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三章 特工行業的鄙視鏈

字數:5219   加入書籤

A+A-


    坐在汽車裏,帶著新收的秘書和司機,葉少鴻離開了羅家灣特務處總部。

    車內瓢潑大雨還在繼續下著。

    車內,葉少鴻新招收的秘書和司機,也在做著自我介紹。

    首先張口說話的,是葉少鴻的貼身秘書。

    他叫張郃。

    沒錯。

    就是三國時期曹操手下的那員大將,他們兩人有著相同的名字。

    按照張郃的說法,他來自於晉省。

    畢業於國立浙省大學。

    就讀於國文專業。

    他是1935年8月加入的特務處,入職以後,先是在整訓科受訓了半年,後又委派去了贛省,從事潛伏工作。

    他是在三個多月前,折返回總部的。

    回來以後,先是在毛人楓的秘書室內短暫任職了一段時間,然後就被分配到了葉少鴻的門下。

    經曆倒也算是頗為豐富。

    介紹過後,這張郃還立刻向葉少鴻表達出了他的敬意,更是明言,日後願為葉少鴻鞍前馬後,忠貞不二。

    對於張郃他自己的說辭,葉少鴻聽後也沒做什麽評點。

    他隻是側過身,冷冷地向著張郃看了一眼。

    雖然張郃隻是簡單的進行了自我介紹,可葉少鴻已經通過他的描述,知曉了很多事情。

    首先。

    張郃口中所說的國立浙省大學,這個學校可不簡單啊。

    在民國時期,他是華夏五大頂尖學府之一。

    因為有著江浙財閥的背後支持,國立浙省大學,更是曾經在某個階段,位列過國府巔峰。

    甚至超過了國立華清大學和國立北平大學。

    由此可見,這名叫張郃的秘書,他的家世背景應該也不簡單。

    最少最少,也是富豪鄉紳。

    不過這還不是最為重要的事情呢。

    最為重要的是,張郃有意向他隱瞞了一件事。

    那就是他潛伏贛省期間,為何能夠調回到特務處總部。

    說起來,特務行業也是存在鄙視鏈的。

    在特務行業內部,如果刨除了各自的職務、軍銜,所有的特務,其實都可以劃分為三大類。

    分別是情報特工、行動特工、後勤特工。

    在這三大類裏麵,情報特工的地位是最高的。

    因為他們的日常工作,就是搜集情報、查探消息、分揀信息、跟蹤調查、搜檢現場、監視監聽、製定決策……。

    往往一個情報人員,在某些特定環境下,以一人之力,甚至都能發揮出一個師、甚至是一個軍團的作用。

    簡單點來說,他們都是有可能成為戰略級情報人員的。

    如果說,這樣還不夠分明的話。

    那麽看看特務處的權利構架就很清楚了。

    在特務處總部和各個地方分站裏,情報科往往都是最重要、最核心的部門。

    哪怕他們的人數稀少,他們在總部機關和各個地方分站,也一直占據著主導性的作用,享受著特殊地位。

    就拿特務處總部而言吧,在鄭傑民和保定係力量沒有被戴玉農清除出去以前,戴玉農直接主管的部門,也隻有情報科和電訊科兩大科室。

    而這兩大科室,也是戴玉農絕對不能容許他人染指的地方。

    由此可見,情報科和情報特工的重要性了。

    情報特工之下,才是行動特工。

    說是行動特工,其實這個概念很廣泛,除了各個軍校、警校畢業的專業特工人員外,其實特務處也一直在各個地方軍隊裏麵,招收能力強悍的精銳士兵。

    他們也都可以被劃分為行動特工裏麵的一員。

    而這一類特工,也是特務處內部,死傷最為慘重、最沒有地位的人員。

    在國府的核心控製區,如果特務處或者特務處的分站,想要動手抓捕某個人,或者是潛伏日諜,動手的也是這些行動人員。

    那可是要提著腦袋去玩命的事情啊。

    所以,特務處行動科的人員,也是死傷最慘重、更新人員頻率最快的部門。

    正是基於這種考慮,如葉少鴻一樣,從軍校、警校畢業的學生,加入特務處行動科後,他們往往都會直接錄入為少尉軍官。

    掌控一個小的行動小組。

    而他們的組員,就是那些從各個地方部隊抽調過來的精銳戰士了。

    那些精銳戰士,在特務處內部,也有著炮灰的說法。

    像軍統局曆年來組織的培訓班,其實也有情報特工和行動特工的區分。

    真實的曆史上,如諜戰劇裏麵,店小二口中所說的青浦特訓班,其實遠遠沒有電視劇裏麵所說的那麽高端。

    因為青浦特訓班畢業的學生,受訓的主要科目,根本就不是情報行業的知識。

    而是軍事行動科目。

    這一點,從青浦特訓班學員畢業後的分配去向,就可以窺見得到。

    淞滬會戰開始後,剛剛受訓不過三個月的青浦特訓版學員,就被戴玉農直接拉上了戰場。

    分配進入了忠義救**裏麵,分別擔任低層軍官職務。

    淞滬結束後,青浦特訓班的殘存學員們,被戴玉農分配去了三個方向。

    一部分最頂尖的學員,去臨澧特訓班擔任行動教官。

    負責替特務處訓練後備的情報人員軍事科目。

    一分部,重新委派去了忠義救**中,繼續擔任忠義救**的低層軍官。

    他們在毛森等人的指揮下,一直遊走在淞滬地區,西湖邊緣的山區打遊擊,和小鬼子做周旋抵抗。

    最後一部分,多達近百人,則直接被戴玉農劃分去了淪陷的滬上。

    編入了三個行動大隊。

    負責執行暗殺、破壞、鋤奸等工作。

    這些青浦特訓班畢業的學員,他們絕大部分,都死在了淞滬戰場,剩餘的一部分,也死在了遊擊戰和滬上的諜報對抗當中。

    像諜戰劇《滲透》裏麵的店小二,在真實的抗戰曆史上,是絕對不可能出現的。

    因為,戴玉農從未將這個青浦特訓班人員放在心上。

    要說戴玉農真正放在心上的特訓班,那麽首推的,應該是浙省警官學校畢業的學生。

    那是1932年特務處剛剛掛牌成立之初,戴玉農為了招攬專業特工人員,特意請示委座,兼職浙省警官學校校委會主任委員時期,私下開設的情報特工培訓班。

    那才是戴玉農的心頭肉,也可以說是戴玉農的天子門生。

    接下來,就是洪公祠培訓班了。

    也就是風箏諜戰劇裏麵,六哥鄭耀先的出身,因為洪公祠培訓班的學員招收的最低標準,也是黃埔軍校的畢業學員。

    加入洪公祠特訓班後,還要再次經受半年多的專業情報特工培訓。

    那是金身之上再加金身。

    由此可見,諜戰劇情裏麵,很多信息都是不正確的。

    諜戰劇風箏的編劇,絕對是查閱過曆史資料的。

    說完浙省警官學校和洪公祠特訓班,接下來,軍統局的專業情報特工學校,就是臨澧特訓班了。

    這個臨澧特訓班的學員,在抗日戰爭以後,他們的學員也逐漸走上了台麵。

    成為了軍統局後期的核心力量。

    說了這麽多,在轉回到葉少鴻的身上。

    他到底從張郃的身上,發現了什麽疑點呢?(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