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二章 夫妻回家鄉

字數:5809   加入書籤

A+A-


    殺死倭寇的人,其實是崬晶蘭。
    本來,馳度恒一入牢獄,崬晶蘭就打算到大牢外,暗中護著卞盛灝。
    可是那天公主宣她進府,夜晚還留著她,要吃過夜宵再走。
    崬晶蘭無可奈何,推脫不得。
    後來還是說有點頭昏目眩,吳巧兒和餘三姑,才護送她回家。
    可是當她來到刑部大牢外麵時,已經看到卯字號牢房屋頂上,伏著一個人。
    這人好像已經得手了。而且直起身來了。
    崬晶蘭覺得心內一陣劇痛。
    鏢局原來的那有限的幾個幹將,又失去了一個。
    所以她隻得用玉骨扇,為卞盛灝報了仇再說其它的了。
    殺掉這個倭寇後,她自己心中也知道,此舉太魯莽了。
    但是她沒有後悔。
    正確的方法,是放這個倭寇走,跟蹤其後,找到給他指令的人。
    然而,如果稍一不慎,也會前功盡棄。
    然而,這個倭寇之死,就引起了嚴世蕃極大的驚恐。
    他派出的這個倭寇浪人,是他多年的忠實奴仆。
    他覺得危險已經逼近自己。
    必須立即發製人。
    他心中也曉得,這種殺人手段,除了巡查署崬晶蘭,京城中不會有第二個這樣了,好像他家已經太平無事了。
    可是,掛名總督沈襄錚還在,他沒有好好管束下屬,其事情說輕就輕,說重也如大山壓頂呀。
    好不容易等到朝會。
    嚴嵩首先出班啟奏。
    他說擅離職守的雲貴長史,已經在刑部大牢死了。
    這件事情很是蹊蹺。刑部官員,上至尚書,下至獄卒,都難脫幹係。
    最主要的,是那雲貴總督,為死者收了屍,看來,這長史擅自進京,和雲貴總督,有著千絲萬縷的關聯。
    為此,應該把他也下獄,查清這位總督,是何用心。
    禦史何忠龍已經被嚴相保了出來,而且官複原職。
    他立即出班附議。
    這一次,嚴相嚴陣以待,事先和他朝中的黨羽都打了招呼。
    六個尚書居然有四個出班附議。
    而且他們還異口同聲地啟奏,如果多幾個這樣的總督,大明江山危矣。
    所以,必須把雲貴總督下獄,查清楚後,處以極刑。
    嘉靖帝坐在龍椅上,也很不安穩了。
    不過龍心明曉,沈襄錚是忠臣是功臣,殺了他,天下還有人敬奉他嗎?
    殺了他,嚴黨越發得勢,大明就真的岌岌可危了。
    他半閉龍目,等無人說話,或者等有臣員提出異議。
    可是國師不在朝上,其他朝臣,見嚴黨勢大,又聖心難測。
    都選擇了閉口不言為上策。
    尤其是大理寺太常卿鹿鳴陌,不識時務,不懂聖心。
    堂堂的太常卿,官至一品,就一心要抱緊嚴相的大腿。
    真是奇怪。
    他見無人說話,整個金鑾殿一片寂靜。
    他就出班奏曰:“這沈襄錚應該由大理寺審閱,敢向朝廷耍陰謀者,當淩遲處死。”
    一聽這話,龍心大怒。
    嘉靖帝如龍出東海,掀起了如山巨浪;
    “朕深知雲貴總督的出身,曾為鏢頭,剿山匪,滅倭寇,平定了紅燈會之亂。諸位愛卿,在這幾件大事上,誰人出過大力?”
    “他為朝廷的安定,國家的興旺,出力不少呀。”
    “現略有小錯,不過是失察之過。”
    “好吧,著令錦衣衛,速去捉拿沈襄錚,革去一應職務,貶為庶民,遣送回老家。”
    說完,拂袖而起。殿前太監大聲宣布退朝。
    嚴相心中若有所失,但是既然沈襄錚家兩個總督,都已經下野,今後,應當順風順水多了。
    這些事情,對於沈襄錚來說,平淡得很了。
    在京城,他當然居住在巡查總署。
    崬晶蘭倒是滿臉歡笑地迎接他的歸來。
    她說:“沒有被嚴相殘害到淩遲處死,已經是郎君的萬幸了。”
    這夜,崬晶蘭對夫君極盡溫存。
    她說:“我明天就要掛印封金,辭去一切職務,回家陪伴郎君是我生平之願。我們廝守到白頭偕老。”
    可是沈襄錚說:“當今聖上,還有詠嵐公主和皇後,都是明智之人,你還是留在京城,為聖上為朝廷盡忠吧。
    崬晶蘭長長地歎了口氣,不再說話。
    第二天,崬晶蘭還是去拜別了詠嵐,並且到吏部,辦好了一切離職手續。
    公主聽了,潸然淚下。
    她說:“您要陪伴郎君,隱退回家,我不好阻攔你了。隻是以後如果有機會,我還想看到你出山為朝廷辦大事。”
    “你哪天啟程,我當組織人員隆重相送。”
    崬晶蘭急忙回答:“我悄悄來京的,還得悄悄地回去,這是我的願望。千萬不勞煩公主了,以免嚴府又會心生妒恨,尋機陷害。”
    公主聽了默默地點點頭:“也好"
    就這樣,崬晶蘭和夫君默默無聲地回到紹興老家。
    隻是福無雙至,禍不單行,又有一樁禍事,降臨到了沈鏈頭上。
    沈鏈已經被降為賽摩校尉了。
    在賽摩營裏,他手下隻有有十二個錦衣衛。
    他對官階的大小升降,倒是無所謂。
    可是嚴嵩不會放過他。
    隻是暫時他還沒有抓到機會。
    但是,機會來了。
    西北狼煙又起。
    番邦在那裏燒殺搶掠,邊民深受其害。
    而且有一些細作,混入了邊民中、
    細作把當地請教、情況探清楚了,再傳音信給他們的可汗,所以得手。
    守關將士無可奈何。
    軍機處和錦衣衛商定,派幾個精明利幹的人。前去邊塞捉拿奸細。
    嚴府立即派大管家,給胡柳申送來從東海搜刮來的夜明珠。
    這夜明珠居然有拳頭大。
    掛在大廳堂中屋頂上。
    一入夜,也如一輪明月掛在中天,雪亮又柔和的銀光撒滿全廳。
    胡柳申非常喜這碩大的寶珠。
    他是個老奸巨猾的人,而且貪得無厭。
    多數太監都是這樣的。
    他半眯縫著眼睛,懶懶地說話了。
    “相府是要咱家幹什麽了,何必這樣破費,說一句話就行稅傘!?
    大管家畢恭畢敬地說:“相府也無事相求。”
    “隻是聽說萬戶要派幾個得力的幹將赴西北公幹,特讓我推薦一個人。”
    “推薦誰呀。我手下的幾個人,我還不是如數家珍,還要勞煩相府費心嗎?”
    管家心想,這醃狗太狡猾了。
    但是沒有寫在臉上。
    而是嬉皮笑臉地說:“啟稟萬戶,相爺想推薦沈鏈去西北,你那個幹將真是奇才呀。”
    “哪怕是他單身前去,也會把事情辦得圓滿的。”
    胡柳申半閉著眼,似睡非睡。
    好半天才回答。
    “派他一人前去,聖上和皇後公主他們,不會說我是個大大的傻瓜嗎。
    “我隻給他兩個人,才會有幫手,抓住奸細,讓邊境安寧。”
    管家連連回答:“是,是。我失言了。我家相爺沒有這個意思。”
    胡柳申淡淡地說:“那,咱家就不送了。”
    胡柳申召來沈鏈。
    他說:“上次,你出差去雲貴,折了兩個兄弟。”
    “這次給你一個將功補過的機會,去塞北抓奸細。
    “如果辦好了,我會讓你官複原職的。”
    沈鏈心知,這一回,很難圓滿成功。
    因為他知道,這邊關不安定,實在是嚴府有人在作祟。
    邊關守將中,嚴府也有人呀。
    但是他還是慷慨應允。
    並且保證,任何艱難險阻,都攔不住他。
    還說隻帶兩個兄弟去最好。
    目標小,事情反而容易辦好。
    胡柳申滿意地點了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