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二章 懸天倒海
字數:4437 加入書籤
話說天命三清齊來攻伐,仙翁不得已現了三頭八臂:
一隻左手掣住“九嬰水火幡”;
一隻右手緊握趕仙鞭;
一左手抄起“刑天盾”;
一右手攥著“砍篁刀”;
一左驅山鐸;
一右“雷花戟”;
輔以兩手“陰陽鐧”。
每頭臂身攻守兼備,仙翁將水火幡幡麵招展,一發圍了方圓八荒,以真火燃幡,築起火牆來;又擎托刑天盾;另將趕仙鞭揮動。
三寶齊發一氣嗬成,如行雲流水。
拂塵被火燒斷萬千塵穗,僅剩半截在把兒上,不得近前。
刑天盾抵住五雲寶雕鉞。
趕仙鞭蕩開了誅仙劍。
間不容發間往來交鋒,三清被迫出虛空,落在火牆外,見此一副化身,霎時驚駭,莫不咋舌納罕。
玉清子眉頭緊蹙,“竟是這樣神通?!”即轉一念,“隻他手中幡幢,觀其模樣似乎別有說法。需小心在意。”上清道人心想:“老瘋子原也來頭不小。”太清道人思之忖之,“難不成是闡教門下?”又想:“是與不是,切不可教他走脫。”
轉而傳音告曰:“可歎我三個根性有限,縱有門路也無緣習此異術,更不通‘法天象地’之妙;幸有元神變幻,正堪其用,宜當速速使來,免教人小覷,言吾輩技窮。”
太清道人一馬當先,話間卷了一應寶貝,遁出元神來。
原來三位道者查漏補缺,曾特意磨礪,將元神凝而實之,不單與血肉之軀幾無二致,且能縮放隨心。現而今元神出竅,為免被人趁機奪舍,將肉身吊住一口氣,隱於秘處。不題。
卻說三尊元神見風而長,同樣至五六丈方止,與那三頭八臂化身一般高低,金燦燦如日光普照,儼然斬妖除魔之狀,較之仙翁一副凶相來確實受看些兒。
三老就此各踞一麵,如前裹了仙翁在垓心。
太清道人將玉清子手中誅仙劍召為己用,又取“九天十地辟邪劍”,正麵迎擊趕仙鞭與水火幡。
上清道人則一手“飛蛟劍”,一手五雲寶雕鉞,於左側臂身對上了砍篁刀與刑天盾。
玉清道人另擇一枝丈長粗木,名曰“攢心杵”,直攖雷花戟,間或將杵敲響“喪魄鍾”,擾亂驅山鐸;借以與仙翁右側臂身糾纏。
兩家兵器隨心收放,倏忽間變化,大小長短雖自不同,卻總與各家身量相配,用起來襯手。
四尊巨相即丫丫叉叉戰作一團,每每交鋒,便有至少六件仙級法寶同時發作,其陣仗比起先前鬥法來自也水漲船高,遠逾數倍不止。
劇烈的氣機震動一波接著一波,一浪強似一浪,由近及遠層層堆疊,縱橫激蕩數千裏,上下貫通百萬丈,以致先天符幕如今都難堪其擾,不單有畫無聲,連畫麵本身也頻頻閃爍,隨時可能徹底斷去感應。
饒是勉強窺得戰況,寵渡卻也津津有味,樂此不疲,估摸著老仙翁遊刃有餘,不免與有榮焉,擊節暗讚曰:“百聞不如一見,果然神仙手段。”
慶幸之際冷不防連聲炸響,——轟隆隆!早被一通暴雷砸在驚堂木上,劈得木屑紛飛。
幸虧自在老人先見之明,一直維持著驚堂木未曾撤去;如若不然,老人自個兒與狼伯庶幾扛得住,卻難保寵渡不灰飛煙滅!
寵渡心有餘悸,汗濕衣衫。峰頂萬眾同樣驚顫不已,隻道盛極而衰,雷勢該當越來越弱,沒承想不消反長,愈演愈烈,方知雷暴不過前兆。
此後餘波果然紛至遝來,一發不可收拾。
雷擊林間燃起山火。
風助火勢,焚天煮海。
火趁風威,灼穿地戶。
一會子大雨滂沱。
一會子土石紛墜。
原是仙翁一舉蕩開三清,走個瞬閃居高臨下,隨將水火幡幡背晃得幾晃,射入蒼穹,頓把彌天陰雲一片片都化成了水,當空懸著,竟不墜落。
那雲層有多廣,水麵便有多闊。
雲有多厚,水就多深!
目力所及,但見水色滄浪,碧濤浩汗,似將北海倒懸中天。
玉清子見狀不驚,顯是早察端倪,預料在先,故此有所綢繆。當下喚出一盒來,掀去木蓋,道人從中撚了一撮黑土在指間,抵近唇口吹起。
虯髯客一眼看穿其底細,頓時挑眉呼曰:“竟是‘息壤’!”
息者,“生生不息”是也;意即這土能自生長,無限膨脹。所謂落地成山,“息土不耗減,掘之益多”,實乃一等一的上古奇珍。
怎見得玄妙?
一則女媧娘娘摶土造人。
一則娘娘煉石補天。
一則鯀盜堙洪水。
一則禹——鯀之子,奉帝堯之命“布土”,定高山大川。
皆用此壤!
至於如此神物緣何落在玉清道人手中,進而為天命所用,想來不外“貓有貓道,狗有狗道”,——如太清道人之前想的那樣,總有所謂“門路”。虯髯客當前無心細究個中貓膩,還來靜觀鬥法。
卻見息壤受了玉清道人一口後天玄黃之氣,當空生發開來,迎風鋪展,數息工夫便與天上倒海同等規模。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適逢懸天海麵沸滾不止,驀地裏“嘩啦”聲起。水響處,一顆碩大獸頭破浪而出。此是感應幡幢之意,天上水凝結成形,聚出一獸。
隨著雲水被飛快消耗,凶獸始露真容,現有蛇頭、蛇頸、牛身與龍尾,聲似嬰兒夜啼;最最奇異的卻是其腦袋,——左右一字排開總有九個頭!
寵渡欲窺詳情,不由自主湊近幕前,偏巧趕上氣機波動,畫麵暫時中斷。
一來老頭子搜羅的古籍中有圖文載述;二來早在妖性初次暴動時,泥丸宮中曾幻化出凶獸模樣。所以雖隻瞟得一眼,寵渡卻也將其認出七八分來,脫口疑道:“九嬰?!”
寵渡緊盯符幕,借由時斷時續的畫麵幾番察辨,確係九嬰無疑,見九顆蛇頭爭相嘶吼,似遇天敵一般。寵渡隨將目光下移,電光明滅間,依稀可見另一團龐然黑影衝天而起。
乃是息壤應勢變幻,同樣摶成一隻巨獸,——蛇身九頭,與那九嬰針鋒相對,近則甩頭互撞,纏頸撕咬;遠則一噴黑土,一吐玄水,如箭對射。
破裂的水柱與土箭相融相合,瓢潑而下。
黑雨滅不盡地麵上殘存的真火,反匯作山洪,由高到低衝刷,勢若萬馬競騰,一路摧枯拉朽,將沿途斷枝碎石一並席卷滾動,愈發洶湧,遂成泥流肆虐八方。
二獸搏殺難解難分,恰如四位真仙分而複合,鬥得不可開交。
天命三清加起來也有六條胳膊,又各戰一麵,按說勢均力敵。叵奈仙翁多出兩臂來,每以陰陽雙鐧伺機得手,反因此略占上風。
仙翁他賣個破綻,乘隙將右手陰鐧削在太清道人側腰上,隻打得三昧真火七竅齊噴,射有數丈遠近;轉頭暗將左手陽鐧拋起半空,望上清道人後背來一下,頓見金光黯淡,險將道人元神就此打散。
致令兩位天尊動了雷霆之怒,破口罵曰:“道友好生賴皮。”“老賊忒不講究!”仙翁訇轟狂笑,聲似雷吼,“爾三個以多欺少久矣,這時候與我談甚講究?”
三尊自知理虧,兀自不言,隻悶頭兒圍攻,迨及穹頂二獸同歸於盡,仍將仙翁莫可奈何,隻得暫時跳出戰圈,從長計議。
喜歡盤說請大家收藏:()盤說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