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章 河州樂浪郡昭明城

字數:7994   加入書籤

A+A-


    “目前一月河港隻剩下不到兩百人,聚集在城堡舊址東邊四公裏外,形成一個村莊.此前的港口設施基本上全部毀掉,僅有的一條棧橋也早就朽爛壞掉了。”
    這幫葡萄牙人混得這麽慘!
    “有知道什麽原因嗎?”
    “沒有,九尾狐號隻發來這麽多訊息。”
    王逢巨、皇甫檀、朱璟法對視了一眼。
    “朱艦長,打旗號通知長沙、開封、建新和武康號,叫他們做好準備,各準備五十名武裝水兵,放下交通艇,登陸一月河港。
    你這邊也做好準備。”
    “是!平涼號也準備五十名武裝水兵,準備好兩艘交通艇。”
    “我和皇甫主任親自上岸看看,朱艦長,你暫時接過指揮權。”
    “遵命!”
    第二分艦隊有三艘甲級戰列艦,平涼、長沙和開封號。
    六艘乙級戰列艦,建新、武康、西充、梓潼、曲江和龍岩號,還有二十六艘護衛艦、巡航,以及十二艘武裝帆船做後勤支援艦,以及四艘通訊艦。
    所有艦船上的火炮加在一起有兩千多門,
    這個戰力就算現在去攻打西班牙,足以把西班牙國王費利佩二世嚇得心肝亂顫!
    他依為柱石的西班牙無敵艦隊,總共才一百五十艘帆船,三千門火炮。
    王逢巨不擔心誰會在一月河港設下圈套,引他們去上當。
    誰伏擊誰還不一定!
    當實力強大到一定程度,可以無視一切陰謀詭計。
    王逢巨就想去看看,葡萄牙人在巽洲這麽重要的據點是怎麽沒的。
    根據先遣測繪隊勘測的數據和地圖來看,一月河港非常適合做開拓據點。
    那裏有一處海灣,腹寬口窄,風平浪靜,水深灣闊,是天然的深水良港。
    從經度來看,一月河港在南緯二十三度左右,南回歸線附近,大明即將修建的祝融郡離淵港是南緯三十四度,隻相差十一度。
    從經度來看,一月河港在西經一百五十九度,離淵港在西經九十六度,相差六十三度。
    地圖上初步算了一下,大約三千海裏,飛剪船跑二十天。離淵港到炎離港大約五千海裏,飛剪船需要跑三十五天。炎離港到廣州港一千八百海裏,十二天就到了。
    算下來隻需要六十到七十天就能把物資和人口從廣州或香江港運到巽洲東海岸。
    這條航線比橫穿太平洋到巽洲西海岸,再圍著平安角繞一大圈要便利得多,關鍵是可以充分利用季風。
    夏季,巽洲東海岸吹的是自西向東、自北向南的風,一直到坤洲最南端的離淵港,繞過好望角進入大南洋,吹的是自南向北的東南信風。
    斜穿大南洋過炎中海峽,進入南海,繼續趁著東南季風,一路北上,直抵香江港。
    到了冬季,趁著東北季風和東南信風,從香江港一直順風斜穿大南洋,直抵離淵港。進入大西洋,趁著坤洲西海岸的東南信風,一直向西北而去,直抵一月河港。
    這是海軍部在綜合了諸多水文、天氣勘測和記錄資料後,規劃出的一條非常完美的航線。
    一月河港是非常重要的節點,不容有失!
    艦隊很快來到一月河港外海,這裏果真是一處天然良港,兩邊是陸地如長臂伸入海中的海岬,中間是入口。
    王逢巨站在在一艘交通艇船頭上,皇甫檀坐在他身後,十艘交通艇,載著兩百五十名武裝水手,穿過海岬之間的灣口。
    王逢巨低頭看了海麵一眼,深藍幽靜,少說也有十米深。
    左右看了看,海岬之間的海麵有近兩裏寬。
    兩邊的海岬地形險要,修築要塞和炮台,可以把這片出入海麵全部封鎖,禦敵於港外。
    交通艇駛進海灣裏,豁然開朗,裏麵的海麵非常寬闊,海岸線彎曲漫長,方圓幾十公裏。
    周圍山巒連綿,還有幾處河流,雖然河麵不寬,但是能提供足夠的清水。
    海麵上有幾座島嶼,左邊那座島最大,方圓幾公裏。
    一眼看去,海麵寬闊,波瀾不驚,海水幽藍,果真是一處優良的天然深水海港。
    王逢巨舉著望遠鏡,環視著海灣,在一處沙灘上看到有人跑來跑去,應該是居住在這裏的葡萄牙人。
    交通艇衝上沙灘,武裝水手翻身下船,踩著浪花上到沙灘,迅速展開。
    過了一會,五位葡萄牙人走了過來,他們都是三四十歲的男子,衣著破爛,麵黃肌瘦,還有兩位頭發胡子花白,顯得十分蒼老。
    五人被武裝水兵帶到跟前,看到王逢巨和皇甫檀,他們連忙把遮陽的帽子取下,緊緊地捏在手裏,看一眼兩人又急忙低下頭。
    “問問他們,是不是葡萄牙人?”
    王逢巨對通譯說道。
    “是。”
    通譯巴拉巴拉跟幾位葡萄牙人說了幾句。
    “提督,他們是葡萄牙人,在這裏居住了有二十多年。”
    “他們有多少人,男女老幼有多少?”
    通譯又開口交流了一會,回答道:“提督,他們總共有一百七十六人,婦孺有一百二十七人,男子隻有四十九人。”
    “男的這麽少?”
    “提督,這裏生活很艱難,雖然這裏土地肥沃,但是周圍有非常多的土著人,時常襲擊,每年都會被殺死殺傷不少人。
    這裏離其它港口很遠,又不在繁華的商路上,非常偏遠僻靜,很多年輕人都待不住,一旦有船隻停在這裏,就會有一批人跟著走了,一走就沒有下落了。
    那位老者說,他們這個村莊原本有六七百人,可是中間經過法國人襲擾紛爭,死的死,逃的逃,十年前隻剩下三百人。
    這十年由於土著人襲擊,加上年輕男子也都跑光了,現在隻剩下這麽點人了。”
    王逢巨點點頭,轉頭對皇甫檀,“皇甫主任,怎麽辦?”
    “老幼婦孺沒有什麽威脅,我們開拓新港口,正缺人。”
    “好,”王逢巨對通譯說道,“你告訴他們,這裏現在是大明海外領地,以後不叫一月河,改叫昭明城,這一片叫河州樂浪郡。
    他們以後要是願意留下,可以留下,但是必須效忠大明,遵守大明律法。背叛大明,可是要死全家的。
    給他們講清楚,讓他們考慮清楚,不想留下的,我們可以把他們捎到北麵的小海灣港去。”
    通譯跟五位葡萄牙人巴拉巴拉交流了一會,轉頭問道:“提督,這些人問,大明是不是要在這裏築城修港口?”
    “是的。”
    “那他們留下來,會不會被區別對待?”
    “怎麽區別對待?”
    “他們信基教。”
    “切,大明信基教的子民也不少。但是有一點,你們可以信基教,但是必須跟羅馬教廷一刀兩斷。教皇的話以後不好使,我大明皇帝的聖旨才好使。”
    通譯轉頭交流一會,轉過頭來神情複雜地說道:“提督,他們屬於胡格諾派,當初跑到這裏來,就是躲避羅馬教廷的迫害。”
    “啥,胡格諾派?西夷的武林門派嗎?跟我們武俠章回裏說的華山派、武當派那樣?”
    “不,不,提督,胡格諾派是西夷基教衍生出的新教派,他們屬於歸正宗,就像佛門分律、禪、天台等諸宗。隻是西夷基教各宗裏羅馬教廷勢力最大,對其它不同宗的勢力趕盡殺絕。”
    “原來跟羅馬教廷不是一路人,那沒事,隻要你們的教派遵循大明律法,接受禮部宗教司管轄,其餘的隨便。”
    交流後,葡萄人兩位老者不敢相信通譯的話,衝到王逢巨跟前,激動地呱呱啦啦問個不停。
    通譯連忙在旁邊翻譯道:“他們問,大明真的對胡格諾派沒有任何敵意嗎?”
    “我們都不知道他們是哪根蔥,幹嘛要有敵意?再說,我們連羅馬那位都不放在眼裏,他們什麽胡格諾派算個球啊?
    隻要老老實實,不犯奸作科,他們信什麽我們不管。”
    聽完通譯的話,五個葡萄牙人抱在一起,放聲痛哭。
    怎麽還哭上了?
    “提督,主任,他們就是因為屬於胡格諾派,法國人撤走時,把他們拋棄了。葡萄牙人放棄這裏時,也連他們一並放棄了。”
    “還真是命苦。
    叫他們放寬心,我大明乃人類文明之燈塔,海納百川。不過想做大明子民,沒有那麽容易。他們暫時按照海外領地暫居民處理。”
    接下來,王逢巨和皇甫檀主要做幾件事。
    第一在兩邊海岬修建要塞和炮台,東邊海岬的山被取名東柱山,西邊的自然叫西柱山。
    第二就是在合適的位置修建港口和城堡。
    要塞、城堡和炮台,都是用鋼筋混凝土澆築基柱,再用豐富的木材做柵欄,裏麵填土。艦隊總共才四五千人,輪流來施工也幹不了多少活。
    再說了,也沒有那麽多水泥和鋼筋。
    先湊合著用,等巽洲農墾師派人來了再說。
    第三就是派出多支先遣隊,向四周勘查。他們雇傭熟悉環境的暫居民做向導,在一個多月的時間勘察了方圓四百多公裏的區域。
    這片區域有七個部落,大的有上千人,小的有三四百人,見麵就幹架。
    明軍對這些同宗同源的夏商遺民也不客氣,滑膛槍、六零短管炮、手榴彈,咣咣亂打,死傷一大片。
    沒法子,這些族人出走太久,蠻化太深,需要好生教化。雖然教化的手段強硬了些,但是不打不成器。
    要想脫胎換骨,重歸華夏文明,必須經曆一番痛苦。
    等這些土著部落都知道厲害,心生畏懼,勘查隊這才轉換態度,用一點點白糖、食鹽、棉布收買部落首領和祭司,表示以後大家和平相處。
    你們可以用皮毛、獵物以及食物來跟我們交換白糖、食鹽、棉布等各種好東西。
    青壯可以來昭明城幫工,可以掙工分,工分可以換那些好東西。
    首領和祭司看到這些新來的人,翻臉時心狠手辣,可好好說話卻很和氣,又聽到這麽好的條件,試著交換了幾次,很公道。
    又組織了幾百人來幫工,果真能掙工分,工分真的很換好東西。隻是一天工分換的東西很少,但土著們覺得太值了。
    這些好東西以前不要說見過,連想都沒有想過,現在居然有機會換到!
    不就是辛苦些,多出力多流汗嗎?
    沒關係!
    以前我們流再多的汗、出再多的力也換不來這些好東西啊!
    這些土著青壯們大聲疾呼!
    我們希望能多流汗,多出力!
    我們要求加班!
    使勁地拿我們做牛馬,隻要能多給工分,讓我們換到更多的好東西。
    有了三四千名土著牛馬加班加點地幫忙,昭明城的工程進度非常快。
    兩個多月後,東西柱山的要塞和炮台築好,昭明城也初見規模,方圓兩裏多長的棱堡修建成功。
    石頭和鋼筋混凝土基柱,上麵是前後木柵欄夾夯土。牆高四米,開兩門,防禦一般毛賊和海盜足夠了。
    海港也修好了三條棧橋,可以同時停泊十二艘戰艦。
    看到差不多,王逢巨留下兩艘護衛艦、三艘巡航艦和一艘通訊艦,還有五百守軍,主力離開昭明港,繼續北上。
    很快來到小海灣港,跟嚇得心驚膽戰的葡萄牙“紅木”領地總督進行了友好親切的會談。
    王逢巨鄭重告訴他們,根據大明皇帝聖詔,大明在巽洲給葡萄牙人保留了一塊南緯十五度以北,南緯五度以南,海岸線縱深一百公裏的暫居區。
    等到你們國王塞巴斯蒂昂一世同意大明的和談條件,再送你們撤到蓐收海幾座島嶼上。
    你們的國王不會同意?
    嗬嗬,那太好了!
    我們連蓐收海那幾座島嶼都能省了。
    通知正式送達後,王逢巨帶著艦隊繼續北上,他們的目的地是商州句芒郡東部海岸,新修的春木港。
    萬曆六年三月十一日,艦隊穿過芒種島(特立尼達和多巴哥)。
    這其實是兩個島嶼,南邊的主島是芒種島,北邊小一點的島叫芒種北島。
    它們屬於東蓐收群島最南端,因為發現它們的艦隊路過這裏時,正好是芒種節氣,就取了這個名字。
    從芒種島和芒種北島之間穿過去,就進入到蓐收海域。
    海軍部計劃在這裏修建一個港口和城堡是正確的,它是蓐收海與巽洲東、南部的通路門戶。
    “發信號,通知各艦加強警戒。
    北邊的東蓐收群島,島嶼眾多,海域複雜,是西夷海船隱匿的好地方,不要掉隊,謹防有膽大包天的偷襲。”
    “是!”
    過了兩天,一大早,王逢巨和皇甫檀在艦長室與朱璟法、以及艦上軍官一起吃早飯,突然有值旬官跑來報告。
    “前方警戒偵查的通訊艦雨燕號發來信號,發現戰艦!在我們東南二十六海裏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