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 龍魂軍又殺過來了?
字數:4580 加入書籤
盡管在外麵發動衝鋒的倭軍士兵,數量已經驟降成倭軍一個小隊的兵力。
但是退守在7號倉庫當中的大夏軍第二十六軍的將士們。
卻絲毫不敢忽視外麵正在發起衝鋒的倭軍。
因為每一波正在發起衝鋒的倭軍小隊。
其中不少人身上都保有著爆破專用的炸藥包。
若是一個不小心讓這些身上綁著爆破專用的炸藥包的倭軍士兵衝到了7號倉庫的牆腳下。
那麽7號倉庫的堅厚牆體將會麵臨巨大的威脅。
即便是7號倉庫的牆體再堅厚,也禁不住倭軍士兵們一輪又一輪自殺式的爆破襲擊。
就在大夏軍第二十六軍殘存下來的將士們不斷在倭軍機槍手的火力間隙中開槍還擊。
在還擊間,宋明達等人的彈藥庫存正在被飛速消耗著。
時間已經過去小半天了。
宋明達等人的彈藥補給幾乎快要見底。
就連開槍還擊的頻率也大幅的下降。
但是7號倉庫外正在發動衝鋒的倭軍士兵,衝鋒的頻率卻是在不斷的上升。
盡管7號倉庫外屍骸遍野,倭軍士兵的屍體已經堆成了小山一般。
足足有近一千名倭軍士兵倒在了7號倉庫外的血泊之中。
卻依舊阻礙不了倭軍士兵們的瘋狂。
“他們的彈藥應該快要見底了。”
“給我加大力度發動衝鋒。”
看出了7號倉庫內的宋雲達等人的反擊力度逐漸下降,川島南雄連忙下令道。
而7號倉庫內宋明達以及林思淼等人,不單單是彈藥見底。
經過了長期的戰鬥,眾人也早已是精疲力盡。
甚至連舉槍的力氣都快消耗殆盡。
原本400多名駐守7號倉庫的將士們也已經陣亡了100多名。
還有100多人不慎被倭軍的機槍掃中,被打成重傷已經失去了繼續戰鬥的能力。
此時的宋明達灰頭土臉,力氣早已都快要被耗盡。
卻依舊麻木的不斷向著外麵摳動扳機。
包括宋明達以及林思淼在內的剩餘的200多名大夏軍第二十六軍將士。
早已是殺紅了眼。
已經分不清什麽是現實。
隻知道在倉庫外的通通都是他們的敵人。
然而就在這時一隊倭軍士兵慌忙地朝著川島南雄以及田中巴狼二人跑了過來。
可以看到這隊倭軍士兵的臉上神情十分的難看。
比死了爹媽都還要難看不少。
“川島師團長、田中師團長大.......大事不好啦。”
“龍.........龍魂軍他們又殺過來了。”
倭軍士兵們的臉上十分難看,簡直是要多絕望有多絕望。
就差把‘我們要完蛋!’的這五個大字給寫在了腦門上。
聽見了遠處倭軍士兵們的呼喊。
川島南雄以及田中巴狼二人也紛紛相視一眼。
兩人都從對方的眼中看到了驚恐的神色。
“龍.........龍魂軍他們又........又殺來了?”
川島南雄說話間整個人都在顫抖。
就像癟了的茄子一般。
完全看不出他們命令手下部隊進攻7號倉庫時的那種猖狂。
“龍魂軍?”
“該死的龍魂軍,他們又來了,他們不是去進攻燕京了嗎?”
“這才多久啊,他們怎麽這麽陰魂不散呢?”
田中巴狼整個人都像是在哭一般,已然慌亂到了極致。
“田中君,我們快撤吧。”
“再不跑,我們的小命怕是要交代在這裏了。”
就在這個時候,川島南雄對著田中巴狼說道。
實在是龍魂軍帶給他們的陰影太過於強烈。
就連寺內獸一等一眾夏北方麵軍高級軍官都團滅在他們手裏。
他們兩個也都是險死還生,曆經萬難才從龍魂軍的手中逃了出來。
沒有人比他們更清楚,麵對龍魂軍相當於麵對一種什麽樣的存在。
“對........對,那我們趕緊撤。”
麵對川島南雄的提議,田中巴狼連忙點頭回應。
“那這7號倉庫?”
“什麽時候了,還管這個倉庫。”
“龍魂軍來襲的事情,先不要告訴他們。”
“讓他們繼續在這裏對這座倉庫發起進攻。”
“等到清苑縣城城破之時。”
“他們或許還能給我們爭取到一定的逃脫時間。”
聽見了川島南雄的話,田中巴狼連忙說道。
口中的他們正是這一支正在對7號倉庫發動進攻的倭軍聯隊。
這支倭軍聯隊並不是他們川島師團以及田中師團的嫡係部隊。
而是由其餘部隊的逃兵組成。
因此對於川島南雄和田中巴狼來說。
可以說他們對於這支聯隊沒有絲毫的感情。
既然不是他們的嫡係,那麽用來當做炮灰是再合適不過了。
“田中君,你的主意不錯。”
麵對田中巴狼的提議,川島南雄表示十分的讚同。
好在倭軍小隊過來匯報的時候。
那些正沉浸在竣工7號倉庫的倭軍聯隊並沒有太過注意到他們這邊的情況。
更不知道龍魂軍已經到來的事實。
此刻殘存的4000餘名倭軍士兵正瘋狂的和7號倉庫中的大夏軍第二十六軍將士們交戰。
仿佛勝利就在眼前,絲毫察覺不到危險即將來臨。
“事不宜遲,我們趕緊帶著部隊撤離吧。”
川島南雄對著田中巴狼提議道。
很快二人就趁著所有的倭軍士兵不注意的情況下離開了這裏。
沒過多久,川島南雄以及田中巴狼二人就組織起自己的嫡係部隊。
準備經由清苑縣縣城南門撤離,向南繼續瘋狂逃竄。
兩人組織起的嫡係部隊僅有1萬多人。
剩餘的5萬人則是被二人毫不留情地拋棄在了清苑縣城。
繼續往南撤離,即便是遇上大夏軍也未必會是其對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