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7章 雪蓮染毒驚宮闕,王府謀逆現真形

字數:3871   加入書籤

A+A-


    朱允炆的手指重重按在藥櫃暗格邊緣,檀木紋路烙進掌心。

    他聽見身後傳來衣料摩擦金磚的窸窣聲,周慎微的官袍碎片正化作青煙纏繞在祖父劍鞘上。

    "是崔尚宮!"老院判突然爆發出垂死的嘶吼,額頭青筋暴起如蚯蚓拱土,"齊王妃身邊崔尚宮以看顧太子妃頭風為由"

    暖閣四角的青銅仙鶴燈台同時爆出火星,劉伯溫的龜甲碎片突然在卦象上拚出"東南巽位"。

    朱允炆猛地掀開暗格,黴變的藥香撲麵而來,他抓起一把藥渣在指間碾開,靛藍色黴斑如同活物般沿著掌紋蔓延。

    "鬼筆蕈毒!"少年太孫撕開衣襟,露出鎖骨下方暗紅刺青——那是朵被利劍貫穿的蓮花,"三月前孫兒在禦藥庫撞見崔尚宮焚香,當時便覺香灰中有此物腥氣!"

    窗外雷光劈開雲層,太醫院千年古柏應聲炸裂。

    朱元璋抓起案上雪蓮匣砸向金磚,冰晶玉盒竟深深嵌入地麵"給朕調三千神機營!"

    "父皇不可!"朱標突然踉蹌著撞翻鎏金香爐,嘔出的血珠濺在虎符裂縫處,"北疆防線剛現雛形,此時調兵圍齊王府"

    他胸前金線繡的團龍紋被血浸透,隱約顯露出燕山山脈的走勢。

    朱元璋的護甲擦過朱允炆的刺青,在少年胸膛劃出血痕。

    老皇帝突然抓起案頭《地藏經》,泛黃紙頁在劍氣中獵獵作響。

    當雷光第三次照亮簷角螭吻時,眾人聽見墨錠砸碎在端硯上的脆響。

    墨香混著血腥氣在暖閣炸開,朱元璋揮毫的狼毫筆尖凝著半滴赤金朱砂。

    老皇帝扯過《地藏經》扉頁的刹那,簷角垂落的十二旒玉藻簌簌作響,竟有七枚玉珠同時迸裂。

    "著神機營即刻封九門!"經文紙頁被劍風劈成兩半,朱砂詔令如血刃釘入蟠龍金柱。

    裂開的柱體裏滲出暗紅色漆料,竟與朱標嘔在虎符上的血珠漸漸融成玄武圖案。

    子夜的雷雨澆在齊王府飛簷時,崔尚宮正跪在地窖青磚上。

    鴆酒沿著密信"熒惑守心"四字遊走,墨跡遇毒泛起幽幽綠光。

    她發間銀簪突然震顫如蜂鳴,尚未抬頭便見寒光劈開窖門鐵鎖。

    "尚宮可知紫微星能照徹幽冥?"朱允炆劍尖挑著黴變雪蓮踏雨而來,少年蟒袍下擺還沾著太醫院古柏的樹脂。

    染毒的花瓣簌簌落在密信上,與鴆酒相激騰起靛色煙霧。

    崔尚宮髻上珍珠應聲炸裂,飛濺的珠粉在毒霧中凝成星圖"太孫殿下可曾聽聞,熒惑守心當主東宮易位?"

    她突然抓起硯台砸向牆角的青銅冰鑒,暗格裏滾出的北疆布防圖正與朱標衣袍血跡隱隱呼應。

    劍光絞碎星圖的刹那,奉先殿方向傳來晨鍾。

    朱允炆反手將雪蓮拍在玄武岩地磚上,黴斑竟沿著磚縫蔓延成北鬥七星的形狀"紫微垣永懸中天,豈容妖星作祟!"

    第一縷晨光刺穿雲層時,朱元璋正在奉先殿摩挲那匣黴變的雪蓮。

    老皇帝指尖劃過琉璃盞邊緣,昨夜嵌進金磚的冰晶玉盒突然嗡鳴不止,盞中藥渣漸漸顯露出燕山輪廓。

    "陛下,這黴斑生得蹊蹺。"劉伯溫捧來星晷儀,晷針陰影正指向殿外那株斷裂的古柏,"臣觀其紋路走勢,倒像是"

    朱元璋突然冷笑出聲,護甲刮下的玉屑簌簌落在《地藏經》殘頁上。

    經文字跡遇玉粉竟浮現金光,隱約組成了"**"二字。

    老皇帝抬腳碾碎星晷儀投射的卦象,目光掃過殿角微微傾斜的玉衡燈架。

    暴雨洗過的漢白玉階泛起青光,三足烏紋樣的日晷突然投射出雙重影子。

    當值的錦衣衛看見老皇帝對著黴斑冷笑時,誰也沒注意到奉先殿鬥拱間的二十八宿星圖,玉衡位燈焰詭異地搖曳了一下。

    奉先殿的沉香在晨光裏凝成淡金薄霧,朱元璋枯槁的手指突然頓在琉璃盞邊緣。

    盞中凝結的雪蓮黴斑正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收縮,竟在盞底聚成燕山山脈的微縮圖景。

    "昨夜玉衡燈滅時,太子脈象陡轉。"

    劉伯溫將星晷儀懸在殿梁垂下的銅鶴長喙上,晷針在漢白玉地麵投下細長陰影,"太醫院值守說,皇太孫送來的雪蓮剛入藥爐,太子喉間青紫立時消退三寸。"

    老皇帝渾濁的瞳孔驟然緊縮,蟠龍杖重重杵向金磚。

    杖頭鑲嵌的夜明珠應聲碎裂,迸濺的玉屑掠過朱允炆垂在身側的右手——翻卷的虎口傷痕裏,凝固的血珠竟在日光下結成北鬥七星狀。

    "允炆!"朱元璋的暴喝震得梁間積塵簌簌而落。

    蟠龍杖脫手的刹那,二十八宿星圖上的玉衡星位突然爆出幽藍火光,將朱允炆腕間血跡映得如同淬火玄鐵。

    年輕的皇太孫從容跪地,染血的掌心按住《地藏經》殘頁"孫兒昨夜觀星,見紫微垣東南有赤氣貫月。

    太傅曾說,此乃"他忽然抬眸輕笑,袖中滑落的半枚青銅虎符堪堪壓住經文中浮出的"**"二字。

    朱元璋的護甲在紫檀案麵刮出刺耳銳響。

    斷裂的蟠龍杖頭滾到劉伯溫腳邊,夜明珠殘片映出老皇帝瞳孔裏翻湧的殺機與欣慰——那虎符分明是十年前賜給燕王鎮守北疆的信物。

    暴雨過後的蟬鳴突兀刺破殿中死寂。

    馮勝鎧甲上的水珠滴在青銅日晷表麵,雙重影子隨著雲層流動漸漸分離。

    這位永昌侯單膝觸地的姿勢標準得如同丈量過,懷中羊皮輿圖卻隱隱透出榆林驛特有的艾草氣息。

    "刑部積案如山,齊王謀逆案就由允炆監理三司會審。"朱元璋突然抓起案頭黴變的雪蓮擲向殿外,菌絲在陽光下詭異地扭結成塞外輿圖形狀,"傳旨北鎮撫司抽調十八暗衛,沿燕山古道徹查藥材走私。"

    劉伯溫的羅盤針突然指向太醫院方向。

    他借著整理卦象的動作,將袖中龜甲悄悄壓在星晷儀下方——甲紋呈現的坎卦隱隱與朱允炆腕間血星呼應。

    殘月將榆林驛的飛簷翹角削成鐵青色,馮勝踩著冰碴踏進柴房時,腕甲裏的羊皮輿圖正在發燙。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