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君臣

字數:9262   加入書籤

A+A-


    天壇廣場上,莊嚴肅穆的儀式還在繼續,浩大的天子龍氣正高懸於天,吞補氣運。
    在場修為境界最高的兩個人,‘軍神’聞人正和厲王,兩位武聖。
    一個在鎮壓國運,一個在‘助力’皇帝。
    正法閣十五位真人都在全力運轉大陣,以求從大羅宗而來的氣運長河可以分毫不浪費地進入‘龍口’。
    這種情況下,確實是刺殺的好時機。
    但是突然跳出來刺殺的這位止戈閣的座官實力太弱了。
    區區道基期。
    根本不需要驚動最前麵的兩位武聖。
    單是止戈閣這邊就有四位大宗師和二十多位武道大師在場,天壇四周還有禁軍強者,幾名修為深不可測的太監.
    一名道基期武者在這樣的場所跳出來刺殺皇帝,已經不能用蚍蜉撼樹來形容。
    簡直就是蚍蜉撼滄海!
    在這名膽大包天的刺客高高躍起時,至少有七道神通落在了他的身上,幾座武道之域正在綻放。
    至於他朝天壇上打出的那道高階勁力,僅僅飛出了不到十米就在空中湮滅。
    隨之湮滅的還有這名刺客本人!
    這一幕嚇得出手的幾名武道大師頓時麵無血色,還沒來得及出手的強者也紛紛住手。
    沒有人敢直接殺了這名刺客!
    殺死這名刺客的力量來自於他自身。
    從他突然站起身的那一刻開始,深藏在體內的力量就開始綻放,當他朝天壇打出那道勁力,喊出了那句話後,體內的力量剛好掐斷了他所有的生機!
    這是一次精心策劃,每一步都計算得非常精準的——自殺。
    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即便是大宗師也沒法阻止這樣的自殺,但達到人間巔頂的力量可以。
    這名刺客身體的湮滅隻在眨眼間,但就在這個誰也來不及插手的瞬間,一股力量強行插入其中!
    湮滅了一半的身體突然在空中凝固住,好似神祗朝這裏投來一瞥,將時間停止在了這裏!
    天壇下,聞人正收回了自己的目光。
    這位‘軍神’是朝廷的最強者,同為武聖的厲王在他麵前都隻能算是晚輩和學生。
    所以同樣都在全力運使道則保證國運不出差錯,厲王來不及出手,聞人正卻能分心去‘捏’住一隻蚊子,然後再重新收力,穩穩當當地繼續鎮壓國運。
    不起一絲波瀾。
    被聞人正用道則凝固住身軀的刺客從空中掉落。
    他已經死了,但湮滅到一半的殘破屍體被強行保留了下來。
    屍體落地,周圍的幾名武道大師下意識地朝四周躲開,避之如蛇蠍。
    在皇帝開口之前,沒有人敢去觸碰這具屍體。
    天壇上,以皇帝的反應速度,直到這名刺客的屍體落地,他才反應過來發生了什麽。
    他神情不變,冷漠地看了一眼,然後收回了目光,繼續維持天子龍氣。
    這讓止戈閣不少想要跪下請罪的人硬生生止住了自己的膝蓋。
    首輔泰然自若,軍機大元帥威武如山。
    厲王神情冷厲,不發一語。
    於是這場祭天儀式繼續。
    如果不是地上突然多出半具殘屍,止戈閣這邊的陣型明顯亂了一些,就像是一切都沒有發生過。
    但文武百官們的心境已經和剛才截然不同。
    人人胸有驚濤!
    清虛之謀,明省之殤,在場這些人都是朝中大臣,自然已經知曉。
    哪怕不知道全部的內幕和天子龍氣的損耗,但明省死了九十多萬人,被燒毀了十幾座城市,這些消息他們是知曉的。
    這種傷害僅次於十九年前的那場國戰!
    相關的消息自然是要封鎖的,朝廷在盡全力減少這場災禍帶來的動蕩。
    今天這場規格和以往明顯不同的祭天儀式,顯然也是‘彌補’的手段之一。
    在這種情況下,在這樣重要的場合,突然跳出來一名刺客。
    一名道基期的刺客。
    任誰都知道這名刺客絕對不可能成功刺殺天子,他甚至連靠近天壇百步都做不到。
    但他依然跳了出來,喊出了那樣大逆不道的話。
    那麽這場刺殺的目的也很明顯了。
    他不是要刺在天子的龍體之上,而是要刺在所有人的心境之上!
    十九年前的那場國戰自然是大藍朝的恥辱,帶給了大藍朝巨大的傷害。
    但幸在有首輔葉擇安這樣的國之巨柱‘補天裂’,成功推動明新變法,為大藍朝續了一口‘氣’,逐漸挽回損失。
    前不久朝廷一係列的動作,進一步打壓道家,收回各地正法院的力量,拉攏佛家,讓煞器的數量有機會更進一步。
    眼看著國力蒸蒸日上,已經有不少人在暢想著一場盛世的到來。
    但明省的這場驚天巨變幾乎讓前麵所有的努力全部清零!
    一夜之間,大藍朝好似又要回到當年的衰敗之相中!
    現在祭天儀式上發生這種性質惡劣到極點的刺殺,人心難免動蕩。
    帶著忐忑,驚慌、焦急的心情,文武百官在祭天儀式中等待了一個多小時,終於等到了儀式結束。
    盤旋在藍淩城上空的那隻紫金巨龍消失,皇帝臉上露出一絲疲態,但很快就消失不見。
    他走到天壇的邊緣處,將目光落向那名刺客的屍體。
    “陛下,臣等罪該萬死!”
    不等皇帝開口,止戈閣閣主倪軒率先跪下請罪。
    隨後三位副閣主,一眾閣員,座官,全部跪下!
    大藍朝對武者向來優待,道基期武者就可以見君不跪。
    但此時身為大宗師的倪軒和另外三位副閣主全都跪下了!
    皇帝站在高高的天壇上,冷冷地看著這一幕。
    他沒有說話,於是這些武道強者就一直跪著。
    現場的氛圍開始變得凝重。
    “爾等,何罪之有?”
    良久,皇帝才開口道。
    “臣識人不明,疏於監察,使逆賊混入止戈閣而不知,以致鑄成大錯!”
    倪軒跪在地上說道,頭始終低下不敢抬起。
    “你說疏於監察,這監察百官之責,監察閣是不是也有份?”
    皇帝繼續問道。
    “臣有罪!”
    他話音落下,監察閣的閣主也迅速跪下,甚至都不敢為自己自辯一句。
    監察閣的上百名官員全部跟著跪下。
    天壇下方已經黑壓壓跪了一大片。
    皇帝看都沒有多看這些人一眼,繼續問道:
    “紫虛殿總覽內閣,可有話說?”
    “臣有罪!”
    十幾名位高權重的紫虛殿大學士也全部跪下。
    皇帝最後看向最前方的首輔。
    這讓在場已經膽戰心驚的群臣更是驚駭欲死。
    難道陛下連首輔都要問罪?
    這是打算來一次大清洗嗎?!
    誠然君權依然至高無上,但在如今這個製度下,如果皇帝真的打算這麽做,朝堂首先就會四分五裂,接下來整個國家的內亂也是可以預見的!
    已經有大臣忍不住想要開口勸諫。哪怕冒著雷霆之怒,也要阻止這種於國有損的事情發生。
    但皇帝沒有給他們開口的機會。
    “首輔。”
    “臣在。”
    直到此時,葉擇安也依然平靜,泰然自若地行禮。
    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今天這位首輔大人為群臣展示了這樣的氣度。
    “剛才止戈閣閣主說他鑄成大錯,你覺得這大錯在何處?”
    皇帝的語調依然冰冷,讓人不寒而栗。
    葉擇安平靜以對:
    “識人不明,監察不力,讓人擾亂了大典,損傷了天子威儀。”
    “哦,安排這麽一場刺殺,隻是為了損傷朕的威儀?”
    皇帝看著他。
    葉擇安毫無遲疑地說道:
    “五國爭霸時期,周國大旱三年,有刺客當街刺殺王駕,未成。周王大怒,誓查刺客,最終使群臣猜疑,朝堂內亂,兩年後被齊國滅之。”
    他沒有直接回答皇帝的問題,而是突然說了一段曆史。
    這個回答讓在場不少大臣都捏了一把汗。
    葉擇安在此時說起這段曆史,含義非常明顯:
    皇帝若是在這個關鍵時期也要像當年的周王那樣對這起刺殺非常上心,嚴加查辦,最後有可能也會讓國家內亂,從而重蹈周國的覆轍!
    而如果皇帝不打算大肆處罰群臣,那這起刺殺最多也隻能損傷一些天子威儀。
    這樣的話隻有葉擇安敢說,也隻有他這位首輔有資格對天子說!
    所有人都在忐忑地等待皇帝的反應。
    皇帝搖搖頭:“首輔說錯了。”
    這話讓眾人的心一下提到了嗓子眼。
    但皇帝不怒反笑:
    “朕的威儀在四海之土,在億萬之民,在武德充沛,在人心齊聚,豈是區區匹夫之刺能夠損傷的?”
    葉擇安從善如流,躬身行禮:
    “是臣粗淺,陛下聖明。”
    這下群臣哪裏還不明白?
    包括聞人正和厲王在內,所有人紛紛行禮,齊聲道:
    “陛下聖明!”
    顯然,皇帝從一開始就沒有想過真的要重罰群臣。
    而葉擇安是最先讀懂他心思的人,於是十分默契地給予了配合。
    這對君臣一問一答間,將這場刺殺帶來的負麵影響消弭了許多。
    兩人在朝堂上相互掣肘,同時又相互配合,所有人都知道明新變法是葉擇安最大的政績。
    但這同時也是當今天子最大的成就!
    兩人配合了十幾年,才有這場成功的變法。
    今天兩人之間沒有任何交流,再次完成了一次配合。
    “倪軒,鍾離鵬。”
    皇帝單獨點了止戈閣閣主和監察閣閣主的名字。
    “臣在。”
    兩人依然保持跪姿。
    “刺客還是要查,朕要一個真相。但,查案可以,不得隨意牽扯。”
    皇帝說道。
    倪軒和鍾離鵬如釋重負,連忙領旨謝恩。
    其餘群臣也都鬆了口氣。
    於是這場令人心驚動魄的祭天儀式終於到此為止了。
    千裏之外的大羅宗,祭天大典也結束了。
    李飛先向雲恕道謝,多謝對方給予他‘悟道’的機會。
    “法武雙修自古便是險途,千年以來唯有一人走通,你不必氣餒,也不必妄自菲薄。”
    雲恕主動安慰李飛。
    隻差一點點,李飛就能躍過‘龍門’,心意力量達到‘通神之境’,但最終敗於‘法武雙修’。
    雲恕擔心這位‘青史第一’會心境蒙塵。
    “多謝國師關心,能有此進益已是幸事,我很知足。”
    李飛平靜地說道。
    雲恕認真看著他,確定他的心境確實沒有受到影響,於是滿意地點點頭:
    “不錯。”
    接下來李飛返回自己的房間整理自己的收獲。
    心意力量徹底跨過了道基期的極限,隻差半步就能邁入武道大師之境。
    ‘法武雙修’讓他最終沒能破境,但也讓他在另一條道路上有了巨大的進步:
    將心意力量轉化為虛念,李飛立刻感覺到了和以往不同。
    他感覺到了懷中如夢令的‘呼吸’!
    這是一種很獨特的節奏,隻要他讓自己的虛念跟上這種節奏,就能和如夢令產生共鳴。
    和法器共鳴,是附體期的關鍵,不僅可以讓自身虛念變強,也可以讓法器變得更厲害。同樣的術法,用同樣的法器施展,附體期的威力可以提升好幾倍!
    感覺到了如夢令的‘呼吸’,意味著李飛隨時都有可能突破到附體期!
    借助現成的法器突破,是‘取巧’的手段,但共鳴的難度會非常大。
    越是強大的法器,共鳴的難度就越大。
    在不敢輕易進入‘夢界’後,李飛想要和如夢令共鳴就變得更難了。
    但這次心意力量的突破,加上‘法武雙修’的進益,讓李飛的虛念也順勢完成了一次突破,成功感應到了如夢令的‘呼吸’。
    李飛用手摸了摸胸口,按捺住了現在就和如夢令進行共鳴的衝動。
    如夢令在‘沉睡’狀態下不會引起別人的感應,哪怕真君當麵也沒有發現。
    但在共鳴狀態下就不一定了。
    更何況夢魘宗的人可能還在暗中窺探。
    所以李飛忍住了。
    不是現在
    武道修行,哪怕從炁變期突破到道基期,在納入第二種植入體之前,戰力提升也不會太明顯。
    而且接下來的戰力提升要一步一步來,沒有一飛衝天的可能。
    但術道修行就不同了。
    進入附體期後,隻需要一件厲害的法器,術士的戰力就可以發生天翻地覆的改變!
    一個進入附體期多年,修為深厚的大法師被一個剛剛進入附體期,但共鳴了一件厲害法器的大法師擊敗。
    這樣的情況時有發生。
    而李飛手裏的法器是真君留下的真一法器,是夢魘宗的至寶,是法寶之下最強的那一檔。
    這意味著他一旦進入附體期,立刻就會是最頂尖的大法師!
    PS:今天一更,明天補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