下得更久一些。
李家的小院門口還貼著火紅的對聯,縷縷青煙從屋頂冒出,給這個寒冷的冬天增添了一絲暖意。
一個少年在雪地中深一腳淺一腳的跑步,少年身上熱氣騰騰,白雪在他腳下發出“咯吱咯吱”的響聲。
李淩峰回到家又坐在窗前看了許久的書,才聽見張氏叫他去吃飯的聲音。
“峰兒,快來吃飯了,娘給你做了你最喜歡吃的雞蛋羹。”
“誒。”
李淩峰應了一聲,將筆墨紙硯歸置好,把書放回架子上,披上張氏給他縫的襖子,就推開房門走了出去。
因為年前姐夫林青鬆來李家把媳婦和孩子接回鎮上了,因此家裏除了李老三和張氏,便隻剩李淩峰和刈了。
“娘,你這雞蛋羹比以前還好吃了。”李淩峰笑嘻嘻的吹著張氏的彩虹屁。
張氏聞言瞪了兒子一眼,嗔道,“再好吃的東西,這些年都叫你吃膩了。”
“就知道哄娘開心。”
李淩峰大口吃著自家老娘親手蒸的蛋羹,這東西會吃膩,但吃雞蛋羹帶來的“家的感覺”,他一輩子都不會覺得膩。
“娘的手藝,兒子哪吃得膩,出門在外的時候,兒子最想的就是這口。”
李淩峰的話哄得張氏眉開眼笑,笑完以後又難免心酸,“你明兒就要啟程了,喜歡吃娘晚上再給你蒸一碗。”
張氏眼眶微熱,兒子此去京城,山高路遠,雖然知道他是奔著前程而去,是大好事,但當娘的還是放心不下。
見張氏難受,李淩峰暗自惱恨自己粗心,說話不過腦子,提什麽出門在外啊,這不是平白無故惹老娘傷感嘛。
兒行千裏母擔憂,就算李淩峰不提,張氏又豈會無動於衷。
“娘莫要擔心,兒子肯定能照顧好自己,等以後做了大官,給娘掙個誥命回來,讓娘也好好風光風光。”
張氏接過李淩峰吃完雞蛋羹的空碗,笑罵道:“你呀,人雖然長大了,這嘴還是和小時候一樣,就會扯白話,哄娘開心。”
李淩峰見張氏不再因離別而傷感,對著老娘“嘿嘿”一笑。
張氏拿他沒辦法,摞著李老三和刈吃完雞蛋羹的碗就送去了灶房。
李老三看著已經比自己高出半個頭的兒子,以前跟在自己屁股後麵上山下地的小疙瘩蛋子如今要去往更廣闊的天地,不由得欣慰道,“峰兒,不管前程如何,爹娘等你回家。”
父愛如山,李老三寥寥數語扣動李淩峰心弦的同時,也讓刈明白原來父親可以這麽平易近人,可以這麽……讓他羨慕。
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第二天一大早,李老三就去馬廄裏將李淩峰前些日子在東市上買來的兩匹駿馬牽了出來,洗刷幹淨皮毛並喂飽了草料,張氏更是一晚上都沒合眼,點著油燈給李淩峰和刈各縫了一件羊皮披風。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李淩峰和刈披上張氏這一份沉甸甸的愛,翻身上馬,手拉韁繩,向父母辭別後轉身沒入了一片蒼茫的白色中。
駿馬在雪地裏不緊不慢的前行著,經過雲水鎮時,兩人一勒韁繩,李淩峰抬首便與玉水河橋頭上,那一手牽黃狗,一手撐著油紙傘的少女遙遙對視。
何琳月看著馬匹上神采飛揚的少年,漫天風雪作帷幕,她卻一眼望進了那雙深邃的眼瞳。
李淩峰隔空揮了揮手,示意何琳月趕快回去,旋即與刈打馬而去。
直到少年的身影消失不見,何琳月才收回視線,牽著大黃轉身離去。
寒風送君千裏路,別時無聲亦有聲。
李哥哥,月兒等你回來。
……
李淩峰與刈快馬加鞭,冒著風雪趕路至天黑時分,才終於又到了築城。
兩人回了十裏莊,林老板早已接到李淩峰二人要過來歇腳的消息,早早備好了熱水和炭火,待兩人一入莊起,便派了丫鬟和小廝過去服侍。
兩人痛快的洗了一個熱水澡,然後早早的上床睡去,第二天一大早,又再次啟程。
京越府是大夏朝的國都,位於大夏版圖的西北方向,有點類似於現代的北京城。
要想進京,從雲水鎮這個西南邊陲的小鎮需要騎馬趕路至少一個月,方可到達。
李淩峰兩人出了黔州後,便進入了湘廣兩地,因為積雪將道路堵塞,大大影響了兩人趕路的步伐,在夜幕降臨之前,二人終於迎著雪找到了一個落腳的小村落。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李淩峰帶著刈,兩人牽著馬,敲開了一戶農家小院的大門。
開門的是一位年約四十,一襲粗布麻衣,衣衫上打著補丁的中年男子,大叔探出頭見到二人,疑惑道,“兩位有什麽事嗎?”
李淩峰把韁繩遞到刈的手中,對著大叔拱手道,“我等是進京趕考的學子,天色漸晚,再加上大雪路滑,夜裏不好走,想在您家中借宿一日,不知可否行個方便。”
中年男子上下打量了二人幾眼,出於對讀書人的尊敬,他猶豫了一會兒後,還是點了點頭。
“兩位稍等,家中有女眷,容我去安排一下。”
李淩峰見主人家肯收留,當即向男子拱手致謝,與刈等在門外。
不一會兒,中年男子去而複返,他將門打開,笑著開口道,“兩位請跟我來。”
李淩峰和刈牽著馬跟在男子身後進了小院,小院中擺放的都是很平常的農具,院子也是普通的籬笆牆堆砌而成。
待兩人將馬匹拴好後,李淩峰跟著男子去了進了一間耳房。
“兩位公子,家中人口眾多,隻有這間耳房空著,還望兩位不要嫌棄。”男子有些不好意思。
這間耳房本來是放置雜物的,鄉下人家哪來空房間給人住,他又實在不忍看著兩人風餐露宿,才讓妻子抓緊收拾出來的。
李淩峰自然不會見怪,他感激道,“能有落腳之地便是萬幸,哪裏有嫌棄的道理。”
男子見李淩峰一身書卷氣,說話間神色真誠,笑道,“那兩位公子先歇著吧,一會兒我再給你們送點吃的過來。”
“謝過阿叔。”
兩人坐下休息了好一會兒,中年男子才端了兩半碗清水代參湯,也就是小米粥走了進來。
“家中沒有什麽可招待二位的,隻有這點稀粥……”男子麵色窘迫。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李淩峰看著碗裏的清水小米粥,心中歎了一口氣,老百姓的日子愈發艱難了。
和刈雙雙接過男子手裏的碗,他開口道,“如此甚好,正巧白日吃幹糧腹中脹氣,喝碗粥也能清清肚子。”
李淩峰話音一頓,轉頭對刈說,“你去包裏取幾張餅來,正好贈與阿叔一些,省得浪費了。”
“那怎麽使得?”男子驚疑道。
李淩峰笑著開口道,“有何使不得?小子此去路途遙遠,過些時日肯定吃不完,分與阿叔一些,總比浪費了強。”
“您就權當是幫了我的大忙……”
李淩峰的聲音極其具有誘惑性,男子家中確實已經揭不開鍋了,這碗粥還是他自己的口糧分了兩半送過來的。
他努了努嘴,對李淩峰生出幾分感激之情,默默地接過了刈遞過來的餅。
“公子心善,想必此番前去定能高中。”男子誇獎道。
李淩峰笑道,“那小子就借阿叔吉言啦。”
李淩峰和刈就在這戶農家歇了下來,李淩峰簡單擦洗過身子後,從背囊中掏出蠟燭點燃,然後坐在屋裏專心致誌地看起書來。
刈安靜地坐在一邊,沒有出聲打擾。
直到臨睡前,男子才敲門走了進來,神色間有些緊張和猶豫。
李淩峰疑惑不解,好奇的看著這個阿叔,不知道他想說什麽。
男子猶豫後,還是開口提醒道,“公子,若明日寅時左右聽聞村裏有什麽聲音,你們隻管蒙頭睡覺,不必理會。”
李淩峰一頭霧水,難道寅時村中會發生什麽大事?
他本欲開口問問,但見男子說完後便不欲再開口,神色有些莫名,李淩峰也看出其不願再開口,識趣的沒有繼續追問下去。
入夜。
李淩峰吹滅蠟燭,和刈一起擠在狹窄的耳房裏和衣同眠,由於趕路的疲憊,兩人早早就睡去。
外麵的風雪未停,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了,二人睡得香甜,李淩峰還禁不住打起了呼嚕,直到寅時時分,一道哭聲劃破了寂靜的微白的天空。
李淩峰與刈從睡夢中醒了過來,兩人對視了一眼,然後披上披風從床上起來。
外麵的哭喊聲斷斷續續,時不時還夾雜著男人的怒罵和訓斥,連幾歲大的小兒都驚得夜啼,在寒風中更顯淒涼。
哈?
這是發生了什麽事?
兩人在房中聽不真切,李淩峰便打算推門走出去,想要去看看外麵發生了何事。
喜歡寒門出了個狀元郎請大家收藏:()寒門出了個狀元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