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縮錫術

字數:6045   加入書籤

A+A-




    在一個名叫平原高菀的城東漁津邊,相傳在魏末年,一位叫做潘府君,字惠延的大人物,從白馬碼頭乘船出行,結果手裏的算囊不慎落入水中。這囊中可是裝著珍貴的鍾乳石一兩呢。他在郡裏待了三年,某次濟水泛濫,撈上來一條巨魚,足有三丈長,五尺寬。剖開魚腹一看,竟發現了那失落已久的算囊,裏麵的金針還在,隻是鍾乳石已經消失無蹤。這條魚肚子裏還藏了幾十斛魚鰾,當時的人們都覺得這事真是奇異得很。
    轉到譙郡,有個小插曲。在天統年間,濟南來的府君赴任譙郡,當時的功曹清河崔恕是個才二十出頭就享有美名的年輕人。那年春夏幹旱嚴重,前來送別的上千人都渴得不行,在一個名叫“山間”的地方,大家口渴難耐,連水價都飆升至萬錢一杯。來公麵露焦渴之色,隻有崔恕獨見一隻青鳥在山間飛舞停歇,他感到奇怪便走近查看。青鳥飛走後,露出一塊五六寸見方的石頭。崔恕用鞭子輕輕一撥,一股清泉噴湧而出。他趕緊用銀瓶接水,瓶子一滿,泉水立刻停止流動,隻供給來公和崔恕解渴。大家都認為這是崔恕高尚品德感動天地所致,此事同樣讓人嘖嘖稱奇。
    再來說說李彥佐在滄景任職期間的一樁奇事。太和九年冬天十二月,朝廷下令讓浮陽兵渡過黃河。當他們行至濟南郡時,命令士兵破冰引路,誰知冰塊撞翻船隻,連帶著重要詔書也沉入河底。李彥佐聞訊嚇得寢食難安,六天時間,他的鬢發竟然全白,麵容憔悴,連身邊的同事都驚訝於他的變化。他下令津吏“找不到詔書,就提頭來見。”津吏心驚膽戰,隻好請求李彥佐許他一試,他將以生命為賭注潛入河中尋找。李彥佐於是備好酒爵,親自禱告,並向河神發出質問,大意是“天子在上,河流山嶽均有神靈守護,我治下的祭祀從未怠慢,你河伯以及水中的生靈們,應當保護天子詔書,為何反而讓它沉沒?若找不回來,我將稟告上天,天譴必將降臨。”津吏將酒灑向冰麵,祈禱完畢,突然傳來一聲巨響,河冰斷裂開來,裂口長達三十丈。津吏明白李彥佐的誠意感動了河神,於是沉鉤下去搜尋,一釣之下,詔書完好如初,隻是印章稍微濕潤罷了。李彥佐無論走到哪裏,都嚴格要求下屬,真誠對待事物,此事猶如河水般深入人心。河水雖然渾濁洶湧,能瞬間卷走大木頭和細小草葉衝向千裏之外,但怎會在詔書沉沒六日後,一番禱告便能破冰而出,一次垂釣就能找回詔書?這難道不是精誠所至,金石為開的真實寫照嗎?
    話說在魏明帝的時代,淩雲台拔地而起,巍峨聳立數十丈之高,這便是老將韋誕曾駐足之地。傳說有一位奇特的小廝,能在鈴下穿著木屐輕鬆攀爬淩雲台,如同走在平地上一般自如。魏明帝對此驚奇不已,卻又心中生疑,最終命人殺了他。揭開衣物一看,小廝腋下竟長著一對肉翅,約莫數寸長短,此事神秘莫測,令人咋舌。
    在高堂縣南邊,矗立著一座著名的鮮卑城,據說當年鮮卑使者訪問燕國時曾在此停留。城旁赫然屹立著一座巨大的墓塚——盜蹠塚,賊盜們時常暗中向其祈求庇佑。到了齊天保初年,土鼓縣令丁永興麵對轄區內頻發的盜賊案件,決定采取行動。他派人秘密監視盜蹠塚,果真發現有賊人在那裏祭拜,便一舉抓獲並在縣衙審訊後處決,自此以後,私下祭拜者明顯減少,看來這座神秘的墓塚確實有著不小的魔力。
    據《皇覽》記載,盜蹠的墓葬位於河東地區,不過也有傳言說盜蹠死於東陵。這片區域古代被稱為東平陵,或許這裏才是離真相更近的地方。關於盜蹠塚的具體位置,民間議論紛紛,愈發增添了它的神秘色彩。
    提及神奇的飛天夜叉術,不得不提到發生在浙西的一樁奇事。那時,瓦官寺舉行了一場熱鬧的無遮齋,人群中一位少年主動提出要挑戰高空表演。隻見他扔掉傘蓋,身輕如燕,腳踩軟鞋,身著輕紗,動作靈活似猿猴,敏捷如飛鳥,甚至在屋脊上懸掛一甕清水,然後單足獨立,身體傾斜,用水流衝洗屋簷,觀眾們無不瞠目結舌,毛骨悚然。
    曾任侍中的馬大人珍藏著一隻神奇的玉精碗,夏天連蒼蠅都不敢靠近,盛水一個月也不會變質或減少分毫,更有傳言說眼睛不舒服時含一口水就能立馬痊愈。這隻碗被精心保管在他的臥室中。一天,家中一個小童大約七八歲,偷偷拿出來玩耍,不慎摔碎了。馬大人外出未歸,家仆們得知後個個驚恐萬分。三天後,馬大人回家得知此事,勃然大怒,狠狠鞭打了家仆幾百下,揚言要殺了那個小童。然而找了三天都沒找到小童的蹤影。直到有一天早晨,一名女仆打掃房間時,發現紫衣帶從床下垂出,掀開一看,竟是那失蹤的小童,他居然奮力頂起沉重的床鋪躲在裏麵,整整三天不吃不喝,力氣卻絲毫未減。馬大人見狀大驚失色,感歎道“比起打破我的碗,這小家夥也算是有超凡之力啊!”盡管如此,他還是下令讓手下狠揍一頓直至打死小童,畢竟,對於他而言,那隻玉精碗的價值無法估量。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韋行規年輕時遊曆京西,一天晚上停留在一家小店,打算繼續趕路,店主老頭正在忙活,勸他說“客官,夜裏不宜趕路,這一帶盜匪猖獗。”韋行規拍拍胸脯,自信滿滿地說“小爺我箭法了得,不怕那些蟊賊。”說完便獨自啟程。夜幕降臨,走了幾十裏路,果然感覺身後有人跟蹤。韋行規厲聲警告,對方卻不回應,他便連連放箭射去,然而跟蹤者依舊緊隨不舍。等到箭矢用盡,韋行規心中恐懼,策馬狂奔。不久,天空突然風雨交加。韋行規隻好下馬,背靠一棵大樹,此時空中電閃雷鳴,一道道電光追逐纏繞,仿佛蹴鞠比賽中的球棒,逐漸逼近樹梢。他感覺有什麽東西紛紛落在麵前,低頭一看,竟是一堆堆木片。很快,木片堆積起來,埋到了膝蓋。韋行規嚇得魂飛魄散,丟下弓箭,抬頭對著天空哀求饒命,連磕幾十個響頭。隨著電光漸漸升高並消失,風雨也停了下來。他看向那棵大樹,發現樹枝樹葉已被盡數削去。而他的馬鞍行李也不翼而飛,無奈之下,韋行規隻能返回先前的那家小店。見到那位老人正忙著箍桶,韋行規意識到他可能是個世外高人,於是恭敬地拜見,並為自己之前的冒失道歉。老人微微一笑說“小夥子,別總想著用弓箭,學點劍術吧。”隨後引領韋行規來到後院,指著馬鞍行李說“我隻是想跟你玩個小遊戲。”又取出一片桶板,原來昨晚韋行規射出的所有箭矢,都準確無誤地釘在了上麵。韋行規想要幫忙打水,卻被拒絕了,老人還稍微透露了一些劍術秘訣,韋行規也因此略有所得。
    另一則傳聞是關於黎幹在京兆尹任上的奇遇。有一次,曲江舉行祈雨儀式,黎幹到場,圍觀者多達數千人。人群中,隻有一個老人穩穩站立,毫不避讓。黎幹生氣,命人杖責了老人二十下,但老人就像被打的是皮革一樣,毫不在乎,隨後甩袖離去。黎幹懷疑此人非同尋常,派老街坊的差役去找尋。差役在蘭陵裏的一個隱蔽小門找到了老人,老人抱怨道“我今天受夠了侮辱,快給我準備洗澡水。”差役立即回報黎幹,黎幹聽後十分害怕,換上便服,揣著官服跟差役一起來到老人住處。天已漆黑,差役徑直走進門去通報黎幹的身份。黎幹畢恭畢敬地進去,跪在地上說“剛才我一時迷糊,冒犯了您老人家,罪該萬死。”老人驚訝起身問道“是誰帶你來的?”隨即拉黎幹上了台階。黎幹知道要用道理說服對方,便緩緩說道“我是京兆尹,如果威嚴受損,會失去對地方的掌控。您隱姓埋名,沒有慧眼根本看不出來。如果因此懲罰我,就如同誘騙他人犯罪,非正義人士所為。”老人笑著承認錯誤,接著擺設酒席,邀請黎幹及差役坐下。夜深人靜時,他們聊起了養生之道,老人言談簡潔有力。黎幹越發敬畏,老人說“我有一門技藝,願意給京兆尹展示一下。”進入內室片刻後,他身穿紫色華服,頭戴紅纓,手持長短七把劍出現在庭院中,上下翻飛,劍光閃爍,有時橫劈如斬斷圓盤,有時旋轉如規矩尺。其中一把短劍僅兩尺多長,多次接近黎幹的衣袍邊緣。黎幹嚇得連連磕頭,汗如雨下。大約一頓飯的時間,老人將七把劍插入地麵,排列成北鬥七星的模樣,回望黎幹說“剛才隻是試試你的膽識。”黎幹感激涕零,叩頭謝恩“今後我的生死都在您掌控之中,願為您效犬馬之勞。”老人卻說“我看你的骨骼氣質還沒達到修習大道的程度,暫時不能教你,將來有機會再見吧。”拱手作揖,黎幹告辭離開。回到家後,黎幹臉色蒼白,像是大病一場,直到第二天照鏡子才發現胡須少了寸許。次日再去拜訪老人時,那戶人家已經人去樓空。
    建中初年,有一個讀書人韋生搬家至汝州,半路上邂逅了一位僧人,兩人聊得甚歡,遂決定同行。夕陽西下之際,僧人指著前方幾裏處說“那裏就是小僧的寺廟,公子能否賞臉順道一遊?”韋生欣然應允,便讓家人先行一步,自己跟隨僧人。僧人安排了隨從在前領路,可走了十多裏路還不見寺廟蹤影,韋生不禁疑惑起來。韋生向來擅長彈弓射擊,悄悄從靴筒裏抽出弓弩,揣著十幾個銅丸,開始質問僧人“我還有行程計劃,本想陪您聊聊,沒想到走了二十多裏還未到達,是怎麽回事?”僧人隻是讓他繼續前行。
    又行一段路程,太陽已經完全落山,韋生更加警覺,認定僧人可能是盜匪。趁僧人前行百餘步之際,韋生果斷出手,用彈丸連續命中僧人的頭部。僧人起初並未察覺,直到被擊中五次才摸了摸腦袋,淡定地說“公子切勿開玩笑。”韋生知道自己處境艱難,隻得收手。他們來到了一處莊園,數十人舉著火把出來迎接僧人。僧人請韋生到一間大廳休息,並詢問是否妥善安置了他的家眷。韋生看到妻子女兒被單獨安排在一處,待遇相當優厚,一家人心中雖恐慌,但也隻能強作鎮定。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僧人握住韋生的手坦誠道“實不相瞞,我是一名盜賊,本來並無善意。沒想到公子武藝如此高強,若非如此,我也難以應對。今晚並無惡意,希望公子不要疑慮。公子剛才射在我頭上的彈丸都在。”說著,他伸手在腦後一抓,五個彈丸滾落地麵,竟能銜彈而不受傷,這份硬功簡直超過了《列子》所載“無痕撻”、《孟子》所讚“不膚撓”。
    僧人緊接著設宴款待韋生,桌上擺著蒸好的小牛犢,四周環繞著十幾把尖刀和一些醬菜餅。僧人又說“我有幾個結義兄弟,想讓他們來拜見公子。”話音剛落,五六個腰係紅帶的大漢便整齊地站在台階下。僧人對他們說“快來拜見公子,你們要是早遇到他,恐怕早就化為齏粉了。”
    吃完飯後,僧人表示自己年事已高,不想再幹這種營生,但他有個兒子武功高強,超過自己,希望能請韋生幫忙教訓一下。於是喚出了十六七歲的兒子飛飛,飛飛皮膚白皙,身著碧衣長袖,動作敏捷如猿猴。僧人命令飛飛在後堂伺候韋生,並交給韋生一把劍和五顆彈丸,懇請韋生施展全部技藝,解決這個隱患。
    韋生被引入一間空蕩蕩的大堂,僧人反鎖了門。堂內四處點亮燈火,飛飛就在中央,手持一根短馬鞭。韋生瞄準發射彈丸,卻見飛飛身形靈動,躍至梁上,沿著牆壁疾速移動,敏捷異常,韋生的彈丸再也沒能擊中。韋生改用劍追擊,飛飛更是巧妙閃避,始終距離韋生不到一尺遠,即便韋生砍斷了飛飛手中的鞭子,卻仍未能傷他分毫。
    僧人許久後打開門,詢問韋生是否幫其解決了麻煩。韋生如實告知經過,僧人一臉失望,看著飛飛歎道“公子證實了你確實是賊,這該如何是好?”那一晚,僧人與韋生徹夜暢談劍術和弓箭之技。天蒙蒙亮時,僧人親自送韋生到路口,贈送給他一百匹絲綢作為答謝,二人含淚告別。這場詭異的經曆,就這樣在清晨的曙光中落下帷幕。
    元和年間,江湖上流傳著這麽一個故事。話說江淮之間有個姓唐的山裏人,這家夥是個曆史迷,還熱衷於修道,經常浪跡各大名山,自稱掌握了神秘的縮錫術,引來不少求學者上門拜師。一日,在楚州的一家客棧,他碰到了一位姓盧的青年,兩人氣味相投,相見恨晚。盧生也對煉丹冶煉有所了解,攀起交情來,還親切地叫唐為“舅”,說是自己的表親。唐先生心腸軟,不願獨自享受山水之樂,就邀請盧生一同前往南嶽衡山。
    這一路上,盧生透露自己要去陽羨探訪親戚,不過現在更樂意跟著“舅舅”踏遍山林。兩人途經一座破舊的佛寺借宿,半夜還在熱烈交談。盧生突然問道“聽說舅舅擅長縮錫術,能不能大致給我說說呀?”唐先生笑著打趣“為了學這個手藝,我可是跑斷了幾十年的腿,哪能隨便就說呢?”盧生卻不依不饒,非要唐先生傳授。唐先生推脫說這是師父定時傳授的秘訣,得到南嶽才能傳承。誰知盧生臉色一變,威脅道“您今天晚上就得教我,否則後果自負!”唐先生大驚,指責盧生“咱們萍水相逢,本是相互欣賞的君子之交,怎麽突然變得像對待仆役一般粗暴?”
    盧生擼起袖子,瞪圓眼睛,凝視唐先生良久,這才坦白“其實我是刺客,您若不教,怕是命喪於此。”說完,他從懷裏掏出一隻烏韋囊,亮出一把彎月形狀的匕首,對著麵前的火熨鬥輕輕一削,如同削紙般輕鬆。唐先生嚇得魂不附體,隻好全盤托出縮錫術的秘密。這時,盧生反倒笑了,解釋道“差點誤殺了舅舅。這技術我大概猜了個五六分,所以道歉了。我的師父是位仙人,派我們十個人走遍天下,專殺那些胡亂傳播煉金術和縮錫術的人。如今我明白了,不會再追究。”盧生拱手施禮後,瞬間消失得無影無蹤。自此之後,唐先生遇見任何修道之人,都會以此事告誡他們要謹慎行事。
    另外,時任潁州刺史的李廓曾抓獲七名擅長縱火行凶的賊人,他們不僅殺人,還吃掉受害者的肉。審訊時,為首的賊人交代,他們是在一名大盜的教導下這樣做的,因為據說吃了人肉後,夜間潛入別人家中時,主人會昏睡不醒,甚至出現夢魘,無法清醒過來,因此不得不吃人肉。而在兩京(長安、洛陽)的旅館中,常常能看到牆上畫著鸚鵡和茶碗,這些其實是江湖黑話中的暗號——鸚鵡嘴的方向指向何處代表行動目標,茶碗的不同樣式則用來傳達緊急程度的信息。
    喜歡樊不多奇聞怪談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樊不多奇聞怪談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