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字數:30289   加入書籤

A+A-




    心動簡史!
    長安十七年,歲末。
    從莫寒讀書起已經讀了五年多了。再過了年莫寒就已經十五歲了。黑亮垂直的頭發披散在肩上,發長而柔順,斜飛的英挺劍眉,細長而又蘊藏著一雙溫和的黑眸,從他的眼中能夠看出一股與人不爭、與世無爭的心態。削薄的嘴唇,微微輕抿著,棱角分明的輪廓,修長卻不顯得粗獷的身材,給人一種溫文儒雅的感覺。
    此時的莫寒正在山上的草廬中跪坐在案前奮筆疾書,地上散亂一地的各式各樣的紙張,仔細看看,盡皆是莫寒讀儒家今典的心得。
    在左邊一張紙上寫著‘施諸已而不願,亦勿施於人’,這句話出自中庸,而下麵有著莫寒的一句點評,‘己所願著,亦勿施於人’。中庸中的意思是說,不願意別人加給自己的,也不要加給別人。而莫寒點評話的意思是,自己願意做的事,也不要施加給別人。這恐怕是莫寒這些年來被逼著習武所得的感悟啊。
    在右麵的一張紙上寫著‘未能事人,焉能事鬼。’這句話出自論語,意思是說,連人都不能很好地事奉,還怎麽能事奉鬼呢?而莫寒在後麵隻寫了四個字,‘為何事鬼?’為什麽要去侍奉鬼呢?這句話問出了莫寒的想法,侍奉鬼幹什麽?人隻需要侍奉人就好了,何必去討鬼的歡心呢?與虎謀皮,屍骨無存,與鬼謀福隻怕是要魂飛魄散了。
    而莫寒正在寫的幾個字是‘人生在世,當立功業,揚聲名,不悔人間走一遭。’自己蒼勁有力,大氣磅礴,也是寫出了莫寒想要治國平天下的鴻鵠之誌。
    莫寒看著自己寫的字,滿意的點了點頭,覺得這幅字是自己讀書這些年來寫的最好的一副了,也不知是字好,還是字中之真意好。
    “吱呀”一聲,草廬的門被人推開了。莫寒抬頭一看,來人不是別人正是自己的二叔,莫家唯二的讀書人莫言。
    莫言走到書案前,輕輕的拿起莫寒剛剛寫完的字,細細的品鑒著,一字一句的念道
    “人生在世,當立功業,揚聲名,不悔人間走一遭。”
    念完又細細的品味了一會兒,笑著說道
    “不錯,不錯,真不錯。”
    三個不錯從莫言嘴中說出,可見莫言對莫寒的字是極為認可的。
    “你這字大氣磅礴,有一種海納百川之勢,字意更是了得,你是在以此立誌要立功業,揚聲名嗎?小寒。”
    莫寒聽著二叔莫言的話,深深的看了一眼自己寫的字說道
    “人生在世,總是要做點什麽的,不然像這天下芸芸眾生,娶妻生子,整日茶米油鹽醬醋茶的,一事無成,渾渾噩噩的度過一生,豈不是白白的辜負了這百年的時光,到了晚年,隻能感歎自己碌碌無為,從而悔恨終生,豈不是可惜。”
    莫寒抬起頭看著自己的二叔,問道
    “你說是吧,二叔?”
    莫言聽著莫寒的話,想了想,點點頭,表示認可。莫言這一下點頭可把莫寒看的高興了,莫寒笑著對自己的二叔說
    “果然,家族上上下下數千人,也隻有二叔您最是懂得侄兒的心中所想了。”
    莫言聽著莫寒的話,直直的看著莫寒。沉聲說道
    “小寒,二叔懂你歸懂你,可是,你看這天下書生幾十萬,真真正正的能夠揚名從而流芳青史的又有幾個人呢?讀書人都像人能夠出入廟堂,能夠明芳百世。讀書人都想著能夠以天地為棋盤,眾生做棋子,下一局轟轟烈烈的大棋。可是真正做到這一點的又有幾個人呢?縱觀史書,也就那麽寥寥十幾位罷了。可從古到今又有多少讀書人呢?”
    莫言頓了頓,看著莫寒,然後又繼續說道
    “自古以來,文人相輕,武者相重。這是為何?還不是因為文人是沒有辦法以一張口舌來說服天下人的。”
    莫寒聽到二叔如此說道,不由得陷入沉思。是啊,這天下人怎麽可能隻憑著口舌之力來全部說服呢。莫言看著莫寒在想著自己說的話,也不打擾,轉身就要出門。他其實還是想莫寒去學武的,畢竟莫寒室友天賦的,不像他毫無資質,學不得武,隻能學文。他是沒得選,可莫寒有的選擇啊。
    莫言的腳剛要邁出門口,就聽見莫寒在其身後輕聲的說
    “我不需要說服天下人,我隻需要說服我想說服的人就行了,至於那些說不服的人,有其他人去對付。”
    也不知莫寒這句話是對自己說的,還是對莫言說的。也許,是對兩人說的吧。
    莫寒在目送二叔離去之後,又回到了自己的書案前,書寫著,可是剛寫沒幾個字,就聽見咳咳的兩聲。莫寒一回頭,看見了自己的爺爺莫千道,莫寒對著莫千道深施一禮說道
    “見過祖父,不知您今日來有什麽事嗎?”
    莫千道一聽莫寒這麽問,氣的吹胡子瞪眼的,罵道
    “哎呀,小兔崽子,怎麽地,老夫沒事兒就不能來了。”
    莫寒聽著就沒敢接話,主要是怕說錯話了爺爺發怒啊。莫千道看著莫寒不說話,直接說到
    “今天來找你,主要是要臨近年關了,告訴你別讀書讀傻了,都忘記了過年。你小子,譜還真大,老夫還得親自來請你。”
    莫寒聽到這裏,趕緊賠笑道
    “爺爺您說笑了,小寒怎們敢勞煩爺爺您呢。我本就打算明日就下山,好好的過個年呢,誰曾想到,今日爺爺您就來了。”
    莫千道一看莫寒這種諂媚的笑容就知道,這小子肯定都把過年的事兒給忘了,就說到
    “你少打馬虎眼,老夫看著你從小長到大,你一撅屁股老夫就知道你要拉的是什麽屎。別廢話了,趕緊的,收拾東西,和老夫下山。”
    “好的,爺爺”
    莫寒趕緊的回答道,隨後就要收拾東西。家中什麽東西都有,莫寒也不用收拾什麽東西,就是要那幾本這幾天想要看的書。莫千道一看莫寒要收拾書籍,趕忙阻攔道
    “別拿你那幾本破書了,就這幾天,不看書你能死啊,就不知道陪陪你奶奶和你母親?”
    莫寒一聽爺爺這麽說,仔細一想也是,這幾年隻顧著讀書了,都沒有好好陪陪奶奶和母親一起待上幾天。
    隨後,莫寒什麽也沒拿,就和爺爺一起下山了。長安十七年,歲末。
    從莫寒讀書起已經讀了五年多了。再過了年莫寒就已經十五歲了。黑亮垂直的頭發披散在肩上,發長而柔順,斜飛的英挺劍眉,細長而又蘊藏著一雙溫和的黑眸,從他的眼中能夠看出一股與人不爭、與世無爭的心態。削薄的嘴唇,微微輕抿著,棱角分明的輪廓,修長卻不顯得粗獷的身材,給人一種溫文儒雅的感覺。
    此時的莫寒正在山上的草廬中跪坐在案前奮筆疾書,地上散亂一地的各式各樣的紙張,仔細看看,盡皆是莫寒讀儒家今典的心得。
    在左邊一張紙上寫著‘施諸已而不願,亦勿施於人’,這句話出自中庸,而下麵有著莫寒的一句點評,‘己所願著,亦勿施於人’。中庸中的意思是說,不願意別人加給自己的,也不要加給別人。而莫寒點評話的意思是,自己願意做的事,也不要施加給別人。這恐怕是莫寒這些年來被逼著習武所得的感悟啊。
    在右麵的一張紙上寫著‘未能事人,焉能事鬼。’這句話出自論語,意思是說,連人都不能很好地事奉,還怎麽能事奉鬼呢?而莫寒在後麵隻寫了四個字,‘為何事鬼?’為什麽要去侍奉鬼呢?這句話問出了莫寒的想法,侍奉鬼幹什麽?人隻需要侍奉人就好了,何必去討鬼的歡心呢?與虎謀皮,屍骨無存,與鬼謀福隻怕是要魂飛魄散了。
    而莫寒正在寫的幾個字是‘人生在世,當立功業,揚聲名,不悔人間走一遭。’自己蒼勁有力,大氣磅礴,也是寫出了莫寒想要治國平天下的鴻鵠之誌。
    莫寒看著自己寫的字,滿意的點了點頭,覺得這幅字是自己讀書這些年來寫的最好的一副了,也不知是字好,還是字中之真意好。
    “吱呀”一聲,草廬的門被人推開了。莫寒抬頭一看,來人不是別人正是自己的二叔,莫家唯二的讀書人莫言。
    莫言走到書案前,輕輕的拿起莫寒剛剛寫完的字,細細的品鑒著,一字一句的念道
    “人生在世,當立功業,揚聲名,不悔人間走一遭。”
    念完又細細的品味了一會兒,笑著說道
    “不錯,不錯,真不錯。”
    三個不錯從莫言嘴中說出,可見莫言對莫寒的字是極為認可的。
    “你這字大氣磅礴,有一種海納百川之勢,字意更是了得,你是在以此立誌要立功業,揚聲名嗎?小寒。”
    莫寒聽著二叔莫言的話,深深的看了一眼自己寫的字說道
    “人生在世,總是要做點什麽的,不然像這天下芸芸眾生,娶妻生子,整日茶米油鹽醬醋茶的,一事無成,渾渾噩噩的度過一生,豈不是白白的辜負了這百年的時光,到了晚年,隻能感歎自己碌碌無為,從而悔恨終生,豈不是可惜。”
    莫寒抬起頭看著自己的二叔,問道
    “你說是吧,二叔?”
    莫言聽著莫寒的話,想了想,點點頭,表示認可。莫言這一下點頭可把莫寒看的高興了,莫寒笑著對自己的二叔說
    “果然,家族上上下下數千人,也隻有二叔您最是懂得侄兒的心中所想了。”
    莫言聽著莫寒的話,直直的看著莫寒。沉聲說道
    “小寒,二叔懂你歸懂你,可是,你看這天下書生幾十萬,真真正正的能夠揚名從而流芳青史的又有幾個人呢?讀書人都像人能夠出入廟堂,能夠明芳百世。讀書人都想著能夠以天地為棋盤,眾生做棋子,下一局轟轟烈烈的大棋。可是真正做到這一點的又有幾個人呢?縱觀史書,也就那麽寥寥十幾位罷了。可從古到今又有多少讀書人呢?”
    莫言頓了頓,看著莫寒,然後又繼續說道
    “自古以來,文人相輕,武者相重。這是為何?還不是因為文人是沒有辦法以一張口舌來說服天下人的。”
    莫寒聽到二叔如此說道,不由得陷入沉思。是啊,這天下人怎麽可能隻憑著口舌之力來全部說服呢。莫言看著莫寒在想著自己說的話,也不打擾,轉身就要出門。他其實還是想莫寒去學武的,畢竟莫寒室友天賦的,不像他毫無資質,學不得武,隻能學文。他是沒得選,可莫寒有的選擇啊。
    莫言的腳剛要邁出門口,就聽見莫寒在其身後輕聲的說
    “我不需要說服天下人,我隻需要說服我想說服的人就行了,至於那些說不服的人,有其他人去對付。”
    也不知莫寒這句話是對自己說的,還是對莫言說的。也許,是對兩人說的吧。
    莫寒在目送二叔離去之後,又回到了自己的書案前,書寫著,可是剛寫沒幾個字,就聽見咳咳的兩聲。莫寒一回頭,看見了自己的爺爺莫千道,莫寒對著莫千道深施一禮說道
    “見過祖父,不知您今日來有什麽事嗎?”
    莫千道一聽莫寒這麽問,氣的吹胡子瞪眼的,罵道
    “哎呀,小兔崽子,怎麽地,老夫沒事兒就不能來了。”
    莫寒聽著就沒敢接話,主要是怕說錯話了爺爺發怒啊。莫千道看著莫寒不說話,直接說到
    “今天來找你,主要是要臨近年關了,告訴你別讀書讀傻了,都忘記了過年。你小子,譜還真大,老夫還得親自來請你。”
    莫寒聽到這裏,趕緊賠笑道
    “爺爺您說笑了,小寒怎們敢勞煩爺爺您呢。我本就打算明日就下山,好好的過個年呢,誰曾想到,今日爺爺您就來了。”
    莫千道一看莫寒這種諂媚的笑容就知道,這小子肯定都把過年的事兒給忘了,就說到
    “你少打馬虎眼,老夫看著你從小長到大,你一撅屁股老夫就知道你要拉的是什麽屎。別廢話了,趕緊的,收拾東西,和老夫下山。”
    “好的,爺爺”
    莫寒趕緊的回答道,隨後就要收拾東西。家中什麽東西都有,莫寒也不用收拾什麽東西,就是要那幾本這幾天想要看的書。莫千道一看莫寒要收拾書籍,趕忙阻攔道
    “別拿你那幾本破書了,就這幾天,不看書你能死啊,就不知道陪陪你奶奶和你母親?”
    莫寒一聽爺爺這麽說,仔細一想也是,這幾年隻顧著讀書了,都沒有好好陪陪奶奶和母親一起待上幾天。
    隨後,莫寒什麽也沒拿,就和爺爺一起下山了。長安十七年,歲末。
    從莫寒讀書起已經讀了五年多了。再過了年莫寒就已經十五歲了。黑亮垂直的頭發披散在肩上,發長而柔順,斜飛的英挺劍眉,細長而又蘊藏著一雙溫和的黑眸,從他的眼中能夠看出一股與人不爭、與世無爭的心態。削薄的嘴唇,微微輕抿著,棱角分明的輪廓,修長卻不顯得粗獷的身材,給人一種溫文儒雅的感覺。
    此時的莫寒正在山上的草廬中跪坐在案前奮筆疾書,地上散亂一地的各式各樣的紙張,仔細看看,盡皆是莫寒讀儒家今典的心得。
    在左邊一張紙上寫著‘施諸已而不願,亦勿施於人’,這句話出自中庸,而下麵有著莫寒的一句點評,‘己所願著,亦勿施於人’。中庸中的意思是說,不願意別人加給自己的,也不要加給別人。而莫寒點評話的意思是,自己願意做的事,也不要施加給別人。這恐怕是莫寒這些年來被逼著習武所得的感悟啊。
    在右麵的一張紙上寫著‘未能事人,焉能事鬼。’這句話出自論語,意思是說,連人都不能很好地事奉,還怎麽能事奉鬼呢?而莫寒在後麵隻寫了四個字,‘為何事鬼?’為什麽要去侍奉鬼呢?這句話問出了莫寒的想法,侍奉鬼幹什麽?人隻需要侍奉人就好了,何必去討鬼的歡心呢?與虎謀皮,屍骨無存,與鬼謀福隻怕是要魂飛魄散了。
    而莫寒正在寫的幾個字是‘人生在世,當立功業,揚聲名,不悔人間走一遭。’自己蒼勁有力,大氣磅礴,也是寫出了莫寒想要治國平天下的鴻鵠之誌。
    莫寒看著自己寫的字,滿意的點了點頭,覺得這幅字是自己讀書這些年來寫的最好的一副了,也不知是字好,還是字中之真意好。
    “吱呀”一聲,草廬的門被人推開了。莫寒抬頭一看,來人不是別人正是自己的二叔,莫家唯二的讀書人莫言。
    莫言走到書案前,輕輕的拿起莫寒剛剛寫完的字,細細的品鑒著,一字一句的念道
    “人生在世,當立功業,揚聲名,不悔人間走一遭。”
    念完又細細的品味了一會兒,笑著說道
    “不錯,不錯,真不錯。”
    三個不錯從莫言嘴中說出,可見莫言對莫寒的字是極為認可的。
    “你這字大氣磅礴,有一種海納百川之勢,字意更是了得,你是在以此立誌要立功業,揚聲名嗎?小寒。”
    莫寒聽著二叔莫言的話,深深的看了一眼自己寫的字說道
    “人生在世,總是要做點什麽的,不然像這天下芸芸眾生,娶妻生子,整日茶米油鹽醬醋茶的,一事無成,渾渾噩噩的度過一生,豈不是白白的辜負了這百年的時光,到了晚年,隻能感歎自己碌碌無為,從而悔恨終生,豈不是可惜。”
    莫寒抬起頭看著自己的二叔,問道
    “你說是吧,二叔?”
    莫言聽著莫寒的話,想了想,點點頭,表示認可。莫言這一下點頭可把莫寒看的高興了,莫寒笑著對自己的二叔說
    “果然,家族上上下下數千人,也隻有二叔您最是懂得侄兒的心中所想了。”
    莫言聽著莫寒的話,直直的看著莫寒。沉聲說道
    “小寒,二叔懂你歸懂你,可是,你看這天下書生幾十萬,真真正正的能夠揚名從而流芳青史的又有幾個人呢?讀書人都像人能夠出入廟堂,能夠明芳百世。讀書人都想著能夠以天地為棋盤,眾生做棋子,下一局轟轟烈烈的大棋。可是真正做到這一點的又有幾個人呢?縱觀史書,也就那麽寥寥十幾位罷了。可從古到今又有多少讀書人呢?”
    莫言頓了頓,看著莫寒,然後又繼續說道
    “自古以來,文人相輕,武者相重。這是為何?還不是因為文人是沒有辦法以一張口舌來說服天下人的。”
    莫寒聽到二叔如此說道,不由得陷入沉思。是啊,這天下人怎麽可能隻憑著口舌之力來全部說服呢。莫言看著莫寒在想著自己說的話,也不打擾,轉身就要出門。他其實還是想莫寒去學武的,畢竟莫寒室友天賦的,不像他毫無資質,學不得武,隻能學文。他是沒得選,可莫寒有的選擇啊。
    莫言的腳剛要邁出門口,就聽見莫寒在其身後輕聲的說
    “我不需要說服天下人,我隻需要說服我想說服的人就行了,至於那些說不服的人,有其他人去對付。”
    也不知莫寒這句話是對自己說的,還是對莫言說的。也許,是對兩人說的吧。
    莫寒在目送二叔離去之後,又回到了自己的書案前,書寫著,可是剛寫沒幾個字,就聽見咳咳的兩聲。莫寒一回頭,看見了自己的爺爺莫千道,莫寒對著莫千道深施一禮說道
    “見過祖父,不知您今日來有什麽事嗎?”
    莫千道一聽莫寒這麽問,氣的吹胡子瞪眼的,罵道
    “哎呀,小兔崽子,怎麽地,老夫沒事兒就不能來了。”
    莫寒聽著就沒敢接話,主要是怕說錯話了爺爺發怒啊。莫千道看著莫寒不說話,直接說到
    “今天來找你,主要是要臨近年關了,告訴你別讀書讀傻了,都忘記了過年。你小子,譜還真大,老夫還得親自來請你。”
    莫寒聽到這裏,趕緊賠笑道
    “爺爺您說笑了,小寒怎們敢勞煩爺爺您呢。我本就打算明日就下山,好好的過個年呢,誰曾想到,今日爺爺您就來了。”
    莫千道一看莫寒這種諂媚的笑容就知道,這小子肯定都把過年的事兒給忘了,就說到
    “你少打馬虎眼,老夫看著你從小長到大,你一撅屁股老夫就知道你要拉的是什麽屎。別廢話了,趕緊的,收拾東西,和老夫下山。”
    “好的,爺爺”
    莫寒趕緊的回答道,隨後就要收拾東西。家中什麽東西都有,莫寒也不用收拾什麽東西,就是要那幾本這幾天想要看的書。莫千道一看莫寒要收拾書籍,趕忙阻攔道
    “別拿你那幾本破書了,就這幾天,不看書你能死啊,就不知道陪陪你奶奶和你母親?”
    莫寒一聽爺爺這麽說,仔細一想也是,這幾年隻顧著讀書了,都沒有好好陪陪奶奶和母親一起待上幾天。
    隨後,莫寒什麽也沒拿,就和爺爺一起下山了。長安十七年,歲末。
    從莫寒讀書起已經讀了五年多了。再過了年莫寒就已經十五歲了。黑亮垂直的頭發披散在肩上,發長而柔順,斜飛的英挺劍眉,細長而又蘊藏著一雙溫和的黑眸,從他的眼中能夠看出一股與人不爭、與世無爭的心態。削薄的嘴唇,微微輕抿著,棱角分明的輪廓,修長卻不顯得粗獷的身材,給人一種溫文儒雅的感覺。
    此時的莫寒正在山上的草廬中跪坐在案前奮筆疾書,地上散亂一地的各式各樣的紙張,仔細看看,盡皆是莫寒讀儒家今典的心得。
    在左邊一張紙上寫著‘施諸已而不願,亦勿施於人’,這句話出自中庸,而下麵有著莫寒的一句點評,‘己所願著,亦勿施於人’。中庸中的意思是說,不願意別人加給自己的,也不要加給別人。而莫寒點評話的意思是,自己願意做的事,也不要施加給別人。這恐怕是莫寒這些年來被逼著習武所得的感悟啊。
    在右麵的一張紙上寫著‘未能事人,焉能事鬼。’這句話出自論語,意思是說,連人都不能很好地事奉,還怎麽能事奉鬼呢?而莫寒在後麵隻寫了四個字,‘為何事鬼?’為什麽要去侍奉鬼呢?這句話問出了莫寒的想法,侍奉鬼幹什麽?人隻需要侍奉人就好了,何必去討鬼的歡心呢?與虎謀皮,屍骨無存,與鬼謀福隻怕是要魂飛魄散了。
    而莫寒正在寫的幾個字是‘人生在世,當立功業,揚聲名,不悔人間走一遭。’自己蒼勁有力,大氣磅礴,也是寫出了莫寒想要治國平天下的鴻鵠之誌。
    莫寒看著自己寫的字,滿意的點了點頭,覺得這幅字是自己讀書這些年來寫的最好的一副了,也不知是字好,還是字中之真意好。
    “吱呀”一聲,草廬的門被人推開了。莫寒抬頭一看,來人不是別人正是自己的二叔,莫家唯二的讀書人莫言。
    莫言走到書案前,輕輕的拿起莫寒剛剛寫完的字,細細的品鑒著,一字一句的念道
    “人生在世,當立功業,揚聲名,不悔人間走一遭。”
    念完又細細的品味了一會兒,笑著說道
    “不錯,不錯,真不錯。”
    三個不錯從莫言嘴中說出,可見莫言對莫寒的字是極為認可的。
    “你這字大氣磅礴,有一種海納百川之勢,字意更是了得,你是在以此立誌要立功業,揚聲名嗎?小寒。”
    莫寒聽著二叔莫言的話,深深的看了一眼自己寫的字說道
    “人生在世,總是要做點什麽的,不然像這天下芸芸眾生,娶妻生子,整日茶米油鹽醬醋茶的,一事無成,渾渾噩噩的度過一生,豈不是白白的辜負了這百年的時光,到了晚年,隻能感歎自己碌碌無為,從而悔恨終生,豈不是可惜。”
    莫寒抬起頭看著自己的二叔,問道
    “你說是吧,二叔?”
    莫言聽著莫寒的話,想了想,點點頭,表示認可。莫言這一下點頭可把莫寒看的高興了,莫寒笑著對自己的二叔說
    “果然,家族上上下下數千人,也隻有二叔您最是懂得侄兒的心中所想了。”
    莫言聽著莫寒的話,直直的看著莫寒。沉聲說道
    “小寒,二叔懂你歸懂你,可是,你看這天下書生幾十萬,真真正正的能夠揚名從而流芳青史的又有幾個人呢?讀書人都像人能夠出入廟堂,能夠明芳百世。讀書人都想著能夠以天地為棋盤,眾生做棋子,下一局轟轟烈烈的大棋。可是真正做到這一點的又有幾個人呢?縱觀史書,也就那麽寥寥十幾位罷了。可從古到今又有多少讀書人呢?”
    莫言頓了頓,看著莫寒,然後又繼續說道
    “自古以來,文人相輕,武者相重。這是為何?還不是因為文人是沒有辦法以一張口舌來說服天下人的。”
    莫寒聽到二叔如此說道,不由得陷入沉思。是啊,這天下人怎麽可能隻憑著口舌之力來全部說服呢。莫言看著莫寒在想著自己說的話,也不打擾,轉身就要出門。他其實還是想莫寒去學武的,畢竟莫寒室友天賦的,不像他毫無資質,學不得武,隻能學文。他是沒得選,可莫寒有的選擇啊。
    莫言的腳剛要邁出門口,就聽見莫寒在其身後輕聲的說
    “我不需要說服天下人,我隻需要說服我想說服的人就行了,至於那些說不服的人,有其他人去對付。”
    也不知莫寒這句話是對自己說的,還是對莫言說的。也許,是對兩人說的吧。
    莫寒在目送二叔離去之後,又回到了自己的書案前,書寫著,可是剛寫沒幾個字,就聽見咳咳的兩聲。莫寒一回頭,看見了自己的爺爺莫千道,莫寒對著莫千道深施一禮說道
    “見過祖父,不知您今日來有什麽事嗎?”
    莫千道一聽莫寒這麽問,氣的吹胡子瞪眼的,罵道
    “哎呀,小兔崽子,怎麽地,老夫沒事兒就不能來了。”
    莫寒聽著就沒敢接話,主要是怕說錯話了爺爺發怒啊。莫千道看著莫寒不說話,直接說到
    “今天來找你,主要是要臨近年關了,告訴你別讀書讀傻了,都忘記了過年。你小子,譜還真大,老夫還得親自來請你。”
    莫寒聽到這裏,趕緊賠笑道
    “爺爺您說笑了,小寒怎們敢勞煩爺爺您呢。我本就打算明日就下山,好好的過個年呢,誰曾想到,今日爺爺您就來了。”
    莫千道一看莫寒這種諂媚的笑容就知道,這小子肯定都把過年的事兒給忘了,就說到
    “你少打馬虎眼,老夫看著你從小長到大,你一撅屁股老夫就知道你要拉的是什麽屎。別廢話了,趕緊的,收拾東西,和老夫下山。”
    “好的,爺爺”
    莫寒趕緊的回答道,隨後就要收拾東西。家中什麽東西都有,莫寒也不用收拾什麽東西,就是要那幾本這幾天想要看的書。莫千道一看莫寒要收拾書籍,趕忙阻攔道
    “別拿你那幾本破書了,就這幾天,不看書你能死啊,就不知道陪陪你奶奶和你母親?”
    莫寒一聽爺爺這麽說,仔細一想也是,這幾年隻顧著讀書了,都沒有好好陪陪奶奶和母親一起待上幾天。
    隨後,莫寒什麽也沒拿,就和爺爺一起下山了。長安十七年,歲末。
    從莫寒讀書起已經讀了五年多了。再過了年莫寒就已經十五歲了。黑亮垂直的頭發披散在肩上,發長而柔順,斜飛的英挺劍眉,細長而又蘊藏著一雙溫和的黑眸,從他的眼中能夠看出一股與人不爭、與世無爭的心態。削薄的嘴唇,微微輕抿著,棱角分明的輪廓,修長卻不顯得粗獷的身材,給人一種溫文儒雅的感覺。
    此時的莫寒正在山上的草廬中跪坐在案前奮筆疾書,地上散亂一地的各式各樣的紙張,仔細看看,盡皆是莫寒讀儒家今典的心得。
    在左邊一張紙上寫著‘施諸已而不願,亦勿施於人’,這句話出自中庸,而下麵有著莫寒的一句點評,‘己所願著,亦勿施於人’。中庸中的意思是說,不願意別人加給自己的,也不要加給別人。而莫寒點評話的意思是,自己願意做的事,也不要施加給別人。這恐怕是莫寒這些年來被逼著習武所得的感悟啊。
    在右麵的一張紙上寫著‘未能事人,焉能事鬼。’這句話出自論語,意思是說,連人都不能很好地事奉,還怎麽能事奉鬼呢?而莫寒在後麵隻寫了四個字,‘為何事鬼?’為什麽要去侍奉鬼呢?這句話問出了莫寒的想法,侍奉鬼幹什麽?人隻需要侍奉人就好了,何必去討鬼的歡心呢?與虎謀皮,屍骨無存,與鬼謀福隻怕是要魂飛魄散了。
    而莫寒正在寫的幾個字是‘人生在世,當立功業,揚聲名,不悔人間走一遭。’自己蒼勁有力,大氣磅礴,也是寫出了莫寒想要治國平天下的鴻鵠之誌。
    莫寒看著自己寫的字,滿意的點了點頭,覺得這幅字是自己讀書這些年來寫的最好的一副了,也不知是字好,還是字中之真意好。
    “吱呀”一聲,草廬的門被人推開了。莫寒抬頭一看,來人不是別人正是自己的二叔,莫家唯二的讀書人莫言。
    莫言走到書案前,輕輕的拿起莫寒剛剛寫完的字,細細的品鑒著,一字一句的念道
    “人生在世,當立功業,揚聲名,不悔人間走一遭。”
    念完又細細的品味了一會兒,笑著說道
    “不錯,不錯,真不錯。”
    三個不錯從莫言嘴中說出,可見莫言對莫寒的字是極為認可的。
    “你這字大氣磅礴,有一種海納百川之勢,字意更是了得,你是在以此立誌要立功業,揚聲名嗎?小寒。”
    莫寒聽著二叔莫言的話,深深的看了一眼自己寫的字說道
    “人生在世,總是要做點什麽的,不然像這天下芸芸眾生,娶妻生子,整日茶米油鹽醬醋茶的,一事無成,渾渾噩噩的度過一生,豈不是白白的辜負了這百年的時光,到了晚年,隻能感歎自己碌碌無為,從而悔恨終生,豈不是可惜。”
    莫寒抬起頭看著自己的二叔,問道
    “你說是吧,二叔?”
    莫言聽著莫寒的話,想了想,點點頭,表示認可。莫言這一下點頭可把莫寒看的高興了,莫寒笑著對自己的二叔說
    “果然,家族上上下下數千人,也隻有二叔您最是懂得侄兒的心中所想了。”
    莫言聽著莫寒的話,直直的看著莫寒。沉聲說道
    “小寒,二叔懂你歸懂你,可是,你看這天下書生幾十萬,真真正正的能夠揚名從而流芳青史的又有幾個人呢?讀書人都像人能夠出入廟堂,能夠明芳百世。讀書人都想著能夠以天地為棋盤,眾生做棋子,下一局轟轟烈烈的大棋。可是真正做到這一點的又有幾個人呢?縱觀史書,也就那麽寥寥十幾位罷了。可從古到今又有多少讀書人呢?”
    莫言頓了頓,看著莫寒,然後又繼續說道
    “自古以來,文人相輕,武者相重。這是為何?還不是因為文人是沒有辦法以一張口舌來說服天下人的。”
    莫寒聽到二叔如此說道,不由得陷入沉思。是啊,這天下人怎麽可能隻憑著口舌之力來全部說服呢。莫言看著莫寒在想著自己說的話,也不打擾,轉身就要出門。他其實還是想莫寒去學武的,畢竟莫寒室友天賦的,不像他毫無資質,學不得武,隻能學文。他是沒得選,可莫寒有的選擇啊。
    莫言的腳剛要邁出門口,就聽見莫寒在其身後輕聲的說
    “我不需要說服天下人,我隻需要說服我想說服的人就行了,至於那些說不服的人,有其他人去對付。”
    也不知莫寒這句話是對自己說的,還是對莫言說的。也許,是對兩人說的吧。
    莫寒在目送二叔離去之後,又回到了自己的書案前,書寫著,可是剛寫沒幾個字,就聽見咳咳的兩聲。莫寒一回頭,看見了自己的爺爺莫千道,莫寒對著莫千道深施一禮說道
    “見過祖父,不知您今日來有什麽事嗎?”
    莫千道一聽莫寒這麽問,氣的吹胡子瞪眼的,罵道
    “哎呀,小兔崽子,怎麽地,老夫沒事兒就不能來了。”
    莫寒聽著就沒敢接話,主要是怕說錯話了爺爺發怒啊。莫千道看著莫寒不說話,直接說到
    “今天來找你,主要是要臨近年關了,告訴你別讀書讀傻了,都忘記了過年。你小子,譜還真大,老夫還得親自來請你。”
    莫寒聽到這裏,趕緊賠笑道
    “爺爺您說笑了,小寒怎們敢勞煩爺爺您呢。我本就打算明日就下山,好好的過個年呢,誰曾想到,今日爺爺您就來了。”
    莫千道一看莫寒這種諂媚的笑容就知道,這小子肯定都把過年的事兒給忘了,就說到
    “你少打馬虎眼,老夫看著你從小長到大,你一撅屁股老夫就知道你要拉的是什麽屎。別廢話了,趕緊的,收拾東西,和老夫下山。”
    “好的,爺爺”
    莫寒趕緊的回答道,隨後就要收拾東西。家中什麽東西都有,莫寒也不用收拾什麽東西,就是要那幾本這幾天想要看的書。莫千道一看莫寒要收拾書籍,趕忙阻攔道
    “別拿你那幾本破書了,就這幾天,不看書你能死啊,就不知道陪陪你奶奶和你母親?”
    莫寒一聽爺爺這麽說,仔細一想也是,這幾年隻顧著讀書了,都沒有好好陪陪奶奶和母親一起待上幾天。
    隨後,莫寒什麽也沒拿,就和爺爺一起下山了。長安十七年,歲末。
    從莫寒讀書起已經讀了五年多了。再過了年莫寒就已經十五歲了。黑亮垂直的頭發披散在肩上,發長而柔順,斜飛的英挺劍眉,細長而又蘊藏著一雙溫和的黑眸,從他的眼中能夠看出一股與人不爭、與世無爭的心態。削薄的嘴唇,微微輕抿著,棱角分明的輪廓,修長卻不顯得粗獷的身材,給人一種溫文儒雅的感覺。
    此時的莫寒正在山上的草廬中跪坐在案前奮筆疾書,地上散亂一地的各式各樣的紙張,仔細看看,盡皆是莫寒讀儒家今典的心得。
    在左邊一張紙上寫著‘施諸已而不願,亦勿施於人’,這句話出自中庸,而下麵有著莫寒的一句點評,‘己所願著,亦勿施於人’。中庸中的意思是說,不願意別人加給自己的,也不要加給別人。而莫寒點評話的意思是,自己願意做的事,也不要施加給別人。這恐怕是莫寒這些年來被逼著習武所得的感悟啊。
    在右麵的一張紙上寫著‘未能事人,焉能事鬼。’這句話出自論語,意思是說,連人都不能很好地事奉,還怎麽能事奉鬼呢?而莫寒在後麵隻寫了四個字,‘為何事鬼?’為什麽要去侍奉鬼呢?這句話問出了莫寒的想法,侍奉鬼幹什麽?人隻需要侍奉人就好了,何必去討鬼的歡心呢?與虎謀皮,屍骨無存,與鬼謀福隻怕是要魂飛魄散了。
    而莫寒正在寫的幾個字是‘人生在世,當立功業,揚聲名,不悔人間走一遭。’自己蒼勁有力,大氣磅礴,也是寫出了莫寒想要治國平天下的鴻鵠之誌。
    莫寒看著自己寫的字,滿意的點了點頭,覺得這幅字是自己讀書這些年來寫的最好的一副了,也不知是字好,還是字中之真意好。
    “吱呀”一聲,草廬的門被人推開了。莫寒抬頭一看,來人不是別人正是自己的二叔,莫家唯二的讀書人莫言。
    莫言走到書案前,輕輕的拿起莫寒剛剛寫完的字,細細的品鑒著,一字一句的念道
    “人生在世,當立功業,揚聲名,不悔人間走一遭。”
    念完又細細的品味了一會兒,笑著說道
    “不錯,不錯,真不錯。”
    三個不錯從莫言嘴中說出,可見莫言對莫寒的字是極為認可的。
    “你這字大氣磅礴,有一種海納百川之勢,字意更是了得,你是在以此立誌要立功業,揚聲名嗎?小寒。”
    莫寒聽著二叔莫言的話,深深的看了一眼自己寫的字說道
    “人生在世,總是要做點什麽的,不然像這天下芸芸眾生,娶妻生子,整日茶米油鹽醬醋茶的,一事無成,渾渾噩噩的度過一生,豈不是白白的辜負了這百年的時光,到了晚年,隻能感歎自己碌碌無為,從而悔恨終生,豈不是可惜。”
    莫寒抬起頭看著自己的二叔,問道
    “你說是吧,二叔?”
    莫言聽著莫寒的話,想了想,點點頭,表示認可。莫言這一下點頭可把莫寒看的高興了,莫寒笑著對自己的二叔說
    “果然,家族上上下下數千人,也隻有二叔您最是懂得侄兒的心中所想了。”
    莫言聽著莫寒的話,直直的看著莫寒。沉聲說道
    “小寒,二叔懂你歸懂你,可是,你看這天下書生幾十萬,真真正正的能夠揚名從而流芳青史的又有幾個人呢?讀書人都像人能夠出入廟堂,能夠明芳百世。讀書人都想著能夠以天地為棋盤,眾生做棋子,下一局轟轟烈烈的大棋。可是真正做到這一點的又有幾個人呢?縱觀史書,也就那麽寥寥十幾位罷了。可從古到今又有多少讀書人呢?”
    莫言頓了頓,看著莫寒,然後又繼續說道
    “自古以來,文人相輕,武者相重。這是為何?還不是因為文人是沒有辦法以一張口舌來說服天下人的。”
    莫寒聽到二叔如此說道,不由得陷入沉思。是啊,這天下人怎麽可能隻憑著口舌之力來全部說服呢。莫言看著莫寒在想著自己說的話,也不打擾,轉身就要出門。他其實還是想莫寒去學武的,畢竟莫寒室友天賦的,不像他毫無資質,學不得武,隻能學文。他是沒得選,可莫寒有的選擇啊。
    莫言的腳剛要邁出門口,就聽見莫寒在其身後輕聲的說
    “我不需要說服天下人,我隻需要說服我想說服的人就行了,至於那些說不服的人,有其他人去對付。”
    也不知莫寒這句話是對自己說的,還是對莫言說的。也許,是對兩人說的吧。
    莫寒在目送二叔離去之後,又回到了自己的書案前,書寫著,可是剛寫沒幾個字,就聽見咳咳的兩聲。莫寒一回頭,看見了自己的爺爺莫千道,莫寒對著莫千道深施一禮說道
    “見過祖父,不知您今日來有什麽事嗎?”
    莫千道一聽莫寒這麽問,氣的吹胡子瞪眼的,罵道
    “哎呀,小兔崽子,怎麽地,老夫沒事兒就不能來了。”
    莫寒聽著就沒敢接話,主要是怕說錯話了爺爺發怒啊。莫千道看著莫寒不說話,直接說到
    “今天來找你,主要是要臨近年關了,告訴你別讀書讀傻了,都忘記了過年。你小子,譜還真大,老夫還得親自來請你。”
    莫寒聽到這裏,趕緊賠笑道
    “爺爺您說笑了,小寒怎們敢勞煩爺爺您呢。我本就打算明日就下山,好好的過個年呢,誰曾想到,今日爺爺您就來了。”
    莫千道一看莫寒這種諂媚的笑容就知道,這小子肯定都把過年的事兒給忘了,就說到
    “你少打馬虎眼,老夫看著你從小長到大,你一撅屁股老夫就知道你要拉的是什麽屎。別廢話了,趕緊的,收拾東西,和老夫下山。”
    “好的,爺爺”
    莫寒趕緊的回答道,隨後就要收拾東西。家中什麽東西都有,莫寒也不用收拾什麽東西,就是要那幾本這幾天想要看的書。莫千道一看莫寒要收拾書籍,趕忙阻攔道
    “別拿你那幾本破書了,就這幾天,不看書你能死啊,就不知道陪陪你奶奶和你母親?”
    莫寒一聽爺爺這麽說,仔細一想也是,這幾年隻顧著讀書了,都沒有好好陪陪奶奶和母親一起待上幾天。
    隨後,莫寒什麽也沒拿,就和爺爺一起下山了。長安十七年,歲末。
    從莫寒讀書起已經讀了五年多了。再過了年莫寒就已經十五歲了。黑亮垂直的頭發披散在肩上,發長而柔順,斜飛的英挺劍眉,細長而又蘊藏著一雙溫和的黑眸,從他的眼中能夠看出一股與人不爭、與世無爭的心態。削薄的嘴唇,微微輕抿著,棱角分明的輪廓,修長卻不顯得粗獷的身材,給人一種溫文儒雅的感覺。
    此時的莫寒正在山上的草廬中跪坐在案前奮筆疾書,地上散亂一地的各式各樣的紙張,仔細看看,盡皆是莫寒讀儒家今典的心得。
    在左邊一張紙上寫著‘施諸已而不願,亦勿施於人’,這句話出自中庸,而下麵有著莫寒的一句點評,‘己所願著,亦勿施於人’。中庸中的意思是說,不願意別人加給自己的,也不要加給別人。而莫寒點評話的意思是,自己願意做的事,也不要施加給別人。這恐怕是莫寒這些年來被逼著習武所得的感悟啊。
    在右麵的一張紙上寫著‘未能事人,焉能事鬼。’這句話出自論語,意思是說,連人都不能很好地事奉,還怎麽能事奉鬼呢?而莫寒在後麵隻寫了四個字,‘為何事鬼?’為什麽要去侍奉鬼呢?這句話問出了莫寒的想法,侍奉鬼幹什麽?人隻需要侍奉人就好了,何必去討鬼的歡心呢?與虎謀皮,屍骨無存,與鬼謀福隻怕是要魂飛魄散了。
    而莫寒正在寫的幾個字是‘人生在世,當立功業,揚聲名,不悔人間走一遭。’自己蒼勁有力,大氣磅礴,也是寫出了莫寒想要治國平天下的鴻鵠之誌。
    莫寒看著自己寫的字,滿意的點了點頭,覺得這幅字是自己讀書這些年來寫的最好的一副了,也不知是字好,還是字中之真意好。
    “吱呀”一聲,草廬的門被人推開了。莫寒抬頭一看,來人不是別人正是自己的二叔,莫家唯二的讀書人莫言。
    莫言走到書案前,輕輕的拿起莫寒剛剛寫完的字,細細的品鑒著,一字一句的念道
    “人生在世,當立功業,揚聲名,不悔人間走一遭。”
    念完又細細的品味了一會兒,笑著說道
    “不錯,不錯,真不錯。”
    三個不錯從莫言嘴中說出,可見莫言對莫寒的字是極為認可的。
    “你這字大氣磅礴,有一種海納百川之勢,字意更是了得,你是在以此立誌要立功業,揚聲名嗎?小寒。”
    莫寒聽著二叔莫言的話,深深的看了一眼自己寫的字說道
    “人生在世,總是要做點什麽的,不然像這天下芸芸眾生,娶妻生子,整日茶米油鹽醬醋茶的,一事無成,渾渾噩噩的度過一生,豈不是白白的辜負了這百年的時光,到了晚年,隻能感歎自己碌碌無為,從而悔恨終生,豈不是可惜。”
    莫寒抬起頭看著自己的二叔,問道
    “你說是吧,二叔?”
    莫言聽著莫寒的話,想了想,點點頭,表示認可。莫言這一下點頭可把莫寒看的高興了,莫寒笑著對自己的二叔說
    “果然,家族上上下下數千人,也隻有二叔您最是懂得侄兒的心中所想了。”
    莫言聽著莫寒的話,直直的看著莫寒。沉聲說道
    “小寒,二叔懂你歸懂你,可是,你看這天下書生幾十萬,真真正正的能夠揚名從而流芳青史的又有幾個人呢?讀書人都像人能夠出入廟堂,能夠明芳百世。讀書人都想著能夠以天地為棋盤,眾生做棋子,下一局轟轟烈烈的大棋。可是真正做到這一點的又有幾個人呢?縱觀史書,也就那麽寥寥十幾位罷了。可從古到今又有多少讀書人呢?”
    莫言頓了頓,看著莫寒,然後又繼續說道
    “自古以來,文人相輕,武者相重。這是為何?還不是因為文人是沒有辦法以一張口舌來說服天下人的。”
    莫寒聽到二叔如此說道,不由得陷入沉思。是啊,這天下人怎麽可能隻憑著口舌之力來全部說服呢。莫言看著莫寒在想著自己說的話,也不打擾,轉身就要出門。他其實還是想莫寒去學武的,畢竟莫寒室友天賦的,不像他毫無資質,學不得武,隻能學文。他是沒得選,可莫寒有的選擇啊。
    莫言的腳剛要邁出門口,就聽見莫寒在其身後輕聲的說
    “我不需要說服天下人,我隻需要說服我想說服的人就行了,至於那些說不服的人,有其他人去對付。”
    也不知莫寒這句話是對自己說的,還是對莫言說的。也許,是對兩人說的吧。
    莫寒在目送二叔離去之後,又回到了自己的書案前,書寫著,可是剛寫沒幾個字,就聽見咳咳的兩聲。莫寒一回頭,看見了自己的爺爺莫千道,莫寒對著莫千道深施一禮說道
    “見過祖父,不知您今日來有什麽事嗎?”
    莫千道一聽莫寒這麽問,氣的吹胡子瞪眼的,罵道
    “哎呀,小兔崽子,怎麽地,老夫沒事兒就不能來了。”
    莫寒聽著就沒敢接話,主要是怕說錯話了爺爺發怒啊。莫千道看著莫寒不說話,直接說到
    “今天來找你,主要是要臨近年關了,告訴你別讀書讀傻了,都忘記了過年。你小子,譜還真大,老夫還得親自來請你。”
    莫寒聽到這裏,趕緊賠笑道
    “爺爺您說笑了,小寒怎們敢勞煩爺爺您呢。我本就打算明日就下山,好好的過個年呢,誰曾想到,今日爺爺您就來了。”
    莫千道一看莫寒這種諂媚的笑容就知道,這小子肯定都把過年的事兒給忘了,就說到
    “你少打馬虎眼,老夫看著你從小長到大,你一撅屁股老夫就知道你要拉的是什麽屎。別廢話了,趕緊的,收拾東西,和老夫下山。”
    “好的,爺爺”
    莫寒趕緊的回答道,隨後就要收拾東西。家中什麽東西都有,莫寒也不用收拾什麽東西,就是要那幾本這幾天想要看的書。莫千道一看莫寒要收拾書籍,趕忙阻攔道
    “別拿你那幾本破書了,就這幾天,不看書你能死啊,就不知道陪陪你奶奶和你母親?”
    莫寒一聽爺爺這麽說,仔細一想也是,這幾年隻顧著讀書了,都沒有好好陪陪奶奶和母親一起待上幾天。
    隨後,莫寒什麽也沒拿,就和爺爺一起下山了。長安十七年,歲末。
    從莫寒讀書起已經讀了五年多了。再過了年莫寒就已經十五歲了。黑亮垂直的頭發披散在肩上,發長而柔順,斜飛的英挺劍眉,細長而又蘊藏著一雙溫和的黑眸,從他的眼中能夠看出一股與人不爭、與世無爭的心態。削薄的嘴唇,微微輕抿著,棱角分明的輪廓,修長卻不顯得粗獷的身材,給人一種溫文儒雅的感覺。
    此時的莫寒正在山上的草廬中跪坐在案前奮筆疾書,地上散亂一地的各式各樣的紙張,仔細看看,盡皆是莫寒讀儒家今典的心得。
    在左邊一張紙上寫著‘施諸已而不願,亦勿施於人’,這句話出自中庸,而下麵有著莫寒的一句點評,‘己所願著,亦勿施於人’。中庸中的意思是說,不願意別人加給自己的,也不要加給別人。而莫寒點評話的意思是,自己願意做的事,也不要施加給別人。這恐怕是莫寒這些年來被逼著習武所得的感悟啊。
    在右麵的一張紙上寫著‘未能事人,焉能事鬼。’這句話出自論語,意思是說,連人都不能很好地事奉,還怎麽能事奉鬼呢?而莫寒在後麵隻寫了四個字,‘為何事鬼?’為什麽要去侍奉鬼呢?這句話問出了莫寒的想法,侍奉鬼幹什麽?人隻需要侍奉人就好了,何必去討鬼的歡心呢?與虎謀皮,屍骨無存,與鬼謀福隻怕是要魂飛魄散了。
    而莫寒正在寫的幾個字是‘人生在世,當立功業,揚聲名,不悔人間走一遭。’自己蒼勁有力,大氣磅礴,也是寫出了莫寒想要治國平天下的鴻鵠之誌。
    莫寒看著自己寫的字,滿意的點了點頭,覺得這幅字是自己讀書這些年來寫的最好的一副了,也不知是字好,還是字中之真意好。
    “吱呀”一聲,草廬的門被人推開了。莫寒抬頭一看,來人不是別人正是自己的二叔,莫家唯二的讀書人莫言。
    莫言走到書案前,輕輕的拿起莫寒剛剛寫完的字,細細的品鑒著,一字一句的念道
    “人生在世,當立功業,揚聲名,不悔人間走一遭。”
    念完又細細的品味了一會兒,笑著說道
    “不錯,不錯,真不錯。”
    三個不錯從莫言嘴中說出,可見莫言對莫寒的字是極為認可的。
    “你這字大氣磅礴,有一種海納百川之勢,字意更是了得,你是在以此立誌要立功業,揚聲名嗎?小寒。”
    莫寒聽著二叔莫言的話,深深的看了一眼自己寫的字說道
    “人生在世,總是要做點什麽的,不然像這天下芸芸眾生,娶妻生子,整日茶米油鹽醬醋茶的,一事無成,渾渾噩噩的度過一生,豈不是白白的辜負了這百年的時光,到了晚年,隻能感歎自己碌碌無為,從而悔恨終生,豈不是可惜。”
    莫寒抬起頭看著自己的二叔,問道
    “你說是吧,二叔?”
    莫言聽著莫寒的話,想了想,點點頭,表示認可。莫言這一下點頭可把莫寒看的高興了,莫寒笑著對自己的二叔說
    “果然,家族上上下下數千人,也隻有二叔您最是懂得侄兒的心中所想了。”
    莫言聽著莫寒的話,直直的看著莫寒。沉聲說道
    “小寒,二叔懂你歸懂你,可是,你看這天下書生幾十萬,真真正正的能夠揚名從而流芳青史的又有幾個人呢?讀書人都像人能夠出入廟堂,能夠明芳百世。讀書人都想著能夠以天地為棋盤,眾生做棋子,下一局轟轟烈烈的大棋。可是真正做到這一點的又有幾個人呢?縱觀史書,也就那麽寥寥十幾位罷了。可從古到今又有多少讀書人呢?”
    莫言頓了頓,看著莫寒,然後又繼續說道
    “自古以來,文人相輕,武者相重。這是為何?還不是因為文人是沒有辦法以一張口舌來說服天下人的。”
    莫寒聽到二叔如此說道,不由得陷入沉思。是啊,這天下人怎麽可能隻憑著口舌之力來全部說服呢。莫言看著莫寒在想著自己說的話,也不打擾,轉身就要出門。他其實還是想莫寒去學武的,畢竟莫寒室友天賦的,不像他毫無資質,學不得武,隻能學文。他是沒得選,可莫寒有的選擇啊。
    莫言的腳剛要邁出門口,就聽見莫寒在其身後輕聲的說
    “我不需要說服天下人,我隻需要說服我想說服的人就行了,至於那些說不服的人,有其他人去對付。”
    也不知莫寒這句話是對自己說的,還是對莫言說的。也許,是對兩人說的吧。
    莫寒在目送二叔離去之後,又回到了自己的書案前,書寫著,可是剛寫沒幾個字,就聽見咳咳的兩聲。莫寒一回頭,看見了自己的爺爺莫千道,莫寒對著莫千道深施一禮說道
    “見過祖父,不知您今日來有什麽事嗎?”
    莫千道一聽莫寒這麽問,氣的吹胡子瞪眼的,罵道
    “哎呀,小兔崽子,怎麽地,老夫沒事兒就不能來了。”
    莫寒聽著就沒敢接話,主要是怕說錯話了爺爺發怒啊。莫千道看著莫寒不說話,直接說到
    “今天來找你,主要是要臨近年關了,告訴你別讀書讀傻了,都忘記了過年。你小子,譜還真大,老夫還得親自來請你。”
    莫寒聽到這裏,趕緊賠笑道
    “爺爺您說笑了,小寒怎們敢勞煩爺爺您呢。我本就打算明日就下山,好好的過個年呢,誰曾想到,今日爺爺您就來了。”
    莫千道一看莫寒這種諂媚的笑容就知道,這小子肯定都把過年的事兒給忘了,就說到
    “你少打馬虎眼,老夫看著你從小長到大,你一撅屁股老夫就知道你要拉的是什麽屎。別廢話了,趕緊的,收拾東西,和老夫下山。”
    “好的,爺爺”
    莫寒趕緊的回答道,隨後就要收拾東西。家中什麽東西都有,莫寒也不用收拾什麽東西,就是要那幾本這幾天想要看的書。莫千道一看莫寒要收拾書籍,趕忙阻攔道
    “別拿你那幾本破書了,就這幾天,不看書你能死啊,就不知道陪陪你奶奶和你母親?”
    莫寒一聽爺爺這麽說,仔細一想也是,這幾年隻顧著讀書了,都沒有好好陪陪奶奶和母親一起待上幾天。
    隨後,莫寒什麽也沒拿,就和爺爺一起下山了。長安十七年,歲末。
    從莫寒讀書起已經讀了五年多了。再過了年莫寒就已經十五歲了。黑亮垂直的頭發披散在肩上,發長而柔順,斜飛的英挺劍眉,細長而又蘊藏著一雙溫和的黑眸,從他的眼中能夠看出一股與人不爭、與世無爭的心態。削薄的嘴唇,微微輕抿著,棱角分明的輪廓,修長卻不顯得粗獷的身材,給人一種溫文儒雅的感覺。
    此時的莫寒正在山上的草廬中跪坐在案前奮筆疾書,地上散亂一地的各式各樣的紙張,仔細看看,盡皆是莫寒讀儒家今典的心得。
    在左邊一張紙上寫著‘施諸已而不願,亦勿施於人’,這句話出自中庸,而下麵有著莫寒的一句點評,‘己所願著,亦勿施於人’。中庸中的意思是說,不願意別人加給自己的,也不要加給別人。而莫寒點評話的意思是,自己願意做的事,也不要施加給別人。這恐怕是莫寒這些年來被逼著習武所得的感悟啊。
    在右麵的一張紙上寫著‘未能事人,焉能事鬼。’這句話出自論語,意思是說,連人都不能很好地事奉,還怎麽能事奉鬼呢?而莫寒在後麵隻寫了四個字,‘為何事鬼?’為什麽要去侍奉鬼呢?這句話問出了莫寒的想法,侍奉鬼幹什麽?人隻需要侍奉人就好了,何必去討鬼的歡心呢?與虎謀皮,屍骨無存,與鬼謀福隻怕是要魂飛魄散了。
    而莫寒正在寫的幾個字是‘人生在世,當立功業,揚聲名,不悔人間走一遭。’自己蒼勁有力,大氣磅礴,也是寫出了莫寒想要治國平天下的鴻鵠之誌。
    莫寒看著自己寫的字,滿意的點了點頭,覺得這幅字是自己讀書這些年來寫的最好的一副了,也不知是字好,還是字中之真意好。
    “吱呀”一聲,草廬的門被人推開了。莫寒抬頭一看,來人不是別人正是自己的二叔,莫家唯二的讀書人莫言。
    莫言走到書案前,輕輕的拿起莫寒剛剛寫完的字,細細的品鑒著,一字一句的念道
    “人生在世,當立功業,揚聲名,不悔人間走一遭。”
    念完又細細的品味了一會兒,笑著說道
    “不錯,不錯,真不錯。”
    三個不錯從莫言嘴中說出,可見莫言對莫寒的字是極為認可的。
    “你這字大氣磅礴,有一種海納百川之勢,字意更是了得,你是在以此立誌要立功業,揚聲名嗎?小寒。”
    莫寒聽著二叔莫言的話,深深的看了一眼自己寫的字說道
    “人生在世,總是要做點什麽的,不然像這天下芸芸眾生,娶妻生子,整日茶米油鹽醬醋茶的,一事無成,渾渾噩噩的度過一生,豈不是白白的辜負了這百年的時光,到了晚年,隻能感歎自己碌碌無為,從而悔恨終生,豈不是可惜。”
    莫寒抬起頭看著自己的二叔,問道
    “你說是吧,二叔?”
    莫言聽著莫寒的話,想了想,點點頭,表示認可。莫言這一下點頭可把莫寒看的高興了,莫寒笑著對自己的二叔說
    “果然,家族上上下下數千人,也隻有二叔您最是懂得侄兒的心中所想了。”
    莫言聽著莫寒的話,直直的看著莫寒。沉聲說道
    “小寒,二叔懂你歸懂你,可是,你看這天下書生幾十萬,真真正正的能夠揚名從而流芳青史的又有幾個人呢?讀書人都像人能夠出入廟堂,能夠明芳百世。讀書人都想著能夠以天地為棋盤,眾生做棋子,下一局轟轟烈烈的大棋。可是真正做到這一點的又有幾個人呢?縱觀史書,也就那麽寥寥十幾位罷了。可從古到今又有多少讀書人呢?”
    莫言頓了頓,看著莫寒,然後又繼續說道
    “自古以來,文人相輕,武者相重。這是為何?還不是因為文人是沒有辦法以一張口舌來說服天下人的。”
    莫寒聽到二叔如此說道,不由得陷入沉思。是啊,這天下人怎麽可能隻憑著口舌之力來全部說服呢。莫言看著莫寒在想著自己說的話,也不打擾,轉身就要出門。他其實還是想莫寒去學武的,畢竟莫寒室友天賦的,不像他毫無資質,學不得武,隻能學文。他是沒得選,可莫寒有的選擇啊。
    莫言的腳剛要邁出門口,就聽見莫寒在其身後輕聲的說
    “我不需要說服天下人,我隻需要說服我想說服的人就行了,至於那些說不服的人,有其他人去對付。”
    也不知莫寒這句話是對自己說的,還是對莫言說的。也許,是對兩人說的吧。
    莫寒在目送二叔離去之後,又回到了自己的書案前,書寫著,可是剛寫沒幾個字,就聽見咳咳的兩聲。莫寒一回頭,看見了自己的爺爺莫千道,莫寒對著莫千道深施一禮說道
    “見過祖父,不知您今日來有什麽事嗎?”
    莫千道一聽莫寒這麽問,氣的吹胡子瞪眼的,罵道
    “哎呀,小兔崽子,怎麽地,老夫沒事兒就不能來了。”
    莫寒聽著就沒敢接話,主要是怕說錯話了爺爺發怒啊。莫千道看著莫寒不說話,直接說到
    “今天來找你,主要是要臨近年關了,告訴你別讀書讀傻了,都忘記了過年。你小子,譜還真大,老夫還得親自來請你。”
    莫寒聽到這裏,趕緊賠笑道
    “爺爺您說笑了,小寒怎們敢勞煩爺爺您呢。我本就打算明日就下山,好好的過個年呢,誰曾想到,今日爺爺您就來了。”
    莫千道一看莫寒這種諂媚的笑容就知道,這小子肯定都把過年的事兒給忘了,就說到
    “你少打馬虎眼,老夫看著你從小長到大,你一撅屁股老夫就知道你要拉的是什麽屎。別廢話了,趕緊的,收拾東西,和老夫下山。”
    “好的,爺爺”
    莫寒趕緊的回答道,隨後就要收拾東西。家中什麽東西都有,莫寒也不用收拾什麽東西,就是要那幾本這幾天想要看的書。莫千道一看莫寒要收拾書籍,趕忙阻攔道
    “別拿你那幾本破書了,就這幾天,不看書你能死啊,就不知道陪陪你奶奶和你母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