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7章 教主的三個條件

字數:3113   加入書籤

A+A-


    教主冰冷地說道:“回去告訴你們國王,若不滿足我們提出的條件,休想返回開京,隻管把命留在這兒,我會為他找塊風水寶地安葬。”
    這話明顯帶有譏諷,其他三元道的首領紛紛笑出聲來。金副相感到無比憋屈,所謂的談判,實則等同於無條件投降,但他又豈有能力拒絕?隻能躬身回答:“教主有什麽條件敬請告知。”
    “第一,將牛峰山及其方圓五百裏的土地全部劃歸三元道,此範圍內不得有任何軍隊存在,包括宋軍。涉及宋軍駐紮的地點,由你們負責通知宋軍撤走,若宋軍拒不撤離,我們隻會向你們追究責任。”
    金副相心知肚明,之前三元道僅提出占據牛峰山,如今卻擴展至牛峰山周邊方圓五百裏的區域,這實屬一大片領土,其中不乏宋軍駐紮的要地。
    他暗自思忖,此舉莫非意味著三元道有意對抗宋軍?若真如此,必將引發一場風波,或許還能借助宋軍之力將對方鏟除。
    於是,他不動聲色地點了點頭。盡管對方明確表示,涉及宋軍駐紮的問題由他們出麵交涉,讓宋軍撤離,但這並非難事。
    隻需告知宋軍這是三元道的意圖,宋軍的怒火自然會轉向三元道。三元道似乎過於膨脹,真以為無所不能嗎?
    “第二個條件,立即籌措十萬女子送至牛峰山,以發展三元道的勢力。我們隻招募女性,尤以年輕女子為佳,甚至未成年的亦可。人數不得有缺,期限為三個月,逾期後果自負。”
    金副相再度點頭,心中愈發竊喜。三元道此舉無疑是與大宋爭奪女子,大宋一直在高麗推行“英雄母親”計劃,年輕女子多被送往大宋的“英雄母親”營地生育。
    盡管許多營地設於高麗,但大部分位於大宋及其海外領地。如今三元道竟要求高麗籌措十萬女子,且指明要年輕女子,豈不是在虎口奪食?必然進一步激怒大宋。
    三元道的教主難道還是孩童,怎會連這等後果都未料到?
    教主恒子繼續說道:“第三個條件,讓國王及你們高麗的文武百官加入三元道,即刻前來向三元道教主跪拜,正式加入,聽從教主調遣。”
    這一要求確實出乎金副相意料。三元道已然膨脹至極,竟要求高麗國王加入,難道不知高麗現為大宋的藩屬國?
    強行讓藩屬國國王加入教會,無疑是公然挑釁大宋這位宗主國。
    金副相的內心所想卻被教主一語道破。她說道:“大宋那邊我們會派人交涉,你轉告國王,此事無需擔憂,大宋會同意你們加入三元道。大宋已言明,不幹涉我們與高麗之間的紛爭,此事不觸及大宋根本,他們不會幹預。”
    金副相心中暗忖,哪有這麽簡單,大宋皇帝絕非易與之輩。看來這位教主頤指氣使慣了,尤其此次大敗高麗軍隊,借天助之力,甚至將國王困住,隨時可將其俘虜。
    在此局麵下,人極易迷失自我,誤以為天下盡在掌控。
    金副相未作任何辯解,隻是點頭應允。
    教主頗為滿意,說道:“你即刻將本教主的三個要求轉告國王,並讓國王攜文武百官前來朝拜,加入三元道。簽署合約,承諾將十萬女子及牛峰山及其方圓五百裏土地悉數交予三元道,如此你們便可平安返回開京。日後,本教主有何差遣,國王及文武百官必須遵從,違者將受嚴懲。”
    金副相連忙答應,隨後便告辭離去。回到高麗的兵營後,他將這三個條件向國王及身邊的幾位高級文官進行了匯報。
    盡管鄭忠夫等三位武將在山穀中對國王照顧有加,確保他們飲食無憂、衣著保暖且免受欺淩,但國王對武將的根深蒂固的輕蔑,使他依然未能參與重要會議。此次亦不例外,三位武將未被召見。
    然而,當國王聽完金副相轉述的三元道教主提出的條件後,終於下令召見鄭忠夫等三位武將。因為他明白,此刻不得不依賴他平日裏看不起的這三位武將,以保全最後的尊嚴。
    對方提出的三個條件中,前兩個尚可應對,可以采取以退為進的策略,先答應下來,再將禍水東引,讓他們去與大宋硬碰硬。
    但第三個條件卻棘手至極,要求他帶領文武百官叩拜教主,這一拜將使他成為三元道的教眾,屆時如何向大宋交代?他的尊嚴又何在?
    若不答應,則無法脫困。此時唯有詢問三位武將是否有突圍之策。已至生死存亡的關頭,他的軍隊已無力作戰。若此時仍派文官領兵,無疑是自尋死路,且會引發更大的麻煩。
    國王心中雖有一百個不願意,也隻能召見三位武將,看看他們是否有能力保住他最後的尊嚴,避免顏麵盡失。
    一旦拜倒在三元道教主麵前,他在大宋那邊的信任將蕩然無存,大宋會不動聲色地將其撤換,換上一個不會讓大宋丟臉的君王,那他就徹底完了。因此,最後一條條件他無論如何也無法接受。
    三位武將聽完金副相所述的三元道條件後,義憤填膺,但他們皆是經驗豐富的將領,並未急於表態決戰。而是冷靜地向統兵官侍禦史詢問:“是否已摸清敵人兵力部署?”
    侍禦史雖是剩餘軍隊的最高統帥,卻缺乏基本的軍事素養,甚至未曾派人探查敵方情況。
    麵對鄭忠夫的質詢,他張口結舌,無言以對。鄭忠夫心知問了也是白問,便對國王說道:“當務之急是立即派人探明敵人布防情況,以便製定應對之策,同時派人突圍求援。隻要我方有人衝出重圍,三元道便會感到危機,不敢太過囂張。待援兵趕到,三元道必不攻自破。”
    國王麵色陰沉,毫無讚賞之意,反而冷冷問道:“那我們去何處求援?開京附近的軍隊已全部集結於此,能調動的都已調來。”
    一旁的金副相點頭附和道:“確實,能調動的兵力均已調集,附近再無其他軍隊可尋,除非是宋軍,但他們已明確表示不會插手我們與三元道的紛爭。此前大軍被圍時他們便無動於衷,如今更不會出手。”
    喜歡重整山河,從穿成宋欽宗開始請大家收藏:()重整山河,從穿成宋欽宗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