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7章 魔道學宮

字數:4459   加入書籤

A+A-


    長安
    魔道群雄,雲集於此,皆是一身黑袍,眼神中閃爍著狠厲與狂熱。
    城外,一座古老祭壇之上,擺放著一隻青銅鼎,鼎中鮮血沸騰,那是群魔以自身精血匯聚而成,以示決心與忠誠。
    祭壇四周,黑旗招展,魔氣繚繞,氣氛壓抑得令人窒息。
    忽而,一陣狂風驟起,卷得黑袍翻飛,魔氣更盛。
    群雄之中,走出一位身形高大,麵容冷峻之人,正是獨孤霸天。
    他手持一柄漆黑長劍,劍身寒氣逼人,仿佛能凍結萬物。
    獨孤霸天目光如炬,掃視群雄,聲音洪亮而威嚴:“今日,我等魔道中人,匯聚於此,非為爭強鬥狠,乃是為求生存,為求大道!”
    言罷,獨孤霸天率先走到青銅鼎前,伸出手指,輕輕一劃,指尖鮮血滴入鼎中,瞬間與群魔之血融為一體。
    他高聲盟誓:“凡我同盟,齊心戮力,福禍與共,必無二誌,有渝此盟,天地不容,魂飛魄散,大道在上,實皆鑒之!”
    隨著獨孤霸天的盟誓,群雄紛紛上前,效仿其行。
    一時間,鼎中鮮血如泉湧,魔氣滔天,直衝雲霄。
    “凡我同盟,齊心戮力,福禍與共,必無二誌!“
    “有渝此盟,天地不容,魂飛魄散!”
    “大道在上,實皆鑒之!”
    盟誓之聲,響徹四方,久久不散。
    歃血盟誓已罷,獨孤霸天大步走到主位之上,正襟危坐,威嚴自生。
    群雄則依地位、修為、年齒分列兩旁,各就其位,氣氛肅穆。
    火眉真人須發皆張,性情如火,高聲大喊:“今日既立盟主,吾等當各聽調遣,同扶大道,勿以強弱計較,我等雖為魔道,但亦有道義所在,當齊心協力,生死與共!”
    獨孤霸天微微點頭,目光如電,掃視群雄,聲音沉穩有力:“本座雖不才,既承公等推為盟主,有功必賞,有罪必罰,國有國法,盟有盟規,各宜遵守,勿得違犯。”
    群雄聞言,皆是神色肅然,齊聲高呼:“唯命是聽!”
    魔道結盟的消息,如同一陣颶風,迅速傳遍了大江南北,正道中人聞訊,無不如臨大敵,人人自危。
    一時間,正道各派紛紛加強戒備,枕戈待旦,生怕魔道反撲。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魔道聯盟成立後,並未立即對正道發起攻擊,反而做出了一個驚人的舉動,在雍州岐山創辦岐山學宮,意在培養新一代的魔道英才,傳承大道。
    岐山學宮一經成立,便廣招門徒,不論平民百姓還是世家子弟,不論貴賤,隻要通過考核,皆可免費入學。
    學宮內,魔道高人擔任老師,傳授道法,講解道法,教導技藝,一應消耗,皆有魔道聯盟供應。
    此舉一出,天下震動,有人震驚於魔道的野心,認為此舉可能會顛覆天下格局,有人則嘲笑魔道中人異想天開。
    岐山學宮內,每日清晨,鍾聲悠揚,響徹山穀,學生們或盤膝而坐,閉目修煉,或手持長劍,對練劍法,或圍坐一圈,聆聽老師講解道法道術。
    一時間,岐山之上,魔道昌盛,氣象萬千。
    隨著時間的推移,岐山學宮的名聲越來越響亮,吸引了越來越多的人前來求學問道。
    他們中,有的人是為了追求強大的力量,有的人是為了逃避世俗的束縛;有的人則是出於對仙道的向往和好奇。
    但無論如何,他們都在入學的那一刻,打上了魔道的標簽。
    正道中人雖然對岐山學宮的存在感到擔憂和不安,但也無可奈何,沒有一家敢冒著得罪整個魔道的風險去岐山鬧事。
    相比於岐山學宮,正道當務之急是團結正道中人,成立正道聯盟與魔道聯盟抗衡,以應對隨時可能發生的大戰。
    殊不知,宛若仙境的岐山學宮,每日都在發生著變化,匯聚了來自五湖四海的十萬弟子,他們雖大多資質平平,卻皆懷有一顆向道之心。
    魔道群雄,包括各大宗門的宗主、長老,亦不時前來巡視。
    他們或負手而立,或低聲交談,眼神中無不透露出對這龐大學宮的讚歎。
    在他們眼中,這十萬弟子雖資質各異,但匯聚於此,便如同一股不可小覷的力量,假以時日,或許能夠撼動天下格局。
    血影宗宗主杜玉琅,一身紅衣,麵容冷峻,此刻卻也不禁心生感慨。
    他站在高閣上,目光掃過那些潛心修煉的弟子,心中暗自思量:“堆土成山,積水成淵,十萬弟子,無邊無沿,魚龍混雜,這等規模,這等氣勢,豈是尋常宗門所能比擬?”
    元化龍看著那些弟子和老師心想:“魔道聯盟成立之後,雖然聲勢浩大,但人心各異,各派勢力不乏爭鬥與猜忌,岐山學宮的建立,不僅為魔道培養了大量的人才,更在無形中加強了各派之間的聯係與凝聚力,這個曹鯤還真是有一手。”
    正當杜玉琅、元化龍沉思之際,一陣爽朗的笑聲打斷了他的思緒。
    隻見曹鯤身著錦衣華服,麵帶微笑,緩步而來,身後還跟著幾位魔道聯盟的高層,皆是滿麵春風,顯然對岐山學宮的現狀極為滿意。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曹鯤熱情地打招呼:“杜宗主,元宗主,別來無恙啊!”
    杜玉琅連忙回禮:“拜見魏王殿下!”
    元化龍拱手道:“魏王殿下,眼下學宮已經步入正軌,隻是這每日消耗巨大,但我觀這些弟子資質平平,恐怕能夠成材者,寥寥無幾。”
    曹鯤爽朗笑道:“元宗主有所不知,教育是關乎天下興衰之大計!你看這些弟子,他們雖然大多資質平平,但各有所長,察其性情,辨其才智,因其所好,教其所缺,善戰者可修殺伐之道,善煉丹者可修煉丹之道,善製符者可專修製符之道,善馭獸者可修馭獸之道,善陣法者可修陣法之道,善煉屍修煉屍之道……”
    “因學子之不同,而施不同之教,方能成就其才,持之以恒,誨人不倦,方能育化英才,為我所用,如此,則教育之道得矣,大道之望興矣。”
    “將來畢業之後,各派高人皆可自行挑選中意的弟子,傳承各家的衣缽,如此一來,百家齊放,魔道何愁不興?”
    杜玉琅聞言,心中暗自點頭。
    他環顧四周,隻見那些弟子們或煉丹、或製符、或馭獸、或布陣,各自忙碌而有序。
    杜玉琅由衷地讚歎:“魏王殿下真知灼見,高瞻遠矚,在下佩服。”
    曹鯤笑道:“世間最珍貴者,莫過於人才,而教育,則是改變世界的最有力武器,本王促成聯盟創辦這座岐山學宮,夫學宮者,乃人才之沃土,大道之炬火也,其首要之義,在於傳道授業解惑,使學子得窺修行之門。”
    “書卷所載,皆是先賢智慧,師長所授,皆為立身之本,處世之道。”
    “學子於其間,如饑似渴,孜孜以求,漸入佳境,道法日進。”
    “又學宮者,亦是選材之所,夫人之初生,如玉璞未琢,須經磨礪,方顯光彩。”
    “各派高人可觀學子之品性、能力、優劣。”
    “故而,學宮雖小,但可傳承道法,遴選人才,培養英傑,使魔道昌盛,永世長存。”
    元化龍奉承道:“魏王殿下真是用心良苦啊!”
    魔道群雄聞言,無不感觸頗多,紛紛拱手高呼:“魏王高見!吾等佩服!有了岐山學宮,魔道何愁不興?何愁不霸?”
    此言一出,立即引起了眾人的共鳴,紛紛附和道:“魏王高見!魔道昌盛!指日可待!”
    喜歡別怕本座是好人請大家收藏:()別怕本座是好人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