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八章 風雷行動!

字數:8112   加入書籤

A+A-


    西征軍在天山南路和金山東麓打得精彩,京師裏的爭鬥也同樣精彩。
    西苑紫光閣,朱翊鈞看完手裏的文卷,輕輕地放在桌子上,往後椅背上一靠,閉目養神。
    坐在下首位上的潘應龍屏住呼吸,心裏有些緊張。
    王一鶚在鄂西、湘西和貴州改土歸流上搏了一把,出奇計拔除西南改土歸流最大的障礙之一播州楊氏,他搏贏了,名聲大震,被稱為大明第一能臣。
    自己也必須搏一把。
    今天呈給皇上的這份文卷就是一次賭博,隻是不知道自己賭贏了還是賭輸了。
    “鳳梧啊,駙馬府有經常去嗎?”
    朱翊鈞的聲音突然響起,把潘應龍的思緒拉了回來。
    駙馬府?
    自己的丈母娘寧安大長公主,老丈人駙馬都尉李和,駙馬府!
    “回皇上的話,臣每次休沐日都會陪夫人回駙馬府。臣已經孤無親人,丈人一家就是臣在世上最親的親人了。”
    “每次休沐日去駙馬府?嗯,你是個好女婿。朕卻不是個好女婿,或者說,朕成不了好女婿。”
    朱翊鈞眼睛睜開,微抿著嘴巴,喃喃地說道。
    潘應龍沒有出聲。
    朱翊鈞本就不期待他的回答,繼續往下說。
    “朕也不是一位好丈夫,以後不知道能不能成為一位好父親。鳳梧,你知道為什麽嗎?”
    直接問話了,不答不行。
    潘應龍答道:“皇上,臣愚鈍,臣不清楚。”
    “魚與熊掌不可兼得!”
    潘應龍看著朱翊鈞那張非常年少卻沒有一絲稚氣的臉,有些明白話裏的意思。
    皇權的光太亮,把親情都蓋住了。
    “鳳梧!”
    “臣在!”
    “你現在已經成家了。在老派人的眼裏,沒有成家,就是辦事不牢,擔不起重任。沒有子嗣,就是不明世間艱辛,無法任事。
    現在好了,你成家了,好好跟素兒表妹過日子,早點誕下子嗣。”
    潘應龍應道:“臣遵旨。”
    朱翊鈞的右手在潘應龍遞交的文卷上拍了拍,“現在胡公還躺在醫院裏,總戎政使空缺,你潘鳳梧是資政學士,有資政谘議之權,說說,你推薦誰接任。”
    潘應龍喉結上下抖動。
    皇上問到關鍵問題了,搞不好就是一道要命題,自己必須謹慎回答。
    “回皇上的話,臣覺得資政大學士、內閣襄理、兼兵部尚書譚綸譚公最合適。”
    朱翊鈞看著潘應龍沒有出聲。
    潘應龍心裏有些忐忑不定,不知道自己的回答有沒有讓皇上滿意。
    “可是有人非議,說譚公是內閣的人,怎麽能執掌戎政府呢?還說文官理民政,勳貴治戎政,是太祖皇帝定下的祖製。
    鳳梧,你怎麽看?”
    不好,這才是要命題。
    但是朱翊鈞的目光沒有給潘應龍太多的思考時間,他腦子飛快地轉了一圈,沉聲答道:“皇上,臣覺得這些非議十分荒謬。
    大明文武百官,分什麽內閣戎政府?難不成還分禦史台、宣徽院?難道不都是皇上的臣子嗎?
    勳貴?譚公因軍功封東寧侯,世襲罔替,就不是勳貴了?難不成在他們眼裏,兩祖列宗封的是勳貴,皇上封的就不是了?”
    朱翊鈞哈哈大笑:“說得好,鳳梧說得非常好。”
    潘應龍暗地裏輕輕長舒了一口氣。
    朱翊鈞又拍了拍禦案上那疊文卷,“鳳梧,你相信修齊廣和趙俊海幕後的貴人,就是這兩位?”
    潘應龍恭聲道:“回皇上的話,這事臣不敢確定,總是要查了才清楚。”
    “對,要查了才清楚。這世上最怕就怕認真二字。萬事隻要認真地往下查,都會水落石出。
    修齊廣和趙俊海的案子,你知道怎麽查?”
    查案不就是光明正大地查嗎?
    我今天到西苑來呈稟文卷,就是想從皇上手裏討得一方尚方寶劍,好公開了查。
    怎麽皇上還這麽問?難道他沒有明白臣的意思?
    不可能,皇上心思多機敏的人,自己這點小九九在他眼裏就跟透明似。
    那皇上為何要這麽問?
    不過皇上跟世宗皇帝不同,你有什麽疑惑,直管問,皇上絕不會給你打啞謎。
    “皇上,臣愚鈍,一時間不知道該怎麽查了。”
    朱翊鈞突然笑了,“連鳳梧這麽聰明的人,都不知道怎麽查了,可見這事不僅複雜,而且牽涉極廣,牽一發而動全身啊。”
    潘應龍馬上打蛇隨棍上,“臣愚鈍,但是臣知道此案水太深,擔心攪起波瀾影響朝政,故而向皇上討個垂訓。”
    “討個垂訓?什麽垂訓,無非是到朕這裏來摸個底,想看看朕的態度。鳳梧,你不用探,朕一直就是那個態度。
    作奸犯科之徒必須嚴懲,為非作歹之事必須禁止,這沒有任何回旋餘地。”
    潘應龍正要開口辯解,朱翊鈞揮了揮手,“鳳梧,朕知道你的意思。你也明白朕的態度,也沒有枉法的意思,你隻是想探一探朕對那些人的態度,好在這件案子上拿捏好尺寸。”
    我還能說什麽!
    潘應龍拱手道:“皇上聖明!”
    “什麽聖明啊,朕無非是在端水,朕覺得自己已經成了大明第一端水大師了。”
    皇上,你真是太客氣了!何止大明,天下全世界,你都是第一。
    寂靜又過去十幾秒鍾,朱翊鈞問道:“朕下詔召黔國公沐朝弼進京,鳳梧知道嗎?”
    “臣知道。”
    “王一鶚發了八百裏急報,說兩艘滿載金銀珠寶的快船,過了武昌,直下瓜州,轉走運河。
    王一鶚還說,他已經查明,這兩艘船是沐朝弼的心腹親信,帶著財貨先行上京,幫沐朝弼上下打點。
    鳳梧,你年輕有為,又常出入西苑,簡在帝心啊。兩艘官船的財貨,肯定有你一分,記得跟朕三七分啊。朕七你三。”
    對於朱翊鈞的打趣,潘應龍哭笑不得。
    皇上,你這個玩笑真是一點都不好笑。
    潘應龍義正言辭地答道:“皇上,臣絕不會接受這些賄賂。皇上和朝廷給臣的俸祿和津貼,足以讓臣衣食無憂。”
    朱翊鈞看著,嘴角浮現出一絲笑意,“你想要也沒有。朕給太嶽公秘密交代了,叫戶部稅政稽查局,在江都把這兩艘船財貨扣了。
    沒有完稅證明,稽查局有權查明它的來源。”
    沒錯,潘應龍知道商律稅法裏有規定,稅政稽查局有權調查大明境內或者與大明有關的任何財貨,確保它有經過交易且完成了納稅。
    說人話就是稅政稽查局有權查全世界的錢和貨物,查證它有沒有在大明境內,或者與大明百姓和企業進行過交易。
    有過交易就必須完稅,沒有完稅就補稅外加補罰款。
    這個條款後麵還有一條補充,該交易不管合法或非法
    初時潘應龍也不是很明白這一條是什麽意思,特意問了律政院的律政郎才搞清楚,原來稅政稽查局沒有責任去鑒別交易是合法還是非法,它隻關心你有沒有產生交易,隻關心你產生了交易就必須納稅。
    至於交易合法還是非法,就由其它部門去鑒別,它隻負責收稅。
    太狠了!
    這擺明了山賊海盜打劫完路過,高低都得把稅補足了。
    敢不交?
    稅政稽查局下屬一支稅警總隊,除了打擊走私之外,還負責追逋賦稅。骨幹是一部分錦衣衛,還有部分水師。
    一般的山賊和海盜,你真打不過他。
    就算它的稅警總隊打不過,它還可以搖人啊!
    一支穿雲箭,千軍萬馬來相會!
    內閣一紙文書,警衛軍、營衛軍,甚至水師、海軍陸戰隊,必須快速響應!
    不動?還要不要糧餉了?
    潘應龍心裏忍不住嘀咕,皇上實在是太狠了
    沐朝弼一直偏居雲南,與內地和中央相隔甚遠,很多新時代的風都沒有吹到那裏去。他這個土鱉,哪見識過這手段!
    稅政稽查局查財貨,又不是沒收你的錢財,交了稅一定會還給你。隻是這個調查過程是一個月、三個月,還是半年,那得看稅政稽查局接到什麽樣的指令。
    可是你沐朝弼敢在路上磨蹭半年嗎?三個月不到皇上就能找理由褫奪你的爵位!
    而且你沐朝弼在路上知道自己的財貨被朝廷“有關部門”查封,機靈一點的就明白這是皇上在敲打,趕緊走快一點,最好插上翅膀。
    敲打不吃,你想吃廷杖啊!
    但皇上無緣無故地提沐朝弼幹什麽?
    沐朝弼,黔國公!
    太祖皇帝冊封的勳貴一脈。
    明白了。
    原來皇上的意思是這樣啊。
    潘應龍試探地答道:“皇上,沐朝弼這四艘船的財貨,想必有不少是民脂民膏,而且勳貴開礦、商貿都不繳稅,已經是公開的秘密,確實該查一查。
    皇上此前一直有強調,稅賦乃大明根基,取之於民,用之於民。但是有人卻憑借朝廷給予的殊榮,以為逃逋稅賦的空子。
    逃稅逋賦,實在可惡,既在挖大明根基,又是對其他按章繳稅之人的不公平。不公平,這就有違了皇上教誨的天下為公啊!
    此風大不可漲。
    對了,臣想起了,上月戶部和刑部聯合行文,再三強調了在地方大力推廣依法納稅的宣傳,也要求地方加大對逃稅逋賦的清查和打擊。
    順天府身為大明首善之地,繁華衝要,逃稅逋賦卻比比皆是,戶部幾次點名批評了順天府。臣身為順天府尹,十分不稱職,有負皇恩,有虧朝廷重任。”
    朱翊鈞點點頭,“知恥而後勇,那你準備怎麽做?”
    “臣回去後馬上布置,大力宣傳依法納稅,以及大力打擊逃稅逋賦。嗯,臣組織一次全麵大行動,就叫風雷行動。風是春風,宣傳依法納稅。雷是春雷,打擊逃稅逋賦。”
    朱翊鈞欣慰地點點頭:“鳳梧辦事,朕是放心的。放手去做吧!”
    “臣遵旨!”
    回到順天府衙簽押房,潘應龍叫來南宮冶和沈萬象,把自己在回來的馬車上心擬的《風雷行動》的草案,講給他倆聽,讓他們琢磨一下,看看有什麽需要修正和補充的。
    怪事!
    南宮冶和沈萬象對視一眼!
    府尹去西苑,兩人是知道的,也知道是去幹什麽。
    怎麽一回來就布置這個什麽風雷行動,宣傳依法納稅,打擊逃稅逋賦?
    府尹去西苑,吃了一腦子迷魂藥回來?
    書辦在外麵稟告:“稟府尹大人,鎮撫司鎮撫使蘇大人拜會。”
    “老蘇鼻子挺靈的,快請進。”
    蘇峰風風火火走進簽押房,見屋裏另外兩位是南宮冶和沈萬象,都是潘應龍的心腹,沒有什麽好避諱的,直接開口。
    “鳳梧,我跟我們宋都使稟告了,宋都使的意思是,這出戲順天府唱主角,我們錦衣衛隻是在旁邊敲敲鼓,打打鑼。”
    潘應龍笑了,“蘇大人請坐。怎麽,你們錦衣衛隻想在台下,連上台唱個配角都不肯。”
    蘇峰嘿嘿一笑,“鳳梧,你麵前我也沒有什麽好隱瞞的。我們宋都使說了,這事牽涉到那邊,我們錦衣衛跟那邊關係密切,我們一上台,不管什麽角,都尷尬了。
    不要說唱好,能不能唱下去都不好說。萬一唱砸了,我們錦衣衛擔不起這麽大的責任。”
    潘應龍搖了搖頭:“你們宋都使,還真是個謹慎人啊。”
    蘇峰嘿嘿一笑,也不答話。
    南宮冶和沈萬象對視一眼,心裏嘀咕著,錦衣衛都指揮使,敢不謹慎嗎?
    潘應龍等雜役上茶,離開後才繼續開口。
    “錦衣衛有自己的顧慮和考量,本官能理解。既然讓我們順天府唱主角,你們打下手,但你們不要出工不出力啊!”
    蘇峰拍著胸脯說道:“放心好了,宋都使再三交代我,要我們鎮撫司好好與順天府配合,支持潘府尹把這出戲唱好了。
    順天府得麵子,我們錦衣衛得裏子。”
    南宮冶和沈萬象聽懂了,錦衣衛的裏子就是在皇上那裏得到讚許,那確實比什麽麵子都強。
    錦衣衛是天子親軍,再多的麵子,也不如博得一分好裏子!
    “既然有蘇鎮使這句話,那本官放心了,《風雷行動》一定能順利進行,收獲滿滿。”
    蘇峰眼睛發光,“風雷行動!聽聽這名字就帶勁。說吧,要我們鎮撫司怎麽配合!”
    潘應龍把行動草案一說,蘇峰眼珠子都要瞪出來了。
    “什麽?你叫我們鎮撫司配合順天府搞依法納稅光榮的宣傳,以及嚴厲打擊逃稅漏稅的清網大行動?
    你這是哪門子的風雷行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