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 發展
字數:5388 加入書籤
可是國家可以呀,瞧瞧國家發布下來的政策。
讓他們千萬不要怕窮,覺得自己的地方窮丟人。
一定要讓他們找出原因,分析到位,當地是否有什麽特產和特點。
聰明的官員能找出來就一定寫在奏折當中,至於找不出來的,國家也會安排專人去那邊巡查。
了解當地的情況,製定一個合適他們那塊區域發展的目標。
老百姓們已經被這突如其來接二連三的驚喜。真的不知道怎麽辦了。
每天都在拜菩薩,求老天讓他們現在的皇帝和李大人,以及現在這群為他們奮鬥的官員長命百歲。
能夠活得長長久久,有更多的時間庇佑他們這群可憐的百姓。
就連李紹軒看自家師兄這麽辛苦,也跑到皇宮裏麵進來加班。
幾人都坐在一邊觀看自己手中的奏折,李紹軒已經在物色自己到時候可以選個地方,帶領當地的百姓過上好日子。
最好是能夠向自家師兄他們,拿到當官的最佳榮耀獎萬民傘。
現在百官都在傳,沒有拿到萬民傘的官員,當一輩子的官都不會圓滿。
搞得大家現在個個都10分內卷,聽說有位大人,拿著銀子去賑災的時候,不說貪汙銀兩。
簡直就是十分的拚命,連自己的俸祿都搭了進去。
不過那一次也是反響頗好,讓那位大人在民間的名聲好的不得了。
這可給其他人給學到了,到他們這種程度已經不在乎什麽金銀珠寶。
隻想著能在事業上麵拚上一拚,別人都能拿到的好評他們也要擁有。
雖說他們不奢求像李大人那般,但是其他人還是可以追趕一下的。
這段時間倒是真讓他們做了不少的實事,起碼國家發展安排下去的事宜都得到了妥善的落實。
李景行他們這段時間拚命的加班,就是為了到時候能多休幾個月的假。
順治帝也十分理解他們,表示隻要忙過了這段時間就讓他們提前回去。
整個大慶嗅覺敏銳的書院已經在組織底下的學子,根據國家發下來的種種政策,寫一番的策論。
這可把這群小年輕給能耐壞了,論熱血和抱負就他們最有衝勁。
就連李星然,也是洋洋灑灑寫了一大堆,自己好歹也跟過小叔那麽長一段時間。
這些利國利民的政策,耳濡目染之下,他也是十分的有見解。
這次他們寫的就是 ,論朝廷助學補助的好處。
《論貧困學子助學補助之策》
“國之昌盛,在於人才輩出;人才之育,在於教育普及。
今觀吾國,雖日臻繁榮,然仍有諸多貧困學子,雖具才華能力,卻因家境貧寒,求學之路崎嶇艱難。
為使此類學子不墜青雲之誌,國家發布助學補助之策,以助其展翅高飛。
助學補助之利,甚多矣。其一,可保教育公平。
無論出身貧富,凡有求學之心、進取之誌者,皆應得受教育之機會。
貧困不應成為阻礙學子追求知識、實現夢想之絆腳石。
補助之策,能使貧困學子與富家子弟同享優質教育資源,一展其才,公平競爭,共築國家未來之輝煌。
其二,能育國家棟梁。諸多貧困學子,雖身處困境,然其誌堅、其心慧。
若得補助,解除經濟之憂,必能全心投入學業,精研學問,日後或成科技之尖兵、文化之傳承者、國家之建設者,為國家之發展貢獻卓絕之力。
其三,促國家和諧。助貧困學子求學,乃扶弱濟困之舉,能傳遞溫暖與關愛,增進民心團結。
受助學子心懷感恩,學成之後亦將回饋國家,形成良性循環,使其充滿正能量,和諧共進。
其四,增國家活力。廣納人才,方能使國家創新不斷,發展不止。
助學補助可挖掘更多潛在之才,激發全民創新創造之熱情,為國家發展注入源源不斷之活力。
為使此策得以有效施行,當有完備之規劃。
一者,嚴格審核申請資格,確保補助真正惠及貧困且有才華能力之學子。
二者,設立專門機構,監督資金使用,防止濫用挪用。
三者,加強宣傳,使貧困學子皆知此策,積極申請。
國家發布助學補助,乃利國利民之善舉。願吾國上下一心,共促此策落實,為貧困學子點亮希望之燈,為國家培育更多英才,共創繁榮昌盛之未來!”
就這種利國利民的政策,這群學子表示他們能夠誇出來一朵花。
還是各種顏色,形狀不一,反正對於他們來說,是得到了大大的好處。
隻不過這樣他們的競爭也變得大了起來,到時候要跟全國上下這麽多學子搶那幾個位置。
估計也是更加的腥風血雨,好在國家現在這幾年科舉錄取的人才越來越多。
他們這一批隻要能好好讀書,落實好自己的學問和本事,一定很快能夠進入到那一股中堅力量。
放完學的李星然自然而然的跑去找自家師公。
也讓對方幫他看看他寫的策論,這幾年幾人的相處已經特別親厚。李星然早就把秦老就當做自家的長輩一般孝順。
這回剛進到師公的院子裏麵去,就聽到了裏麵傳來的哈哈大笑聲。
一看就知道在和山長一塊討論什麽事情,不過笑得這麽開心,肯定是因為自家小叔。
兩人看到李星然過來,招呼他趕緊坐下。
“然兒,朝廷根據你小叔的種種政策下來,你都聽到了吧!”
李星澤點了點頭。
“老夫這輩子,最慶幸的就是收了你們小叔四個徒弟。國之大才,說的就是他們,你以後可要跟上他們的腳步。
按照這個勢頭下去,咱們大慶昌盛個千秋萬代都不是問題。”
就連山長聽到這話,也是摸了摸胡須,點了點頭表示讚同。
就李景行這般的人物,可能幾百年都不會出一個。
但一旦出現,就是能推動整個朝代前進200年的存在。
這段時間他們趁著還能走動,也是到山下到處看了看,一片海晏河清,百姓安居樂業的畫麵。
就連他們的山路,一些泥巴覆蓋的地方,已經全部換上了水泥。
就連城裏那些賺了錢財的地主老財,各種員外。
也是每年都會,拿出一筆銀子,購買上一些物資,捐給朝廷的各種慈善機構。
現在他們學院學子所需要接觸的東西越來越多。
每個月的考核也是越來越難,特別是上一次,因為國家的政策。
他們也是緊跟時事,就來了一波測驗,描繪出一些地形,和老百姓貧窮的程度,給他們幾個特定的條件。
讓他們作為當地的統治者,如何帶領百姓成功吃飽穿暖,安居樂業。
隻能說現在國家,發展的越來越好,他們這群學子,因為國家成立的大慶日報,獲得了不少的消息。
以及國家的各種政策,和底層老百姓的良好反饋。
大家都能通過報紙,獲取這一寶貴的消息,就連三長他們每天也是人手一份的報紙看著。
就是為了了解一下國家的大事,以及國家頒布下來的種種政策。
而且大慶日報,還非常實惠,每一份隻要三文錢。
基層的老百姓們,稍微勻出來一點,就能夠買上一份。
而現在他們學院的學子,大部分都會每天或者自己買,或者借別人的看上一看。
或者打一個時間差,有些人不看的報紙會放到藏書閣那邊給需要的人繼續看。
就連學院裏麵的夫子,也是動不動拿著日報上麵的政策來考底下的學子。
至於大慶日報這個想法是李景行提供的,最後當然是李紹軒這個愛熱鬧的負責這個項目。
不隻有大慶日報 ,還有一些八卦,類似於,某個大官後院失火,以及什麽寵妾滅妻。
喜歡李景行的科舉之路舉之路(www.101novel.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