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七章 橫穿萬裏,蓄無邊之勢

字數:12189   加入書籤

A+A-


    “殺!殺!殺!”
    天地之間沒有任何雜音,隻有那震穿九霄的喊殺之聲。
    這是一幅足以讓任何人心髒顫抖的畫麵。
    不僅僅是那可怕的喊殺。
    更重要的是那充斥寰宇的可怕殺氣。
    殺機,殺氣,這本是無形無相之物。
    但此時,環繞在軍隊周遭的殺氣,卻已經凝成了實質。
    遠遠看去,就好像一團巨大的紅色霧團,環繞在了大軍左右。
    冰冷入骨,仿佛剛從地獄殺出,讓人望而生畏。
    但從那無邊的血氣,就能大致猜到,到底有多少屍骨倒在了這支部隊的鐵蹄之下。
    大纛之下。
    高長生處在最前方。
    在他身後是李世民楊玄感等人。
    不過此時,除了高長生外,所有人都保持著一個姿勢。
    扭頭看著左側。
    因為在那裏,大約數裏之外,坐落著一座雄偉的城池。
    西夏皇城,興慶府。
    僅僅七八裏的距離,完全可以用兵臨城下來形容了。
    放眼望去,可以清晰的看到,城頭之上,一個個來回竄動的人影。
    很明顯,那是興慶府內的兵馬正在調動。
    隻稍微一觀,就能看到城中的兵馬並不在少數。
    但是要論起氣勢,雙方就是天差地別了。
    此時高長生所率隋軍的氣機,哪怕是不懂兵事的人,都能看出其到底有多可怕。
    而興慶府,雖然城牆上的兵馬越來越多,但隻要不是傻子,都能看出那一張張臉龐之上的慌亂之色。
    這種明顯的對比,連普通人都能看出,就更不用說李世民李靖等人了。
    這種情況下率軍攻城,他們有足夠自信,能夠踏平眼前的興慶府。
    滅國!
    這兩個字擺在眼前,毫無疑問,沒有任何一個將領能夠保持冷靜。
    不過同時,眾人心中也再度升起一個疑惑。
    西夏的鐵鷂子去哪了?
    都這種情況了,對方竟然還不派出這最強的軍魂部隊。
    隱藏手段,暗中埋伏?
    這確實合理,但很明顯並不符合眼前的場景。
    數十萬大軍兵臨城下,直指皇都。
    動輒就是城破國滅之景。
    這種場合,可輪不到西夏再去隱藏。
    而且最重要的一點。
    此時西夏守軍的軍心明顯在震蕩,士氣低落。
    若不能及時挽回,這場戰鬥根本就不用再繼續下去了。
    而派出最強的鐵鷂子,無疑是提振士氣的最好辦法。
    但眼前,那西夏皇城中,卻沒有任何一絲跡象。
    幾人都不是傻子,如此情況,哪裏還猜不到事實。
    西夏的那支鐵鷂子,很有可能並不在興慶府中。
    從常理來說,像鐵鷂子這樣承擔護國重任的軍魂部隊,必然是常年拱衛在皇城之中的。
    想到這裏,幾人不由自主的轉頭看向了高長生。
    這位大帥的表情依舊平靜淡漠,甚至從始至終都沒有去看遠處的城池。
    “莫非是大帥的手段?調離了對方的軍魂部隊?”
    幾人腦中同時湧現出一個想法。
    若真是如此,那高長生這次的進兵,就不是突然興起了。
    而是早就有了種種布置。
    西夏如此,那之後呢?
    “或許我們真的有可能,一路打穿諸國,打到玉門關去。”
    一個原本根本不願相信的想法,同時從幾人心中升起。
    當然了,不管眼前的情形,是不是高長生的布置。
    但有一點是可以確認的。
    鐵鷂子並不在興慶府。
    而沒有鐵鷂子的興慶府,對他們來說,根本沒有任何難度。
    甚至都可以用不費吹灰之力來形容。
    想到這一點,幾人又怎麽可能忍受的住。
    數雙灼熱的眼睛同時射向了高長生。
    很明顯,所有人都在等待著他的態度。
    隻要高長生一聲令下。
    幾人都會第一時間率軍出擊,以雷霆之勢,踏平興慶府。
    一時間,周遭似乎突然安靜了下來。
    喊殺聲停止。
    但大軍似乎也感受到了這種氛圍。
    原本就可怕的殺氣,再度暴漲。
    鋪天蓋地的朝著四麵八方洶湧而去。
    那如山嶽般佇立的興慶府,突然開始了晃動。
    如果湊近一看,就能看到,那原本就處在慌亂之中的士兵,一個個都已經麵色慘白。
    城牆後方,一個個身穿鎧甲的守將也都是麵色鐵青。
    在守將中央,站著一個身穿龍袍的中年男子。
    而男子的側後方,還站著一個麵帶白紗,看不清容貌的女子。
    不過此時,這一大群人,沒有一個開口說話。
    都是或驚或懼的看著遠處。
    和李世民等人,還有隋軍一樣。
    他們同樣在等待著對麵的動作,等待著高長生的命令。
    興慶府如何,西夏如何。
    此時就在對方的一念之間。
    而這個能決定一國命運的人,此時卻根本沒有把注意力放在這裏。
    “繼續前進。”
    可就在李世民等人滿心期盼的時候。
    高長生卻是再度吐出了讓所有人預料的四個字。
    “為什麽?”
    楊玄感幾乎本能的發出了疑問。
    一旁的李世民也是同樣的表情,之所以沒問,隻他開口的速度沒有楊玄感那麽快。
    當然了,此時抱著這種疑問的,顯然不僅僅隻有兩人。
    高長生的目的,早就不是秘密。
    橫穿西夏大宋,直搗玉門關。
    從眼前西夏的情況來看,這個目的也已經不像他們想象的那樣遙不可及。
    當然了,具體如何,還要看後續路途之上的遭遇。
    但眼前。
    西夏皇城可就擺在他們麵前。
    隻要稍稍用力,就能打破此城,覆滅西夏。
    這樣的機會擺在麵前,根本沒有任何理由放棄啊。
    “傳令全軍,繼續前進,天黑之前,跨入宋地。”
    高長生沒有解釋,隻是再度重複了一遍。
    此話一出,那就代表著軍令,也再無回轉的餘地。
    縱然再不甘心,也隻能按下攻擊的心。
    “是。”
    數道高喝響起。
    原本籠罩在上空的赤紅殺氣,也迅速收斂。
    眨眼之間,全軍就像變成了普通部隊,再無任何鋒芒露出。
    但那種無形中散發出的壓力,卻變得更加沉重。
    處在幾人中間的李靖瞬間一凜,不由自主的轉頭看向了身後。
    原本同樣散發著詫異之色的瞳孔,瞬間一縮。
    如此變化,自然瞞不過身邊的兩人。
    楊玄感和李世民雖然一直在較勁,但通過這段時間的相處,他們也發現了李靖的出色。
    此時李靖突然露出這種波動。兩人自然好奇。
    本能的便是轉頭,看向了身後。
    “這是……”
    而後,便是傳出了一聲輕呼。
    此次帶出的大軍,他們自然知道。
    經曆白川之戰,優勝劣汰的左武衛。
    還有從顧劍棠手上揭過,又經數次戰鬥整合的邊騎。
    都是精銳中的精銳。
    他們也都不是第一次見到,自然清楚此軍的軍容和戰鬥力。
    但此時,在幾人的眼中。
    這支部隊就好像突然變樣了一樣。
    每一個士兵,每一個隊列,都帶上了某種獨特的氣息。
    “什麽時候?”
    李世民和楊玄感同時一愣。
    但很快就驚醒過來。
    一路上,每一次遭遇,每一次戰鬥,所有過程一幀幀的從腦海中劃過。
    “不是滅國,不是西夏,也不是大宋。”
    “大帥的目的一直都不是這些。”
    “他在蓄勢。”
    “他在用一場場大戰,用無數敵軍屍骨來鋪墊。”
    “駐堤蓄水,等待適放的那一刻。”
    李世民驚駭的開口。
    這種做法實在是太瘋狂了,這完全是把沿途的國家當成了擺設。
    但若是一旦成功。
    數十萬精銳,縱橫萬裏,連勝不敗,積蓄而起的無邊氣勢,殺機,一舉傾瀉而出。
    那等場麵,簡直無法想象。
    “我們這位大帥的手段,當真是讓人歎為觀止。”
    李靖悠悠而歎,眼眸中閃過敬仰之色。
    一路橫穿,以敵軍的屍骨為給養,蓄養己軍之勢。
    這等做法,真的是膽大包天。
    換做旁人,別說想,就算把手段告訴他,也絕沒有那個膽子去做。
    而高長生卻是沒有絲毫猶豫的便是直接進兵。
    從始至終根本就沒有把路上的敵軍放在眼中。
    若隻是如此,最多讓人讚一句膽大。
    但高長生顯然不是如此,從西夏鐵鷂子的情況,就能看出,高長生出發之前就早就有了布置。
    “蓄勢?為什麽?我們攻破興慶府,不同樣也是一場勝利嗎?為何要視若無睹呢?”李副將顯然並不是很了解,開口詢問。
    “以無可匹敵的姿勢打穿前路,積蓄而出的氣勢,自然要比繞路繞行強得多。”
    李靖緩緩開口。
    “興慶府對西夏來說是核心,是神聖的皇城。”
    “但對大帥來說,或許根本不值得關注。”
    “若是擋在我們前路上,那自然沒有什麽說的,將它碾成廢墟。”
    “可若不在前路,別說七八裏,就在近在咫尺,大帥也不會去多看一眼。”
    聲音輕飄飄的落下。
    興慶府,西夏都城。
    而西夏,那可是當年打的遼宋丟盔棄甲的存在。
    而現在在李靖的形容中,卻好像路邊的野草一般。
    若讓旁人聽到,絕對會驚的把眼珠子都瞪出來。
    不過場中的人,卻沒有一個露出意外之色。
    李靖的話確實狂妄,但他話中的主角卻是高長生。
    以他們的了解,那確實是他們這位大帥的性格。
    而且從眼前的情況來看,他也是這麽做的,也真的做到了。
    “當然了,在我看來,如今也確實沒有必要去攻擊興慶府。”李靖再次開口。
    此話一出,周遭幾人同時轉過眸光。
    “從眼前看,興慶府確實擋不住我軍。”
    “但作為一國首都,哪怕鐵鷂子被調走,說不定還留有什麽潛藏的手段。”
    李靖搖了搖頭:“當然,攻破此城,並不會有太大波折。”
    “可是大帥的目的是蓄勢,一座興慶府,首先不值得讓我們改道,更不值得打斷我們的勢頭,甚至泄掉其中一口氣。”
    李靖輕聲笑道:
    “我們的目標是蒙元,是鐵木真,那才是我們最大的敵人。”
    “而且,就算破了興慶府,滅了西夏,我們也不可能在此處駐軍。”
    “雖然西夏連著北莽西河州,距離錦西不遠,理論上可以和我們的土地勾連。”
    “但如今南京城,可沒有太多的兵馬,就算宋閥主大量征兵,最多也隻能自保,不可能進兵占領西夏。”
    “所以,就算我們滅了對方,也隻會便宜其他人,大宋,吐蕃,遼,北莽都有可能。”
    “費心盡力,為他人做嫁衣,這可不是明智之舉。”
    “與其那般,不如留著這西夏。”
    說到這裏,李靖臉上笑容更甚。
    “相信有了此次的遭遇。”
    “日後若兵進西夏,隻要大帥軍旗一現,就足以讓敵軍喪膽。”
    聽完李靖的話,李世民和楊玄感都是深深的看了他一眼。
    馬蹄踏響。
    浩浩蕩蕩的隊伍,一路前行,很快就消失在了視線之中。
    直到此時,興慶府中的所有人才是長舒一口氣。
    那種滔天的殺機壓在頭上,滅國之危擺在眼前。
    興慶府中,從上到下,幾乎每一個人的後背都已經被汗水打濕。
    “快,快去傳訊,讓嵬名將軍,盡快帶著鐵鷂子返回皇城。”
    “是。”
    遭遇了這番危機,他們再也顧不上吐蕃的威脅了。
    吐蕃佛甲騎雖強,但畢竟還在邊境。
    可眼前,肉眼可見的危險卻是擺在了他們的眼前。
    而就在西夏上下,陷入紛亂的時候。
    高長生已經是帶著大軍踏出了西夏國土。
    西夏之外,自然就是大宋了。
    “有人?”
    剛剛到達邊境。
    楊玄感便是第一時間開口。
    “有人並不意外。”
    “我軍這般動靜,顯然是瞞不過人的。”
    “大宋雖弱名在外,但畢竟也是長存多年的大國,該有的手段都有。”
    “數十萬大軍靠近,他們沒有反應才是怪事。”李世民笑道。
    “隻是,就這一人攔在邊境線上,也未免太小看我等了吧?”就連李靖都是露出了異色。
    前方夏宋的邊境之處,出現的並不是什麽軍隊,而隻是一個持槍男子。
    “我倒是聽說過,大宋朝廷麵對戰事,向來是能不打就不打。”
    “反倒是那江湖中,頗多忠勇之人,時常支援邊境,同異族交戰。”
    “隻不過數十萬大軍當麵,單槍匹馬也敢阻攔,著實太過猖狂了。”楊玄感冷哼道。
    “就算是陸地神仙,也隻是送死而已。”
    聽完楊玄感之話,李世民卻是搖了搖頭。
    “江湖武者忠勇,也不可能做這樣的送死之舉。”
    “依我看,此人並不像武者,雖手持長槍,但卻身著儒衫,或許是大宋朝廷的人。”
    “莫非是求和?”楊玄感挑了挑眉。
    “那可就太過天真了,就他們做的那些事,可沒有那麽簡單揭過去。”
    “而且我軍橫穿兩國,就像揮出的刀鋒一樣,可沒有那麽容易收回。”
    楊玄感搖頭道,又看了身前一眼。
    這一句話他沒有說完。
    如今最重要的是高長生,以他現在展現出來的態度。
    求和顯然就是奢望。
    別說大宋派出臣子,就算那位宋帝親自前來,跪在麵前,很可能都不會有一點作用。
    “大宋諸葛正我,見過齊國公。”
    “突然求見,實屬冒昧,還請齊國公見諒。”對麵之人拱手開口。
    “果然是大宋朝廷的人,嗬嗬。”楊玄感輕蔑一笑。
    “此人前來,不會是求我們退兵的吧,那就太過可笑了。”
    “依我看,與其如此,還不如求求大帥,不要把目標放在他們身上。”
    “大宋和北莽西夏可不同,我可以肯定大帥心中對他們的態度,絕對好不到哪裏去。”
    “也就是鐵木真還在,要不然這一刀劈的肯定是他們。”
    周邊幾人同時點頭。
    而楊玄感的笑聲則依舊在繼續。
    “若他們老老實實也就罷了,我軍直撲北麵,朝玉門而去,大宋不會有什麽大事。”
    “但要是跳出來,惹出了大帥的怒火,兵鋒倒轉,直撲臨安而去,可不是什麽不可能的事。”
    對麵的諸葛正我,自然不知道楊玄感的嘲諷,隻是拱手開口:
    “我朝陛下,已經得知齊國公的來意。”
    “鐵木真屢屢犯我邊境,和大宋同樣是生死之仇。”
    “齊國公率軍前往玉門,我大宋絕不敢阻攔。”
    “陛下已經下令,為齊國公大軍讓開道路。”
    “此次特命諸葛正我前來領路。”
    “也希望齊國公免動幹戈,不要驚擾沿途百姓,和城池關隘。”
    此話一出,楊玄感等人也是露出了意外。
    沒想到大宋竟然做出了這種選擇。
    但仔細一想,這又確實非常符合大宋曆來的作風。
    而且放到此時,看上去慫是慫了點。
    但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此時認慫,好像卻是要比北莽西夏兩國好的多。
    有時候這或許就是慫人的優勢。
    也就在諸葛正我等待,李世民等人思考的時候。
    高長生的右手卻是突然舉了起來。
    遠處的諸葛正我瞬間臉色大變。
    因為那赫然是全軍出擊的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