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2章:洶湧【2K2】

字數:4554   加入書籤

A+A-


    如果說互聯網時代的優勢之處,是在於信息的傳播速度極快的話,那最大的劣勢之處也在於此。
    消息太快、太多、太雜並不全是好事,這會讓人們的注意力被極大程度的分散。
    最直觀的體現就是,原本有耐心讀完一整條新聞的人,變得隻會粗略掃一眼新聞的大致內容
    ——且具體內容還不能太長,太長的話人直接就不看了,因為看起來太廢時間了。
    除非是那種自帶流量的,或者說是有固定受眾群體的賬號發布的內容,否則的話,太長的論調一概會被pass。
    也還是那句經典的話,前麵沒有東西,是留不住人的。
    而恰好,鬆島理繪的社交賬號就是自帶流量的那類。
    因為這些年的細心經營,再加上她在鏡頭前鮮明的人設,讓她的賬號有了相當多的活躍粉絲。
    在去年和前年,她甚至一度包攬了樂評人這一領域的top1。
    當然,這個top排名是按照賬號的粉絲量,以及其活躍粉絲的比例來排的。
    所以,當她那名為【客觀聲音觀察:一位酒吧歌手的舞台解刨】的內容一經發布,便迅速有了引起了波瀾。
    不少粉絲在看完了前兩段的具體內容後,便毫不猶豫地拉到了這篇文章的最後,點開了配套的那兩個視頻,直接看了起來。
    倒不是他們不信任鬆島理繪,而是鬆島理繪給出的評價實在有些太高了,高到讓人很難去相信。
    畢竟據她所說,那位在酒吧駐唱的渡邊悠相當年輕。
    就算是從小學習聲樂,要想達到她所說的‘儀器級的聲帶控製’,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兒。
    更別說她還特別標注了一點,他的每一場演出,音準的偏差值始終低於±5音分。
    要知道,專業錄音師歌手的標準是±15音分。
    而現場live能有這種水平的歌手,放眼整個樂壇,那都是屈指可數的,且大部分都是中年往上的歌手。
    像是年輕一輩的歌手,直接就查無此人了。
    至於Jay,他則不在這個圈層中,他甚至不在中年歌手那一圈裏,大家隻知道他是新人歌手,也有人透露過他很年輕,但具體的年齡大家是不知道的,且Jay自始至終都沒露過麵,更沒開過演唱會。
    雖說他的唱功從作品裏能窺見一二,但現場live和錄音室千百遍的錄製,隻為尋求最好的一版終歸是不一樣的。
    所以Jay的live水平究竟如何,一直是眾說紛紜的。
    當然,也可以說是飽受爭議的。
    而隨著視頻的一遍遍播完,那一張張緊盯著屏幕的臉上,也盡都出現了咋舌的表情。
    畫麵中的那個沐浴在光下的年輕人,完全擔得起鬆島理繪的高評價。
    甚至可以這麽說,鬆島理繪還是那個鬆島理繪,沒有私人情感,完全就是就事論事。
    視頻上的那個小哥發揮的近乎完美,那自然的台風與其說是酒吧駐唱,倒不如說更像是老練的成名歌手。
    於是,猶如雨後春筍一般,一條又一條的評論出現在了評論區。
    【這個叫做渡邊的小哥是專業歌手吧?不然怎麽可能這麽熟練?酒吧的駐唱歌手身份是個幌子吧,喂!鬆島你也開始當騙子了?】
    這是驚訝之餘,表示自己不相信的。
    【他駐唱的酒吧在鐮倉麽?那我明天去現場聽一聽吧,剛好在這邊出差otz】
    這是打算親自去聽一下的。
    【現在成為他的粉絲還來得及嗎?算不算是入了原始股了xd】
    這是已經被折服了的。
    【能不能告訴我他的聯係方式?】
    這是打算給人開盒的。
    總之,隻要刷新一下頁麵,就能看到一條又一條的新的評論。
    不到兩小時,這條內容便登上了社交站的熱榜,開始以電腦病毒般的速度向外擴散。
    而隨著消息傳遞速度的變快,不少職業星探,娛樂晚報的記者也都留意到了這條內容。
    在一條條內部群的消息過後,這部分以追逐流量為生的人們,也跟著悄悄地行動了起來。
    一張張通往鐮倉的票,一個個去鐮倉的明日計劃就這樣被定了下來。
    以渡邊悠的外形,再加上他那堪稱誇張的唱功,隻要他願意出道,再有一個好的平台稍微替他包裝一下,出名、爆火是肯定的。
    屆時,他們也不需要再去管那個不露麵的Jay了。
    雖然這麽說很不好,但在大家都是實力派歌手的情況下,哪位的外形條件更好,哪位就是能更快的出圈。
    而顯而易見的,渡邊悠是滿足這些條件的。
    隨著各方關注度的逐漸增高,這條內容在熱度榜上的排名開始逐漸向前。
    不出意外的話,等到天亮的時候,它會來到一個相當醒目的位置。
    屆時,會有更多的人看到這條出圈的內容,同時,它也會為視頻中那個揮灑才華的人,吸引更多的,惹人矚目的視線。
    隻是這由互聯網上掀起的風浪,並沒有影響到,實際也很難影響到渡邊悠這個當事人。
    畢竟穿越後的他就是不怎麽關注互聯網。
    他得知和他有關的那些消息的渠道,是涼子、綾奈、還有由紀。
    嗯……
    或許還得加個桐山和馬?
    “說起來,咱們晨練的強度是不是又高了一點?”
    跑完步後,趁著拉伸放鬆身體的間隙,濱邊涼子轉過了頭來,同拉伸著的渡邊悠搭起了話。
    這倒不是她沒話找話,而是她今天跑完全程後的切實體會。
    他們晨練的晨跑項目,已經從最開始的2KM變成了眼下的5KM。
    老實說,這個距離和晨練二字,已經有點不搭邊了。
    按理來說,晨練是進行適當的運動,幫助更快的喚醒身體,翻譯過來就是運動適量,不能一大早就開始高強度的練。
    “是。”
    放鬆完了腿部肌肉的渡邊悠點了點頭。
    “會不會有些太高了?我的意思是,可以適當減少一些,畢竟這是晨練,又不是去健身房,一定要練到力竭。”
    她委婉的提了點意見。
    這個晨練強度,她能完成,但完成整個流程後她是會覺得疲憊的。
    畢竟他們的晨練從來就不是單純的有氧,而是有氧+無氧。
    有氧做得太多,到了無氧階段,她就有點勉強了。
    “嗯,那明天就回到之前的那種強度。”
    渡邊悠的回答倒是很痛快。
    “那……”
    嗡、嗡。
    就在濱邊涼子想要再說些什麽的時候,渡邊悠的手機忽的響了起來。
    “我接個電話。”
    渡邊悠向她遞了個眼神,接著拿出了手機。
    在看了看來電人後,他不由得挑了挑眉。
    山野裕誌。
    這是?
    他心底有些疑惑,可手上的動作倒是沒有遲疑,跟著就接起了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