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5章 大劫
字數:7777 加入書籤
季安聽聞玄穹高上帝所言,心中猛地一凜,他暗自思忖:“看來這天地大劫已然如洶湧的潮水,迫在眉睫。
道門複興之路本就荊棘密布,艱難萬分,如今又憑空添了這等變數,猶如雪上加霜。必須得爭分奪秒,早做打算才行!”
此時,他的眉頭緊緊地鎖在一起,仿佛兩座即將碰撞的山峰,可眼神中卻透著一種堅定不移的光芒,宛如黑暗中的火炬。
他深深地明白,自己肩負的責任此刻愈發沉重如山,作為道門的代表,不僅要守護道門的傳承,更要為三界眾生遮風擋雨,在這場即將到來的劫難中貢獻出自己全部的力量。
紫微大帝聽聞,神色變得愈發凝重,他下意識地輕撫胡須。
緩緩說道:“陛下所言極是,此次劫難不同於以往任何一次,其凶險程度難以估量。
我等須得深思熟慮,提前謀劃周全之策,切不可有絲毫的掉以輕心。稍有不慎,後果將不堪設想。”
他的聲音低沉而有力,在這寂靜的大殿內回蕩,如同沉悶的鍾聲,敲打著每一個人的神經。
勾陳大帝麵色一肅,眼神中閃過一絲決然,他猛地握緊雙拳,關節處因用力而微微泛白,神色嚴肅地附和道:“不錯!我等眾神當凝心聚力,緊密團結在一起,共同抵禦這場劫難。
絕不能讓諸神界那些無謂的紛爭,毀了這來之不易的三界安寧。否則,我們又有何顏麵麵對天下蒼生?”
他的話語擲地有聲,帶著一股不容置疑的豪邁與堅定。
後土皇地隻微微點頭,她那慈悲的麵容上浮現出一絲憂慮,輕聲說道:“劫難當前,眾生皆如風雨中飄搖的浮萍,痛苦不堪。
我等身為神靈,理當攜手共進,竭盡全力護佑蒼生。這是我們的使命,亦是我們的責任。”
她的聲音溫柔而堅定,仿佛春日的微風,卻又蘊含著無盡的力量,讓在場的眾神心中不禁湧起一股暖流。
如來佛祖原本微閉的雙眼緩緩睜開,目光慈悲而深邃,宛如深邃的夜空,星辰閃爍。他不緊不慢地緩緩說道:“此次劫難,亦是一場對我等的重大考驗。我等當始終以慈悲為懷,用智慧去應對。
切不可因一時的利益誘惑,而將三界眾生推入萬劫不複的水火之中。”
他的聲音平和而沉穩,仿佛有一種神奇的魔力,讓眾仙佛原本憂慮如麻的心情,稍稍得到了一些寬慰,仿佛在黑暗中看到了一絲曙光。
季安聽聞,毫不猶豫地起身,身姿挺拔如鬆,向著諸位大帝與佛祖恭敬地拱手行禮。
他神色堅定,眼神中透露出無畏的勇氣與決心,大聲說道:“諸位陛下、佛祖,季安雖才疏學淺,但願為應對此劫,傾盡全力,粉身碎骨亦在所不惜。
道門上下,皆已做好準備,必將全力以赴,與諸位一同守護三界,哪怕前路荊棘滿布,血雨腥風!”
此時,大殿內的氣氛依舊凝重得如同鉛塊一般,壓得人喘不過氣來。然而,在這凝重之中,卻又多了幾分眾誌成城的堅定決心。
殿內的燭火搖曳不定,仿佛也在這緊張的氛圍中瑟瑟發抖,將眾神那或堅毅、或憂慮的臉龐映照得忽明忽暗。
就在這時,玄穹高上帝緩緩開口,他的神色仿若被千年寒冰凝結,冷峻而嚴肅,語氣沉重得似能壓垮天地萬物。
他微微抬起頭,目光如鷹隼般銳利,緩緩掃過在場的每一位仙佛,仿佛要將眾人的神情和決心都刻在心中。
一字一頓地緩緩說道:“此次的壞劫,乃是自宇宙開創以來最為強大的一場劫難。其威力之巨,超乎想象。
倘若能夠成功度過此劫,那麽大家皆能平安存續,三界依舊繁榮昌盛;可要是無法度過,世間萬物都將在頃刻間化為烏有,一切都將灰飛煙滅。”
他的聲音如同洪鍾般響亮,在這華麗而靜謐的大殿內久久回蕩,帶著無盡的滄桑與凝重,讓每一位聽者的心頭,都仿佛被一塊沉甸甸的巨石狠狠壓住,喘不過氣來。
“師父,什麽是壞劫呀?”
就在這個時候,季安身後的赤霄,忍不住輕聲嘀咕著。
他微微探出身,眼睛裏滿是疑惑,聲音雖小,卻如同一顆石子投入平靜的湖麵,在這寂靜的大殿中激起了一圈圈漣漪。
眾神聽聞,原本或沉思或憂慮的表情瞬間凝固,紛紛停下手中動作,像是被一股無形的力量牽引,齊刷刷地將目光投向季安。
那目光中,有好奇,有疑惑,更有對未知劫難的深深探尋之意。
季安感受到眾人的目光如芒在背,他下意識地挺了挺脊背,見玄穹高上帝微微點頭示意後,深吸一口氣,仿佛要將這大殿內緊張的氣氛一同吸入腹中,緩緩開口解釋。
他的眼神堅定而專注,像是在回憶一段遙遠而莊重的曆史:“東方從子位起始,年號為龍漢,這是起始劫。”
他微微抬手,指向東方的方向,仿佛能透過這重重宮殿,看到那起始劫時的神秘景象。“南方從寅位起始,年號為赤明,這是形成劫。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中央從卯位起始,年號為上皇;北方從午位起始,年號為開皇,這些都屬於存續劫。”
隨著他的講述,眾神的目光也不自覺地隨著他的手勢流轉,仿佛在腦海中勾勒出一幅宏大的劫數圖譜。
“西方從酉位開始到戌位結束,年號為延康,這便是壞劫。”說到“壞劫”二字時,季安的語氣不自覺地加重,神情也愈發嚴肅。
此時,大殿內的氣氛仿佛也隨著這兩個字變得更加壓抑,眾人都隱隱感覺到,這“壞劫”背後隱藏著巨大的危機。
“每個劫剛開始的時候,也就是龍漢劫和赤明劫。”
季安繼續說道,他微微眯起眼睛,仿佛穿越時空,看到了那遙遠的時代。
“在這個時期,洞真教義下凡教化世人,人們心懷道德,大多能夠長壽。”
他的聲音變得柔和起來,帶著一絲向往與感慨。
那時的世界,宛如一幅寧靜祥和的畫卷,人們遵循著道德的指引,生活簡單而純粹,與天地和諧共生,生命在這種和諧中得以長久延續。
季安心中不禁湧起一陣對那個美好時代的憧憬,他想,若世間能一直如此,該有多好。然而,他深知曆史的車輪無法倒轉,劫數的變遷自有其規律。
“劫數發展到中間階段,是上皇劫和延康劫。”季安的語氣逐漸變得沉重,神色也愈發凝重。
“這時洞玄教義下凡教化,人們逐漸失去淳樸本性,背離道德準則。”
他輕輕搖頭,眼中滿是惋惜。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的欲望開始膨脹,對物質的追求逐漸蒙蔽了內心的善良與純真,道德的底線在不知不覺中被一次次突破。
季安仿佛看到了那個時代人們為了利益不擇手段的場景,心中一陣刺痛。他明白,這便是劫數對人性的考驗,而人類,似乎正在逐漸迷失方向。
“到了劫數末尾,開皇劫氣運終結。”季安的聲音低沉而緩慢,仿佛每一個字都承載著沉重的曆史。
“洞神教義下凡教化,然而此時人們大多輕薄浮躁,很少有人信奉純正的教義。天帝為此降下懲罰,世間遭遇開皇三劫。”
他的眼神中透露出無奈與悲哀,在這劫數的末尾,人們的墮落讓天帝也不得不出手幹預。
開皇三劫,那是怎樣的一場災難,季安雖未親身經曆,但從古籍記載和傳說中,他能想象到那是怎樣一幅生靈塗炭的慘狀。他心中暗暗祈禱,希望這一次,世間能夠避免重蹈覆轍。
“宋朝中上元甲子年之後,進入開皇七劫。唉,劫數末尾的時候,凶險災禍漫天遍野。”
季安重重地歎了口氣,語氣中充滿了悲憫。他仿佛看到了那個黑暗的時代,天空被陰霾籠罩,大地滿目瘡痍。
“常常能看到日食月食,天色昏暗,五星運行錯亂,各種災禍懲罰降臨,四方外族交戰,火災水災頻發,旱災蝗災肆虐,寒霜冰雹突降,大地塌陷,山體崩塌,蛇蟲虎豹等怪異之事層出不窮。
濫用刑罰,殘酷暴虐,人妖鬼魔橫行,瘟疫疾病肆虐,這些統統被稱為‘劫報’。”
季安詳細地描述著劫末的種種慘狀,每說一句,眾神的臉色便愈發凝重。
大殿內的氣氛壓抑到了極點,仿佛能聽到每個人沉重的心跳聲。眾神的腦海中,紛紛浮現出一幅幅恐怖的畫麵,心中對即將到來的壞劫充滿了恐懼與擔憂。
“當時,陛下來到上元太一宮,走出三天門,俯瞰天下四方八荒,沒有一處看不到的。”
季安的聲音仿佛帶著眾人穿越時空,來到了玉皇大帝的身邊。
玉皇大帝身著華麗的龍袍,頭戴皇冠,站在三天門之上,神色凝重地俯瞰著大地。他的眼神中,透露出無盡的憂慮與悲憫。
“隻見世間怨氣彌漫,冤屈的呼喊聲、哀號聲直衝雲霄,無辜百姓的悲歎直達天庭,世間貧苦百姓正遭受著巨大的災難。”
季安描述著當時玄穹高上帝眼中的景象,仿佛自己也置身於那悲慘的人間。眾神聽著,仿佛能感受到那股衝天的怨氣,心中對百姓的遭遇充滿了同情。
“陛下見此情景,不禁心生憐憫,於是對侍臣金闕禦史大夫三天門下平章事葛洪說:‘天下的生靈,從上到下,有權有勢的執政者,到郡縣的小官吏,都實行嚴刑峻法,征收繁重的賦稅。
以至於豪門大族、富商巨賈,一舉一動都隻把謀取錢財放在首位,所作所為,隻追求財富利益,整天沉迷於酒食聲色,不顧天理道義,口是心非,行為如同豬狗一般。
對待父母、師傅、內外親族,態度輕慢,富貴之人不體恤貧困之人,尊貴者大多歧視低賤者,談婚論娶先看重錢財。
與人交往隻追求世俗利益,強行掠奪窮困之人,剝削貧寒困苦的百姓,富有的人不肯借貸,貧窮的人大多走向絕境甚至家破人亡。”
季安模仿著玉皇大帝的口吻,將他的話語清晰地傳達給在場的每一個人。眾神聽著,臉上露出憤怒與無奈的神情,對世間的亂象感到痛心疾首。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他們想象著玄穹高上帝當時的憤怒與無奈,心中也燃起了一股想要改變這一切的決心。
“於是,陛下命令右常侍帶領詞章通事舍人王喬、持節詔玉清官太師守紫微垣天樞院事尹喜、上清宮太師守紫微垣南極院事徐甲、太清宮太師守紫微垣北極院事張道陵。
紫微上官天皇大帝、後土玄天皇地隻、天地水三官大帝、四帥聖帝君、天府修文郎兗國公顏回、地府修文郎河內公卜商、水府修文郎清烈公屈原、迦葉尊者、阿難尊者、賓頭盧尊者,總共十八位大臣進入宮殿商議事務。”
季安詳細地講述著玉皇大帝召集眾臣議事的過程,眾神仿佛親眼看到了那莊嚴而緊張的場麵。
右常侍匆匆領命而去,不一會兒,十八位大臣神色匆匆地趕來,他們身著華麗而莊重的服飾,臉上帶著嚴肅與敬畏。
在進入宮殿的那一刻,他們感受到了一股無形的壓力,深知此次議事關乎天下蒼生的命運。
“眾人朝拜之後,在禦座之下向陛下奏明情況。”
季安說道,仿佛能看到大臣們在禦座前恭敬地跪拜,言辭懇切地向玉皇大帝奏明世間的種種亂象。
他們的聲音在宮殿內回蕩,每一個字都充滿了憂慮與焦急。
玄穹高上帝坐在禦座之上,神色凝重地聽著,時而微微皺眉,時而輕輕歎息。他深知,這世間的亂象已經到了必須整治的時候。
“陛下那時對群臣說:‘下界的生靈即將麵臨劫數末尾,儒釋道三教中,有的人身為僧道卻不顧戒律品行,動輒做出不合理的事情。
身為士大夫、普通百姓的,不尊崇儒家周公、孔子的學說;身為高官顯貴的,大多生活淫亂、貪汙腐敗。
廣大百姓也都倒行逆施,輕視五穀,對錢財的貪婪如同饑餓的老虎,行事狠毒如同猛烈的火焰,背離正道,追隨邪路,逐漸形成不良風俗,犯下這些罪行的人不可饒恕。”
季安將玄穹高上帝的話語清晰地傳達出來,眾神聽著,心中對世間的亂象感到震驚與憤怒。
他們意識到,這場劫難不僅僅是天災,更是人禍,是人類自己的行為導致了如今的困境。
“陛下讓這些大臣,從丁巳年正月開始,每個月在天庭集會一次,考察世間善惡。
仰仗靈應帝君和虛空界的神靈,先降下旨意,向下方的城隍社令宣告,同時發公文給東嶽泰山府,將此定為永久的製度。
委派舉意司、見報司、速報司,每天加強巡查,逐級上報到天庭。如果有不遵循、不改正、不敬重信仰的地方,根據罪行輕重進行懲罰。
讓他們遭受疾疫、旱蝗、雷電、暴風、暴雨、寒霜、冰雹,使莊稼受損,地力枯竭,四方外族入侵,戰爭爆發,大地塌陷,山體崩塌,蛇蟲虎豹橫行,派遣魔鬼投胎到他們家中,破壞家業,使親族覆滅。
如果有人能夠改變品行,砥礪德行,遵從太上感應篇的教誨,不犯下各種罪行,就將災禍轉為福氣。
所以特此降下旨意,你們都應該知曉。’”
季安將玉皇大帝的詔令完整地敘述出來,眾神聽後,心中明白自己肩負的責任重大。
他們深知,這是玉皇大帝給予世間的一次機會,也是天庭為了挽救世間所做出的努力。他們暗暗發誓,一定要盡心盡力,完成玉皇大帝交代的任務。
“眾神領命之後,立刻執行。”季安說道,仿佛看到眾神領命後,迅速行動起來的場景。
他們各司其職,有的前往人間傳達旨意,有的加強巡查,有的準備執行懲罰與獎勵。
於是在天下經曆大災大亂之後,世界各國便有聖明的君主和英雄豪傑出世,他們平定天下,重整山河,安定四方,再造乾坤,曆史就這樣一朝又一朝地不斷更迭,滾滾向前發展。”
喜歡玄門都領袖我在兩界當祖師請大家收藏:()玄門都領袖我在兩界當祖師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