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 不是親者強來親
字數:4316 加入書籤
“是,叔爺爺。”
賈英行禮退下。
賈敬這才認真地看向唐晉卿,“我的意思,良種難得,但我家不打包票。
若是賈英成事,這是一件大功勞,你得在朝堂上替他請功。
若這畝產隻是曇花一現,也與這孩子無關。一切種種你都叫人查探過,賈英並沒有欺瞞虛報。”
唐晉卿忙道“我明白賈兄的意思。”
賈敬點頭,又問他“那你的打算?”
“兩畝共收了八石糧食……”
“近八石!”賈敬糾正他。
唐晉卿笑道“是,差二十四斤就滿八石。依賈英剛才所說,這是優選幾代才培育出的良種,我覺著一顆也不能浪費。
我想著,我按高價全部收了,再分發給農戶栽種。若是來年每畝產量都到了三石以上,再逐漸往外推廣……
事成,這賈英可就要一飛衝天了!將來定是要載入史冊的!”
賈敬聽完卻沉默了一會兒。
唐晉卿有些著急,“賈兄,我真是能為糧食的事兒急出心火來,你有什麽要求隻管提。”
賈敬緩緩出聲“我是個自私之人,這良種必須優先分發我賈氏族人,也不多要,每家按地畝領取。”
於君於民,糧食都是重中之重。
族裏的一雙雙眼睛,如今都盯著這良種。
優先領良種是不影響大局的小事,卻能安撫族人,也能提高賈英在族裏的聲望。
唐晉卿也覺得這是一樁小事,立刻就答應了下來。
賈敬又強調了一遍“唐大人,官場的事兒我不管。可賈英是我族裏孫輩,他又年輕不知事,隻會種田,可別有什麽牛鬼蛇神來攀扯他。”
唐晉卿連連點頭,“賈兄放心。”
賈英拐出賈府,剛走近家門,就見屋裏屋外站滿了人。
見他回來,都沒見過幾次的七大姑、八大姨都來拉他,“哎喲喲,我們英哥兒回來了。早就聽說你能幹,沒想到長得還這樣一表人才。”
“說親了沒有?我娘家侄女長得極好……”
賈英心裏一慌,靈活地避開眾人,往屋裏去了。
隻見自家太爺端坐在正堂,爺奶和伯父伯母等人正滿臉笑意和自己娘說話。
賈英他娘從幼時起直至出嫁,都沒有接受過這樣多的“好意”,她隻能緊緊地握住荷包裏的鑰匙,感受到指尖堅硬的觸感,心裏方覺得好些。
也是賈英娘最先看到了賈英,立刻站了起來,“英哥兒,你回來了。”
六太爺睜開了一直眯著的雙眼,顫顫巍巍地站起來,“英哥兒回來了?”
賈英上前請安,“太爺爺,我回來了。”
“好好好。”
六太爺拍拍英哥兒的肩,“好小子,好小子!”
賈英他大伯母也誇了幾句,又問“聽說官府的人也來了?英哥兒你年紀小,可別遭人糊弄了。”
六太爺不會直接指責孫媳婦,隻是瞪了孫子一眼,“管管你媳婦兒,別不懂裝懂亂說話。”
賈英大伯母臉上一訕,閉上嘴不說話了。
六太爺比這些年輕人可見世麵得多。
當年賈氏一族出了賈代化賈代善兄弟,一門兩國公,一時風頭無兩。
在金陵,但凡你姓賈,人家都得高看你一眼。
六太爺難道不眼饞?隻是家中沒有這樣的人才和機遇罷了。
如今家裏幾個讀書都不成,還是賈敬侄兒一家回府後,家裏人日子才好過了些。
若是他有生之年能看到賈英做官,他也就死而無憾了。
六太爺又說家裏辦了一桌好菜,讓賈英娘帶著賈英去家裏吃飯。
賈英此刻更加明白了尤清之當年之語的含義——“白馬紅纓彩色新,不是親者強來親”。
賈英娘看了兒子一眼,見他點頭,才諾諾應下。
自前次搶糧的事兒後,賈英娘也不管別的了。
反正兒子比她能幹,聽兒子準沒錯。
六太爺高高興興地回去了,眾人也都跟著出去。
賈英送至門口,朝著外頭圍著的人群道“敬叔爺說,糧種的事官府會有打算,不許外頭的打聽,也不準我透露出去。”
剛想開口詢問的眾人一噎,六太爺拿著手裏的拐杖敲了敲地,“都回去,圍著這兒做什麽!”
六太爺轉身對賈英道“你進去拴上門,晚點到家裏吃飯。”
賈英笑著點頭“我知道了,太爺。”
六太爺又拿拐杖揮了揮,趕走了圍觀的人,這才被兒孫們扶著走了。
唐晉卿一邊給皇帝上了折子,一麵帶著人去賈英家收糧。
賈敬的要求,唐晉卿也一一兌現了。
賈氏族裏先按田地大小分下發了糧種。
族裏老人都知道這種子珍貴,叫兒孫們把這些種子好生收著,隻等來年開春後下種。
外頭的人聽說官府發糧種,倒是樂顛顛地去領了。
盡管官府千叮嚀萬囑咐,說這是良種,是給他們拿回去種的。
無可避免地,還是有人沒把話當回事,拿回去就當糧食吃了。
唐晉卿聽說後氣得不行,還是唐夫人勸他“好言難勸該死的鬼,把這些陽奉陰違的都記下,日後官府再發放什麽,先把他們剔除了出去。
將來眼饞別人田裏收獲多,也沒人理他。”
唐晉卿歎道“我哪裏是氣這個,隻是良種難得,我這是可惜。”
唐夫人低頭掩飾自己的無奈,“再可惜人家也落了肚了,還不如先想個法子,杜絕此事。”
“夫人說得是。”
唐晉卿又坐了一會兒,又急匆匆地往外頭去了。
唐夫人忙道“今日休沐,你又出去做何?”
唐晉卿頭也不回“我去讓衙裏一趟,夫人自個兒用飯吧。”
唐晉卿想出來的法子就是,先把派到各個鄉縣的糧食收回來,等來年要播種時,再讓官府的人看著他們撒到地裏,他方才能安心。
發了一半又收回,沒領到的百姓們多少有些怨言,隻不敢找上門來。
唐晉卿也顧不得這麽多了。
半個月後接到皇帝批複,唐晉卿更慶幸把糧種收了回來。
皇帝登基之後的幾年,各地每每有天災。
皇帝家也沒餘糧了。
山東的糧倉也十分要緊,北邊若有戰事,糧草不可或缺。
喜歡紅樓尤氏誰都別想出家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紅樓尤氏誰都別想出家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