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華夏好聲音》第二期

字數:5048   加入書籤

A+A-


    不過這些關注也不全是壞事,像麗麗這樣的卡車司機,尤其是女司機的困境也引起了關注。

    貨車司機這個群體在互聯網上的風評一直不怎麽好,開著最嚇人的大家夥,卻是超載、疲勞駕駛一係列事故的重災區。

    雖然生活不容易,在路上休息的時候,麗麗也會拍一些短視頻,像是在唱歌,或者在荒郊野嶺就地做飯,還有一些路上美麗的風景。

    因為《好聲音》的熱度,她的賬號也在一夜之間漲粉幾百萬。

    【淚目了,知道卡車司機難,沒想到這麽難。】

    【簡直就是現實版西天取經啊。】

    【生活這麽難,麗姐還總能發現美好的東西,怪不得她唱出來的歌那麽有力量。】

    像《好聲音》這檔節目,雖然號稱選的是純粹的聲音,但實際上很難把歌聲和一個人的生活完全割裂開。

    隻能靠節目組的經驗去把握這個度,不刻意煽情,但也保留一份熱氣騰騰的生活味道。

    這就讓《華夏好聲音》和隔壁《閃閃發光》的歌聲畫風截然不同。

    那些選手裏,很多都是經過包裝的歌手、偶像,即使是素人,也都是年輕的帥哥美女。

    但《好聲音》第一期八個選手畫風非常割裂,央金一出場,觀眾還以為是選秀節目的老套路,換湯不換藥。

    結果後麵幾個選手一個比一個草根,離散程度非常高。

    既有像陸然一樣,經過正規音樂訓練,實力很強的,也有因為在舞台上太緊張,上來就沒找著調的。

    電視播出有時長限製,正片裏放的都是起碼獲得一轉的學員,把這些車禍現場都剪掉了。但在椰子TV的會員加長版裏,即使是這些車禍現場,觀眾也看得津津有味。

    【我是顏狗,但為什麽這個節目讓我這麽上頭?】

    【可能是其他節目濾鏡開太大了,太久沒見過真實的人長啥樣了吧。】

    【平時最煩煽情,但是一下子就被這些故事打動了。】

    【上半年看《歌手》,好像華語樂壇要完蛋了一樣,怎麽突然在民間冒出這麽多猛將?】

    不少企業也在想一個問題——現在買《好聲音》的廣告還來得及嗎?

    回頭一看,一開始就下注的萬維和樂聖簡直贏麻了,《好聲音》第二期的廣告招商價格,翻了三倍不止。

    但哪怕是這樣,他們還是要買,還得趕快買,晚了就買不到了。

    畢竟在今年的綜藝市場上,除了《歌手》,哪裏還找得到破2的節目?

    這也讓很多人開始質疑,節目組是不是做數據了,尤其是《閃歌》四位導師的粉絲。

    這些質疑讓濱海衛視樂了,他們就等著有人跳出來找茬呢。

    他們直接自賣自誇,說自己收視率多少多少,哪有被質疑之後再反轉效果好?

    簡直就是送上門的熱度。

    濱海衛視的官方賬號硬是等了24小時,等到輿論不斷發酵,甚至還有不少對麵粉絲開始舉報之後,才公布了原始數據。

    【笑死,濱海衛視現在就像滿臉寫著快來找我買廣告。】

    【林夏真的是音綜的神!】

    【第一期偶然性太大了,勸大家不要太期待。】

    【他們肯定是把最亮眼的那幾個都放第一期了,上哪找那麽多民間高手,後麵幾期肯定拉胯。】

    【林夏哪有那麽神?不就是蹭著《閃歌》的熱度才火起來的嗎?】

    在這個圈地自萌的時代,明星全靠粉絲,但林夏或許是個例外,她做什麽就能成什麽,都有點玄學體質了。

    甚至還有一堆“轉發這個林夏,下個月心想事成”的動態,還有那顆以林夏名字命名的星星,都成了玄學區頂流。

    當時《歌手》開播收視率2.5%,這還是作為綜N代,有以前人氣的加持。等第二期升了一點之後就開始一路狂掉,最低掉到1.1%,差點反向破1。

    直到林夏參賽,才開始慢慢回升,再加上她剛拿了M國三白金,節目組說什麽也要留下林夏,歌王之戰直接開了單期九百萬的價格。

    她製作的《好聲音》現在算是開了個好頭,就看能不能穩住了。隻要第二期不拉垮,觀眾就能維持慣性,整季的收視率都不會太低。

    ……

    就在一片期待和質疑聲中,一周過去,《華夏好聲音》第二期開播了。

    這期的選手也是藏龍臥虎。

    上來就是一個研究員、教授、博導,SCI文章一百多篇,科研聖體唱起搖滾也有兩把刷子。

    觀眾紛紛感歎:

    【是我不想報名嗎?我的學曆已經配不上這個節目了。】

    【真就什麽人都能請到啊,剛查了下,這位還是傑青,未來的院士候選人啊。】

    【懂了,物理的盡頭是搖滾!】

    還有本季年紀最小的選手,一個10歲的小蘿莉,用美聲唱了《歌劇魅影》裏的“All I Ak of You”。

    這是一首對唱歌曲,她一個人扮演克裏斯汀和子爵兩個角色。

    唱子爵的時候聲音渾厚,唱克裏斯汀的時候清亮,雖然現在聽著有些稚嫩,而且年紀太小,一句中途就得換下氣,但一聽就讓人感覺很厲害。

    【這是什麽小天使啊!想偷女兒!】

    【她才多大聲音就這麽厚了,淚目了。】

    【我現在懂玉總看林夏小時候拉琴視頻的感受了,現在的小朋友也太厲害了,自信心掉成渣渣。】

    還有一位越劇演員,她唱的是《赤伶》,戲腔一響,那種韻味直接就來了。

    【為什麽戲腔的調變了啊?】

    【根據越劇的聲韻重新設計了。】

    【越劇版本的《赤伶》也好有感覺。】

    【啊啊啊又想起去年《赤伶》一出,各路大佬翻唱的盛況了,太好聽了吧!】

    上一期還是林夏得意的時候,搶到了央金和陸然兩員大將,這一期韓珂殺瘋了,直接搶到了三位選手,唱美聲的小蘿莉、越劇演員,還有一個音樂學院的學生。

    這也證明她們最開始的選擇是正確的,很多美聲和民族專業的人,根本不會參加流行音樂的選秀。

    現在有韓珂這種國家隊大佬在,加上他們又不強製簽約,很多真正有能力的人就會想來試試。

    《華夏好聲音》第二期一出,各路網友紛紛感歎,這節目是常看常新,盲選環節就能有這麽多高能片段,後期戰隊賽得有多精彩啊?

    還在嘴硬的聲音也徹底消失了,有不少音樂博主都在直播,和網友一起看《好聲音》。

    其中有一位在分析完每一位選手的唱法之後,對比了兩檔節目。

    “客觀來說,《閃歌》確實不錯,但這是和以前的綜藝比較,如果對上《好聲音》這種怪物,那就完全不夠看了。”

    “每一位選手都有能讓我們記住的點,哪怕是那些唱功不完美的學員。這種感覺就像吃一個有點焦的餅,帶著一點泥土的氣息,吃起來更香了。”

    “《閃歌》的選手平均素質都在線,但總有一種標準得像是同一個流水線出來的感覺,根本記不住。”

    “以前誰能想到呢?教授和農民,越劇和美聲,六十歲和十歲,這些完全不同的人會站在同一個舞台上唱歌。”

    “導師搶人環節也很精彩,雖然像以前的《夢想新聲》或者現在的《閃歌》,這些節目都有這樣的元素,但《好聲音》四位導師的化學反應太好了,把譚誌安都逼得開始想各種辦法,盤外招用的飛起,又是送爸媽簽名專輯,又是演唱會嘉賓的,譚老師一把年紀了還這麽努力,真的不容易。”

    “我原來以為他會不適應現在快節奏的綜藝,沒想到他那種慢吞吞的反應反而更合適,那種反差感太好笑了,誰能想到這節目的親情牌居然是導師打的呢?”

    “連我奶都專門打電話,問我哪個選手唱得最好,網上能不能多看一期。這種盛況,也就十幾年前才有吧?”(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