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七章 秘書監是幹什麽的?

字數:6414   加入書籤

A+A-


    坐在旁邊的劉禹浦反倒有些羨慕地看著南宮冶。
    能被皇上這樣批評,我也願意啊。
    能被這樣批評,首先皇上很關注你,或者說你引起了皇上足夠的注意力。
    其次皇上很欣賞你,這才願意批評你,指出你的缺點。
    皇上批評你,是希望你改正缺點,更好地進步。
    簡在帝心,又寄予厚望。
    皇上,要不你也批評臣幾句吧。
    臣也有做得不足的地方!
    朱翊鈞雙手籠在袖子裏,開口說:“南宮,你什麽都好,就是魄力不夠!
    京師雖說天子腳下,首善之地,可是各色人等匯聚於此,與宗室、外戚、勳貴、文武百官,錯綜複雜,龍蛇混雜。
    京師有人口百萬,不僅有官庶軍民,還有各地來的商旅學子人一過百,各色各樣。何況百萬人口。
    自萬曆元年後,朕下詔解散了教坊司,禁絕私娼官妓。
    但是人的欲望是無窮的。
    京師匯集了諸多權貴富豪之士,他們有財有勢就要享受。
    有需求就一定有買賣。
    現在京師裏有秦館、晉軒、越閣、吳樓。人家是掛羊頭賣狗肉,他們是打著幌子做皮肉買賣。
    尤其是南苑,泛濫成災。
    還有賭坊。
    當初為了規範賭場,增加稅收,杜絕賭場衍生出來的高利貸等問題,實行了賭坊牌照模式。
    可是現在牌照賭坊亂象眾生,突破限製的賭場比比皆是。隻給他四張台的牌照,他外麵四張台,裏麵藏著四十張台。
    這四十張台肯定不會繳稅。逃稅漏稅到了極其張狂的地步。
    還有地下賭坊,這幾年發展得非常迅猛,羅馬街、東西三裏河街、薛家灣、米市口,南城各地開花,現在開始向西城蔓延。
    豐城街,甚至離西苑西安門不遠的缸瓦市街,都出現了一處地下賭坊。
    難不成這些開賭場的也知道,最危險的地方最安全?”
    南宮冶低著頭,喉結不停地上下抖動,額頭上有白毛汗。
    等到朱翊鈞說完,他出聲解釋。
    “回皇上的話,這確實是臣失職。
    這些暗娼私賭屢禁不絕。
    臣布置警政局進行嚴厲打擊,甚至聯合錦衣衛鎮撫司進行明察暗訪,多次采取聯合行動。
    可是這些人就像暗溝裏的耗子,你去了東邊,它們鑽去西邊。你去了西邊,它們又鑽去南邊。
    有時候嚴厲打擊後,平靜了一段時間,可沒多久又冒頭。
    不厭其煩,臣確實做得失職。”
    “你啊,朕看還是不重視。
    社會治安問題,在你看來隻不過是癬疥之疾。隻要沒有鬧出大事情,小打小鬧的,定期掃一掃,就像清掃房屋一樣。
    這樣的態度要不得!
    社會治安,跟百姓們安居樂業息息相關。為什麽?因為那些地痞流氓,盜匪偷賊根本近不了權貴富豪們的身,他們欺負的全是平頭百姓、販夫走卒、普通商家。
    這些人才會有切身之痛,你坐在順天府衙裏,肯定體會不到痛,所以你不會重視。
    你這麽聰慧的人,怎麽不知道這些家夥能一次又一次躲過打擊,無非就是上麵有人保護。
    沒錯,鳳梧擔任順天府尹時,嚴厲打擊過一批,順天府衙裏保護傘也被抓了一大批。
    但是舊的被清厘,還會有新的被拖下水。你顧慮會引起府衙的波動,影響到其它政務,於是你就以大局為重
    不把這些保護傘除掉,怎麽除根?
    南宮,做一任地方主官,不是讓百姓們吃飽穿暖就行,不僅要讓他們豐衣足食,還要讓他們安心樂業。”
    朱翊鈞頓了頓,喝了兩口溫茶潤了潤喉嚨。
    “或許是以前對官員的要求太低了,所以才讓你們產生了一些錯念。現在是萬曆新時代,朕對官員的要求也在提高。
    這不僅是朕的心血來潮,而是時代的要求,是生產力進步,經濟發展,對上層建築的進一步要求。
    南宮,你還要加強學習。”
    南宮冶一下子聽懂朱翊鈞的話,誠懇地說道:“皇上,臣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和不足,希望能夠再回到皇上身邊,多多向皇上學習。”
    朱翊鈞不置可否,繼續說:“前段時間,朕跟張師傅、海公還有鑒川公,以及馮保他們商議過,對司禮監進行改組。
    司禮監以後改為秘書監,下分內正司、通政司。
    內正司承接司禮監的大部分職責,包括西苑和資政局日常庶務處置,還有秘書監官吏的銓選和考成,以及紀律監察。
    為什麽要對秘書監進行單獨銓選和紀律監察?因為這是一個上通下達,掌握著大明軍國最高機密的地方,出不得一點岔子。
    必須要重視,所有官吏招錄和選拔要嚴格審查,不僅吏部審查,錦衣衛審查,內部還要審查。
    同時要嚴肅紀律,督促秘書監所有官吏嚴格遵守各項規章紀律。
    所以內正司要分設機要通訊局、組織局和紀察局。
    機要通訊局負責機要文字往來,以及保密工作。”
    南宮冶和劉禹浦靜靜地聽著。
    “通政司負責資政局、朝議局會議的議程安排和會議記錄,和其它交辦事宜。
    分設秘書局、督查局。
    資政局是朕設定的最高決策谘備機構,它的職權是對軍國大事進行評估和決策。
    秘書局記錄會議紀要,以及形成的決策。
    決策和決定做出後,由機要通訊局監管、秘書局分發至內閣、戎政府、都察院、宣徽院以及各地軍政機構執行。
    執行情況也必須有個反饋,督查局負責收集各項反饋情況,同時奉指令直接督查具體事宜。”
    朱翊鈞說到這裏,看了南宮冶一眼,“朕欽點你為秘書監少監,兼通政使。
    馮保為秘書監監正,還有張四維、楊金水、楊令德為少監。”
    說到這裏,朱翊鈞意味深長地說:“時代在變,很多東西也要變。朕一直在說驅除糟粕,閹人這種有違天德人倫的製度,也該廢除。
    否則的話,朕會在青史淪為笑話。
    從萬曆元年,內廷不再新招閹人內侍,最終,等到馮保、金水這些離開,內廷終究要回到秦漢時期那樣,但有所不同”
    朱翊鈞話裏的意思很明白,秘書監將是大明的內廷,隻不過這個內廷不再是內侍把控的意思,而是皇帝直接行使權力的機構。
    少府監、禦馬監和錦衣衛,以後可能會以某種形式合並進秘書監,或者以另外的形式存在。
    皇帝將通過少府監掌控經濟,擁有足夠的財權。
    禦馬監或錦衣衛控製軍隊。
    秘書監則直接執行皇帝意誌。
    資政大學士和學士是皇帝的軍國決策谘備人員,他們對規定的軍國大事分級討論,做出決策。
    這些決策再由最高行政機構內閣,最高軍事機構戎政府,最高監察機構都察院,民族和海外領地最高管理機構宣徽院,以及地方各省等機構去執行。
    皇帝擁有最高否決權。
    資政局的決策,沒有皇帝的批複,就不生效。
    由於資政局決策討論的是重大軍國事宜,比如內閣總理、左右丞,都察院禦史中丞、左右都禦史、戎政府五府都督以及地方巡撫、布政使等高級官員的銓事;開戰停戰;以年為實施單位的國策方略決定和調整.
    這些事宜不會影響到內閣、都察院、戎政府和地方布政司日常運作。
    說白了就是皇帝通過資政局,與朝中各方勢力溝通協商好,做出達成一致的重大決定,再由秘書監督促各部門堅決執行。
    南宮冶和劉禹浦都是飽讀史書的人,對朱翊鈞的朝政新布局了解清楚後,也就明白。
    皇上終於完成他的布局。
    國朝的列宗,往往會陷入到一種窘境,全力扶植一位閣老,又擔心他成為權臣。不全力扶植吧,又壓製不住朝堂百官。
    萬曆新朝的廟堂政治格局,跟前朝完全不同,絕不會有權臣出現。
    內閣總理張相,權柄公認地超過嚴嵩、夏言以及其它內閣首輔,尤其是對財政權的掌握,可以說是大明之最。
    各省布政司必須按照內閣製定的五年計劃和年度規劃來施政,嚴格執行閣令和部令。
    一旦有錯誤,直接可以追究布政使乃至巡撫的責任,通過資政局對各省布政使和左右參議進行調整。
    但是他調動不了陸海軍,沒有最高監察權,隻有一個吏部行使的內部監察權,考成法。
    大理寺和司理院又幾乎半自治,內閣和都察院都隻能影響它,管不到它。
    能動它的隻有資政局和皇上。
    現在又多了個秘書監為首的內廷,以後官吏除了奮進派、穩健派和舊黨之分,還可能會分成內廷係和外朝係。
    因為兩者的立足點完全不同,利益也會有重大分歧。
    隻是南宮冶和劉禹浦覺得有點奇怪,怎麽張四維成了秘書監少監?
    傳說他可能成為資政局第五位資政大學士,現在又成為秘書監少監,名義上馮保的助手,這就頗有深意。
    不過細細一想,兩人大致猜到了朱翊鈞的用意。
    而今這個布局是皇上的一個嚐試,屬於過渡階段,所以先用馮保坐鎮秘書監。
    但是再過幾年,資政局五位資政大學士會涇渭分明。
    一位是內閣總理,代表最高行政權。
    一位是禦史中丞,代表最高監察權。
    一位是戎政府總戎政使,代表最高軍事權。
    一位是內閣左丞,加重內閣的權柄。
    還有一位是秘書監監正,他代表內廷。
    朱翊鈞今天說的夠多了,他指了指劉禹浦。
    “南宮轉任通政使,立即接手正旦大典後的資政局和朝議局全體會議。順天府的事,湯臣你來署理。
    刑部的事你要接管,順天府的事你也要署理一段時間。上任後首要任務是什麽,湯臣心裏有數嗎?”
    “回稟皇上,臣署理順天府尹後第一件事,就是進行社會治安整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