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1章 原來聊事兒是真的聊事兒

字數:4013   加入書籤

A+A-


    在回樊宅的車上,樊兵兵那叫一個膩歪:“老公,你真厲害。”
    楊靈越笑嗬嗬地說:“那給我放個假?”
    樊兵兵頓時剜了一眼:“陽藍晚上一起吃飯,還有你那個林茹,我喊來了...”
    楊靈越張張嘴:“你喊陽藍幹什麽,今兒我們是兄弟朋友聚餐。”
    “嘁,賈科長也在,你們都是文化人,有的聊。而且陽藍回京不是你要她采訪那兩個演員嗎,你不得給人家發工資啊?”
    楊靈越頓感失望,合著是聊事兒啊!
    然後腦子控製不住地轉了起來,也大概知道啥事兒。
    弄吧。
    反正全中國也就這倆正經八百地培養關心提攜後輩,讓人說搞小團體就說唄。
    正好陽光傳媒也有策展業務,也有國際媒體。
    想到此處楊靈越瞅了眼這個小胖子。
    “這事兒是你謀劃的?”
    樊兵兵莫名其妙:“啥啊?”
    得,高看她了。
    “你說啥呢?”
    “好事兒,過會兒你就知道了,那邊一點,我躺會兒。”
    樊兵兵撇撇嘴,卻也抱著老公的腦袋,摸起了他的胡子。
    回到樊宅,這幫人已經先一步到了,正在客廳圍坐。
    邢娜娜抱著楊景怡,楊景怡抱著個奶瓶。
    其餘人目光寵溺看著粉雕玉琢的她。
    寧昊和他的第一副導周智勇,賈科長和他的第一副導韓傑,還有個和賈科長相像的文人,還有一個和寧昊走的很近的陳耳,完了就是邢娜娜身邊的陽藍。
    韓傑就是《樹先生》的導演,後來還拍過一部《解憂雜貨店》,晉省孝義人。
    後來比韓傑晚幾年出來的李睿珺、楊瑾、邵藝輝、於水...都是很有特點,並在藝術及票房都取得一定成績的晉省年輕導演。
    哦,這幾個人大多都是老賈培養出來的,還有個山大傳媒在校期間就跟著老賈的畢贛,不過他是貴州人。
    前文書提到過寧昊調教出來的人,這裏再提及一下,王子昭、申奧、文牧野、郭凡、路陽、曾贈、吳辰珵、牛涵、夏鵬、劉曉世.....
    起碼作品的三觀都是很正常的。
    嗯,現在的陳耳算半個,他成名的《邊境風雲》和《羅曼蒂克消亡史》,寧昊都有參與,前作更是擔當了製作人。
    老賈更喜歡培養家鄉的人,寧昊無所謂,屁股不歪有點天賦就行....
    書歸正文。
    眾人見楊靈越和樊兵兵進門,起身相迎,自是一番寒暄介紹。
    那位和賈科長相像的人叫王環宇,是晉大美術學院的教授,主要研究城市景觀,也是少有的中國古建的專家。
    其成名作是《平遙民居的保護與改造》、《平遙古城的曆史保護與協調發展》,由此可見一斑。
    他們都是從首映過來的,話題一開始自然是《少年pi》。
    不過楊靈越哈拉幾句後說:“你們要是去大廳那邊就好了,我就不用重複說這些了。你們聊,我去看看烤肉。”
    人們哈哈一笑,放過了他。
    寧昊撓了撓腦袋,隨之而去。
    聊了幾句,果然和楊靈越想的一樣。
    “平遙電影節”
    寧昊小聲說:“先說好我不摻和這事兒啊,我對這些不感興趣,不過老賈非得拽著我,估計就是找你拉讚助。”
    楊靈越一邊看著果木烤爐,一邊說:“猜到了,不聊這個。你這個花卷總監製最近忙的很啊。”
    可不嘛,去金馬還有其他電影節當當評審,出了本書、去各種電影或是客串,比如《桃姐》、《刀劍笑》、《將愛情進行到底》....《邊境風雲》;
    或是在各大藝術學院搞講座,挖掘扶持新導演;
        寧昊嘿嘿一笑:“我這可是替公司做事,我名片印著總監製呢。王子昭、滕叢叢的新片我可參與了啊,別說我偷懶。”
    “少扯淡,泡妞之旅結束了也沒個靈感?”
    “有啊,都開始寫劇本了...呸,那是自駕散心,我和娜娜好著呢。”
    “隨你吧,你現在比薑聞還懶,早知道就不給你配股了,你就不能有錢。”
    寧昊急了:“那是我花錢買的,存折都空了。還有我比薑聞事兒多,大佬,你別拿我和你比,比不了的,誰比得了你啊。”
    “..........”
    一邊吐槽一邊招呼廚師把肉取出來,送至餐廳。
    賈科長這才直白地說起了自己的想法。
    楊靈越很讚同:“可以啊,要我做什麽肯定沒二話,就是這個地方是不是要改一下?”
    王環宇有點懵:“楊導,平遙很適合啊!”
    楊靈越搖搖頭,語氣很是篤定:“大同最合適,名字合適,時間合適,地理和政治環境更合適。”
    陽藍看到氣氛被老爺一句話搞的有些莫名,便笑盈盈地說:“賈導和王教授剛才說的,我總結一下可好?”
    人們自然不會反對。
    陽藍笑了笑,麵容端莊,口齒清晰地說了起來。
    “這個電影節要聚焦亞洲、東歐、拉丁美洲、非洲等非西方地區的影片,旨在增強中國電影與非西方國家電影從業者的合作與文化交流,形成非西方電影與西方電影的對話。
    中國內地院線電影以歐美主流影片為主,導致具有創新性和多樣性的電影作品未能廣泛傳播。他希望通過平遙電影展為觀眾提供更多元化的觀影選擇,避免文化成果流失。
    作為一個傳媒人士,我的看法是,這個電影節是非常好的事情,也是契合未來的事情。
    畢竟光是經濟輸出,而沒有文化輸出,這個輸出是不夠成功的。
    這就是電影層麵的天下大同啊,新大同是民族融合、古今皆存的,而且有機場,有接待能力。
    現在的大同正在大拆大建,完全可以把電影節的相關建築融入、規劃進去,新建總比修舊好一點。
    所以我認為楊總的決定是無比正確的。”
    楊靈越就喜歡這娘們兒這一點,騷歸騷,肚子裏也是有貨,而且能條理清晰地說出來。
    上來就搞了個視野極大的正確方向,而且談及的不單單是電影,還有中國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