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長安,長安
字數:9586 加入書籤
長安,大漢的古老都城,曆史上的第一個被稱為京的地方,曾經的都城鹹陽未曾享有此榮耀。
當然,稱其為京,並非因大漢,而是豐鎬兩京,西周的國都酆京與鎬京,長安正是在這基礎上建立的漢朝都邑。
大漢東西兩京,長安與洛陽。
長安,寓意深長,寓意長治久安,是高祖皇帝平定天下後,設立為漢朝京師之地。
地處關中,曆經多年漢朝治理,城牆堅固,易守難攻,當年鍾繇便坐鎮長安,震懾雍涼的馬騰、韓遂等人。
今日的長安雖略顯沉寂,但劉禪深知,數百年後,這座城市將迎來它的輝煌頂峰。
九天閶闔啟宮門,萬國衣冠拜冕旒。
這是所有人的榮光,也是所有人的夢想......
此刻,劉禪緩步登上了長安的城垛,凝視著這座魔幻都市的壯麗風光與威嚴壁壘,心中第一次升騰起一股無邊的傲骨之氣,那是對劉氏王朝昔日榮光的自豪。
在這片神秘的大陸上,誰能擁有劉家般的輝煌曆史?
切勿輕言過往隻是過眼雲煙,沒有深厚的往昔,何來讓人奮發向前的目標?
劉禪始終瞧不上江東之地,那裏算得了什麽?孫權雖強,但孫氏一族卻遜色太多。
他的目光全然投向曹氏一族,因為曹操與曹丕奠定的基石太過穩固。若要複興大漢,劉禪唯有與曹氏持續交鋒。
每次對決,對他而言都如在刀刃上起舞,危險至極。
然而孫家確有不同,自詡孫武後裔,孫家多年間不過江東吳郡一豪門而已。與響徹天地的曹氏、夏侯氏相比,他們的魄力顯得微不足道。
這也正是孫家最終自毀的原因,他們認清了自我局限,選擇在火焰中終結一切。
曆史的烙印告訴他們,江東已是他們的極限。孫權在失去孫策後,持守了半生的雄心壯誌,卻在歲月流逝中淡忘了天下。
他們選擇了偏安一隅,而一個昏庸的君主或許能忘卻使命,但當朝廷和勢力一同遺忘了過去的輝煌,進取之心便蕩然無存。
或許,這就是諸葛孔明和薑伯約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偉岸,以及他們身後一群人的堅韌所在吧。
此刻,劉禪屹立於長安城頭,抵達父親一生未曾觸及之地,這不是終點,而是新的起點。
此時正值建興七年仲夏,曹魏已步入青龍元年,似乎預示著曹叡態度的轉變,曆經坎坷,踏上曹氏與世家交融的道路。
曹叡或許仍幻想著有充足時間從世家手中重奪天下,但劉禪要告訴他,他可能高估了自己的機會。
今年,劉禪即將邁入三十大關,按此世的計算,他已二十七歲。
而他身邊的人,大多已步入老境。
諸葛孔明,當年那位卓爾不群的青年,如今已是半頭白發,過半百的長者。盡管身形依然挺拔,但瘦削的臉龐,銀絲點綴的頭頂,以及略帶疲憊的眼神,都在訴說著他的歲月滄桑。
曆史的軌跡預示,明年將是諸葛孔明的終期,不過劉禪慶幸自己尚不算過於懈怠。
諸葛亮也沒有因聲名鵲起和內外兼顧而變得虛弱,他現在的狀態或許能支撐到六十歲以上。
此時,劉禪身旁可謂英才雲集……
在古老的法師階層中,諸葛孔明、徐元直、黃公衡、李正方、馬孟起、孟公威、龐羲、嚴顏與劉磐,還有神秘無比的田國讓和管幼安兩位長者,他們的力量無人能及。
除此之外,壯年一輩如魏延、王平、馬岱、向寵、馬忠,以及蔣琬、廖化、宗預、鄧芝和柳隱,這些身懷魔法技藝、體魄強健的英才,皆可挑起大梁。
年輕一代中,鄧範、石苞、薑維、張嶷、諸葛喬,直至費禕、董允、霍弋、傅儉,還有馬超身邊的張苞、關興、趙統、趙廣,以及法邈、龐宏、糜威、黃崇、馬承、李球,各個才情出眾。
如今的劉禪,不再像曆史記載中那樣,在戰鬥的中途迷失於時空的裂隙。
世家中仍有杜預、王濬兩位奇才,為這片奇幻大地效力,而鍾會,作為鍾繇的幼子,年紀輕輕便已展現出非凡的魔法天賦。
這些新興力量的崛起,使得曆史上的劉禪不再孤立無援。至少在四十年內,他無需憂慮這個問題,四十年之後,他還擁有足夠的時光。
在他尚在人世的日子裏,他誌在統一整個奇幻世界,至少也要為他的後代留下一個更為平坦的道路。
長安的皇城已顯頹敗,縱然多年來有人打掃,但那清冷的空曠仍顯淒涼。因曹氏無意於此地定都,皇城並未得到修繕,許多地方雜草叢生。
劉禪引領眾人踏入皇城,腳踏荒蕪的土地,他俯身連根拔起一根野草,凝視著空曠,深深地吸了口氣,仿佛要吸入劉氏王朝的氣息。
“今日,恐怕要勞煩各位,與朕一同清掃這荒廢的皇城!”
劉禪並未提及遷都之事,隻微笑著對諸葛孔明輕語,期待他們協助自己重振這座久已沉寂的皇城。
諸葛孔明和徐元直見證了劉禪的成長,他們心領神會。交換一個眼神後,兩人恭敬應允。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吳懿自永安匆忙趕回成都,雖未參與勤王之事,卻成為陪伴劉禪進入長安的關鍵人物。此刻聽見劉禪的話,他明白劉禪已下定決心。
盡管吳家因妹妹之事心中不安,但想到劉禪給予的補償,吳懿壓製住了益州世家的躁動。他對劉禪的決定表示理解,畢竟如今西川的動蕩已令局勢難以維係。
思索清楚後,吳懿亦俯身應允。
作為老臣、荊州、益州三股勢力的代表,他們皆知陛下的心意已決。在場的智者怎能不知遷都之事已被定調。以這樣的方式告知,也是為了避免進一步討論導致尷尬的局麵……
在神秘的大陸上,劉禪的決定震動了整個王國,他承諾給予子民充足的福祉,遷都不會剝奪他們的力量。
這無疑是劉禪統治期間最重大的抉擇。遷都不僅僅是移動皇城,更是轉移朝廷,朝廷中匯聚著眾多貴族與世家。然而,世家的土地無法遷移,如何確保他們在動蕩中安然無恙,成了劉禪的重任。
剛剛平息了一場風暴,再次麵臨遷移,劉禪麾下的勢力或許會動搖。同時,曹氏一族的動態已傳入劉禪的耳中,那些熟悉的名字在他耳邊轟鳴,他明白,曹氏已不再依賴曹宇、曹肇和曹泰這樣的庸碌之輩。
曹氏啟用的,無一不是才華橫溢的名臣猛將,甚至有征服國度的無敵將領。杜恕,晉朝開國將領杜預之父;和逌,曾官至廷尉和吏部尚書,也是和嶠與和鬱的父親;王濬,那位東吳的終結者,威名赫赫。其餘的同樣是聲名顯赫的人物。聽到這些名字,劉禪意識到,真正的戰爭才剛開始。
比起之前的三國爭鬥,這將是一場逆天之戰,這些人,才是他必須麵對的勁敵。他決定遷都長安,親鎮前線,以潼關為屏障,渡過渭水征服京兆,最終以黃河為界,遙望河東,這才是他的目標。
這需要龐大的軍隊,充足的糧草,以及更多的傑出人才。劉禪清理宮殿,步入那座充滿曆史痕跡的大殿,發布了一係列大戰後的政令。
"大漢久經戰火,宜休養生息,暫停對外征戰,減免百姓二成賦稅,以緩解民生之苦!"
"廣納國內隱居的賢士,希望他們為大漢的未來出山,輔佐朕重現帝國輝煌!"
"羌、氐、胡、鮮卑各族及武陵蠻夷,凡願留在大漢者,可選人教授農耕,過往之事不再追究。"
三道政令頒布,大漢開始靜心修養,等待天下變局,伺機反攻!隨著劉禪的招賢令,各地的隱士紛紛被推薦。
吳懿推薦西川的名士杜微,諸葛亮對其讚譽有加,多次邀請後,任命杜微為諫議大夫,加入朝廷。王平引薦扶風的隱士魯芝,他曾是曹魏的重臣,參與軍事顧問,鎮守邊疆,近年來卻深居簡出。如今,接任魏延的雍州刺史王平說服他出山,擔任雍州別駕。而魏延晉升為驃騎將軍駐紮潼關,推薦原驃騎將軍馬超的幕僚傅嘏為潼關都尉,成為其麾下的副將。
在遙遠的奇幻世界,馬超這個名字象征著英勇的戰士,然而一貫對他投以冷漠目光的傅嘏,這次竟讚同了魏延的征召之舉,這讓雄獅般的馬超大將軍不禁雷霆震怒。
此刻,世間一個長久保持靜默的古老家族,也開始悄然注視著王都長安,緩緩朝那座神秘之城進發。他們共享一個神聖的姓氏——劉。
劉禪,大漢的和平守護者,宣布了國家的恢複與養息政策,同時也宣告了一場宏大戰役的暫時落幕。
曹魏族收到此訊,盡管心懷各異,行動上卻一致選擇了接受這一現實。
自曹丕隕落,曹叡與劉禪相繼登基以來,世間的紛爭未曾停歇。即便是強如曹魏,也在連年戰火中損失慘重。這個世界,單靠無盡的衝突無法維係。
曹魏向豪門勢力妥協,眾多家族嶄露頭角,他們獻出人才,同時也尋求著應有的回報。曹魏領土急速整合,百姓麵對巧取豪奪,唯有無奈哀歎命運不公。
無數人流離失所,不願離開故土,卻也別無選擇。此刻,洛陽城內,大司農恒範麾下的衛尉,半位大漢皇族後裔,昔日揚州刺史劉馥之子劉靖,正陷入深深的沉思。
身為皇室血脈,劉靖曾在曹丕時代出任廬江太守或河南尹等要職。後來,因曹丕創建聖學而調入京城,擔任大司農衛尉,同時肩負起聖學的部分管理職責。
聖學建立至今已逾十載,其間朝廷湧現諸多新臣,卻也爆發了震驚朝野的浮華醜聞。劉靖身為京城官員,每日見證洛陽學子的變遷,深知聖學變革的緊迫。
曹叡再度啟用夏侯玄、諸葛誕等人,奢靡之風又起,甚至在世家勢力的推波助瀾下愈演愈烈。於是,劉靖在官署揮毫潑墨,撰寫一篇懇切的諫書,勸誡曹叡借鑒劉禪的休養生息政策,主動修複與江東的盟約。
同時,他期盼內整天下,重施恩德於民眾。在這封諫書中,劉靖列出幾點主張:
第一,嚴格挑選博學者與導師,他們的資質必須再三甄別,他們是聖學的基石。第二,朝廷官員的子弟,到適齡後必須進入聖學研習,不能僅憑家學便直接入仕,不論聖學教師能力高低,至少不能讓學生產生所學無用的觀念。
第三,明定賞罰,遏製浮華之風。劉靖希望建立嚴謹的督學製度,根除聖學中的浮誇風氣,並指出當前浮華風氣的盛行...
在諸多貴族子弟舍棄太學院,投身更為神奇的魔法修煉,以至於太學院的學者們除了追求名譽之外,顯得迷茫不已。
這三條革新提議,誠然,條條直指要害,確實有力量滌蕩太學院中盛行的浮華風氣。
隻是,曹叡並未采納,或者就算他有意接受,如今朝廷中那些嶄露頭角的新貴們,也會堅決抵製。
劉靖在衙門裏守候了三日,每一刻有人踏入,他都會猛地站起,期待著認同,或是裁決。
然而,三日過去,他的諫言如同投入大海的泥牛,悄無聲息地消失在這座魔都洛陽的繁華之中。
“呼~”劉靖深深吸了口氣,整理了一下蓬亂的發絲,正了正法師袍,隨後向導師恒範請假,聲稱要回故鄉祭祀祖先。
接著,他告別了生活十多年的這個地方。
回到家中,劉靖接過長子劉熙遞來的幽香茶水,那是源自西境的神秘飲品,每次歸家,他都會飲一杯,以平複一日的疲憊。
盡管不清楚父親為何突然歸來,但劉熙在得知消息後,立刻準備好了這杯清茶。
沐浴更衣後,劉靖把自己打理得整潔利落,便帶著兒子來到密室。
那裏供奉著他父親——昔日聲名顯赫的揚州魔法督軍劉馥。至於他們是否真的是皇族血脈,已經無從考證。
無論是過去的父親,還是現在的劉靖,都不曾像他人那樣,自稱為中山靖王的後裔。
他們對此嗤之以鼻。
他們出自沛國相縣,如果真要追溯,或許與高祖一脈確實存在著微妙聯係,這也是許多人堅信他們劉家是皇族分支的原因。
然而在此之前,劉靖並不在意這些,無論他們是皇族,或是平民,對他們來說並無差別。
太祖曾賦予父親劉馥重責,最終他在揚州督軍任上因操勞過度離世,就連如今的大臣蔣濟,當年也是父親麾下的魔法使。
而他也受到當今帝王的眷顧,無論是鎮守廬江,實現父親的遺誌,還是北伐戰場,他的表現都堪稱出色,曹氏家族對他的恩情深厚無比。
但今天,他用三天時間證明,今非昔比。
他或許真的不再適合留在這裏了。
麵對父親的靈位,劉靖帶著劉熙跪下行禮,上香祈福。
這一係列舉動後,劉熙意識到父親似乎已做出了重大決定。
“熙兒。”劉靖牽著兒子回到房間,神情變得嚴肅,“這些年你也逐漸長大,見識了不少世事。
如今,你可知道這個世間,哪些人有可能成為偉大的魔法師?”
年僅雙十年華的劉熙不解父親何以言此,一時怔怔無語,不過很快,他便列舉出一串響亮的名字:“陳群閣下是世家領袖,蔣濟閣下智謀深邃,董昭閣下老而益壯,司馬仲達,智勇兼備......”
“罷了,罷了!”劉靖未待他說完便打斷了,“這些人已是朝廷的棟梁,他們無需你的額外評價。我問的是,其他人呢?”
劉熙聽到這問題,陷入沉思。他年少未遠行,從未離開過洛陽城,又怎能了解天下人,有多少才俊可言。
看著兒子沉靜下來,劉靖並未責備,而是輕撫他的前額:“你未曾見識過天下,又如何評斷天下?這些年來,是我耽誤了你。從今以後,我帶你遊曆四方,親眼看一看這片天地。”
劉熙不明父親心意,為何忽然要帶他“遊曆”,盡管疑惑,但他明白這是一份無比的驚喜。
看著興致勃勃收拾行李的兒子,劉靖也叮囑妻子帶上金銀細軟,準備些行裝與食物,一同前往祭祀祖先。
他的妻子並非豪門出身,卻是劉馥精心挑選的賢良淑德之人,此刻她並未責備,更未戳穿,隻是平靜地點點頭,表示理解。
夜幕降臨,一切準備妥當,劉靖的摯友應璩也來到了府上。
應璩身為散騎常侍,是劉靖少數的朋友之一,性格與他截然不同。此刻他來訪,劉靖即使閉眼也知道他的來意。
“休璉,不必多言,我心意已定,多說無益。今後前路漫漫,你我各自珍重吧!”
劉靖搶先一步堵住了朋友的言語,他們是生死之交,當年書信往來頻繁,共論天下大事。有些事,深藏心底即可。
應璩早已料到好友劉靖向朝廷呈辭的後果,這恐怕是他無法承受的。盡管他多方努力,卻未能讓朝廷重視此事。同時,他也打聽到劉靖準備離職遠行,於是無奈地選擇前來勸阻。
然而,如今看到好友的決心,他知道已是無力回天。
“既然文恭已做決定,不知文恭打算前往何方?”
“昔年父親曾在揚州為官,老夫也曾主政廬江多年。既然要遊曆,自然先重返故土,然後北上兗州,覽先祖崛起之地。最後穿越青州,踏入冀州,跨過黃河大地......”
“是要進入關中嗎?”應璩打斷了劉靖,他已經猜到劉靖最終的目的地......
如今,劉靖踏上歸途,重返長安,那個從未公開承認過皇族血脈的男子,竟選擇了重回故土,那個昔日的漢室中樞之地,在應璩的眼中曾是荒誕不經的笑談,如今卻成了令人驚訝的事實。
“傳說劉禪曾模仿皇家學府,創辦了漢中學院,據說成效斐然,連大賢者管寧也在那裏授業,學院中洋溢著樸實之風。若能妥善經營,或可成為天下學者向往的聖殿!”
“文恭,你就不能再耐心些嗎?”
“你看不出來嗎?等待又有何意義?”劉靖站起,直麵應璩,“世家確有強大之處,但這天下並未徹底絕望。”
“那個劉禪小子,難道就不會向世家低頭嗎?他也許也會……”
“他若有此意,早已付諸行動。即使世家終將主宰未來,老夫也希望在此之前,多為黎民百姓做些實事。”
言畢,劉靖不再理會應璩,攜家眷離家出發。洛陽的城門令,是其父生前摯友之子,一切早已安排妥當。
自此刻起,洛陽再無劉靖的身影。
喜歡我在三國逆轉乾坤轉乾坤(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