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葉落而知秋(今天有主編推薦,小爆一下,三更)

字數:7793   加入書籤

A+A-


    這夜,借住寒山院的徐階徹夜難眠。
    他躺在床榻上,回憶著白天的審案,以及此後發生的事情。
    七位主犯全部陳述完畢後,項天賜宣布把七人押下去,等同案其他人等全部審理完畢後,再一並判定量刑。
    接下來一天,全是會審隆慶元年南闈舞弊案,涉及官員三十七人,江南士紳一百六十七人,其他相關人士二百四十七人,全部被一一帶上堂,由公訴人陳述公訴書,展現證據,傳喚證人當庭敘述證詞.
    到了臨近黃昏時分,會審了大半。
    項天賜宣布,明天上午爭取把剩下的案犯審完,下午合議後陸續對案犯進行裁定和量刑。
    傍晚,有數人悄悄來到寒山院,拜會了自己。
    他們都是江南有數的縉紳,世家豪右的領軍人物。
    商議了一個多時辰後,這些人坐著轎子又悄然離去.
    大家都察覺到大事不妙,不甘坐以待斃.
    “祖翁大人。”
    徐元春的聲音在門外響起,徐階不由一驚。
    “什麽事?”
    “祖翁大人,大好事。”徐元春走進來,一臉的興奮。
    “什麽大好事?海瑞暴斃了?”
    徐元春愣了一下,我也想啊,可惜天不遂人願。
    “祖翁大人,阮仁道死了。”
    徐階一愣,渾濁的眼睛差點鼓出來,不敢置信地問道:“死了,怎麽死的?”
    “說是在獄中服毒死的。想必是良心過意不去,故而服毒!”
    徐元春樂滋滋地說道,要不是強忍著,他都能笑出聲來。
    徐階臉色鐵青,勃然大怒:“蠢貨!一群比豬都要蠢的蠢貨!此時的阮仁道死不死,已經無關緊要了!
    當初他被抓的時候,為什麽不弄死他?現在什麽口供都寫實,所有的人和事都被他咬出來了,還弄死他幹什麽?
    泄憤啊!?”
    徐元春還抓不到自己爺爺暴怒的點,隻是下意識地應答道:“他們說此前人在錦衣衛手裏,根本沒法下手,今晚關在蘇州府衙大牢裏,終於有機會了。”
    徐階氣餒地坐下,沒有力氣罵了,隻是冷笑道:“好了,這下把整個屁股都露出來了。
    也罷,你去問問,到底是哪位在世諸葛,想出這絕世妙計的。”
    徐元春看到祖父那鐵青的臉,強行壓製的怒火,連忙應了一聲,轉身就離開。
    過了一個多小時,那幾位剛離開不久的縉紳們,跟著徐元春急匆匆回來,見了麵就迫不及待地說道。
    “少湖公,不是我們,絕不是我們。我們不會做這與事無濟,還後患無窮的蠢事來。”
    “那是誰?”徐階沒好氣地說道,“總不會阮仁道真的良心發現,羞愧自殺?”
    縉紳甲說道:“少湖公,學生寧可相信他是楚黨的死士,要拉著我們同歸於盡。良心發現?這樣的人能有什麽良心?”
    縉紳乙說道:“少湖公,我們正在叫人查。此事已經鬧翻了天,我們剛趕過來時,警衛軍不僅接管了蘇州府衙大牢,還分巡城中各處,應該是追捕案犯。”
    “動靜這麽大,而且做此事必定要在大牢裏有內應,應該好查,少湖公稍等,肯定會查個水落石出。”
    徐階聽得有些不對勁了,“真不是你們?”
    縉紳甲跺腳答道:“少湖公,我們是想弄死阮仁道,他剛被抓時,我們就想了無數的辦法,可是那會連人在哪裏都摸不清楚,更不用說弄死他。
    現在他把所有的人和事都咬出來了,早就簽字畫押。今天還當庭認罪,上千雙眼睛看著,再殺他有什麽意義?
    這點淺薄的道理,我們還是懂的。”
    徐階臉色更加難看,“那是誰下的手?”
    此時徐階的心裏湧出讓他非常不安的念頭,阮仁道此時死了,對審案毫無影響,海瑞那邊一點損失都沒有,該怎麽審案,還繼續審。
    反倒己方這邊,已經發臭的名聲,更加臭不可聞。
    惱羞成怒,意圖殺人滅口。
    在座的幾位縉紳,也陸續想到這些,一個個臉色無比難看。
    其中縉紳丙忍不住說道:“少湖公,我們對皇上並無絲毫不恭,為何要下如此毒手啊?”
    徐階微閉著眼睛,許久才徐徐說道:“當年胡汝貞,口口聲聲說自己是嚴嵩的人,曾經再三對眾人說道,‘朝野都知道,我是嚴閣老提攜的人。千秋萬代以後,史書上我胡宗憲還會是嚴閣老的人。君以此興,必以此亡。我是嚴閣老重用的人,終有一天要跟著嚴閣老同落’。
    嚴嵩親自寫信給胡汝貞,要他不能把倭寇全部剿了,要養寇自重,稱‘大明朝不能沒有東南,東南不能沒有胡宗憲,倭寇不能不剿,也不能全剿,你胡宗憲在東南一日,我嚴嵩就倒不了’
    結果呢?嚴嵩子死身敗,嚴黨煙消雲散。
    而他胡宗憲,嘴裏念著‘萬裏奉王事,一身無所求。也知邊塞苦,豈為妻子謀!’成了東南剿倭大功臣,也成了世子黨的頭馬。
    老夫聽說,胡宗憲進京述職,在西苑向當時還是裕王世子的皇上告辭,皇上送了他一句話,‘皇爺爺認為忠誠不絕對,就是絕對的不忠誠。但是孤卻認為,隻要忠於大明,就是忠於孤。’
    自此,皇上叫往東,胡宗憲不敢往西。也自此有了新的東南一黨。”
    幾位縉紳麵麵相覷,徐相國伱說得什麽意思?我們怎麽聽不懂啊!
    是不是徐相國段位太高,說的話我們聽不明白啊?
    徐階緩緩說道:“隻要忠於大明,就是忠於皇上。一句話,讓胡汝貞以及東南係諸多名將能臣忠心耿耿,絕無二心。
    現在,就連天下第一諍臣,也被這句話,蠱惑得變壞了,變得會用下作手段。”
    縉紳甲目光一閃,“少湖公,你是說阮仁道是海瑞殺的?不,絕不可能。海瑞怎麽可能做出這樣的事情來?”
    徐階沒有出聲。
    大家等了一個多小時,有人來回報。
    “報,查到了。”
    縉紳甲看了徐階一眼,連忙問道:“是誰?”
    “是吳江縣的一位秀才。
    他的舅舅是蘇州府衙典史。他的恩師被阮仁道咬了出來,眼看著要家破人亡,於是就央求了舅舅,潛入府衙大牢裏,給阮仁道下毒,為師報仇。”
    “現在這個秀才呢?”
    “江蘇布政司和按察司都在抓這個秀才,還有錦衣衛也在抓此人。不過聽說他下毒後,馬上就逃出蘇州城,不知所蹤。
    不過大家相信,他還是脫不出朝廷的天羅地網,早晚會落網的。”
    幾位縉紳長舒了一口氣,揮揮手,把報信的仆人斥退。
    “少湖公,現在真相大白,你也該放心了。”
    徐階淡淡地笑了笑,“是啊,老夫也放心了。”
    等幾位縉紳匆匆離去後,徐元春不明就裏,忍不住問道:“祖翁大人,這到底是怎麽回事?”
    “君子可欺以方。”徐階緩緩答道,“可惜真相是殘酷的,他們寧可相信最縹緲的結果,也不願麵對最真實的結果,老夫又何嚐不是。
    大哥兒。”
    “祖翁大人。”
    “天亮後,你馬上回華亭,花高價買三千畝水田,一定要你情我願地買賣,再去華亭縣戶房辦好過戶契約,登記在魚鱗冊上。”
    徐階突如其來的交代,讓徐元春不明就裏,但祖父的積威,讓他不敢多問半句。
    “祖翁大人,孫兒現在去準備,天亮就出發。”
    徐階一把抓住徐元春的手,眼睛死死地盯著他,盯得徐元春心裏發怵。
    “大哥兒,記住最要緊的事。”
    “祖翁大人請吩咐。”
    “這三千畝水田過戶在徐家祠堂名下,作為徐家一族的義田。千萬不要再掛在徐府名下。切記,切記。”
    徐元春更加詫異。
    掛在徐家祠堂名下,作為徐家一族的義田?
    祖父這是怎麽了?
    “快去準備,天亮就走。越快辦越好,不管花多少銀子,盡快,馬上買水田。買到十畝就過戶十畝,買到一百畝就過戶一百畝,買到一千畝就過戶一千畝。
    快,快,快!”
    徐元春不敢多問,隻好拱手應道:“是,孫兒記住了。”
    第二天一早,眾人又聚集在督糧道衙門前。
    昨晚隆慶元年南闈舞弊大案主犯阮仁道被人毒殺的消息,早就傳遍蘇州城。大家站在衙門前,議論紛紛,都在揣測著,該案今日會不會照常審理。
    嘎吱一聲,衙門大門打開,警員照常出來,警衛軍依舊如昨天那樣包圍整個督糧道衙門。
    眾人驗過身份和文書,紛紛進到會審廳圍廊和庭院裏。
    徐階、王世貞等人陸續在圍廊各自的位置上坐下。
    眾人的眼神都很複雜,都在心裏揣測著,海瑞下一步,到底要賣什麽藥。
    項天賜帶著同審官入堂,會審繼續開始。
    在開始時項天賜聲明一句,說昨晚南闈舞弊案主犯阮仁道被毒殺,江蘇警政廳正在追捕凶犯,另案處理。
    但不會影響舞弊案的審理和後續裁定量刑。
    上午,李梁安對舞弊案剩下的一百多位案犯進行公訴,至此,舞弊案涉及到的官紳以及相關人士四百一十一位,全部被提請公訴。
    下午時分,項天賜經過合議後,代表江蘇按察司宣判,四百一十一位案犯罪名成立,最高量刑斬立決十一人,絞刑二十三人,斬監候七人,流五千裏七十五人,流三千裏一百七十九人,其餘徒刑二十年到五年不等,皆加沒收非法所得,或罰若幹銀,或抄沒家產.
    判得真重啊。
    圍廊的縉紳們聽得不由倒吸一口涼氣。
    案犯家眷們更是哭成一團,被叉出去不少人。
    庭院圍觀的諸生和百姓們,紛紛叫好,還有甚者叫囂著判得太輕,應該把這些人全部斬立決。
    黃昏,徐階心思重重地回到寒山院,幾位縉紳又來了,他們反倒有些高興,逃出生天的那種慶幸高興。
    終於有人把這天雷扛過去了。
    縉紳甲說道:“少湖公,南闈舞弊案嚴懲,也是沒有辦法。眾目睽睽,民情洶湧,總要有個交代。”
    縉紳乙說道:“《南京政報》、《江蘇政報》,還有上海的《長江報》、《上海商報》,這些少府監的喉舌,正在大肆報道此案。
    不僅江蘇一地,安徽、浙江,甚至江西、湖廣,十數萬諸生秀才,都在議論紛紛,群情洶湧。
    風浪大,要想平息下去,自然要多費一番功夫。”
    給個交代?
    隻要不把你們交出去當交代,死誰你們都不會放在心上。
    這會你們居然還體諒起朝廷來了。
    你們這些自私自利的人,老夫早就看透了。
    徐階也不點破,隻是說道:“且看明日會審,又是如何。”
    幾位縉紳對視一眼。
    誰都知道,明日會審,審的是三大禁書案,跟徐公你的長子徐璠有關。
    還將會審南闈舞弊案頭號中介天界院衍伸出來的,一係列貪贓枉法、侵占田地、欺男霸女案,其中你家二公子徐琨、三公子徐瑛都有關聯,作為三百六十七位案犯,一並受審。
    縉紳甲勸道:“徐公,二公子和三公子涉案不深,估計也就訓誡兩句也就了事。就算判處徒刑,等風頭一過,我等願意為徐公到京師奔走一番,定能爭取個從輕發落。”
    是啊,你老人家這麽多門生故吏兜底,還有得意門生張居正為內閣總理,這樣雞毛蒜皮的案子,肯定能保兩位公子平安無事,活蹦亂跳地回家。
    至於大公子徐璠,涉及三大禁書,尤其那本《西苑春夢》,犯有大不敬,要是換作太祖皇帝在,徐家連根都被拔了。
    雖然徐璠沒有親自動筆,隻是幕後出錢之人,可是這罪名沾上了就不是好事,誰敢給他求情。
    所以大家自動省略他。
    徐階沒有出聲,隻是拱手說道:“多謝諸位賢達。”
    等眾人離去,徐階正要叫徐元春給他備夜宵,話到嘴邊,突然想起自己叫他去辦正事。
    他背抄著手,站在窗口,仰頭看著殘月。夜風清涼,吹來不知何處的絲弦之聲。
    今日會審上有人家破人亡,晚上卻有人彈冠相慶。
    徐階突然想到,如果徐家破亡,悲切的人多,還是歡慶的人多?
    許久後,徐階才幽幽地歎息道。
    “動弦別曲,葉落知秋。風生大野,水向東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