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六章 這世上沒有什麽理所當然

字數:6743   加入書籤

A+A-


    標準時間上午十點四十分。
    火車準點緩緩駛進天津站。
    自從有了有線電報,客貨火車駛過一個站,該站的調度室馬上通過鐵路專用線路,向後方車站發送信息,瞬間即到。
    沒錯,目前大明電報線路有兩套。
    一是兵部直屬電報局的有線電報線路,二是鐵路總局自己內部線路。
    民用的鋪設在鐵路或直道邊上的木杆子上,鐵路內部鋪設在路邊的水泥管子裏。
    線路和電源各自獨立,互不幹涉。
    當初是朱翊鈞力主推行,反駁了一些大臣“浪費”的理由,堅持這樣做。
    首先避免民用和鐵路專用互相搶線。
    第二確保有冗餘和備份。
    萬一民用的出問題了,鐵路的還能用。反過來,鐵路的出問題,民用還能應急。
    鐵路有了有線電報後,調度水平馬上提高到一個新的階段。準點率大大提高。
    再說,這是皇上的專列,京畿局拚盡全力也要確保安全準時。
    河北巡撫梁元寶、布政使李泗在站台上迎接。
    梁元寶一聽名字就知道,是商賈之子,最早跟著其父做生意,最早一批投奔楊金水,是胡如恭、潘應龍、劉禹浦同一撥。
    隻不過他僅僅隻是一名監生,資曆和學識方麵差了不少。不過勤勉用心,跟南宮冶差不多品性,執行力強。
    一路走來,開始被胡如恭請來擔任自己的副手,幫助自己搞活河北的經濟。
    現在終於成了封疆大吏,河北巡撫。
    李泗是嘉靖四十一年進士,也是李贄比較早的弟子,幾經磨勘,也走到今天這個位置。
    南巡方案是馮保、楊金水、宋公亮、劉義一起製定的。
    他們正月間就乘坐火車南下,一站站實地秘密勘察,擬定了三套方案,每一站有三個備選“行在”,最後由朱翊鈞確定。
    朱翊鈞把梁元寶和李泗叫到車上,細細交談了兩個小時,留他們一起用了午膳。
    下午一點,小憩一會的朱翊鈞帶著朱軒妮四人,還有張四維等隨員,在梁元寶和李泗的陪同,開始視察。
    第一站是天津暖水瓶廠。
    朱翊鈞巡視過三次灤州,最遠的是萬曆八年,沿著剛修好的秦沈鐵路去了沈陽。
    先沿著著沈吉線(沈陽到吉林)修好的西段巡視了撫順,又沿著沈金線(沈陽到金州)修好的北段巡視了鞍山。
    那是內閣在萬曆五年後,大力開發的以撫順、鞍山為煤鐵基地,以地處兩者之間的沈陽為製造中心的大明第二個重工業基地。
    內閣自張居正以下,也多次巡視過灤州、天津等地。
    早就有一套完整的接待流程。
    朱翊鈞一行穿著簡便衣裝,或資服,或工裝,或滬裝,陸續走進戒備森嚴的暖水瓶廠。
    今天天津城和要巡視的廠礦,不僅調遣了當地駐紮的警衛軍、陸軍野戰部隊,還調用了大沽附近的海軍陸戰隊。
    暖水瓶廠就有一部分在警戒。
    他們天青色的軍裝,戴著的零二甲式頭盔和肩背的零七乙式步槍,一看就跟陸軍和宿衛軍不同。
    大明的工礦幾乎都是一個模板刻製出來的,進大門有一塊空地,周圍是樹木綠化帶,左右兩邊是文化窗和宣教窗。
    朱翊鈞一行人先走到左邊文化窗,看著上麵的宣傳畫報。
    紙是雪白的,墨跡是嶄新,輕輕一抹還能摸出墨跡來。
    嗯,夏天來了,海邊有些潮濕。
    眾人心照不宣,饒有興趣地看起來。
    張四維看完幾張畫報後大為讚賞,“好,寫得好。皇上,這暖水瓶廠在文化窗上下了功夫。
    這些宣傳畫報通俗易懂,畫簡單明了,字淺白意明,就算是識字不多的人,也容易看懂。有提倡破除重男輕女陋俗,有普及法律知識,有強調安全生產,有講尊老愛幼等良好風俗。
    皇上,臣覺得他們做得非常不錯,是廠礦新文明建設的典範啊。”
    朱翊鈞難得地點點頭,“是不錯。”
    樣子工程,表麵功夫又如何!
    有些東西必須要去做,日積月累、耳濡目染,人們的思想會被塑造,潛意識會告訴他們那些是真善美可以做,那些是醜惡和違法的,不能做。
    或許很多工人看的時候不屑一顧,什麽玩意。
    但是天天看,天天在腦子裏過一遍,時間一久就形成了鋼印。
    所以必須鼓勵。
    上麵一句讚許的話,會讓下麵堅持做很久。
    旁邊陪同介紹的廠長,臉都要笑爛了。
    大家又轉到右邊。
    右邊兩塊宣傳板是表彰和批評榜。
    裏麵的是表彰。今日的優秀標兵是幾車間的誰誰誰。
    外麵的是批評。今日廠部廠紀督查科例行檢查,發現某車間誰誰誰遲到,誰誰誰在車間裏違規抽煙
    分別處以罰款多少元。
    經過多次調研,朱翊鈞深刻感受到,深受舊有小農經濟影響,大明百姓普遍比較懶散。說白了就是無組織無紀律性。
    這些人進到工廠裏,嚴格遵循工廠作息時間,遵守安全生產紀律,往往是老大難問題。
    朱翊鈞轉頭對張四維、潘應龍說。
    “.如果一味地靠金錢獎勵,可能事情變得更糟,有些工人為了拿到獎勵,會貪功冒進,嚴重違反安全生產紀律。
    可是光靠懲罰,沒有獎勵,許多工人又會變得毫無責任心,隻要不犯錯,得過且過
    為了提高工人積極性,提高生產效率,各地工廠都在積極探索。
    不過走在前麵的還是灤州的工廠。
    開平、永平和盧龍,灤州三大製造局,還有京畿船舶局,聯合北京大學經濟學院管理科的教授,成立了工業管理研究所,專門對如何提高生產效率展開了研究。
    製造局和船舶局,提供實際研究對象,北大經濟學院管理科的教授,理論聯係實踐,采取多種試驗進行對比,獲得實際成果和數據。
    成果不菲
    《工業管理》這本雜誌,是工業管理所的期刊,專門刊登相關研究成果,你們可以看看。”
    朱翊鈞又指了指暖水瓶廠的廠長,“你們這些廠礦的管理者,更應該值得看看。”
    楊金水在一旁說:“皇上,少府監與工業管理研究所已經簽訂協議,開辦工業管理學習班,組織控股的企業管理者參加學習。”
    按照朱翊鈞的部署,少府監也正在逐漸改革。
    現在它的職責有兩塊,一是采辦宮禁一幹應用物品,此職權歸新成立的禦用局負責。
    他們從六局一司拿到每年、每月以及每日宮禁需要的物資清單,再公開招標,有資質的企業前來應標。
    期間有評審會負責審評。
    物資入庫,禦用局和六局一司統一驗收,移交宮裏內庫。
    少府監的審計局負責從頭到尾審計,標單交貨驗收完成,再經過審計,移交給少府監度支局付款。
    此間,朱翊鈞會委托都察院組織年中和年終審計。
    程序繁瑣,雖然無法禁絕徇私舞弊、上下其手等劣行弊端,但是比此前那種粗放式的采辦模式強多了。
    世宗皇帝一身常服要近萬兩銀子,誰敢信啊?
    在朱翊鈞這裏,一身常服再奢華也不到五百圓。
    以前外朝天天喊宮裏耗費太大,不是真的耗費大,而是到處伸手的人太多了。
    少府監另外一個重要職責,就是代表皇室管理相關資產。
    它目前逐漸成為一家資產管理公司,類似於貝萊德集團,主要職責由新成立的資產管理局承擔。
    它不僅有貝萊德集團類似的職能,還與內閣戶部直屬的匯金局分別承擔著主權基金的職責。
    大明中央銀行,大明銀行成立後,原本帶有政策性質的銀行,匯金和富國銀行逐漸改革。
    匯金銀行改為匯金局,成為直屬戶部的“國有資產管理集團”,富國銀行則成為少府監資產管理局核心產業,通過它控製許多大明其它許多企業。
    現在大明商業銀行有工商、民阜、交通、建設四大官辦銀行,以及富國、招商、興業、惠豐、瑞興、平安、南洋、東方八大民辦銀行。
    朱翊鈞欣慰地點點頭,楊金水不愧是跟隨自己多年的老人,非常敏銳,能抓住要害。
    他轉頭對徐貞明和潘應龍說:“內閣是不是要也組織一下?常學常新。”
    現在大明最賺錢的廠礦銀行等工商企業,五成在少府監手裏掌控著,三成在太府寺手裏。
    機械製造、船舶等重工業,國之重器,更是全部在少府監和太府寺手裏。
    徐貞明連忙答:“臣晚上就打電報回京師,向王相傳達皇上的旨意,叫太府寺也趕緊行動起來。”
    徐孺東是老實人啊,老實人最大的優點就是知道擺正自己的位置。
    辦公樓沒有進去看,朱翊鈞一行人直接轉去車間裏。
    暖水瓶核心及時就是用玻璃燒製出一個有夾層的圓筒,再用水銀等化學試劑,在夾層裏塗上一層薄薄的銀反射層。
    最後用蒸汽動力的抽氣機,把夾層抽成近乎真空,與此同時噴火嘴把特意留出來的尾巴稍軟,夾在一起密封。
    檢驗品質,小心裝進外殼裏固定好。
    外殼高級一點用不鏽鋼皮製作,普通一點的用鐵皮或竹藤條製作,上麵一般裝飾有花紋,再配一個軟木塞子,最後檢驗測試一遍,合格後貼上使用說明書和合格證。
    放進箱子裏打包,就可以出廠代售。
    朱軒妮四人在車間裏隔著老遠,踮著腳觀看著熱火朝天的生產線,十分興奮。
    原來我們天天用的暖水瓶是這樣製造出來的。
    接下去了隔壁的搪瓷廠。
    搪瓷廠現在不僅生產鐵皮為芯,搪瓷表麵的搪瓷鍋碗瓢盆,還擴展為生產不鏽鋼盆碗製品、景泰藍製品、鋅錫合金製品,增加了五金加工廠功能。
    生產環境也相當惡劣。
    熱氣逼人,粉塵遍地,噪聲不停,人在裏麵待上不到五分鍾,就會十分不適。
    參觀一圈走出來,大家都是滿頭大汗。
    朱軒妮忍不住說:“我們光是看看,就一身的汗,被裏麵的噪聲吵得心煩意亂。真不知道工人們是怎麽堅持八個小時的。”
    朱翊鈞看著她,欣慰地點點頭:“我們隻是來參觀,所以十幾分鍾就覺得受不了。他們卻是要養家糊口,所以堅持了八個小時。
    但是我們不能把廣大工人的沉默,當做理所當然。這世上沒有什麽理所當然!”
    朱翊鈞一臉鄭重地看著眾人。
    大家麵麵相覷,熟悉他的人心裏有些忐忑。
    皇上又要整什麽大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