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會盟,先入鹹陽者為至尊!

字數:4904   加入書籤

A+A-




    西南,巴蜀仙朝為大秦仙朝所兼並。
    東方,齊國、趙魏燕為有蘇仙朝所兼並。
    南方,吳、越二國被大楚仙朝所滅亡。
    至此,大稷仙朝分裂為十大仙朝的格局不複存在。
    天下一分為三,三大仙朝霸主形成三足鼎立之勢力。
    除此之外,唯有殘存下來的,僅有巴蜀仙帝劉沛。雖然丟了巴蜀仙朝的地盤,但是還有十萬殘軍,借住於大楚仙朝。
    這是除了三大仙朝之外,唯一的幸存者。
    如此龐大的三大仙朝,誰都無法輕易吞並對方,也不敢輕易開啟戰爭。
    天下諸侯國之間的亂戰,不由稍稍平息下來,迎來短暫的修整。
    次年。
    秋。
    在經曆過了整整一年的休整之後,天下各地的靈田豐收。
    無數靈穀糧草,飼料歸倉。
    靈兵靈器修整完善,各地仙城在經曆大地震之災,兵荒馬亂之後,也日漸恢複如初。
    稅賦征收,錢糧滿倉。
    各大仙朝將領和士卒們經曆過一年的練兵,兵強馬壯,雲集了上百萬精兵。
    開啟一統天下之戰的條件,也日漸成熟。
    有蘇仙帝蘇塵,大楚仙帝項天歌,以及巴蜀仙帝劉沛,一起各率十萬大軍,來到虎牢關關隘會盟,相約攻秦。
    三大仙朝鼎力,都欲吞並彼此,成為大稷仙朝之後的新一代仙朝。
    但是有大秦仙朝這個大敵在,滅秦才是首選。
    有蘇仙朝和大楚仙朝乃兄弟之盟,自然不會彼此針對,先滅亡秦國再說其它。
    “天下遲早一統,三大仙朝鼎力之局不可能一直持續!
    此番攻打秦國,極其艱難。
    而且,我們三路大軍,彼此相距遙遠,難以聯係。
    為了避免有人拖延不前,私藏實力,需提前做好約定。
    況且,滅秦之後,依然還需要天下一統。
    你我兄弟三人,恐怕日後難免戰場刀劍相加,傷我們兄弟情分。
    不若以‘攻破鹹陽’為約!
    阿沛從下路,沿著大江而上,攻打巴蜀仙朝,再從巴蜀反攻漢中,直至鹹陽。
    楚國從中路武關,攻打秦國。
    有蘇從中路虎牢關和上路的朔方,攻打秦國鹹陽。
    誰若率先攻破鹹陽,則為仙帝至尊,天下共主!
    其餘二人,冊封為諸侯王,拱衛新帝室側翼!
    如此也能顧全我們兄弟之情!
    如何?”
    項天歌望向蘇塵,還有阿沛,笑問道。
    大秦仙朝必須攻破。
    破秦之後,剩下的就是他們三兄弟的爭霸。一旦如此,難免兄弟相殘。
    還不如以滅秦作為約定,誰贏了誰為天下至尊。
    “天歌此言甚善!”
    “我亦讚同!”
    “我等三兄弟共立下此約,滅秦者稱至尊仙帝,以免日後爭執!”
    蘇塵和阿沛相視一眼,都是點頭笑道。
    阿沛從下路的巴蜀仙朝進攻秦國,路線最為遙遠,難度最大。
    但這也有個好處,就是能讓阿沛重新奪回巴蜀仙朝,作為自己的立足根基。
    日後冊封諸侯王,也有一塊地盤。
    在三軍將士的萬眾矚目之中。
    有蘇、大楚和巴蜀三位仙帝一起在高台上,歃血為盟,立下盟約。
    “我有蘇、大楚、巴蜀三朝,相約伐秦!
    先攻破鹹陽則為天下仙帝至尊,餘者封諸侯王!
    共立此誓,歃血為盟!”
    蘇塵、項天歌、阿沛三位仙帝歃血為盟,舉杯立誓。
    三軍將士齊聲歡呼。
    虎牢關之盟,很快傳遍天下,天下震動。
    無數仙城修士,議論紛紛。
    “天下一統之戰,終於要開始了!不知多少人要生靈塗炭!”
    “可若是天下不統,三朝鼎立的話!仙朝之間彼此征戰,曠日持久,百姓更苦!”
    “還是要天下一統,咱們才有萬年的太平日子可過!”
    “寧為太平犬,不做亂世人啊!”
    鹹陽。
    秦帝嬴政聞訊,沉默許久,不由歎道,“該來的,終究還是會來。”
    早在一年前,他和太宰呂不韋談及天下三分,便有預判。
    有蘇仙朝和大楚仙朝,以及尚未滅亡的巴蜀仙朝餘孽,乃是兄弟之門,必定會聯手攻秦。
    隻是沒想到,他們三兄弟會約定,“先入鹹陽者為仙帝至尊”!
    這讓他感到更為棘手一些。
    “陛下,我大秦對此早有準備,經曆一年的修整,如今也準備的差不多。
    眾軍將士日夜抓緊修築防禦工事,早已經待命多時!
    三國縱然聯手進攻,不足為懼!”
    太宰呂不韋拱手道。
    “嗯!”
    秦帝嬴政微微點頭,“傳朕之命,命司馬錯率軍十萬,守住下路巴蜀仙朝,勿要丟了這個大糧倉!”
    巴蜀偏居西南,極其遙遠。
    但是人口眾多,土地肥沃,靈穀糧草極為重要。
    若是沒有巴蜀的糧草供應,大秦仙朝無法供養百萬大軍。
    “命王賁、王齕率軍二十萬守住武關,抵擋住楚國的進攻。”
    “命王翦等率軍二十萬守住函穀關!”
    “命白起、蒙驁、蒙恬、蒙武、李信,率軍五十萬,守上路朔方、上郡一帶!”
    嬴政略一尋思,飛快命令道。
    下路的巴蜀,和中路的武關、虎牢關,相對比較容易防守。
    全都是崇山峻嶺,以及大江大河的阻礙,隻需少量的兵聖和士卒,就容易阻擋敵方大軍進攻。
    最棘手的,是上路的朔方仙城一帶。
    北方乃是平原,雖有丘陵,但是缺乏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天險屏障。
    最適合戰馬和大軍團發動戰爭。
    秦國以前就屢屢遭到北方蠻國的騷擾,不得不修築了朔方仙城等諸多仙城,用來阻擋北線的敵軍進攻。
    白起等絕代名將,大多數的時候,也是安排在北線一帶。
    這次抵禦三國聯軍的進攻,兵力部署的重點依然還是在北線。
    “隻要擋住有蘇、楚國和巴蜀餘孽的第一波猛烈進攻,
    戰事不利,曠日持久之下,這三國將士定然疲憊,相互指責,甚至退兵!
    待三國疲憊之時,
    便是我秦軍反擊之日!”
    秦帝嬴政眉頭緊蹙盯著天下堪輿圖,不過心頭依然泰然,到也不慌。
    畢竟,對於這次的三朝大戰,他和眾兵聖大將們已經推演過無數次。
    以一敵三,上中下路同時遭到猛烈進攻,風險巨大!
    但是憑借天險之利,居高臨下的地勢,大秦仙朝的勝算依然還是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