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章 兵權秘辛與驚變之局

字數:3506   加入書籤

A+A-


    馮勝枯瘦的脊背突然繃直。
    他認出這是建文元年朱棣奇襲居庸關時,掛在甕城暗閘的預警銅鈴。
    當年侄兒奉命改裝鈴舌機關,卻在完工當夜被燕山衛的流矢貫穿咽喉——那箭矢尾羽上染的正是此刻冰鑒滲出的靛藍毒液!
    乾清宮外突然傳來刁鬥聲,聲波震得藻井二十八宿星官眼窩中的紅寶石簌簌顫動。
    朱柏冕服上的十二章紋無風自動,黼黻間的金線突然繃直如弦,在晨曦中勾勒出《風後八陣圖》的天覆陣變式。
    馮勝染霜的睫毛突然顫動。
    他看見自己散落的白發正在金磚上拚出洪武八年九邊布防的暗碼,而陸炳腰間晃動的青銅鑰匙,正將晨光折射成《皇明祖訓》中關於藩王兵權的律令條文。
    "陛下!"馮勝突然以頭搶地,官袍補子上的白鶴殘影騰空而起,鶴唳聲竟與七年前朱元璋廢除丞相製時的詔令宣讀聲重合,"老臣願以九邊..."
    朱柏抬手截斷話語的動作,令冕旒十二旒珠在空中凝成北鬥吞狼的陣型。
    珠玉碰撞的清脆聲響中,混進了居庸關地底暗河衝刷銅鈴的轟鳴。
    皇帝指尖撫過輿圖上的燕山衛駐防標記,朱砂突然活物般遊向桑幹河支流。
    陸炳的飛魚服下擺突然無風自動,金線繡製的《推背圖》卦辭泛起藍光。
    他腰間青銅鑰匙自行震顫,齒痕間滲出帶著鹹腥味的冰晶——這正是當年胡惟庸私藏的海防圖密匣上的霜鹽!
    "馮卿。"朱柏的聲音忽然放輕,冕旒陰影下的眼眸如同深潭,"洪武二十八年驚蟄夜,開平王彌留之際,在你掌心寫了幾個字?"
    蟠龍柱上的冰淩突然炸裂,碎冰在空中拚出半幅殘缺的北征路線圖。
    馮勝官袍袖口暗繡的燕王府火漆印遇熱融化,金線在青磚上蜿蜒成《燒餅歌》第三十四象的讖語。
    他散亂的白發間突然升起縷靛青煙霧,煙霧中浮現的竟是徐達當年校閱燕山衛時折斷的令箭!
    懸在藻井中央的青銅宮燈突然自轉,燈罩上鐫刻的《永樂大典》兵要篇章節在牆麵投下流動的影子。
    馮勝碎裂的烏紗冠鎏金梁架中,悄然滾出粒刻著常遇春帥印紋路的東珠。
    這珍珠滾過朱柏冕服下擺時,冕服十二章紋中的山形紋突然迸射出血色光芒——恰如當年常遇春血戰柳河川時,殘甲上凝固的晚霞。
    九重宮闕的冰棱在朱柏尾音落下的刹那轟然炸響,飛濺的碎冰竟在半空凝成半幅殘缺的沙盤。
    朱棣劍鞘上纏繞的玄色蛟紋絛帶忽地繃直,暗金鱗片在龍涎香霧中折射出十七道寒芒——恰與當年徐達北伐時遺失的十七枚玄武軍符數目暗合。
    "陛下怎知..."馮勝蒼老的手掌按上蟠龍柱,指縫間簌簌落下遼東黑土。
    他官袍暗紋裏蟄伏的燕山鐵騎圖騰突然遊動,金線順著衣褶匯向心口,在補服瑞獸眼中凝成兩點幽藍火焰。
    藻井垂落的青銅宮燈驟然大亮,《永樂大典》兵要篇的篆文在馮勝布滿皺紋的額角投下陰影。
    當流動的光斑掃過他顫動的喉結時,竟映出半枚褪色的瓦剌狼頭刺青。
    朱棣劍穗綴著的和田玉螭龍突然裂開右目,滲出三滴猩紅瑪瑙液——正是三年前柳河川大戰陣亡將士的鮮血煉製的鎮魂砂。
    "開平王握著臣的左手!"馮勝突然嘶吼,腰間玉帶鑲嵌的暹羅貓眼石迸出綠光,照亮他袖中半截泛黃的羊皮信箋。
    冰晶在龍案凝結成燕山十六衛的布防圖,其中居庸關位置的冰紋卻詭異地呈現瓦剌王庭的狼頭徽記。
    朱柏冕冠垂下的十二旒白玉珠突然懸浮,每顆珠子都映出不同的畫麵:雪夜交接的虎符、浸透鶴頂紅的密詔、塞外孤煙裏飄動的常字帥旗。
    當第七顆玉珠顯出馮勝私藏的金帳汗國血誓書時,殿外驚雷劈中奉天殿脊獸,鴟吻口中含著的避塵珠滾落丹墀,裂成八瓣藍田玉卦象。
    "是先帝握著你的右手吧?"朱棣突然踏碎地磚下暗藏的二十八宿星圖,湛盧劍鞘震出洪武七年欽天監埋下的鎮龍釘。
    他蟒袍下擺的潮水紋無風自動,露出內襯上徐皇後親手繡製的河圖洛書。
    馮勝踉蹌後退三步,撞碎了琉璃屏風上燒製的《西域輿圖》。
    無數彩色瓷片懸浮空中,拚出當年藍玉夜襲捕魚兒海時的月相。
    他懷中突然飄出張泛著羊膻味的牛皮紙,紙上用突厥文寫著"驚蟄夜取燕山"——每個字符都滲著居庸關守將的指血。
    "老臣冤枉!"馮勝突然撕開朝服襟口,露出心口處朱砂繪製的北鬥七星。
    當鬥柄指向玄武位時,玉帶暗扣彈出的淬毒魚腸劍已刺到朱柏眉前三寸。
    劍身鐫刻的梵文《往生咒》泛起青光,竟與陸炳鑰匙上附著的霜鹽產生共鳴,在禦座前凝成半透明的高麗海防圖。
    朱棣劍鳴如龍吟,斬落的瞬間帶起十二道殘影。
    每道殘影皆對應燕王府珍藏的《平胡十二策》招式,最後一式"北辰隕落"精準劈在馮勝右臂的曲垣穴。
    斷臂墜地時濺起的血珠,在蟠龍柱礎的雲紋間勾勒出朵曼陀羅花——恰與秦王妃葬禮上出現的凶兆完全相同。
    "當年徐大將軍的令箭..."朱柏忽然抬手接住從藻井墜落的青銅燈花,指尖摩挲著燈罩內側微刻的《火器圖譜》,"是不是也淬過這種孔雀膽?"
    馮勝蜷縮在《推背圖》卦辭投射的藍光裏,白發間升騰的靛青煙霧逐漸凝成朵蘑菇雲。
    當煙霧觸及殿頂繪製的紫微垣星圖時,二十八宿中的危月燕突然亮如白晝。
    他碎裂的烏紗冠裏滾出的東珠,此刻正在禦階上畫出完整的河套地形圖。
    朱棣還劍入鞘的刹那,劍格鑲嵌的波斯水晶突然映出塞外某處烽燧台。
    他靴底沾染的血跡在金磚上拖出條蜿蜒曲線,竟與龍椅扶手上雕刻的黃河九曲暗合。
    當最後滴毒血滲入地縫時,磚麵下傳來機關轉動的悶響——這聲響動與三年前太子棺槨入葬孝陵時的地鳴如出一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