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四章 朝廷選將難

字數:4225   加入書籤

A+A-


    聽著崬晶蘭的話,嚴嵩萬分的尷尬。
    可是禦史路揩就出來為嚴相說話了。
    他說:“崬晶蘭今天在大殿上的言辭,實在是莫名其妙,簡直是把征討鞠家堡子,當成是兒戲了。陛下切不可輕信呀。”
    聽了路揩的話,嘉靖帝反而清醒了。
    他說:“路揩枉自為朝中禦史,你說崬晶蘭把國家大事當成兒戲,要說一丁點理由來才好呀。”
    這意思差點就是說,路揩空口無憑,含血噴人了。
    路揩立即回應:“陛下,這黎雄是邵州九龍山上的人,以前沈襄錚和崬晶蘭多次從此上天藍觀,路過白竹坪,這是黎雄的老家,莫不是結了仇怨,借此來譏諷死去的英烈吧。”
    大殿上一時爭得不可開交。
    崬晶蘭夫婦,隻是洗耳恭聽,微微笑著,不發一言。
    嘉靖帝大怒,拂袖退朝。
    可是,第二天,又破例上朝。
    原因是,國師藍道清晨來了,太監立即通報到丹房中。
    藍道第一個出班啟奏。
    “老臣聞知鞠家堡勢大,居然敢對抗天兵。特為此事而來。”
    “是呀,那鞠南關居然殺害朝廷命官,黎雄大將軍已遭了毒手,我呀正派人四處尋找國師,回朝給聖上一個絕好的主意。”
    嚴相也亦步亦趨,立即出班啟奏。
    “相國言重了,我哪裏有什麽絕好的主意。隻是我有幾點,要糾正相國的言語。”
    “一是,黎雄大將軍身患絕症,帶病出征,自己熬不過痛苦,在破犁莊,吃了渡人果,自絕身亡。倒不是鞠家兵勇殺害的。”
    "黎雄有重病在身,相國是知道的,為何不阻攔他,另擇高人呀!”
    嚴相立即反駁:“國師此言差矣。我怎麽知道黎雄將軍有何絕症呀?”
    “去年比試武狀元,相國不說,黎雄不能配武狀元這一殊榮嗎?因為他患有嚴重的肝炎呀!”
    嚴嵩頓時語塞。
    可是,藍道卻還是繼續揭他的老底:“您還說,今天來比武,居然喝了不少的酒,所以臉色紅潤,平時,是不敢喝酒的。所以臉色是梔子黃。這話,大家記憶猶新,相國可能就忘記了吧。”
    一些正直的大臣立即幫腔,立即有兵部馬大人等三人拜伏在丹墀下:“聖上明斷,這些話,我們都聽到相國說過好幾次呀。”
    “是我們一定要按照比武的規則辦事呀,沒有人再敢和黎雄比試。所以必須定他為武狀元呀。”
    聖上亦開言了:“這事情,朕也曆曆在目,相國當時的言語,猶在耳旁呀?可是相國居然忘記了,是人老了,記憶力大幅度地減退了吧。”
    嚴嵩大窘,也跪拜在地,連連說:“是老臣健忘,有負聖望,也對不住諸位了。”
    一場激烈的朝堂辯論,並不因嚴嵩的認錯而結束。
    藍道說:“黎雄待士兵如親兄弟,所以他為國捐軀時,陪同他吃渡人果的,居然有一千多將士。哀哉!”
    藍道此話,頓時讓滿殿朝臣,默然而生敬意,個個俯首默哀。
    沉默片刻後,還是藍道發言了.
    “而今,多位大臣舉薦崬晶蘭為帥征討鞠家堡。就別有用心的人,出來挑撥死者與沈襄錚的關係。我可以坦率地告知大家,沈襄錚和黎雄的關係,非常親密。他曾經上九龍山白竹坪去天藍觀,賣馬於黎雄家,給他金條不要,隻要足夠到天藍觀的盤纏。可是,他回程時,黎雄又把馬退還給沈襄錚。”
    “是呀,這個典故,我們也聽說過。”兵部侍郎隨即出班證實。
    侍郎還說:“黎雄將軍還對我說過,就因為沈襄錚的激勵,他才發奮讀書習武,成就了文武雙修。”
    大家知道,這爸爸侍郎,和沈襄錚確實是至交好友。
    侍郎還繼續說下去:“還有一件不為人知曉的事情。崬晶蘭在九龍山的象屁股上,救了他全家的性命。那時崬晶蘭裝扮成一個采菇女,勇鬥猛虎,而且很快就馴服了這頭凶猛的大蟲。至今在民間廣為流傳,成為美談,這件事情,朝中有些大人,應當也聽說了吧!”
    說到這兒,嘉靖帝也不禁肅然起敬,他站了起來,大聲說:“我前夜裏,駕幸錦蘭宮,聽錦玉妃子說了這件民間佳話。我今天才知悉,那個采菇女,原來是崬晶蘭呀!!”
    大臣們都知道,嘉靖帝不好女色,一個月,隻有三天駕幸妃子們的寢宮。有幸聽到妃子們述說民間佳話,真難得呀。
    兵部馬大人立即趁勢出班奏曰:“民間佳話,傳到聖上龍耳裏,實屬難得呀。可以看出,民間萬眾,對崬晶蘭是何等拜服呀。讓她掛帥去掃平鞠家堡,那一定能馬到成功,烏雲散盡呀。”
    嘉靖帝正要點頭準奏。
    在這當兒,藍道突然急速插話:“臣倒是認為,讓崬晶蘭怪帥出征,不可,不可。”
    上至天子,下至群臣和值殿太監以及黃巾力士,對國師的話,盡皆驚詫莫名。
    嘉靖帝聽了,緩緩地說:“國師道出個理由來,滿殿文武,都覺得崬晶蘭掛帥出征,很合適呀。”
    “掛帥之人,必要老成持重,崬晶蘭和沈襄錚都還年輕了些。我看,有資格掛帥之人,還是要崬南興老將軍出山,才是最為合適。”
    藍道一字一眼地說。
    可是嚴相立即反駁.
    “崬南興已經無心為朝廷效忠,他立了大功,就誌得意滿,就要辭職去走鏢。這等人,即為民間所說的是,稀泥巴扶不上牆,所以此人不可以用也。”
    一些嚴府的忠實走狗,立即附議。
    可是,又是兵部馬尚書成文,出班反駁曰:“相國此言差矣,崬南興不貪圖富貴,可是卻一心盡忠於天子,盡心於平民百姓。隻要皇上一紙聖令,他會立即快馬加鞭未下鞍,火急趕來朝廷的。”
    這次,殿上的大臣,除嚴嵩路揩外,個個都同聲附議。
    皇上龍顏大悅,宣布退朝。
    ******
    秋高氣爽之時,崬南興統率五千人馬,兵進鞠家堡。
    那次,崬南興接到聖旨,立即日夜不停,逢驛館紙換馬,不停歇,確實的快馬加鞭未下鞍,飛也似的趕到朝廷。
    嘉靖帝問他要多少人馬,他的說法,和女兒崬晶蘭大不相同。
    說隻要黎雄崬將軍的一半人馬,足矣!
    這話正合嘉靖帝的心意。
    以喀州為首,蘇州府府台,都來犒勞天兵。
    看到崬南興的隊伍中,有一些雜色衣裝的人,還有三十多個女兵,個個都是腰掛佩劍,手持紅纓銀槍,身著紅裝,英姿瀟灑。
    他們很有些奇怪。
    但是隊列整齊,沿途對百姓秋毫無犯,有個個稱道。
    隻是這四洲府台心中就在想,上次黎雄兵敗,出兵時也是這樣呀。
    莫不要又犯重錯,因為這次,隻帶來上次一半的人馬呀。
    可是誰也不敢說出口的。
    地方官吏就是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