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陳帆的目標是星辰大海
字數:4798 加入書籤
陳帆的進度很快,在圖紙繪製完之後就帶著學生們去了航空基地。其實,大學距離陳建華的基地也就3km遠。
為了迎合陳帆的計劃,程建華直接安排車接車送。
學生們跟著陳帆學到了東西也享了福,對陳帆的敬畏又加深了幾分:
“感謝陳教授。”
“他是一位偉大的科學家,也是一位優秀的老板。”
“聽說一些教授把學生當做工具人使用,但是陳帆從來沒犯過這樣的錯誤,反而非常關心我們的生活。”
“隻要陳帆教授願意,我會一直在他的手底下工作。”
“我是從其他實驗室跳槽過來的,講真,從事科研工作二十年,陳帆是我見識過的最好的一位老板……”
“……”
程建華安排說:
“陳教授,咱們的實驗進度能不能往前推一推?馬上就是國慶盛典了,我想在這個喜慶的日子裏,為我們。為世界獻上一份大禮。”
陳帆斜眼看了他一下:
“嗬嗬。”
“是你獻上大禮,還是我獻上大禮?”
程建華在一邊沉默住,不敢說話,自打陳帆出現,他在實驗基地就好像成了個透明人。
無論是領導隊伍還是技術支持,好像有他沒他都行。
程建華不再爭辯,索性直接給陳帆做了後勤保障工作,把基地的夥食和住宿條件弄得可好了。
終於在吃好喝好的條件下,陳帆帶領大家加油幹,完成了南天門計劃。
今年的展示有大項目了。
…………
米國。
各部門還在討論如何追趕華國飛速發展的科技,以及在各個方麵的落後。
然後就在電視上看到了華國展示的各種戰機。
“這是什麽?變形金剛嗎?”
“我寧願相信這是電影裏的畫麵。”
“簡直像是科幻小說入侵現實。”
“雖然沒有公布姓名,但是有這種實力製造出這種東西的,我們已經猜到了結果……又是那位陳教授!”
“陳教授不會有……那種想法吧。”
“他有那種想法誰攔得住?”
“……”
通過陳凡的努力,成功展示了華國的實力。
程建華覺得揚眉吐氣,這是他掌管航空基地30年,從來沒有過的效果。
程建華拍拍陳帆的肩膀說:
“辛苦了。”
“如果你願意,這個總負責人的身份可以隨時交接給你,我年紀大了,我覺得自己該退位了。”
陳帆立刻拒絕,說道:
“不,這隻是舉手之勞而已。”
程建華卻堅定的說:
“可是基地就是因為有你,才有了如此宏偉的計劃,有了如此之高的科技,我在這個位置,名不副實了。”
“如果是你的話,華國戰鬥力一定會加倍提升……像是你南天門計劃中發明的這幾台戰機,有幾個國能和我們硬抗。”
說到這個陳帆就更不能接話了。陳帆是個熱愛平和,熱愛科學的人。研究這些一來為了帶學生,二來是舉手之勞提升武力。
但如果讓他進行其他的工作,陳帆覺得自己並不擅長。
程建華想想就覺得熱血沸騰,激動之下講了很多東西……
他自己說的熱血沸騰。但是陳帆作為一個學者,沒啥感覺。
陳帆一臉黑線:
“停停停,你這個有違和諧。”
程建華哈哈大笑:
“沒關係,你一直都很核諧,愛好核平。”
程建華在“核”字上加重了語氣,陳帆偶爾也是上網衝衝浪的,他也知道這個梗,眼皮子跳了跳,沒有說話。
程建華興奮的搓手手:
“所以,陳帆你有沒有考慮過……”
陳帆無語的回答道:
“我沒考慮過,你別亂想。”
程建華問:
“你發明這些東西的目標是什麽?”
陳帆坦然的回答:“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
“我造這些隻是為了必要的時刻正當防衛。”
“至於我研究的方向,一直不都是造福人類的嘛。”
“如果說遙遠的以後一定要去開發一片新的土地的話,我希望是遙遠的外太空。是人類目前還沒有登上的星球……而不是掠奪。”
程建華聽到陳帆的宏圖偉業愣了一下,自己到底是格局小了,想著在藍星上搞風搞雨,但陳帆的想法,居然已經是星辰大海了。
陳建華對這個也感覺非常有興趣:
“那你準備什麽時候開始實行?”
“比如說月球或者是金星、火星?美國已經有探測器飛過去了,咱們的技術至少要比他們先進吧?我們是不是也可以飛探測器?”
陳帆回答說:
“從技術條件上來看,我們當然是沒有問題的,但是我覺得在現階段實行性價比不高。”
“地球到火星的航程約為2.5億公裏,目前,航天器的速度大約為每小時英裏,需要6-9個月時間。”
“就算是有向小園的核動力發動機,我們的速度也不能在很快之內有所突破。”
“而且,造一架星際宇航飛船的成本太高。”
“我暫時沒有這種打算。”
陳帆是根據前世的事情考慮的。
錢是一種有限的資源,現在浪費掉了,後續就會比較拮據成分不願意看到這樣的無用功發生。
程建華心裏有點失落,但是當著陳帆的麵兒也不好表現出來。隻能鼓勵說道:“好吧,現在既然你覺得技術不成熟,以後有一天技術會成熟的。”
“隨時有了想法,隨時過來做研究,我們極力配合。”
陳帆點點頭,說:
“好的。這不是我最近一段時間的打算,但是後續有了合適的機會,我一定會聯係你的。”
程建華追問說:
“你下一個研究項目準備弄什麽?”
陳帆想了想回答道:
“這個也不是特別固定,腦機接口那邊實際上還有更深層次的研發,但是目前技術水平達不到,我總覺得缺點什麽。”
“對撞機還需要一年左右的時間建好,等他建好找到了反物質,或許我們可以研究一下太空旅行。”
“實踐工作還是比較累的。”
“接下來一段時間我可能會考慮研究研究數學問題,做一個放鬆。”(www.101novel.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