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8章 至誠至孝,忠孝兩全

字數:2360   加入書籤

A+A-


    李淩峰的及笄禮因為是補辦,所以排場並不大,除了李家眾人,便也隻有平日裏與李淩峰相熟的人到場,那些不能到場的,也隻是派人低調的送去了禮物。
    夏去秋來,何崇煥被調派到了浙洲,五皇子楚??則在李淩峰的支持下自請去了軍中,說是要鍛煉鍛煉,永德帝采納了李淩峰的建議,想著楚??若是塊璞玉,日後輔佐太子也未嚐不可。
    這些日子,李淩峰雖說是清閑了下來,但之前在客棧刺殺他的那兩個刺客如今卻依然沒什麽線索,徐秋這兩日帶著人親自去了冀州調查,希望能查出個結果來。
    臨近九月,家裏人都在準備重陽節要用的物什,老家卻突然來了一封信,說是李老太太病得不成了,要他們一家回去看最後一眼,順便回老家奔喪。
    再怎麽偏心眼,要殯天的也是自己的老娘,李老三心中五味雜陳,卻也是當即就讓人收拾起了行裝。
    “峰哥兒,你明兒就和陛下說一聲吧,那畢竟也是你祖母,你作為孫兒,哪怕天塌下來,也是要回去的。”李老三沉默了一會兒,再開口時紅著眼一錘定音。
    張氏之前對李老太太心裏有怨,可這會兒聽著說李老太太人不行了,眼裏還是有水光浮現,生死大過天,再多的怨恨也煙消雲散了。
    聽見自家男人的話,張氏有些倔強的轉過臉去,還是甕聲甕氣的開口道,“這事兒宜早不宜遲,明兒便出發吧,先前老家就來信說老太太身體不大好了,卻不想來的這麽快,峰哥兒和玉姐兒都要去,特別是峰哥兒,你如今當了大官,親祖母的喪事自然得你親自回去置辦才行。”
    李淩峰如今是李家混得最好的,不管家裏那些醃臢,越在這種時候,自然越是要奔在前頭,否則脊梁骨都要被人戳彎,輕則名聲毀盡,重則影響仕途,都是要命的大事。
    死人隻管死就行了,這些個東西不過是做給活人看的罷了。
    聽著雙親的話,李淩峰自然點頭,見李老三和張氏情緒都不好,開口道,“爹娘放心,兒子自然省得,待會兒回院子裏就寫折子遞進宮裏去,約莫明日早朝就有回音,趕路的東西都讓倚翠帶著府裏的丫頭小廝去收拾,爭取明日便出發回黔州去。”
    聽見兒子的話,張氏這才稍稍放下心來。一旁的李思玉將淳兒攬在懷裏,見狀安慰道,“生死有命,為人無法左右,阿爹阿娘不要太過傷懷了,一切待回了黔州再說吧。”
    這事兒來得突然,信裏說李老太太還續著一口氣,用參片吊著命,就等他家回去呢。
    李淩峰倒不是心疼那吊命的參片,隻是於他這個異世鬼混來說,李老太太算不上他的祖母,之前她罵張氏罵得難聽的時候,自己還對她動過手,可見是沒把她當作祖母來看的。
    隻是入主了這身子,總得盡一盡孝道,也是為了自己的名聲與前途,說不得多自私,也算不上無私,但求無愧於心即可。
    因此,他回房之後按著自己說過的話,就著此事寫了一篇‘表’,連夜就遞進了宮裏去。
    第二天早朝之上,永德帝果然當著眾臣批複了他昨日的折子,答允假期他回鄉,還大讚他‘至誠至孝,忠孝兩全’,是為臣之表率。
    對此李淩峰也厚著臉皮接下了,他雖厭惡這個偏心的祖母,但在衣食住行上從未有過虧待,擔下這樣的名聲自然也不害臊。
    當然,除了這件事,朝中大臣還稟報了有關在大汶的探子傳回來的消息,那就是四公主已經與大汶六皇子劉燮大婚了,此外就是大汶如今厲兵秣馬,似乎有向外擴張的意向。
    這事兒這兩年時不時就有人拿到朝堂上來說,畢竟大汶如今國力強盛,國庫充盈,招兵買馬練兵都是無可避免的,這都已經成了眾臣心裏長期以來的隱憂了。
    但目前來看,大汶對大夏出兵的可能還比較小,畢竟大夏才送了一位公主前去和親。
    因著這事,朝裏說什麽的都有,兵部以及那些武將主張的也是讓國庫撥銀子下來招兵買馬,還製定了粗略的計劃,要蕩平沿海的倭寇,要應對大汶其他國家的虎視眈眈,不早做準備隻怕日後後患無窮。
    當然,也有人覺得大夏如今才靠著出口絲綢賺了一筆,朝中花銷大,若要招兵買馬,養這這麽多人,勢必又會加重賦稅,勞民傷財。
    李淩峰對此倒是沒有發表意見,看著這些人爭個麵紅耳赤,到最後連太子還有二皇子、三皇子也被迫加入其中,若非永德帝被吵得不耐煩了,隻怕還沒那麽容易收尾。
    喜歡寒門出了個狀元郎請大家收藏:()寒門出了個狀元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