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三章 遇到張四維,算你們倒黴!

字數:6541   加入書籤

A+A-


    沈一貫的聲音在會堂裏回響。
    “今天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與禮部和太常寺,召開戲曲協會擴大會議,是積極響應皇帝陛下於十二月二十六日在《皇明朝報》上,頒布的《關於進行大明精神文明新一階段建設的禦批》。
    戲曲是大明文藝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戲曲工作者,也是大明文藝工作者的重要組成成員。你們肩負著宣傳教育、歌頌真善美等精神文明的重要任務。
    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有感於目前大明精神文明建設的狀況,要對一些曆史問題就像厘清和調整,故而召開這次擴大會議,邀請了在京的諸多地方戲曲的代表。
    精神文明委員會承宣廳統計過,今天與會的戲曲演藝工作者,合計一百九十二人,有班主、管事和演員,全部到齊。
    代表著六十二個在京戲班,以及昆曲、徽劇、黃梅戲、河南高調等十一個地方劇種。不敢說完全野無遺才,但是足以最廣泛地代表大明全國戲曲行業。
    另有戲曲戲本創作工作者六十四人,他們有的還是文藝聯合會文學協會的成員。”
    沈一貫口才很好,說的話很流暢,要表達的意思也很明確。
    他此前那口寧波方言很重的口音,也糾正過來,很純正的北京官話,隻是偶爾會摻雜著一兩個寧波口音的詞。
    “他們在為戲曲工作做出重要的貢獻,也是大明戲曲工作者,乃至大明文藝工作者.
    好了,現在由資政學士、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張四維主任,做重要講話,大家歡迎!”
    說完,沈一貫率先鼓掌,眾人也跟著一起鼓掌,台上台下掌聲一片。
    沈一貫的話,台下的俞巧蓮、董理,包括湯顯祖等才子,也就聽了個熱鬧。
    但是主席台上的諸位官員,卻是聽出遮藏不住的鋒芒和殺氣。
    尤其是潘晟。
    接到精神文明建設委承宣廳發來的公函,身為禮部尚書的是不想來的,派右侍郎兼管文化司吳國倫,外加文化司藝術局郎中屠隆來,足以應差。
    一個戲曲協會的所謂擴大會議,來一個分管部務的侍郎就足矣,很給張四維的麵子。
    隻是張居正不知從哪裏知道召開戲曲協會擴大會議的消息,派心腹來,跟潘晟捎來幾句話。
    聽完張居正捎來的話,潘晟左思右想,最後決定親自來一趟。
    為了不顯得唐突,他還把禮部右侍郎兼管學政司王圻也一並請來。
    教育工作,也在精神文明建設委的協調範圍之內。
    戲曲協會,肯定講的是戲曲工作,那當然也包括戲曲教育。
    掌管全國基礎、高等以及職業教育工作的學政司主官,來聽聽戲曲教育工作,顯得非常重視。
    張四維看到潘晟帶著兩位侍郎來捧場,非常高興,覺得老潘很給自己麵子,對潘晟的態度變得十分親近,前輩前輩叫得十分親熱。
    潘晟是嘉靖二十年的老進士,比嘉靖三十二年進士的張四維早了四科,前輩當之無愧。
    坐下聽沈一貫說完開場白,潘晟敏銳地察覺到,張四維有大動作。
    近期最大的新聞就是張居正的兩位門生,傅應禎和劉台上疏彈劾恩師,直指他擅權不臣、營私舞弊,引起朝野嘩然。
    但是沒多久,都察院就宣布了調查結果。
    傅應禎和劉台進在任職上,被都察院的巡查組查出一個貪汙受賄,一個營私舞弊,證據確鑿,開始走追究程序。
    兩人就跑去找張居正,以師生之情求恩師伸出援手,拉他們一把,被張居正嚴詞拒絕。
    惱怒之下就心生邪念,胡編捏造,上疏彈劾張居正,試圖吸引注意力。
    現在兩人拿罪加一等,被免職接受進一步調查。
    結果公布,朝野嘩然。
    都察院查你,讓恩師保你?
    知道都察院誰在執掌?
    海瑞海剛峰啊!
    連世宗皇帝都敢罵的主,內閣總理張相說話也不好使。
    為了你們這兩個違法亂紀的小王八蛋,讓人家張相去跟海剛峰硬頂,你倆還沒睡醒啊!
    張相隻是你們老師,又不是你們親爹。
    不對,就算是你倆的親爹,遇到這種事,也會大義滅親啊!
    朝野輿論一下子傾向張居正,覺得他遇人不淑,被學生給連累了。
    不過知道內幕的有心人很清楚,事情沒有那麽簡單。
    傅應禎和劉台兩人狗急跳牆,除了犯事求自保之外,還有人在後麵指使慫恿,甚至還給了保證。
    現在被如此快刀斬亂麻,那就是皇上出手了。
    他還是那樣雷厲風行。
    抓到要害就是一刀,幹脆利落。
    此外就是皇上跟幾位大佬做了協商。
    在換屆之際,皇上跟幾位大佬做了協商,商議的肯定是下一任銓事事宜,而張四維肯定是得到了某種承諾。
    否則的話,事情不可能就這樣風平浪靜過去,肯定還有後續。
    現在看張四維對今天這場會議的布置和苗頭來看,他把全部重心放在應對皇上的考驗上。
    沒錯,潘晟已經琢磨出,張四維接下來的一係列舉措的目的所在。
    通過考驗,一步登天,通不過考驗,芸芸眾生,老賬新賬一起算。
    隻是潘晟有些想不明白,皇上為什麽會看中張四維!
    正想著,旁邊的張四維開口了。
    他語氣平和地說:“諸位都是大明文藝工作者的佼佼者,也為大明精神文明建設做出了巨大貢獻。
    本官需要向你們學習。
    這一次會議,就是本官與諸位溝通交流,向你們學習。”
    張四維謙虛幾句,話題一轉。
    “說到學習,本官就給諸位講一個學習上的心得。
    眾所周知,皇上會經常組織資政局在京成員上曆史課,也會在課上進行一些撥開雲霧、發人深省,讓臣工們如醍醐灌頂的精辟點評。
    本官有幸跟著諸位同僚一起上課,聽皇上的點評。
    記得有一次說到兩晉南北朝時,皇上談及那時是門閥興起時候。
    朝中門閥橫行,那些門閥以世家為主,相互勾連,壟斷權力和資源。
    心裏沒有江山社稷,隻有自家的利益。
    最後造成五胡亂華,中原膻腥遍地。
    皇上當時問我們,大明有沒有門閥?”
    聽到這裏,台下的俞巧蓮和董理等一幹“戲曲工作者”,聽得蒙查查。
    張主任,你這一番話,對我們來說是不是超綱了?
    我們一點都不懂啊!
    當時台上潘晟、楊令德等官員卻徹底明白了,今天張四維隻是用戲曲工作者來搭台,好唱他的大戲。
    台下這些人聽沒聽懂,沒關係,反正張四維又不是說給他們聽的。
    隻要皇上聽到了,以及某些人聽到了,就可以了。
    “皇上斬釘截鐵地說,有!大明有門閥,隻不過數百年後進化了,換了一個烏龜殼,它叫世家。
    這些世家壟斷文化教育資源,掌控知識,進而暗地裏操控科試,國朝的掄才取官的渠道。
    聽他們話,願意給他們當狗的,就點撥科試秘訣,再朝野上下聯手,錄為進士,再以師生同門、同科、同年、同鄉等各種關係綁定在一起。
    升官發財,執掌國政。
    他們就能大肆吞並田地,再勾結海賊和官兵,海陸走私,中飽私囊。不僅如此,還隱匿田地和人口,逃逋稅賦。
    這些人占據著大明大量田地資源,賺取最多的財富,卻把本應該承擔的責任,轉嫁給普通百姓。
    這些人自私自利,自家的利益遠遠勝過於朝廷,超過社稷百姓利益。這些世家,跟南北朝的門閥一樣,都是國家的蛀蟲,社稷的吸血蟲!”
    張四維聲音洪亮,如金石一般鏗鏘有力,話語裏的憤然之意,彌漫全場。
    眾人看到的,是一位公理與正義融於一身,剛直不阿堪比海青天的正臣忠臣。
    潘晟忍不住轉頭看著旁邊慷慨激昂發言的張四維。
    幻覺!
    這一切都是幻覺!
    張四維這個玻璃珠子又在演戲了。
    可是演的真他娘的好啊!
    難怪皇上能看中他,確實是有原因的。
    張四維繼續慷慨陳詞,“萬曆新政,皇上一眼就看穿這些蛀蟲吸血鬼的虛實,下令鏟除這些國朝的害人蟲。
    在皇上英明領導下,在張相、前任臬相大洲公、現任臬相剛峰公的全力執行下,這些禍國殃民的世家門閥,被一一鏟除。
    朗朗乾坤,昭昭日月,皇上就是以如此大魄力,掃除大明前進路上的障礙,領著官庶軍民,領著大明走進了新時代!”
    張四維說到激動處,心潮澎湃,臉色漲紅,胸膛不斷地起伏。
    雙目赤紅,眼眶裏噙著淚光。
    台下眾人都看到,張主任在為這個新時代呐歌頌,為身在這個新時代感到欣慰。
    他對大明的愛,對這個時代的擁護,對皇帝陛下的赤誠,讓台下的俞巧蓮、董理等人無不感動。
    不知誰帶頭,台下兩百多人紛紛站起身,熱烈地鼓掌。
    掌聲在會場裏持續了足足一分多鍾,這才慢慢平息。
    張四維也平複了情緒,變得鄭重嚴肅。
    “隻是我們萬萬沒有想到,鏟除世家門閥才過去多久,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發現地方有些殘餘勢力開始死灰複燃。
    這些人改頭換麵,穿上衣服,打扮得跟新時代的先進分子一樣。但他們骨子裏還是那一套。
    高高在上,壟斷資源,玩弄文化,自私自利。
    而且這兩年,他們藏不住,開始露出尾巴了!
    他們是文閥!
    一群壟斷文化,操控輿論,摻雜私貨,意圖不軌的文閥!”
    此言一出,台下眾人隻是吃驚和糊塗,並不知道這句話的嚴重性。
    主席台一幹官員卻是心中愕然。
    張四維終於亮出鋒利的獠牙。
    潘晟也終於明白,張四維準備獻祭誰,作為他晉身的墊腳石。
    唉!
    遇到張四維,算你們倒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