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3章 塵封符號背後的時間秘辛
字數:1471 加入書籤
經過數日不眠不休的鑽研,聚在地下研究室的學者們終於在堆積如山的文獻與數據中捕捉到了一絲突破性的線索。當首席古文字學家顫抖著指尖在電子屏上勾勒出最後一個符號的輪廓時,實驗室裏壓抑已久的寂靜被一聲壓抑不住的驚歎打破——這些刻在青銅殘卷上的扭曲紋路,並非無意義的圖騰,而是屬於一種早已在曆史長河中湮滅的古老文明的文字係統。
研究團隊立刻啟動了最高級別的破譯程序。激光掃描儀將殘卷上每一寸細微的刻痕轉化為數字模型,ai算法在龐大的古文明數據庫中飛速比對,語言學專家則逐筆分析符號的構形邏輯。三天後,第一批能夠確認的語義碎片終於拚湊成型,而解讀結果卻讓整個研究室的溫度仿佛瞬間下降了十度。殘卷的開篇便直指宇宙最核心的奧秘之一:時間。文字中反複出現的“源流”“回環”“節點”等詞匯,結合星圖坐標與能量公式,清晰地指向一種操控時間本源力量的方法。
“這簡直是天方夜譚……”年輕的物理學家盯著屏幕上的能量循環示意圖,指尖無意識地敲擊著桌麵,“時間的不可逆性是宇宙的基本法則,怎麽可能被‘操控’?”但殘卷上的記載卻異常嚴謹,不僅詳細描述了通過特定裝置聚集時空能量的步驟,還標注了不同能量強度下可能引發的現象:小到物體狀態的瞬間回溯,大到局部時空的折疊扭曲。更令人心驚的是,文字中多次警告這種力量的危險性,用“潘多拉之盒”“宇宙之癌”等隱喻強調,一旦能量失控或被惡意濫用,足以讓整個宇宙的時間秩序陷入崩塌——過去、現在、未來的界限將徹底模糊,因果鏈斷裂引發的連鎖反應會像病毒一樣擴散至每個星係。
就在團隊為這顛覆性的發現爭論不休時,天體觀測部門傳來了更令人不安的消息。通過比對近十年來宇宙微波背景輻射的異常數據,以及殘卷上繪製的星空圖譜,他們發現這個消失的古老文明曾活動的星域,恰好是當前宇宙中時間紊亂現象最頻發的區域。殘卷中段的敘事性文字進一步證實了這一點:畫麵刻繪著巨大的環形裝置運轉時,天空中出現星辰倒轉、日月同輝的異象,而裝置周圍的人影有的在瞬間衰老,有的卻退回孩童模樣。文字注解中提到,這場被稱為“時空校準”的實驗最終失控,裝置核心發生爆炸,整個文明的疆域在一夜之間從星圖上消失。
“這絕非巧合。”首席研究員指著屏幕上重疊的星域模型,臉色凝重,“古文明的時間實驗很可能沒有完全終結,失控的能量場像幽靈一樣殘留在星際空間,成為引發現在時間紊亂的根源。”近期觀測到的飛船穿越蟲洞後出現時間錯位、行星軌道周期性異常波動等現象,都能在殘卷記載的實驗副作用中找到對應描述。更可怕的是,殘卷末尾的破損文字顯示,這個文明似乎留下了其他未被發現的實驗裝置,而這些裝置可能正隨著宇宙膨脹逐漸靠近人類活動的星域。
研究仍在繼續,破譯工作進入了最關鍵的階段。學者們深知,他們手中握著的不僅是一段失落文明的秘史,更是關乎整個宇宙命運的警告。殘卷上的符號仿佛在無聲呐喊,訴說著一個文明因觸碰禁忌力量而毀滅的悲劇。如何解讀這份來自遠古的警示,如何應對正在蔓延的時間危機,成為擺在人類麵前最嚴峻的課題——畢竟,宇宙的時間秩序一旦崩塌,沒有任何文明能幸免於難。而那卷靜靜躺在恒溫箱中的青銅殘卷,在實驗室的冷光下,仿佛仍在散發著來自時間深淵的寒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