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登仙

字數:6207   加入書籤

A+A-


    明省的邊界上,一支一萬多人的軍隊在平原上列隊。
    這支軍隊大約有三千多名騎軍,七千多名步卒。
    人人身穿銀甲,在陽光的照耀下反射出耀眼的光芒,好似一顆顆閃爍的星辰。
    騎軍持長槍,腰胯戰刀,馬背上還掛著十幾隻短矛。
    步卒則人人手持一把一人多高的沉重陌刀!
    哪怕隻是一名最普通的步卒,也氣焰灼人,充滿了力量感。
    這一萬多名戰士,每一個都是武者,這是一支完全由武者組成的軍隊!
    天底下隻有大藍朝的禦營軍才能完全由武者組成。
    一座府城最多有兩百多名禦營軍,一座省城則是五百多名。
    所以一個行省滿打滿算也湊不出兩千名禦營軍。
    而這裏超過了一萬名!
    駐守在各府城,省城的禦營軍就叫禦營軍,沒有單獨的旗號。
    但這支軍隊有,他們打出的旗幟上寫著一個‘白’字,字體周圍繡有烈焰。
    這是大藍朝四支最強的軍隊之一,白焰軍!
    白焰軍駐守在東邊的草原上,被草原王庭視作‘白色惡魔’,所有草原人都談之色變。
    這樣一支軍隊已經多年不曾離開過駐守地,卻在此時出現在了明省。
    在清虛真君身亡後的第三天,白焰軍就從草原動身,抵達明省邊境已經有一段時間了。
    一百名禦營軍就能匹敵武道大師,一千名禦營軍可以圍殺大宗師。
    一萬名禦營軍,就算是武聖都沒法正麵匹敵!
    武聖或許可以遊走,撤退,但如果正麵和一萬名禦營軍展開對殺,死戰不退。
    那最終死的會是武聖。
    這是曆史上曾經真實發生過的戰例!
    所以當白焰軍出動,意味著哪怕有武聖坐鎮的頂尖宗門也擋不住這支軍隊的殺戮!
    而明省隻有一個勢力值得白焰軍動手。
    雲海坪上,香煙繚繞,四周是翻湧的雲海。
    道袍長裾的道士們在廣場上排列得如同一尊尊雕塑,站在特定的點位上,人人麵容肅穆,口中念念有詞,聲如幽穀回音,悠揚而深遠。
    空氣中彌漫著檀香的幽香,與鬆枝燃燒的煙味相交織。
    在廣場的正中央,也是整座法陣的正中央搭建了一座巨大的祭壇。
    太禹和雲恕並肩而立,站在這祭壇下。
    聞道鍾響過九次,代表祭天大典正式開始。
    大羅宗所有弟子全都集中在了雲海坪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站位,無論是否修行術法,此時都在誦念口訣。
    這口訣是道家祭天的經文——《太上感應篇》。
    這是道家弟子入門必修的功課,所以哪怕是修行武道的弟子也能順暢地將其誦念出來。
    隨著上千人齊聲誦念同一篇經文,術士的虛念,武者的心意力量,兩種截然不同的精神力量都被調動起來,然後逐漸趨於同頻,最終融合在了一起!
    一股莊嚴而宏大,肅穆而神聖的力量油然而生!
    李飛等人站在雲海坪的邊緣,作為觀禮的嘉賓。
    和他們同站一列的還有上清宗,羽化門的人。
    仔細感知著廣場上誕生的那股氣息,李飛若有所思。
    最近這一個月以來,他一直在鑽研林天一的那本筆記,對法武合一有了很多新的認知,也掌握了幾種新的技巧。
    此刻看著上千名大羅宗弟子通過事先布置好的儀軌,共同誦念同一篇經文,竟然也能做到‘法武合一’,不禁讓李飛有一種看到了新天地的感覺。
    “禦營軍的軍陣和煞氣就是法武合一的力量,而禦營軍使用的煞器,一開始就來源於道家。所以其實道家才是這個世上最先開始研究法武合一,並且有所成果的勢力?”
    李飛暗中想道。
    隻是道家最終也沒能將這條道路貫徹到底,一直等到幾百年後,才由那個名叫林天一的人通過此路登上絕頂。
    李飛突然心有所感,閉上雙眼,心神隨著《太上感應篇》的經文而動。
    最近這一個月關於‘法武雙修’的積累,在此刻突然被引爆,進入一種頓悟的狀態!
    漸漸的,李飛有一種靈魂出竅的錯覺,自己好似遨遊於雲海之間。
    忽而在左,忽而在右,不斷向上,穿過層層雲海,直達九霄!
    恍惚間,李飛好似看到了一座座仙宮,如同一幅絢麗的畫卷,在雲端緩緩展開:
    仙氣繚繞,玉樹瓊花、琉璃閃耀、仙鶴飛翔.
    有仙子撫琴弄簫,吟詩作畫。
    亦有仙人在雲端切磋,劍氣縱橫,術法絢爛。
    李飛好似看到了道家傳說中的三十三重仙境,層層疊疊,錯落有致,宛如天地之梯,通向無盡的天際。
    這裏是每一位修道者的終極追求,登天成仙,長生久駐!
    巨大的祭壇下,太禹心有所感,轉頭看了一眼廣場邊緣處的李飛。
    “想不到我道家的‘三十三重天’,竟被一個外人得見。”
    太禹自嘲一笑,開口道。
    他的聲音隻有雲恕一人能夠聽到。
    當李飛進入頓悟狀態時,雲恕是第一個察覺到的。
    他特意讓呂文星通知李飛,今天要準時到場參與這場祭天大典,就是為了給李飛一個機會。
    如今李飛不僅抓住了這個機會,甚至表現得比他預期得還要好!
    每年的祭天大典之前都會先敲響聞道鍾。
    作為真君留下的真一法器,擁有讓人悟道,破境的神奇功效!
    聞道鍾響九次,道韻會被祭天大典的法陣留下,所以參與這場大典的大羅宗弟子們有機會在誦念《太上感應篇》的過程中有所領悟。
    如果資質足夠,又恰好處在瓶頸,甚至能當場破境!
    過去每年的祭天大典上,都會有幾名出色的大羅宗弟子悟道破境。
    這就是頂尖大派才有的底蘊!
    今年大羅宗拿出了三分之一的庫存,布下了這座前所未有的大陣,不僅能夠將聞道鍾帶來的道韻留存更長的時間,還能讓這份道韻帶給人更深的體悟。
    雖然這並非祭天大典真正的目的,但這種順帶的好處也是極為難得的,將來也未必還能再有。
    所以太禹希望自家弟子能夠盡可能多獲得一些好處。
    結果大羅宗的弟子們還沒開始破境,李飛倒是先有所領悟,而且直接摘得最好的那顆果實!
    雲恕微微一笑,滿意地看了李飛一眼。
    身為外人,李飛原本享受不到這次祭天大典帶來的福利,是雲恕親自開口,並且親自出手,才將一股道韻引向李飛,讓他能夠有所領悟。
    《太上感應篇》的核心描述就是‘三十三重天’,若是能夠通過經文得見真正的三十三重仙境,才算是領悟了這篇道經的精髓。
    隻是能夠有所領悟就已經需要很高的天賦,想要一路登高,將三十三重仙境全部見完,非絕世天驕不可為之!
    大羅宗也已經很多年不曾有人得見完整的三十三重仙境。
    今天機會難得,太禹覺得大羅宗應該有人能夠直登三十三重天!
    沒想到李飛先完成了.
    大羅宗最近一次直登三十三重天的人是清虛,再往上是太禹。
    兩人一個成了真君,一個成了武聖。
    雖然《太上感應篇》並不能完全衡量一個人的修行上限,但至少是一個重要的參考。
    李飛再次證明了自己‘青史第一’的含金量!
    在太禹和雲恕的見證下,李飛的心神不斷拔高,然後開始產生變化。
    就好似一個凡人羽化成仙,脫去了肉體凡胎,生出仙肌玉骨,徹底質變。
    李飛的心神力量也在這個‘拔高’的過程中不斷洗去雜質,變得越來越凝練,越來越純粹,最終變得好似一塊琉璃!
    “洗意通神!”
    太禹神情複雜,緩緩吐出四個字。
    得見‘三十三重天’是一個助人悟道破境的過程,至於悟的什麽道,破的什麽境,那就因人而異了。
    李飛的心神力量早就達到了道基期巔峰,後來駕馭天子龍氣,又經過了一番洗禮,變得更加凝實。
    這幾乎已經達到了道基期武者的極限。
    所以在登上三十三重天的過程中,李飛的心神力量有所突破,開始邁出破境的那一步!
    在成功構築出武道之基後,武者的身體會得到一次‘洗禮’,變得更加強大,壽命也會一下增加一甲子。
    與此同時,武者的心神同樣會得到一次‘洗禮’,這個過程被稱為‘洗意通神’。
    完成之後,武者的心意力量就達到了‘通神之境’,從而能夠駕馭道基生成的神通!
    也正因為心意力量達到‘通神之境’,所以武道大師舉手投足之間就能催動道勁,將道勁當作尋常招式來用。
    這‘通神之境’是武道大師才有的精神境界,但現在李飛似乎要先一步完成突破!
    若能成功,意味著李飛通往大師之境的道路基本暢通無阻!
    隻要他納入了五種植入體,再打磨一段時間,就能毫無阻礙地完成破境。
    “真是後生.”
    雲恕笑著讚歎道,但話說了一半,突然頓住。
    因為李飛正在‘洗練’的心神力量突然停止了變化,即將成形的那塊‘琉璃’也多出了一些雜質。
    “虛念?法武雙修?”
    太禹也感應到了這個變化,並且看出了李飛的狀況。
    他搖搖頭:
    “可惜。”
    12點左右還有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