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6章 潘濬的選擇

字數:2131   加入書籤

A+A-


    關鳳則聽完廖化描述抓住潘濬的過程時,很是不屑道:“他要是個忠義之輩,現在也不至於做吳狗!”
    嶽飛知道潘濬為大漢治理荊州之時,與關羽並不和,所以關鳳對其印象並不好,“夫人,莫要如此。出征之前,丞相曾特意囑咐,潘將軍降吳實乃迫不得已,若有機會,務必勸其回歸漢室。”
    若大漢得了荊州,定需眾多行政官員去治理。潘濬,就是最佳的人選。
    其經略荊州數載,無論是在荊州的聲望,還是對荊州的熟知程度皆遠超他人。而且若是他歸降大漢,並且得到重用,他原本下屬的荊州官員,也會安心歸降。
    這樣經過戰亂的荊州也能夠快速的安定下來。
    關鳳雖然對潘濬不滿,但也知曉其中的厲害,還是收斂了個人情緒,點了點頭。
    隨後,嶽飛與關鳳一同來到關押潘濬的屋內。
    潘濬見二人進來,緩緩抬頭,目光在觸及關鳳時,稍有凝滯,隨後低頭看向了身前的空地。
    嶽飛拱手道:“一別多年,潘將軍別來無恙啊。”
    潘濬語氣平淡的說道:“幼常,近些年來,我時常會聽到你的種種傳聞。若是季常看到你現今的模樣,定會深感自豪。”
    接著神色有些黯然的說道:“人人都道,馬氏五常,白眉最良。沒想到這第五常才是最良的千裏馬。人人都道劉玄德知人善任,我看也未必... ...\"
    “狗賊!先帝也曾是你的主君,你竟然完全不顧念昔日君臣之情,如此詆毀。夫君,如此忘恩負義之輩,不配為我漢臣!” 潘濬話未講完,就被關鳳拔劍抵喉,喝止住了。
    嶽飛將手放到關鳳肩頭輕拍兩下。他從史書上了解到的潘濬,並非不知感恩之人,荊州失陷後,其他人都去麵見孫權,隻有他稱病不往,涕泣交橫,哀咽不能自勝。說明他對於劉備心中還是有情誼的。
    嶽飛猜測潘濬剛剛是故意如此說的,其目的是什麽?為了激怒他們?為了尋死?還是讓他們放棄招安?
    嶽飛笑了笑,“潘將軍,不必如此。陛下與丞相知您降吳是無奈之舉,皆想請將軍回歸漢室。”
    潘濬冷哼一聲道:“昔日關雲長兵敗麥城,我等孤立無援,確為不得已而降吳。然吳主對我有知遇之恩,常言道,士為知己者死,我已立誓此生絕不再叛!”
    “好,我這就成全你!” 關鳳柳眉倒豎,劍尖朝著潘濬的脖子近了一寸,嶽飛趕忙攔住。
    其實嶽飛內心對於潘濬的拒絕其實是認同的,異地而處,孫權對於潘濬確實有知遇之恩。說實話,當初潘濬在蜀漢並沒有得到重用,而孫權卻多次登門相請,對其禮遇有加,並且讓其才華得到了施展。
    所以,聽到潘濬的那句士為知己者死後,嶽飛就放棄了勸降的打算。若是潘濬真的因為自己的三言兩語就投降得蜀漢,嶽飛反而看不起他。
    但是,潘濬確實對於今後大漢在荊州的布局有著重要的影響。且不說其領導才能,就從其在荊州士族中的影響力,大漢也要招安他。
    總不能把蔣琬從都城調到荊州來當荊州刺史吧?
    “潘將軍,你先好好想想。如今荊州歸漢已不可轉變。你於荊州多年,想必對這片土地及荊州百姓有著深厚情誼。究竟是為孫權守節,以報其知遇之恩,還是為荊州的百姓著想,以遂你治世之願?還需你慎重抉擇。” 說完嶽飛便轉身離開了。
    廖化和來湊熱鬧的鄧艾相互對視了一眼,而後看向了關鳳。
    關鳳倒是沒有任何糾結,將劍收回鞘中,直接跟在嶽飛後麵出去了。畢竟,她對潘濬沒啥好感,難道沒了他,大漢挑不出其他人才管理荊州了?
    鄧艾跟著廖化一起退出關押潘濬的屋內,歎了口氣說道:“我看這事兒,還得是伯約來。幼常兄太正直了... ...我絕... ... 絕對沒有說伯約不正直的意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