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三章 既然冒頭,那便抹去

字數:13625   加入書籤

A+A-


    九洲東部,地域遼闊無邊。
    隋,元,宋,明,還有離陽北莽等等國家全部盤踞於此。
    諸國林立,紛爭不休。
    每一天都在發生著種種事件。
    像之前的高句麗,白川城,襄陽戰,還有王陽明成聖。
    種種事件,都在吸引著周邊諸國的關注。
    而現在。
    整個九州東部,就像是突然陷入了安靜。
    當然,這並不是真的平靜。
    而是一場狂風暴雨之前短暫的安靜。
    明,宋,離陽,北莽,還有其他其他的小國,異族。
    所有人視線都落在了兩個地域。
    一北一南,一東一西。
    如同兩個升起的暴風眼。
    當然說是兩個暴風,但其實是一個事件。
    北麵的大隋玉門關,南麵的這是北莽境內的白川城。
    這就是各個勢力都在關注的兩個地點。
    因為所有人都清楚。
    當南京城這個風眼不斷北移,和玉門關的風眼合二為一的時候。
    也就是高長生踏足大隋西北地域的時候。
    就是這場驚天風暴,徹底爆發的時刻。
    當然,這場風波的主角是大隋和蒙元。
    具體點,是高長生和鐵木真。
    和其他人,其他勢力並無關係。
    雖然說兩軍的對戰,不可能不影響其他國家。
    但那種影響至少也要等到雙方分出勝負。
    至少眼前,他們不應該擔心這種情況。
    可事實卻並非如此。
    至少,如今南京城周圍的勢力,離陽,北莽,北涼,都處在提心吊膽的狀態。
    畢竟這幾個勢力,都是和高長生有仇的。
    甚至就在高長生返回之前,離陽北莽還在對他用兵。
    他們當然擔心高長生控製不住怒火,對他們動手。
    南京城中。
    浩浩蕩蕩的軍隊已經從城門處滾滾而出。
    飄揚在隊伍前方的是一麵醒目的高字軍旗。
    定彥平羅成等人,已經接受高長生的軍令,先行返回大隋。
    此時跟在高長生身後的,是李世民,楊玄感,李藥師三人。
    三人本是之前因為六州防務,從國內臨時調來。
    認真的說,幾人並不是高長生麾下,打完就應該返回。
    但如今,三人可不敢有任何異議。
    先不說,高長生如今手持靠山王令。
    單單如今高長生的模樣,他們就不敢說出任何拒絕的話。
    幾人都不是傻子,就如今高長生這幅殺氣騰騰的模樣。
    他們毫不懷疑,隻要一個不字出口,那麽先一步祭旗的就會是他們幾個的頭顱。
    大軍陣前,高長生一馬當先。
    沒有帥仗,隻有一人,一刀,一杆飄揚的軍旗。
    這不是一種正常的行軍之陣。
    看上去更像是一種衝鋒的陣勢。
    哪怕沒有起勢,但隻要一看,就可以感受到,那種隨時可以爆發的極致攻擊力。
    身後。
    楊玄感三人,緊隨其後,而且時不時的還在互相對視。
    三人可以說是如今大隋後起之輩中,最傑出的幾個。
    都是絕頂聰明之人。
    出發之前,高長生已經幾乎說明了目的。
    祭旗。
    用什麽祭旗,毫無疑問是敵人的命。
    但高長生心中的目標究竟是哪個,他們卻不得而知。
    畢竟之前已經說過。
    如今南京周邊,存在的勢力,幾乎都和高長生有仇。
    他對誰出手,都不是什麽讓人奇怪的事。
    甚至退一萬步說。
    如今的大隋,如今的隋軍是什麽狀態。
    那就是一個要爆炸的火藥桶。
    尤其是高長生的部隊。
    將為兵之膽,帥為兵之魂。
    如今南京城的部隊,和高長生一樣,那就是一支已經出鞘的屠刀。
    別說有夙怨的敵軍,哪怕是無冤無仇,隻要高長生一聲令下,恐怕都會被碾成粉碎。
    而高長生出發之前的目光環繞,毫無疑問就是在尋找目標。
    西麵的北涼,北麵的北莽,南麵的離陽。
    可以說都劃入了高長生的刀光之下。
    想到這裏,李世民三人不由自主的對視了一眼。
    三個目標,三個方向。
    其實根本不用高長生說明。
    南京城四扇大門。
    若攻北涼,必然由西南兩門出兵,沿龍腰孤塞兩州,兩路直撲北涼。
    攻離陽,毫無疑問,肯定是從南門而出。
    而現在,他們的大軍,是由北門出發。
    北麵目標,毫無疑問,隻有北莽了。
    幾人沒有想到,最後高長生竟然把目標放在了北莽身上。
    但細想之下也並不讓人意外。
    玉門關在大隋西北。
    那是他們的最終目標,所以無論如何,他們都是要往北而去的。
    打離陽打北涼當然簡單,但兩地都在南京城的南麵。
    對這兩地攻擊,必須要走回頭路。
    當然了,雖然心中思考,但幾人誰都沒有出聲。
    對如今的幾人來說,需要做的,隻是聽從高長生的命令。
    “報。”
    就在幾人思考的時候。
    前方探路的斥候返回。
    三人都是神情一肅。
    此時斥候返回,莫非是前麵發生了敵情。
    南京城周邊,西麵是北涼以北的姑塞州。
    南麵則是幽州以北的龍腰州,東麵是兩錦之一的錦西州。
    而正北麵,則是近乎將北莽攔腰截斷的提兵山脈。
    這次他們行軍,並不是沿正北方向前進。
    而是東北方向繞過了提兵山東側,直接插入了北莽的西河州。
    不過一路行來。他們並未遇到敵人軍隊的蹤跡。
    當然,這也不讓人奇怪。
    畢竟九洲的形勢是明擺著的,隻要不是萬不得已,絕不會有其他國家在這個時候招惹他們。
    但隨著他們數十萬大軍持續深入,北莽當然也不可能視若無睹。
    一時間,三人同時抬頭,看向了疾馳而來的斥候。
    “啟稟大帥。”
    “行軍路上出現幾個儒生。”
    “說前方周邊是棋劍樂府地域,屬辦學的學宮,不宜沾染兵戈,請求我軍……”
    斥候沒有說話。
    但後麵的話已經非常明顯了。
    無非是讓他們繞路,或者退兵。
    當然看似兩個選擇,其實也就隻有一個退兵選項而已。
    畢竟此時他們所在位置,後方是南京城,右側朝南是錦西州,那同樣是高長生的地盤。
    而西麵,是提兵山,不適合前進。
    “大帥,前方是西河州,而棋劍樂府其實是位於玉蟾州和西河州的邊境線上。”
    “前方充其量隻是學宮的外圍,甚至都算不上學宮的範圍。”
    李靖沉聲開口。
    一句介紹,已經是指出了對方的目的。
    北莽不想和他們硬拚,所以才用出了這種借口。
    畢竟學宮這種教書育人之地,如非必要,是很少會有人刻意去用強的。
    “棋劍樂府本部,在哪個方向?”高長生平淡開口。
    李靖愣了一愣,但還是很快回應。
    “入西河州,再往西北三十裏,便是北莽棋劍樂府。”
    而李世民則是猛的抬頭,他仿佛已經察覺到了高長生的目的,眼中露出了一抹驚駭之色。
    “那就繼續前進,轉道西北。”
    冰冷無比的聲音,墜落而下。
    三人都是渾身一震。
    顯然,他們都聽出了高長生的意思。
    “大帥,那是……”
    李世民驚呼一聲。
    就連膽大包天的楊玄感,都是不由自主的齜了齜牙。
    “既然冒出來,就順手抹去吧。”
    高長生冷漠開口。
    說完,沒有再理會幾人,隻是朝後方輕輕的揮了揮。
    大軍繼續前進,而且比起剛才,速度無疑快上了很多。
    李世民和楊玄感對視了一眼,而後同時吞咽了一口口水。
    “咕咚。”
    “高將軍。”
    “前方辦學重地,不宜沾染兵戈,還請將軍……”
    大軍前行,隻過了一刻鍾。
    便遇到了斥候口中的儒生。
    幾人看到軍容,也是同時高聲開口。
    不過他們的話並沒有能夠說完。
    因為看到幾人的瞬間,高長生的右手已經緩緩舉起。
    “刷,刷,刷。”
    數百道箭矢破空而出。
    僅僅一個瞬間,道道血花便是揮灑而出。
    “噠,噠,噠。”
    馬蹄陣陣。
    完全沒有絲毫遲滯,沿著大道滾滾而過。
    至於倒在地上的屍體,沒有一個士兵去在意。
    “咕咚。”
    李世民和楊玄感再次咽了咽口水。
    此時他們甚至有些懷疑,高長生是不是瘋了。
    當然,無論是李世民還是楊玄感,都不是心慈手軟之人。
    殺一人,殺十人,甚至是萬人十萬,兩人都不會皺一下眉頭。
    但剛才倒下的人不一樣。
    學宮,學子,那可是代表儒家啊。
    殺戮學子,屠戮學宮。
    會引起什麽驚濤駭浪。
    隻要稍微想想,兩人就有一種頭皮發麻的感覺。
    “事實上,沒有這麽嚴重。”
    就在兩人驚駭的時候,李靖輕聲開口。
    聽到此話,兩人也是同時轉過了頭。
    “這段時間,我了解北莽的情況,他們國內的情況,和許多國家都不一樣。”李靖緩緩開口。
    三人是同時調來支援的。
    不過李世民和楊玄感都是耐不住寂寞的好戰分子。
    所以一直都帶著部隊和王遂所部野戰。
    隻有李靖坐鎮城防,所以有時間去研究其他東西。
    “北莽和諸國都不一樣,很久之前就將江湖氣運融入了朝堂。”
    “無論道,佛,還是其他宗門,都在國運之下,換句話說,除了某些江湖散人,北莽根本就沒有純粹的宗門。”
    “儒道也是如此,棋劍樂府雖是學宮,但其實更像是北莽的官員培訓組織,很多朝堂官員其實在棋劍樂府都占據一個位置,像之前隕落在大帥手中的洪敬岩,就是樂府的更漏子。”
    “整個北莽,其實就像是一個畸形的戰爭機器,不,或者說,用軍國主義來形容更為恰當。”
    “所以,就算大帥出手,或許會引發一定風波,想來應該也沒有二位想的那麽嚴重。”
    “原來如此。”
    兩人恍然大悟。
    “嗚~~~”
    就在幾人小聲交流的時候。
    嘹亮的號角突然響起。
    幾人同時抬頭。
    這才發現,大軍已經來到了目的地。
    放眼望去,前方不遠處,可以清晰的看到一片龐大的建築。
    毫無疑問,正是北莽的棋劍樂府。
    而此時,高長生已經是舉起了右手。
    軍號響,馬蹄出。
    沒有任何猶豫和停頓,也沒有什麽招呼。
    左右兩側,兩支騎兵如開閘而出的洪流一樣。
    中軍之中,無邊的箭矢也是飛射而出,鋪天蓋地的朝著學宮覆壓而去。
    抬頭看去,可以清晰的看到學宮中一個個學子臉上驚恐,駭然,還有不可置信的神色。
    三人同時搖了搖頭。
    既然高長生起了念頭,那棋劍樂府的結局已經根本沒有任何意外了。
    數十萬大軍。
    別說棋劍樂府之中,沒有什麽太過頂級的高手。
    就算是離陽上陰學宮那樣,有儒聖張扶搖坐鎮的地方,也隻能化為灰燼。
    “噠,噠,噠。”
    也就是這時,又一陣清晰的馬蹄響起。
    三人猛的驚醒,同時轉頭。
    “北莽騎兵。”
    聲音來自西北麵。
    而此處的西北麵,正是北莽的玉蟾州。
    這已經算是北莽的核心地帶了,當然不可能沒有守軍。
    事實上,棋劍樂府位於玉蟾州和西河州邊境線上。
    西北麵,東北麵,都有關隘和駐軍。
    而整座學宮就像是被兩地攔截在關外一樣。
    隻要稍微了解兵道的人,都可以看出,這種布置,就是為了戰爭服務的。
    而此時,馬蹄傳來的就是西北玉蟾州的防禦關隘。
    “北莽要主動攻擊?”楊玄感不屑一笑。
    “不,那支騎兵並未前進,看上去就像是在接應什麽人一樣。”李世民冷哼道。
    楊玄感定睛一看。
    果然,出城的騎兵數量並不多,而且出城以後,很快便停留在了關外數百米的地域,並未再次前進。
    也就是這時,學宮之中,一道身影猛的飛出,如閃電般的朝西北方向射去,那個方向,正是騎兵駐足的地方。
    “北莽太平令。”
    李靖高呼一聲。
    他並不認識此人,但此時能讓北莽派兵接應,又是從學宮逃出的,也就隻有此人了。
    這是北莽第一謀士,北莽帝師,同時也是棋劍樂府的府主。
    “難怪。”李世民輕聲點頭。
    而楊玄感則是伸手指向了遠處。
    “你們看那。”
    聽到此話,兩人再次轉頭。
    “那是……”
    而後,兩人便是同時驚呼。
    因為在那玉蟾州前方的關隘之上,他們赫然看到了一抹金黃之色。
    那是儀仗的輪廓。
    而整個北莽,能用的上這種顏色規模儀仗的人,顯然隻有一個。
    “北莽女帝竟然禦駕親征了?”
    “北莽女帝在此,那麽董卓和拓跋菩薩必然也來了。”
    “嗡。”
    就在幾人輕聲交流的時候。
    伴隨著一道震響。
    天空之中,一方陣紋突然顯現,如同天穹一樣,當頭朝著太平令罩下。
    從學宮飛出,已經脫離進攻軍隊的太平令,就像是突然被點中穴道一樣,頓在了半空之中。
    下一刻。
    一柄血色長戈,由軍中升起,隨後突然橫向。
    直直的斬向了滿臉驚恐的太平令。
    “刺啦。”
    伴隨著讓人頭皮發麻的撕裂之聲,血雨便稀稀嘩嘩的揮灑而下。
    遠處的學宮也是同樣,被濃鬱的血光徹底籠罩。
    “李世民,楊玄感。”
    “末將在。”
    就在這血腥升騰而起的時候。
    高長生冷漠的聲音響起。
    “聽說你們二人,都各自打造了一支騎兵。”
    “讓本帥看看,順便把出關的那支北莽騎兵滅了。”
    “嘶……”
    饒是李世民和楊玄感,此時也是倒吸一口涼氣。
    並不是那支騎兵有多強,是他們所處的位置。
    此時距離關隘僅僅數百米。
    而此時關隘上的人,拓跋菩薩,董卓,還有北莽女帝,可想而知此時關內的力量。
    “怎麽,不敢?”
    “末將遵令。”
    “轟,轟。”
    聲音落下,馬蹄也是隨之炸響。
    “繼續前進。”
    在兩人出擊的瞬間,高長生也是同時揮手下達了命令。
    “刺啦,刺啦。”
    一道道刀鋒落下之聲,預示著關隘前方的屠殺。
    城牆之上,北莽的高層,每一個都是眸光如火。
    但卻沒有一個人作出任何動作。
    因為在李世民楊玄感,兩軍的背後。
    那杆高字旗正在慢慢靠近。
    “歸隊吧。”
    隨著大軍逼近城牆,那出城接應的北莽騎兵,也已經全部倒下。
    高長生冷漠的抬起頭。
    目光掃過城牆。
    可以清晰的看到那金色鑾駕,還有如門神一樣護衛在左右兩側的董卓和拓跋菩薩。
    “繼續前進。”
    隻是掃了一眼,高長生便重新收回目光,對著身後揮了揮手。
    但說完之後,高長生又似乎響起了什麽。
    猛的轉過了頭,下一刻,一道淩厲的鋒芒猛的升起。
    城牆上,拓跋菩薩和董卓同時一震,幾乎是第一時間邁動腳步,擋在了禦駕之前,滾滾真氣彌漫而出,如城牆一樣擋在了身前。
    但讓他們意外的是,那淩厲氣息到達的時候,卻是突然化作了一道微風。
    兩人同時一驚,隨後猛的反應過來,第一時間轉過了頭。
    而在那個方向,一麵金色旗幟,在所有人的目光中,緩緩墜下,一秒之後,又猛的炸成了齏粉。
    “繼續前進。”
    轉過頭顱,高長生冷漠的開口。
    沒有再去理會城頭之上的北莽君臣。
    數十萬大軍大搖大擺從城池前方不到百米地獄,緩緩而過,好像根本不擔心北莽突然出擊。
    而此時,跟在高長生身後的三人,卻是同時露出了驚容。
    他們並不是因為北莽君臣的表現。
    而是他們此時前進的方向。
    前麵是西河州,同樣是北莽地域。
    可是如果高長生的目的是北莽,那麽攻擊玉蟾州無疑才是最有利的。
    “不是北莽,那麽也不是西河州。”
    “過了西河州,那恐怕隻能是……”
    “大宋!”
    三人互相對視,同時冒出了一個念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