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章 告訴高長生,就在襄陽

字數:10009   加入書籤

A+A-


    “以襄樊為戰場,迎戰鐵木真。”
    幾人都是不由自主的愣了一愣。
    隋元之戰,如今已經近在眼前,甚至可以說是箭在弦上。
    高長生率軍入主襄陽,另外一端,伍建章等人同樣也抵達了前線。
    蒙元那邊,自然不可能毫無動靜。
    可以說,雙方的兵馬都已經到位。
    等待的隻是大戰爆發的那個節點。
    事實上,這場戰鬥,對雙方來說,都已經是不可避免。
    對大隋來說,二十多萬隋軍全軍覆沒,尤其是驍果軍,還有靠山王的隕落。
    對大隋全國造成的影響,是難以想象的。
    無論是為了報仇,還是為了穩定局勢,大隋都不得不出兵。
    至少,絕不能讓玉門關一直處在鐵木真的掌控,那代表著自己的咽喉被對手掐在手掌之中。
    而此戰,對大隋來說,用國運之戰來形容也絕不為過。
    一旦再敗,那種後果絕對是無法想象的。
    而對於蒙元,同樣沒有那麽容易。
    鐵木真浩浩蕩蕩出兵,其野心根本無法掩飾。
    雖然在玉門關大敗了隋軍,但自身的損失也絕對不小。
    而一場大勝之後,他們卻僅僅得到了玉門關這一片荒涼地帶。
    從利益收獲方麵出發,鐵木真其實並沒有贏的太多。
    所以鐵木真是不會也不能退縮的。
    他必然會繼續動兵,而同樣,他也必須保證勝利。
    打到這個階段,蒙元同樣也用出了極大的力量。
    大隋承受不起再敗,鐵木真同樣承受不起失敗的風險。
    當然了,這些其實交戰雙方,心裏都有數。
    而此時,幾人考慮的還是接下來的戰鬥。
    按正常情況,這場大戰的戰場,必然會是玉門關。
    對蒙元來說,這是他們好不容易攻下的關隘,也是兵進大隋,攻城掠地的橋頭堡,他們不可能讓出來。
    而對大隋,無論是為了報仇,洗刷恥辱,還是為了保證北境的安危,這玉門關都是不得不奪回的。
    所以玉門關,必然是最為核心的地帶。
    像之前,李世民,楊玄感提的建議,也都是以此地為中心。
    但現在,高長生卻突然提出了襄樊而字。
    周遭沒有人說話。
    下方幾人第一時間陷入了頭腦風暴。
    改變戰場。
    在襄樊決戰,可不可行?若是可行,有何優勢,又有何劣勢?
    下方的三人,都是兵道天才。
    眼前雖然沒有地圖展開,但襄樊一地,連同玉門關周圍的地圖,早就刻在了他們腦海。
    從地形而言,襄陽自然是極其出色的。
    畢竟大宋憑借此處,不知道擋住了多少次敵軍進攻。
    若在此處決戰,他們先行到達,以逸待勞,必然是有著優勢的。
    另外還有一點,那就是此處是大宋領土。
    他們可以全力施展,不必有後後顧之憂。
    當然了,任何選擇,有利必然有弊。
    若在襄陽決戰,他們不用再繼續進兵,帥帳也不用遷移。
    但相對而言,大隋境內北上的兵馬,就必須要做出配合。
    是佯攻玉門,還是迂回支援,這都是需要考慮的。
    而沒有高長生坐鎮,那一路兵馬會不會出現什麽意外,這都是需要考慮的事。
    另外,還有最重要的一點,也是最關鍵的一點。
    鐵木真會不會來。
    如今鐵木真處在大勝之後,他的目光必然是放在玉門關前方,大隋那廣袤的領土之上。
    他又坐鎮玉門關,有關隘優勢。
    如此狀況,他真的會因為高長生的一句話,就兵臨襄陽,和他們決戰嗎?
    幾人都覺得不太可能。
    “大帥,鐵木真他會來嗎?”李世民皺著眉道。
    無論怎麽看,鐵木真都不太可能會回應高長生的邀戰。
    那一萬人馬?
    他也聽過傳聞,鐵木真一直都在想方設法的找回那缺失的一翼。
    “難道,這支兵馬,對鐵木真真的這麽重要?”
    幾人心裏閃過疑惑。
    想到這裏,幾人的目光都是不由自主的轉向了郭靖。
    要論對十三翼的了解,此處誰都比不過這位曾經的金刀駙馬。
    而此時的郭靖,臉色也是泛起了些許蒼白。
    毫無疑問,是被高長生的想法嚇到了。
    隋元的巔峰大戰,若在襄樊之地爆發,那種場麵,他根本不不敢細想。
    或許整個襄樊地域,都有可能成為廢墟。
    “黃金十三翼,是蒙古最初的十三個部落,最初是源自薩滿。”
    “每一翼都有著獨特的傳承,成軍之後,和蒙元的長生天神功,天生相合。”
    “而且隻要不是全部覆滅,有種子存在,十三翼都不會徹底消亡。”
    “最重要的是,十三翼聚起,大陣驗完整,就會凝出軍魂,那才是蒙元的最強部隊。”
    此話一出,幾人都露出驚色。
    十三翼合一,竟然是軍魂部隊。
    再想想鐵木真的十三翼的兵馬數量,如此軍隊,若是擁有軍魂,當真是讓人頭皮發麻。
    “難怪,難怪鐵木真一直盯著襄陽。”楊玄感驚呼道,說完又怪異的看了郭靖一眼。
    想不到這人一臉憨厚的模樣,出手還挺狠的。
    已經說了,十三翼隻要有種子,就能重建恢複。
    但現在鐵木真卻是缺少了一翼。
    毫無疑問,郭靖是離開時,是真的將那一翼一網打盡,一點星火,甚至連傳承都沒給對方留下。
    最重要的,十三翼可是鐵木真的嫡係,蒙元的初始部落,郭靖竟然能將他們帶著一起叛逃。
    這種操作,連楊玄感都要說一聲佩服。
    “所以大帥留下了一百人不殺,就是這個目的,鐵木真不可能會放棄這支部隊?”楊玄感挑眉道。
    郭靖搖了搖頭:
    “鐵木真確實不會放棄十三翼,那是他的最強手段,也是他征服天下最大的倚仗。”
    “但他究竟會不會來,郭某也不清楚。”
    “沒人能猜到他的想法。”
    此話一落,幾人也是同時皺眉。
    戰鬥即將展開,一個模棱兩可的答案,可並不能讓他們滿意。
    若他們圍繞著這一點布置,但最後鐵木真不動。
    那局勢可就對他們非常不利了。
    “大帥。”
    幾人看向高長生。
    “他會來的。”
    平淡的聲音落下。
    “李靖。”
    “末將在。”
    “你帶兵取下樊城,襄樊襄樊,焦不離孟,孟不離焦。”
    “是。”
    “高將軍,郭某願意同行,隻求將軍不要再造殺戮。”郭靖高聲開口。
    郭靖突然開口,而且說出這麽一番話,讓所有人都露出了意外之色。
    李靖取樊城,勾連襄陽,這是非常合理的命令。
    襄樊一體,隻有互相結合,才能突出地利優勢,若隻有一地,隻是孤城而已。
    對他們來說,若決定在此處決戰,樊城是必須要取的。
    但郭靖,他如今可是大宋之人。
    此時出言同行,雖說了是為了百姓免遭傷害,但若是較真,這種行為,和叛國也沒有區別了。
    高長生抬起眼眸,深深的看了郭靖一眼。
    迎著高長生的眸光,郭靖本能的就是心中一驚。
    對方那淡漠的眸光,仿佛能夠直刺他的心底一樣。
    “嗬嗬。”
    高長生突然輕笑一聲。
    這也是自入城以來,高長生第一次露出笑容。
    但莫名的,郭靖卻覺得周遭更添了一分涼意。
    “樊城就不必了,既然你想幫忙,就跟著另一部吧。”
    “李世民。”
    “你帶著郭靖一起。”
    ……
    就在高長生坐鎮襄陽,接連發布命令的時候。
    另外一邊,玉門關內。
    鐵木真麾下的所有人也已經聚集在了大帳之內。
    大帳中央,鐵木真神色冷漠的坐在首位。
    “高長生已經到了,而且剛來就給了本汗一個下馬威。”
    鐵木真輕笑開口,但笑容中的殺意卻是清晰可見。
    “高長生實在太過猖狂了,如此明目張膽的屠戮大元勇士,挑釁大汗,簡直找死。”
    一萬顆頭顱,而且是越過漢水,直接擺在了蒙元境內。
    這般驚人的消息,自然已經傳了回來。
    毫無疑問,整個大帳都陷入了癲狂。
    如今的蒙元,在鐵木真的帶領下,大敗大
    隋,攻入玉門關,正是不可一世的狀態。
    高長生如此明目張膽的挑釁,自然讓他們憤怒。
    “伍建章,史萬歲都到了?”
    “隋軍已到達,正在二百裏外紮營,不過並未輕舉妄動,應該是在等待高長生。”
    “伍建章,史萬歲……”
    鐵木真輕聲呢喃,臉上露出了一抹怪異之色。
    “高長生邀本汗,決戰襄樊,你們認為該如何回應?”鐵木真輕哼道。
    “黃口小兒,目中無人,連帶著驍果軍的楊林老兒都敗在了我們手上,一個高長生又能翻出什麽浪花?”
    “既然他求死,我們就滿足他。”
    一道大喝聲響起。
    不過話音剛落,帳中就響起了一道反駁之聲。
    “不可。”
    “高長生用的是激將之計,我軍雖不怕,但沒有必要跟著對方的節奏走。”
    “如今我軍已克玉門,何必去襄樊和高長生糾纏。”
    “他願意在襄樊待著,就讓他待著。”
    “依末將看,不如趁此機會,兵出玉門,趁著高長生和伍建章沒有匯合,先擊潰伍建章。”
    “等到伍建章敗亡,看他高長生在襄陽還能不能坐的住。”
    “此言有理。”
    “不過高長生不可能坐視這種情況發生,隻要我軍出擊,他應該會第一時間放棄襄陽,出兵支援伍建章,要不然我軍越過伍建章,便可兵入大隋腹地。”又一道聲音響起。
    “那高長生手上的那一翼種子,就不管了?那可是……”
    “高長生想以此吸引我們去襄樊,短時間內不會將他們盡數殺害。”
    “至於之後,自然有機會將其換出。”
    “大不了擊潰伍建章,攻入大隋,用隋軍俘虜去換。”
    “而且,那個時候,說不定連高長生自己,都已經敗在我們手上也不一定。”
    聽到此話,場中所有將領都是點了點頭,
    但鐵木真卻是突然笑出了聲。
    “好一個高長生,搶點真準,一出手,就刺在了本汗的七寸之上。”
    “好,本汗就親自會一會你。”
    雄渾的笑聲滾滾而出。
    而下方之人,則是同時臉色一變。
    “大汗,我們完全沒必要和高長生較一時長短,他可以用十三翼調動我們,我們也可以用大隋去調動他啊。”
    聽著下方急切的聲音,鐵木真隻是平淡的擺了擺手。
    “本汗這麽做,不單單是因為那支十三翼。”
    “伍建章史萬歲,已經兵臨玉門關,但定彥平等人卻是不見蹤跡,必然是從其餘路線而來。”
    “據本汗推測,很有可能是北麵,不僅僅是衝著西突厥而去,同樣可以威脅我們側翼。”
    “而且伍建章率著大軍穩紮穩打,也沒有那麽容易擊潰。”
    鐵木真緩緩開口。
    “最重要的是高長生。”
    “你們都沒聽懂他話語背後的意思。”
    “他手上的憑仗,可不僅僅是那一翼兵馬。”
    “是什麽?”下方幾人本能的開口。
    但鐵木真隻是搖了搖頭,並沒有跟幾人解釋。
    “不管是什麽,隻要我軍猛攻伍建章,高長生是不可能坐視不理的。”
    “不。”
    鐵木真再次搖頭。
    “此言確實有理,但本汗不確定,高長生不是楊林。”
    “本汗賭不起。”
    此言一出。
    下方所有人同時變色。
    鐵木真竟然用了一個賭字。
    這表明,高長生手上確實掌握了一個鐵木真不得不去的原因。
    那一翼叛出的兵馬,很明顯不像。
    “高長生既然想戰,那本汗就陪他一戰。”
    “我倒要看看,他怎麽擋住本汗手上的三支軍魂,僅僅依靠襄樊的地勢嗎?那未免太過天真了。”
    聽到這裏,眾人也明白,這位成吉思汗已經下定決心了。
    “諸位也不必如此。”
    “這對我軍,也未必就是壞事。”
    “隻要擊敗高長生,那大隋好不容易凝聚的士氣,瞬間就會崩潰。”
    “這比攻下再多領土,都有用的多。”
    “所謂畢其功於一役。”
    “謹遵大汗命令。”
    “去,把楊虛彥帶上來。”
    “見,見過大汗。”一道顫抖的聲音響起。
    “本汗有一件事要你去做。”
    “請大汗吩咐。”
    “去襄陽,給高長生傳訊,告訴他。”
    “本汗就在襄陽和他一戰。”
    “另外,告訴他,那剩下的一翼種子,若再損失一個,本汗就屠大隋一城之民陪葬。”
    “高,高長生。”
    楊虛彥臉上瞬間變得慘白一片。
    “大汗,我,我……”
    “不去,就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