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會麵古龍
字數:7075 加入書籤
秦誌業問:“我們的總部會在中環?”
“不在中環在哪?你以為還在這附近?”楊文東笑了笑,說道:“報社的主要客戶群體在港島,報社需要的各種人才也在港島,無論什麽角度,都不應該放在這邊。”
秦誌業笑說道:“抱歉,我先入為主了,香港的很多老板,都是喜歡將各種公司放在一起的。”
楊文東搖頭說道:“長興實業會是我的主要產業,港華日報未來也是,不過這兩者目前沒什麽直接聯係,你不用在意這邊。”
“好的。”秦誌業點頭說道:“那我回去後,需要做一份詳細的計劃與預算出來,到時候我會再拿過來給您過目,然後我們再商討租房的位置與大小。”
“行。”楊文東想了想,說道:“老秦,對於報業,我也是個外行人,很多東西我也不是很懂,所以就需要依賴你了;
不過伱放心,我還會給你招一些助手,也會是香港報紙行業的老手了。”
“好的,楊生。”秦誌業也立刻明白了楊文東的意思。
說自己不懂,是準備適當的給自己放權,再給自己招人,而不是自己這邊招,就是說有監督的人了。
不過這也正常,在香港很多公司也很常見,香港的老板喜歡多元化投資,進入自己不懂的領域,自然需要招聘專業的人,可如果放權給一個剛剛認識的人,風險就太大了。
那最佳的方法,就是再找幾個人,讓幾人在新公司內部形成平衡,如同古代帝王的禦下之道。
楊文東笑了笑,從懷裏取出名片,說道:“那行,先就這樣,這是我的名片,有什麽疑問或者想知道的,可以電話我;
或者你的資料準備的差不多了,也可以直接電話約我。”
“明白,那楊生,我就告辭了。”秦誌業站起身後,客氣了幾句後,便告辭離開了。
楊文東也是順便客氣的送人到了門口,看到人走後,楊文東返回辦公室,打了一個電話;
過了會,林浩宇便趕了過來。
“坐,來,喝瓶冰可樂。”楊文東從一旁的冰箱裏,取出一瓶玻璃可樂,以開瓶器打開後遞給了林浩宇。
“可樂?我好久沒喝過了。”林浩宇接過後,喝了一口說道:“就這玩意,居然能頂的上我們工廠一個工人一天的工資。”
“不同地方的收入不一樣,但可樂是國際通用品,這很正常。”楊文東隨口解釋道。
就是前世也有這種現象,比如正常的糧食,在歐美中這些經濟發達的地區,一個人幾分鍾工作的薪水便可以買一斤了,但放在非洲,可能很多人一天辛苦也賺不到一斤大米。
現在的香港也是類似,很多人連工作都沒有,餓的前胸貼後背,人工是最不值錢的,能換來填飽肚子就不錯了,隻有等工業繼續發展下去,這個問題才能解決。
林浩宇喝了兩口後,臉上也是很滿意的表情,隨後放下可樂瓶,問道:“東哥,叫我過來做什麽?”
楊文東問:“你那邊生意怎麽樣了?”
“忙了點了,現在天熱了,老鼠也多了。”林浩宇說道:“不過最近一個月也沒找到什麽新的客戶了,特別是粘鼠板的滅鼠效果非常好,很多貨倉、寫字樓都直接買粘鼠板,然後自己放就行了,不需要我們了。”
楊文東笑了笑說道:“看來我們自己的業務,被我們另外一個業務給影響了。”
“是有這種情況。”林浩宇點頭說道:“不過粘鼠板的生意,比我的滅害服務公司強多了。”
“滅害公司的市場其實也不小,隻是它隻能在一個小區域做,做不大。”楊文東又說道。
別說香港,就是一些大國家,這種業務一般也都是小範圍內的生意。
“是啊。”林浩宇也說道:“我們去港島那邊做業務,都很麻煩,住的地方也沒有,來回在路上的時間太長了。”
楊文東問:“你手下的人都是寮屋的嗎?有多少人了?”
“都是寮屋的,差不多120個人。”林浩宇回答說道:“立明那邊其實也一樣,很多都是招的寮屋的人,他那邊估計有七八百了。”
“嗯,這我知道。”楊文東點點頭,他對旗下的幾個核心產業定位,其中粘鼠板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為了帶動寮屋之人的就業,純手工製作的粘鼠板,對就業人數的需求很高。
而便利貼的生產,多多少少就需要有點文化之人了,畢竟涉及到了複雜的質量管理了。
隨後他又說道:“浩宇,今天叫你過來,是讓你去幫我做一件事,我需要你去灣灣那邊找一個人。”
“灣灣?”林浩宇有些不解問道:“東哥,我也沒去過灣灣啊?”
楊文東笑說道:“我也沒去過,總有第一次的,就當出去旅遊一下也好,到了那邊,找人也不需要你親自去找,你找到當地的中介就行了。”
“哦。”林浩宇又問:“那是什麽樣的人?”
楊文東說道:“這個人姓熊,一個文學者,他可能已經在灣灣發表一些了,你去了之後,跟當地的中介說清楚,讓他們從一些出版作者中尋找”
這要找的人,自然就是古龍了,隻是這個時代可沒有網絡,灣灣那邊發生了什麽事情,香港一般是不知道的,得需要有人去調查才行。
“好,我記一下。”林浩宇連忙從胸口口袋出去一個小本子,將需要的事情記錄下來。
楊文東看著紙上的字,笑說道:“字還不錯,看來識字方麵應該沒什麽大問題了?”
“正常的都會了,但看一些報紙還是有點費力,需要查字典或者問人。”林浩宇記錄完後說道:“而且很多字也不會寫,隻能模糊的記一下,等後麵再去查。
我這個本子帶在身邊,除了記事情,還可以考驗我,一旦我什麽字不會寫或者寫錯了,就會再記下來。”
“很不錯的方法。”楊文東點點頭說道:“一年多時間了,你們也算是基本出師了,漢字方麵雖然還有很多的進步空間,但目前也算是夠用了。”
“是啊,要是一年多前,打死我也想不到我會識字。”林浩宇說道:“還能夠有今天的生活。”
“以後的生活會更好的。”楊文東笑了笑,說道:“你的滅害業務總歸是比較小的,我當初要這個業務的目的算是為了幫助寮屋的人。
不過現在也的確到極致了,你也不必一直做這個,先幫我去灣灣找人,找到了之後到時候我們商量看看,你想做什麽。”
林浩宇笑說道:“東哥讓我做什麽就做什麽,我無所謂,去當工人也行。”
“哈哈,不至於,不過太好也不可能,不管什麽位置,你們首先得有匹配的能力。”楊文東笑了笑說道:“或者,你也可以跟立明一樣,負責從寮屋招人就行了,篩選那些迫切需要工作,又符合我們要求的人。”
“那也挺好的。”林浩宇點點頭說道。
“嗯,以後再說吧。”楊文東又說道:“準備好去灣灣吧,不過你也不要一個人去,再帶兩個人,最好是大學生,有什麽事情處理能力也強一點。”
如今的長興實業,在工廠規模這一塊,已經算香港很大的了,自然也不缺大學生。
“好的。”林浩宇答應說道。
接下來的一周,在中介的幫助下,楊文東又麵試幾個在報紙行業有經驗的人,最終雙方協商之後,又有三人加入港華日報。
至此,港華日報的原始班子,正式成立。
8月22日,所有人再一次會合。
秦誌業拿出自己準備的資料,對著楊文東說道:“楊生,這就是我所說的彩色報紙設備的照片,按照港元售價是在11.2萬港元,一天最高能夠印刷5萬份20頁的報紙,這速度,就算一般的黑白報紙設備,也是做不到的。”
“5萬份一天?這個是不是太高了?”楊文東反問道。
在香港的八九十年代,報紙的銷量動輒超過十萬份,但現在可不行,無論是經濟水平還是識字人群的比率,現在對比20年後差的太多了。
秦誌業回答說道:“楊生,我選擇這個產能數量的設備,主要是兩個原因,第一個是因為不同產能設備的價格,跟產能有關,但並非純粹的數值比率關係;
比如同樣的設備,一天印刷出兩萬份報紙的,價格差不多在9萬港元左右,對我們來說,買小設備這就很不劃算了。”
“嗯,也是。”楊文東點點頭,這個道理很好理解,設備小了也隻是本體材料少了點,但研發、人工、市場營銷的費用都是一樣的。
秦誌業又說道:“第二個原因就是,報社很多時候會有時間緊急的新聞,需要短時間內快速生產,不然根本來不及;
所以不僅僅是我們,香港很多報社設備的產能都是會往上提高一個級別規劃的。
而且空閑的時候,還可以對外接業務,印刷一些不是很急的周刊、漫畫刊,我們的設備會是香港第一家彩色報刊設備,肯定會有人感興趣的。”
“嗯,行,那就買5萬份一天產能的。”楊文東聽完後也覺得有道理。
而隻要有道理的他自然會同意,如今便利貼產能還在提高,回流資金已經越來越快,10萬港元對他來說也算不了什麽了。
再說,香港的報業在60年代也會有個整體市場急速提升過程。
“楊生、秦生。”坐在旁邊的一名中年男子說道:“其實不僅僅是香港,我們的報紙也是完全可以開拓灣灣乃至東南亞的市場。”
楊文東看向說話之人,問道:“老吳,你們星係日報之前在這一塊做的很不錯,未來這一塊就需要依賴你了。”
挖人自然要從幾家老牌報社挖人,星係日報作為香港最近數年的報業翹楚,楊文東自然讓獵頭多關注了下。
港華日報的名字就是代表主打香港市場,而以後要去海外市場,換個名字就行了,很多報社都是這樣操作的,因為內容是不可能一樣的。
老吳笑說道:“好的,楊生,在灣灣、馬來西亞我都是認識一些渠道商,隻要我們這邊在香港的銷量還算可以,他們就會有這方麵的興趣。”
“嗯,所以核心還是要在香港做好。”楊文東點點頭說道。
如同普通實體商品一樣,在自己的地盤有了成績,才能賣到其他地方去,再過十年香港的電影也將開始火爆,賣外阜也是這個原理。
秦誌業接著說道:“楊生,這個設備,需要我們去德國現場看一下,您要不要去一趟?”
“我就不去了,你們去就行了。”楊文東說道:“另外我會安排一個做國際業務的律師跟你們一起去,價格方麵你們一起協商,也可以去看看其他家的設備。”
雖然十萬港元不少,但如今已經不值得讓楊文東親自跑一趟了,特別是還要去國外,來回折騰一下半個月就沒了。
雖說是剛剛招聘的人沒有100%的信任,但安排的律師也算是合作有一段時間了,幾個人一起去,加上可以隨時電話自己,也就行了。
不然真要是什麽都自己去做,也不現實,適當的放權也是必須的,任何企業都是如此。
秦誌業說道:“好的,那我做好準備。”
“行,這是那個律師的名片,你們約好了將時間告訴我。”楊文東從桌子旁邊取出一張名片。
“多謝楊生。”秦誌業接過名片後說道
數天後,秦誌業、老吳以及一名姓王的律師三人一起踏上了前往德國的飛機。
楊文東則是在香港這邊遠程指揮,隻是他也體驗到了沒有網絡通信的煩惱,很多事情隻能通過電話聯係,但很多問題電話裏又說不清楚;
從德國寄回來相關照片與數據,最快也需要三天才能到香港。
最終,也隻能讓在德國的幾人內部協商,然後匯報給了楊文東,他見到所有人統一意見後,再根據自己有限的資料,也就同意了以10.8萬港元的價格買下了德國海德堡的一台設備。
設備的製造+運輸,差不多需要2個多月,秦誌業等人也返回了香港,開始了報社開業的前期準備。
時間很快就到了9月1日,這一天,林浩宇從灣灣返回,帶回來了一個20歲出頭的男子。
楊文東也是做好了迎接準備,見到來人後,笑著說道:“熊生,你好,非常歡迎來到香港。”
來人自然就是古龍,他的真名叫熊耀華,在楊文東提供了一些基本信息之後,林浩宇帶人前往灣灣,委托當地的一家中介公司去調查。
灣灣不是很大,寫作的人也不多,熊姓本身也是很少見的,自然,也就輕鬆找到了。
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