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6章 導彈來襲
字數:5346 加入書籤
但他們每一個人都還是迫不及待的想要看到。
那些大夏的士兵以及百姓在炮火中掙紮扭曲且充滿恐懼的神情。
想要看到大夏人在炮火中看到自己的親人同伴被炮彈無情炸死的慘狀。
“傳令下去!”
“準備開炮。”
很快山本五柳就下達了開炮的指令。
然而就在這時。
遠處傳來了一陣劇烈的爆炸聲。
這響聲響徹天地。
身處大和號作戰指揮室的山本五柳以及高橋勝等一座倭軍高官紛紛臉色大變。
“那是什麽聲音?”
聽見巨大響聲的山本五柳臉上露出一抹驚駭的神情。
隨後所有人透過麵前的窗戶向著爆炸聲的源頭看了過去。
不看還好。
一看之下眼前的一幕,頓時讓所有人直感到頭皮發麻。
隻見遠處距離他們六七海裏的一艘10000t級天龍級輕型巡洋艦。
忽然間發生了巨大的爆炸。
仔細看去。
可以清楚的看到這一艘10000t噸級的天龍型輕型巡洋艦。
艦身中間竟然被劇烈的爆炸給直接攔腰斬斷了。
無論是船身的前半身還是後半身。
都由於重力的作用下。
開始緩緩的向中間傾斜。
隨後慢慢向海麵下沉去。
整個甲板上都是一臉驚恐的倭軍士兵。
所有的倭軍士兵都緊緊抓住身邊能夠抓住的一切借力點。
防止自身因為艦艇的傾斜而墜入海麵。
更有不少倭軍士兵在艦艇快要沉沒卻還未沉沒時。
選擇的主動跳海。
然而在這深不見底,距離岸邊足有十多公裏的海麵上。
跳海就等同於死亡。
而海麵上也早已浮滿了,被爆炸直接給炸得身亡的倭軍士兵的屍體和殘肢斷臂。
一陣陣哀嚎,從那一艘輕型巡洋艦當中傳出。
看到這一幕。
山本五柳整個人呆住了。
甚至都不知道剛才發生了什麽。
一切來的太快了。
10000t級的天龍級輕型巡洋艦就在他眼裏這樣直接沉沒了。
要知道這可是1萬噸級別的巨型戰艦啊。
其裝甲的堅硬程度簡直超乎常人的想象。
若是拉上陸軍的坦克以及火炮對其進行輪番轟炸。
哪怕是炮轟個三天三夜或許都沒有辦法重創這一艘1萬噸級的天龍級輕型巡洋艦。
更別說就這樣直接擊沉了。
“到底發生什麽事了?”
山本五柳連忙下令要安排人去調查。
然而就在這時。
隻見又是一陣巨大的爆炸聲傳來。
在那艘1萬噸級天龍級輕型巡洋艦的不遠處。
又有一艘滿載排水量達4000噸的朝霧級驅逐艦。
也猛然發生了劇烈的爆炸。
然而這一艘排水量達4000噸的朝霧級驅逐艦這是比那一艘排水量10000噸級別的天龍級輕型巡洋艦的下場還要淒慘。
隻見那艘排水量達4000噸的朝霧級驅逐艦在發生爆炸之後。
僅僅在數秒之間。
就已經徹底消失在了整個海麵上。
就仿佛從來沒有來過一樣。
海底到處都是垂死掙紮的倭軍士兵。
絕大多數的倭軍士兵,都在劇烈的爆炸中,受傷不輕。
在海水的浸泡下。
使得傷口更加的潰爛、疼痛難以。
在垂死掙紮下,最終還是被深海給無情吞沒。
山本五柳整個人頓時變得驚恐起來。
這時他們才知道應該是發生了敵襲。
“是敵襲!”
“所有人準備作戰。”
“所有航母上的戰機準備起飛迎敵。”
“把敵人全部給我通通找出來。”
“一旦發現立馬擊沉。”
山本五柳果斷下令道。
“嗨!”
聽見了山本五柳的命令。
身後一眾倭軍高層,雖然無比的恐懼。
但還是紛紛點頭回應。
然而就在這時。
天空上劃過數百枚的導彈。
就如同流星雨一般。
猛地朝著海麵上的所有艦艇砸去。
這數百名導彈的目標不僅僅是他們倭軍的軍艦。
更有停靠在海麵上的那數千艘運兵船。
但凡是懸掛了膏藥旗的軍艦以及水麵艦艇。
無一能夠逃脫導彈的鎖定。
之前被擊沉的1萬噸級的天龍級輕型巡洋艦以及4000噸級的朝霧驅逐艦。
就是被這些導彈給命中。
因為導彈的速度實在是太快。
幾乎都難以看清。
等到所有人反應過來。
1萬噸級的天龍級輕型巡洋艦以及4000噸級的朝霧驅逐艦早已經被導彈給擊沉。
看著天空中那如同隕石滅世一般的場景。
山本五柳整個人陷入到了深深的恐懼當中。
“那..............那是什麽?”
山本五柳一臉驚恐的指著天空中的齊飛的數百枚導彈說道。
“是支那人的海軍。”
“這和擊沉我麾下的艦隊的攻擊如出一轍。”
“就是那種能夠在數千米高空中飛行的炮彈。”
看著天空中的導彈雨。
高橋勝頓時呆愣在了原地,口中喃喃道。
“可是這規模也太大了吧。”
“根據我們之前的分析。”
“那些炮彈每一枚都足以擊沉我們一艘軍艦。”
“摧毀我麾下的那支艦隊,他們也不過用了數十枚炮彈。”
“也沒有如此的規模呀。”
“這規模簡直就是之前進攻我麾下艦隊的十倍以上。”
聯想起之前自己麾下那支被全殲的海軍艦隊,高橋勝一臉驚恐的說道。
“什麽?”
“趕緊給我準備迎敵。”
“給我盡一切可能找出發射這些炮彈的支那軍艦。”
“發現目標立即給我摧毀。”
聽見了高橋勝的話。
山本五柳的臉上也滿是驚恐。
之前高橋勝麾下艦隊的戰報分析他也看過。
他也知道這些在高空中飛行的炮彈是由支那人的海軍軍艦發射出來的。
當務之急,必須要盡快的將這些支那人的海軍軍艦給找出來,並且加以摧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