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三章 來啊,你過來啊

字數:10163   加入書籤

A+A-


    陽光透過雲層揮灑在大地之上。
    從太陽的位置就可以知道,此時正值終中午。
    但不知為何,眼前卻沒有任何正午時分的生機,反而是一片寂靜。
    沒有一點聲音。
    若是什麽偏僻之地,荒無人煙,或許不足為奇。
    但眼前分明不是如此。
    聳立如巨龍一般的城池,城池中密密麻麻的建築,尤其是中心地域,那富麗堂皇的宮殿。
    清晰的表明此處的不一般。
    步入城池,可以看到一隊隊具甲帶刀的士兵。
    整整齊齊的排列在城門內外。
    但仔細一看,卻根本看不出這浩浩蕩蕩的士兵是在出城還是進城。
    而且每個士兵臉上,似乎都帶著一種彷徨。
    如果此處的氛圍隻是安靜。
    那城池中心的北莽皇宮,就隻能用死寂來形容了。
    宮殿之中。
    北莽女帝,拓跋菩薩,董卓,李密弼……
    朝堂中的重臣都齊聚於此。
    但此時每個人臉上的臉色,都多多少少帶上了幾分慘白。
    “確定消息的真實性了嗎?”
    也不知過了多久,殿中才響起女帝沙啞的聲音。
    “高長生坐鎮襄樊一戰擊潰鐵木真。”
    “鐵木真所帶兩支軍魂,怯薛沙陀被全殲。”
    “十三翼騎兵損失大半,殘存不足十萬,全部被俘。”
    “就連鐵木真自己也成了階下之囚。”
    “隋元之戰,以蒙元的慘敗告終。”
    李密弼躬身開口。
    但每一句話說出,女帝的臉龐便會白上一分。
    “最,最重要的是,根據戰報……”
    李密弼瞳孔劇烈收縮,良久之後才是顫抖的開口:
    “高長生在襄樊所布大陣,疑似通天。”
    “咕咚。”
    話音一落,場中幾人都是不由自主的咽了一口口水。
    就連一向保持平靜,給人一種高高在上之感的拓跋菩薩都露出了震撼的表情。
    “通天,通天,怎麽可能?”
    作為北莽軍中最強之人,沒有人比他更了解通天二字代表什麽。
    龍椅之上的北莽女帝,同樣是渾身顫抖。
    此時的她根本顧不上什麽陣道境界,她滿腦子浮現的都是,高長生大勝,她們北莽之後的路該如何去走。
    連續幾次的衝突,北莽和高長生之間的仇恨早就埋下。
    高長生之所以沒有對他們出手,無非是因為連續遭遇大事,騰不出手來罷了。
    “鐵木真慘敗於高長生之手,北莽該如何應對,幾位愛卿可有想法?”
    女帝抬頭看向幾人。
    “陛下,當務之急,還是趕緊召回第五貉,如今的局勢已不適合對南京動手了。”
    李密弼急聲開口。
    襄樊大戰爆發,北莽也毫無意外的把目標放在了南京,以及高長生占據的七州之地上麵。
    女帝早已經下令以提兵山主第五貉為先鋒,率軍先出提兵山,直指南京重鎮。
    而董卓作為主帥,則隨後行動。
    如今北帝城中的士兵,正是原本準備出兵的軍隊。
    北莽的目的,就是趁蒙元大戰的時候,收複失地,甚至擇機吞並離陽,壯大己身。
    但沒有人想到,預料中勢均力敵,應該曠日持久大戰的雙方,竟然這麽快就決出了勝負。
    那頭讓所有人忌憚甚至恐懼的漠北蒼狼,竟然會敗的這麽慘。
    現在怎麽辦,繼續按計劃進兵?
    就連一直主戰,巴不得找回場子的董卓,也不敢開這個聲。
    以摧枯拉朽之勢橫掃鐵木真,甚至布下通天之陣的高長生。
    誰敢在這時候去碰。
    “下令去吧。”
    女帝嘴唇輕顫,終於還是緩緩開口。
    說完之後,女帝又把眸光轉向了拓跋菩薩,很明顯在期待著這位北莽軍神的主意。
    放棄出兵當然簡單,但這隻是權宜之計。
    先不說把出鞘之劍收回,會不會影響士氣這一點。
    此時最重要的是一件事,等高長生騰出手,把目光轉向他們的時候,他們要怎麽去應對。
    大舉進兵,必然會第一時間引起高長生注意,甚至很可能導致那支大勝之師,直接朝北莽而來。
    但放棄計劃,最多也隻能得到一個喘息之機。
    如今的北莽可以說是進退不得,進很可能直接死亡,退也就隻能保一個苟延殘喘。
    “如今確實不適合繼續進兵了。”
    拓跋菩薩沉凝良久,而開口的第一句話,也表明了他的態度。
    麵對目前氣勢衝天的高長生,他沒有把握擋住。
    這位北莽一人之下的軍神,生平第一次示弱了。
    長吐一口氣後,拓跋菩薩才收起難看的臉色。
    “目前絕對不適合去做出頭鳥,撩高長生虎須這件事,就交給別人去做吧。”
    “我們北莽退兵,看看離陽的王遂還有北涼的徐驍會不會動手。”
    女帝點點頭,目光繼續看著拓跋菩薩。
    若是王遂做主,或許有那種可能,畢竟此人最擅險計。
    但太安城中的那位趙惇,她敢肯定沒有那個膽子。
    至於徐驍,女帝同樣搖了搖頭。
    所以她在等待拓跋菩薩接下來的話。
    “高長生剛剛大勝,加上大隋的情況,他必然會先一步回國,所以我們還有一段時間。”
    “目前我們最重要的事,是整備國內兵力,保持兒郎們的狀態士氣。”
    “另外,我建議陛下盡快聯係蒙元,聯係蒙哥。”
    “襄樊慘敗,鐵木真被俘,蒙元必然會傷到元氣。”
    “這對蒙元當然是個壞消息,但對蒙哥卻未必。”
    “這麽多年,蒙哥一直受到鐵木真的壓製,如今蒼狼陷落,對他來說就是一個天賜良機。”
    “若蒙哥能趁這個機會徹底掌握各個汗國,蒙元說不定反而會爆發更強大的潛力。”
    “如今我們最好的辦法就是和他們合作。”
    “不管蒙哥心裏到底是什麽想法,明麵上他都不得不擺出態度,營救鐵木真,報十三翼之仇。”
    女帝點了點頭。
    而拓跋菩薩的聲音則在繼續。
    “通天之境,不知高長生是真的踏入了通天,還是和當初高楊那般,隻是臨時的狀態。”
    “但饒是如此,也足夠可怕了。”
    “單靠我一人,很可能不足以應對高長生。”
    “但高長生的壓力,也不止壓在我們身上。”
    “若陛下四下串聯。”
    “集我,王遂,徐驍三人之力,再加上蒙元之兵,或許可以試上一試。”
    “好主意。”董卓讚歎一聲:“還有西夏,這一次高長生可是踩在他們臉上去的襄陽。”
    “若我們派人聯係,或許可以借到西夏區鐵鷂子,甚至大宋,吐蕃等國,我們都可以試上一試。”
    女帝點了點頭,但臉上的表情並未緩解。
    這條謀劃看上去非常不錯。
    但國和國之間哪有那般容易做到通力合作。
    別說高長生還遠在天邊,就算他真的大兵壓境,幾國該勾心鬥角還是會勾心鬥角。
    “這是我的第一策。”
    “那第二策呢?”女帝第一時間開口。
    不過這次拓跋菩薩並沒有回應,隻是幽幽的抬頭看了一眼。
    “時機未到,還請陛下不要著急。”
    相比於北莽國內的寂靜,如今離陽國內的環境可就要熱鬧的多了。
    “蒙元全軍覆沒,鐵木真慘敗被俘,嘶~~~”
    “這,兩支軍魂部隊,蒙元十三翼精銳,竟然一戰皆沒,高長生他是怎麽做到的?”
    “真沒想到,當年橫行天下的漠北蒼狼,重新南下,僅僅不到一年,就折在了高長生手中,當真是一代新人換舊人。”一道道感歎聲在離陽各處響起。
    “不管怎麽說,高長生大勝異族,也算是一件大漲威風的事。”有人高聲讚道。
    “哼,高長生諸般大戰可是屠戮無數,依我看,和那徐驍也沒有什麽區別,同樣的冷血屠夫。”也有不滿的人冷哼道。
    “這如何能比較,高長生斬殺的都是異族兵馬,難道還要跟那些異族蠻夷講道理嗎?可笑。”第一時間就有人反駁。
    “那我離陽呢,禦林軍數十萬兵馬,可都是倒在對方手上。”
    “哼,和異族聯合,主動進犯他人,如此不義之戰有什麽好說了。”前者話音剛落,就有人厲聲反駁道。
    “而且據我所知,禦林軍損失慘重的也隻是圍攻白川之戰,駐紮在遼州那支,宋缺進兵時,膠東王主動叫門,可是大部分都投降了。”
    “那棋劍樂府呢?高長生縱兵攻破此等學府,難道不是屠夫。”
    “笑話,棋劍樂府?那算什麽學府,不過北莽另一個官衙罷了。”嗤笑之聲響起。
    “哼,依我看,這諸般結果都是離陽自作自受罷了,聯合異族,貿然進兵,原以為能占到便宜,沒想到卻遇到了高長生,當真賠了夫人又折兵。”
    “這離陽趙,依我看,比那南宋趙,也好不到哪去?”
    “哈哈哈,不過如今高長生大勝鐵木真,消息傳來,太安城中的陛下恐怕要睡不著了。”
    道道笑聲響起,年輕的學子,正是無懼無畏的時候。
    而且離陽國內,諸王各行其是,太安皇宮的對各地的控製力並沒有那麽強,所以這些人談笑之間,根本沒有任何顧忌。
    也就在離陽各地議論紛紛的時候。
    皇宮之中,一個身穿龍袍的老者,正一臉蒼白的看著身前的官員。
    離陽皇帝趙惇。
    此時此刻,根本不用去聽他說的話。
    從那嘴唇之上密密麻麻的水泡,兩隻漆黑如墨的眼眶,就可以看出這位皇帝的狀態。
    離陽,北莽,兩個互為仇敵的國家,如今兩方的掌權人,狀態卻是相當的一致。
    而和這兩處相比,另一處地域的某人,情緒就要好的多了。
    “哈哈哈哈哈……”
    狂風怒號,風沙萬裏,卻難以掩蓋那穿透力驚人的得意笑聲。
    風沙中,是一支排列整齊的騎兵。
    而在最前方是一個身穿鎧甲,身軀挺拔的中年男子。
    單手握槍,但槍尖卻並沒有指向前方,而是朝後如扁擔一樣,搭在肩上。
    不提笑聲,單單這樣一個姿勢,在戰場上,就足以讓任何對手肝火直冒。
    “羅藝,你好大的膽子,竟敢率兵犯我突厥。”
    鏗鏘之聲響起。
    前方數裏之外,同樣是一支騎兵,正和羅藝遙遙相對。
    為首的不是旁人,正是突厥武尊畢玄。
    東部突厥在大隋東北部以及北部區域。
    其中首當其中的就是幽州北平。
    作為駐守幽州邊境之人,羅藝和畢玄可以說非常熟悉。
    前次因高長生之事,帶兵壓到北平城外的,正是畢玄。
    “本王靜極生動,突然想看看草原的風景。”
    “隻是沒想到跑了數百裏,都是鳥不拉屎的荒漠,正準備繼續往北看看呢?”
    羅藝哈哈大笑。
    而對麵的畢玄則是臉色鐵青,大搖大擺的帶著數萬兵馬直入他們國土,這就是赤裸裸的挑釁。
    尤其是如今羅藝的態度,更是在挑動畢玄的敏感神經。
    “羅藝,你大隋是想跟我突厥開戰嗎?”
    畢玄冰冷大喝,說話之時身上不斷有火焰冒出。
    “開戰?”
    羅藝雙眉一挑。
    搭在肩上的長槍瞬間探出:
    “行,你說開戰,那就開戰了,來吧。”
    “轟!”
    伴隨著一聲暴響,畢玄身上的火焰升騰而起。
    “羅藝,你在找死。”
    聽到這般殺氣騰騰的聲音,羅藝卻根本沒有在意:
    “來,來,來,你過來啊!”
    伴隨著輕佻的話語,羅藝伸出的長槍也在一上一下的輕輕抖動。
    “轟,轟,轟!”
    畢玄身上的火焰,就好像沸騰一般,眸中的殺氣也幾乎凝成了實質。
    若是湊近一看,就能看出,此時畢玄的臉龐連同雙眸都已經是通紅一片。
    額頭上一根根跳動的青筋,粗的就好像一根根手指一樣。
    周圍風沙四起。
    但兩軍距離,不過數裏之遙,以羅藝的實力,自然不可能看不到畢玄的表情。
    不過他此時卻好像完全沒看到一樣。
    “哎呦,堂堂武尊畢玄,不會不敢動手吧?不會吧?不會吧?”
    “來來來,將士們,聽本王的命令,後退三百米,免得嚇到了武尊大人。”
    羅藝輕笑一聲,對著後麵擺了擺手,聲音落下,停在他身後的騎兵瞬間後退,隻有羅藝一個人孤零零的留在了原地。
    而做這一切的同時,羅藝手中的長槍,依舊在上下抖動,看上去就像一根來回勾動的手指。
    “羅~~~藝~~~”
    近乎嘶吼般的聲音,一字一頓的從畢玄口中吐出。
    目光之內,此時的畢玄看上去就像充了氣一樣,整個人都是膨脹了一圈,說話的時候,兩道火焰也像蒸汽一樣從鼻孔中噴出。
    不提聲音,但從畢玄此時的外貌都能看出,他被氣成了什麽程度。
    這種種的一切,自然全都落入了羅藝眼中。
    此時羅藝的一雙眼睛已經是徹底眯起,臉上的笑容根本遮蓋不住。
    羅藝在幽州最主要戒備的敵人就是突厥,而這些年來,也不少次麵對他們。
    不過因為大隋戰略的原因,麵對突厥主要還是以防禦為主。
    所以這麽多年,羅藝更多的還是據城而守,並沒有主動出擊過。
    現在能夠毫無顧忌的進入突厥領土,尤其是看到老對手畢玄的這幅表情。
    此時的羅藝,那簡直比大熱天痛飲了兩罐冰水還要爽。
    “堂堂北平王羅藝,竟然也做起了狐假虎威之事?不覺得……”
    立在畢玄身邊的一個人,似乎也害怕畢玄氣急做出魯莽之事,連忙開口喝道。
    不過還沒有說完,就被羅藝揮手打斷:
    “唉?老夫就借了,怎麽了?有種來打我啊?來啊,過來啊!”
    就在大隋幽州北麵,兩軍彼此對峙,進行口頭交鋒的時候。
    一支規模極大的儀仗隊,出現在了襄陽城外。
    與此同時,大明境內,一支幾人小隊,也隱秘的來到了某處,此時正抬頭肅穆的看著前方城池之上的兩個大字:
    “鳳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