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選秀(三)

字數:6776   加入書籤

A+A-


    複選是由寧安看的,沒有那麽正式,寧安差人在禦花園中擺了桌子,邀請秀女們賞花喝茶。夏日炎熱,宮人們知曉皇後娘娘身體不好,夏日畏熱,冬日畏寒,便早早搭了竹架,在上麵鋪了一層遮陽薄紗。
    琅嬛等人早早便到了,等了半個多時辰,阿朱才來傳話,讓她們先去涼亭歇息會兒,皇後娘娘還有一會兒。
    原定的是巳時三刻,寧安今日起的早,用昨日熬的花生醬做了一些餅,剛送到禦書房,同肅寧說了兩句話,老關侯的妻子便著誥命服求見了。
    寧安與肅寧對視一眼,幹脆躲去了屏風後,沒有著急離開。
    老關侯夫人此番前來,是為了碧涵。封後大典那日,關侯一家在人群中看到了碧涵。此時的她,與一眾誥命夫人、公主站在一起,人人恭敬稱她一聲“關夫人”。此關非彼關,此時的她,是正二品大行台尚書令關毅的妻子。她一身命婦服,行走在女眷中,遊刃有餘。
    她一直都是一個聰慧異常又長袖善舞的人,隻是嫁入關家後,丈夫不喜歡她拋頭露麵,婆母不喜歡她參與各種邀請宴會,久而久之,她便甚少出門了,一心調養身體,盡快有孕。
    彈劾關毅的折子一份份的送上,肅寧一律置之不理。便是老關侯拿著爵位前來,也被他輕飄飄一句“你們逼得兒媳自己休了自己,如今看到相似、同名之人,便覺得是自家人,哪有這種事。”休書老關侯夫人確實第一時間去戶部拿了回去,可記錄尚在。若非萬不得已,一個女子,又怎會自己休了自己。
    老關侯隻是一句話,“我們並沒有苛待她。”
    肅寧點頭,“沒有苛待,她失蹤的這些年,也沒耽誤關世界納妾生子。”還是他們以為,養在外麵,不接回府中,便不算了嗎?“你們一麵不讓她生,一麵又處處說她不能生,難道不是妄圖以無子欺淩她嗎?”
    關侯一門知曉碧涵與皇後交好,不敢找到皇後麵前,便隻能上折子彈劾關毅。可關毅在應州與西涼一戰中建樹頗深,有軍功在身,無其他過錯,又豈是他們能彈劾的。說的多了,肅寧便是一句話。“女人的事情歸皇後管,朝堂之上,你們父子二人,做一句女人,右一句女人,若是不想上朝,那便回家躺在女人懷中去。”
    關世傑也並非沒找過關毅與碧涵,隻是關毅對他不屑一顧,碧涵更是不願意見他,他纏的狠了,她便直接報官,毫不顧忌自己的臉麵與聲譽,狀告他意圖染指朝廷二品大臣之妻。
    父子二人沒了辦法,這又將老母推出來了。
    碧涵此時就在宮中,今日說是秀女複選,實則也是為穆王選繼妻,為宇文一門的當家人選繼妻。宇文氏族請皇上賜婚,是順從臣服之意;穆王請皇嫂幫他挑一個,則是因他十二歲後,曾在原寧王府住過多年,受過皇上、皇後的教養。
    老關侯夫人來之事,寧安第一時間就讓阿紫去告知她了。此事,原是碧涵與關毅理虧,兩人初歸京之時,也是處處避著他們。直到寧安的二十四節氣暗衛,查到了關世傑麵上情深意重,實則偷偷養了好幾個外室,生了好幾個兒女。他們極其小心謹慎,那幾個外室所住的宅子,均是旁人名下的,生下的孩子,也第一時間被老關侯夫人送回了娘家養育,一年隻見三四麵。
    老關侯夫人所說的話,同老關侯、關世傑所言大同小異,均是先訴說自己這些年的辛苦,又言碧涵私自離家,又無媒另嫁,乃為私奔。
    肅寧不耐煩,寧安見他眉頭擰起便知他要發火了,忙走了出來。“你們既然不喜歡原關侯夫人,不允她生子,給她下絕育之藥,如今又何必將她找回去呢?”
    老關侯夫人看到皇後本就一驚,聽了她的話更是驚訝,脫口而出,“我們何時不允她生子,給她下絕育藥了?”
    他們確實沒下。當年關世傑娶碧涵,是真的對她有情。新婚前幾年,兩人也是感情深厚。直到碧涵多年未有身孕,每一個大夫都說她幼時泡過冰水,寒氣入體,難以有孕。關世傑原也覺得沒有孩子沒什麽,可架不住關老夫人一而再再而三的勸說,他終於鬆了口,心底也有了做父親的期待,偷偷在外養了一個幹淨的女人。
    給碧涵下了絕育藥的是錢元華與肅寧。碧涵很聰明,做事又果斷。他們怕她嫁入關家後,有了自己的孩子,事事為自己的孩子籌謀,站到了其他皇子身後。在他們消弱關侯勢力之前,在他們收回關侯兵權之前,碧涵絕對不能有孕。於是,每日一點點的絕育藥便神不知鬼不覺的下在了她調養身體的湯藥中。她盼著喝下湯藥能夠盡快有孕,卻不知她每多喝一口,便少了一分生育的可能。
    如今碧涵歸京,自然心中會有疑惑,會暗暗調查。與其等著她查出什麽,不如他們將“下藥人”送到她麵前。這樣既不會壞了彼此感情,讓關毅繼續忠心於他們,更能借此收攏回關侯的爵位。
    關老夫人不喜歡碧涵,出了她的出身配不上他們的家世外,還因她太聰明了。她能從容的遊走在女眷中,人人見了她都會誇一兩句;她也能在初拿到府中賬簿後,將一切管理安排的僅僅有條;她更能在外聯絡其他女眷,在不知不覺間給丈夫帶來助益。這些,都是老關侯夫人成婚後,用了十數年才熟練的。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關世傑心疼碧涵,不讓她每日伺候在婆母身前;關老夫人成婚後,整整三年每日天不亮就要起身,伺候婆婆穿衣吃飯,伺候湯藥,直到她生下關世傑。她不喜歡碧涵,不喜歡碧涵事事表現出的自信,更嫉妒婆婆、丈夫、兒子全都向著她。
    當年,碧涵新婚的第一年,她為了有磋磨碧涵的理由,確實差人換了碧涵治內寒積聚的藥。
    秀女們自然不知道這些事,更不知老關侯與關世傑匆匆入宮,腳步還未站穩,便被一本折子砸了頭。這封折子,便是碧涵父親兄長,為女兒妹妹抱不平,控訴彈劾關侯仗勢欺人的折子。
    自碧涵離開,娘家的名譽也受損,家中的幾個女兒因為她嫁的都不是很好。如今寧安主動找到他們,毫不掩飾自己要為碧涵撐腰,也有拉攏之意,他們自然不會傻到拒絕。
    於是,在關侯發難的時候,他們不言不語,故作不知,在恰當的時候,跪於宮廷門外,高聲喊冤,遞上奏折。
    給碧涵下絕育藥一事,要在恰當的時候,恰當的地點,恰當的點出,才足以讓她信服,無絲毫懷疑。
    這些年,他們的太後與皇上,又何止隻下過一次絕育藥。他們要收攏權勢,要掌握皇親國戚、朝中大臣,便要從他們的後院入手,便要將他們的孩子,以及孩子生母的身份,掌控在自己手中。
    寧安到禦花園時,差兩刻便是午時了。她怕她們餓,便傳了點心。一眾人坐下,除了徐秀兒,人人都不敢動。
    寧安笑問,“本宮記得大行台尚書令之妻,關夫人的侄女也參選了,可在你們之中?”
    一個麵目清秀的姑娘站了起來。寧安將她叫到麵前,看了又看。她看向阿朱,點了點頭。
    阿朱走到她麵前,問她,“你可願意入宮為妃?”
    姑娘年歲教長,隻比琅嬛小一歲。她原該及笄後便嫁人,隻因家中祖母去世,她按著規矩守喪了三年,未婚夫家等不及,退了婚。她名聲有損,嫁不得好人家了,幹脆入宮選秀。
    她不卑不亢道,“皇後娘娘想聽真話還是假話?”
    阿朱道,“在皇後娘娘麵前,自然不能說假話。”
    她抬頭看了一眼寧安,而後又低下了頭。“若能為妻,誰人想為妾。”民間也有“寧為窮人妻,不為富人妾”的說法。妻與妾怎能相提並論,妾無論是在戶籍上,還是身份、稱呼上,均是個可以被買賣的玩意兒。在皇宮之中做妾,不還是妾。
    寧安點頭笑道,“既然不想為妾,本宮便為你指一門好親事如何?”
    她跪下行禮,“但憑皇後娘娘做主。”
    寧安輕輕抬起扇子,示意她起身坐下說話。待她坐好,她才問,“穆王與宇文一族族長,你想嫁誰?”
    她幾乎沒有考慮。“穆王。”
    “為何?”
    “臣女做了穆王妃,便可為家中妹妹們撐腰了。”誰人還敢說他們家風不正,誰人又敢說他們家中姑娘不好?“也能為初嫁的姑姑、姨媽們撐腰了。”
    “既然如此,你便留在京中吧。”如此,穆王繼妻之人便定了。“關夫人的賬算的不錯,你抽空去多同她學學。”
    她跪地謝恩,“臣女謝皇後娘娘賞賜。”
    “你叫什麽名字?”
    “臣女閨名杏兒。”
    “好名字。”《山海經》記載靈山之下,其木多杏。杏又可入藥,味酸、甘,性溫。歸肺、心經,潤肺定喘、生津止渴。
    琅姚聽聞皇後娘娘在禦花園複選秀女後,匆匆便來了。寧安看著她笑道,“你來的剛好,瞧瞧咱們的穆王妃。”
    琅姚到底年歲小,掩飾不了情緒。她道,“已經定了?”
    寧安微微挑起眉尾,“難道賢妃有更好的人選?”
    琅姚入宮之時,唐夫人將身邊的陪嫁侍女給了她,除此之外,宮中按照位份,又給她配了兩個貼身伺候的侍女。唐夫人的陪嫁侍女姓曹,她喚一聲曹姑姑;兩個貼身伺候的侍女,一名銀杏,一名雪梨。
    琅姚聽不出喜怒,隻覺得她似笑非笑,也不敢草率回答。她不自覺地的看向長姐。
    阿朱將剝好切好的枇杷端給寧安,“娘娘,這是齊魯之地的白玉枇杷,齊州知州送來的,您嚐嚐。”枇杷潤肺止咳,清除胃火,有助於增進食欲。這幾日天熱,皇後什麽都不想吃。不吃飯,便喝不下去藥,喝進去的全都吐出來了。
    寧安叉起了一塊,柔軟多汁,酸甜適口。“本宮吃不了多少,這些枇杷風味極佳,送些去給爹娘。”
    阿朱笑道,“太上皇與太後哪兒已經送過去了。”自皇上登基,兩人便帶著些人,搬去了原先的攝政王府,一個月回宮住幾日。
    寧安這幾日胃疼,什麽都不想吃,吃不下。吃了一口就放下了,她看向琅姚笑道,“你可是想讓你的姐姐為穆王妃?”
    琅姚忙跪下,“臣妾不敢。”
    琅嬛也跟著跪下。此時,一眾秀女才知曉,她的妹妹是賢妃,各個眼中臉色神色不明。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寧安淡淡道,“沒什麽敢不敢的。”她看著琅嬛,“隻是怕你姐姐不願意。”
    琅姚從不是善言之人,她嘴唇抖動半日,都想不出一句話。倒是琅嬛膝行想起,伏於地下。“皇後娘娘恕罪,臣女,臣女在寧州之時得皇上相救,已經芳心暗許,不願嫁與他人。”
    寧安始終含著笑,“不願嫁給旁人,那是要嫁給皇上嗎?”
    “臣女不敢,臣女隻想伺候在皇上身邊,斷斷不敢用嫁字。”她得內衫已經濕了,嫁一出口,她便後悔了,她清楚,隻要她敢說出嫁這個字,一旁得嬤嬤便會狠狠得教訓她一燉。嫁娶二字,是明媒正娶才可用的,秀女隻是妾。
    寧安道,“既然對皇上一往情深,那邊入宮吧。”她頓了頓,“隻是你如今年歲大了,又是賢妃的親姐姐,位份高了旁人難免不服,便從采女開始吧。”
    “臣女叩謝皇後娘娘。”琅嬛坦然接受。有一個妃位的妹妹,便是位份最低也不怕宮女太監欺淩了。不過是一個位份,她不會永遠隻是一個采女。
    寧安給了琅嬛恩賞,允她同琅姚同住。琅姚開心的不得了,不等女官來布置裝飾,便拿著自己的東西,讓白果與雪梨將房間打掃幹淨,置辦好。
    徐秀兒也留下了,不是因為入選,而是寧安見她為人坦誠,同她聊天愉快,特意多留了她幾日。徐秀兒同她說了自己有心愛之人之事,寧安道,“你讓他好好科舉,考中了,本宮讓皇上給你們賜婚。”
    徐秀兒聽的是又開心又害羞,她自不會奢望什麽賜婚,隻是能嫁給心愛之人的歡欣。她同寧安絮絮,說著他,說起他的妹妹,說起他的父母。“皇後娘娘,您不知道,他父母恩愛一輩子,兩人隻有彼此,我就想,他們教養出的孩子,一定也同他們一樣。”她眼中閃著期待的光,“我就想,苦些就苦些,我也不是每日都要吃肉,每日都要有好茶配好的點心,我也是可以吃糠咽菜的。我就想,身體上的苦算不得什麽,若是能同他父母一般,一生隻一人,彼此相互尊重,便足夠了。”她不貪心,她知曉世事沒有十全十美,甚是兩全其美都很少,所以她不求權勢不求富貴,她甚至早早就做好了吃苦的準備,隻想要尋得一人,舉案齊眉,相守一生。
    寧安道,“你心思倒是簡單。”
    徐秀兒道,“我就是個簡單的人,沒什麽本事,我也不想那麽多。”她很清楚自己,也承擔不起爹娘過多的期望。“我不是不顧爹娘弟妹,我隻是有那麽一點點自私。”她捏著手指,“我隻是想多為自己打算打算。”入選了又能如何,她不覺得她會快樂。即便是說她自私她也認了,她隻是不想過娘的日子,也不想自己日後的孩子,同她一樣,同她的弟弟妹妹一樣。
    喜歡寧王妃安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寧王妃安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