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0章 京營驚恐,膽大貪墨
字數:3893 加入書籤
崇禎十六年七月五日,早上卯時四刻早上六點)。
在劉博源任命為京營督軍的第一天,當即便從京師外城,抽調了一千名威武軍騎兵進入內城,正式開始行使監督的職責。
劉博源下達軍令,凡是屬於京營明軍,不管是京營新軍,還是京營老軍,全都必須要接受威武軍騎兵的監督。
一旦發現有違反軍規軍紀的將士,可以立即進行捉拿,無需理會官職的大小。
若有頑抗拒捕者,可以直接擊斃,無需任何留情。
一千名威武軍騎兵被分成了五十組,每組二十名威武軍騎兵,並給每組配備了緊急聯係所用的銅哨與信號槍。
若有緊急情況發生,可吹響銅哨相互支援。
若是發生的情況實在重大,例如與京營明軍發生暴力衝突,那麽便可使用信號槍發射信號,所有威武軍騎兵必須全部趕去支援。
另外還有,對於鼠疫疾病的防護措施與消毒措施,一千名威武軍騎兵還是需要做好的。
雙層口罩嚴密的戴好,每組威武軍騎兵小隊配發半斤高度酒精,用於隨時隨地進行消毒。
這可是要對自己的生命負責,也是對京師城內的軍民百姓們負責,根本容不得半點的糊弄。
........
一千名威武軍騎兵突然進入內城,而且還是監督京營新軍與京營老軍將士們的軍規軍紀,這當時使得京營新軍與京營老軍將士們驚慌一片。
六月二十六日當晚的抄沒行動,依舊還在京營新軍與京營老軍將士們的腦海中回想。
威武軍將士的殘酷手段,使得京營新軍與京營老軍將士們恐懼不已。
麵對著凡是敢於頑抗拒捕、持械對峙的家丁護院,威武軍將士都是毫不留情的放銃射殺。
就算是當朝官員,也是難逃一死,當場就被威武軍將士槍決處置。
還有與威武軍發生衝突的京營新軍陳初升部,隻不過是阻攔威武軍進入教忠坊而已,便是遭到了威武軍的猛烈進攻。
數百京營新軍將士死傷過半,就連陳初升也被威武軍將士亂槍打死,死狀可是極為的淒慘。
麵對著這般殘酷無情的威武軍,京營新軍與京營老軍將士們無不感到恐懼,又豈敢與威武軍發生衝突。
當日上午之時,因為有著一千名威武軍騎兵的監督,京營新軍與京營老軍將士不敢有任何的懈怠,嚴格遵照著鼠疫疾病的防護措施與消毒措施,做好鼠疫疾病的防護工作。
當時間來到了下午之時,氣溫也是逐漸的升高,站在各個街道路口的京營新軍與京營老軍將士們,已是變得懈怠起來。
在這炎熱的氣溫之下,京營新軍與京營老軍將士們實在是難以忍受,無不想著摘下口罩躲到陰涼之處,享受一時的涼快與方便。
可在威武軍騎兵的監督之下,京營新軍與京營老軍將士們暫時還不敢有這樣的行為,最多隻能在心裏想想而已。
隨著時間慢慢流逝,逐漸來到了下午申時初下午三點),此時也是氣溫最高的時候。
........
京師流傳有一句俗話,東城富西城貴,北城窮南城賤。
從這句話裏的意思,也能明白其中的含義。
居住在京師西城的大部分都是達官貴人,而京師東城皆因倉庫眾多,所以才有東城富的說法。
還有北城窮的說法,因為北城是屬於居民區,居住在這裏的大部分都是貧苦的老百姓,可想而知自然是又窮又破。
另外還有南城賤的說法,主要是因為京師南城修建有一座天橋,在這裏聚集了各種各樣的三教九流。
而三教九流又是屬於‘賤’行,因此便有了南城賤的說法。
京師內城,東城明照坊。
在這條坊街之中,修建有十數個大型倉庫,是專門用於囤積儲存物資。
朝廷也在這條坊街修建有三個大型倉庫,同時這也是朝廷的國庫之一,主要是用於儲存糧食與布匹之用。
前些時日,威武軍將士抄沒而來的四萬六千多石糧食,就是囤放在了這裏。
負責守衛倉庫糧食的兵馬,原本是戶部安排的庫丁,以及監督庫丁的錦衣衛。
可在鼠疫疾病爆發之後,這裏的戶部庫丁與錦衣衛全都不幸感染了鼠疫疾病,因此便被送去了集中隔離。
而負責接手的兵馬,則是京營新軍將士,而且還是永寧伯王天成的嫡係兵馬。
正是因為仗著嫡係的關係,這部京營新軍才能分到如此輕鬆的任務。
統領這部京營新軍的將領,乃是一名京營新軍副將,名叫王大錘。
雖然王大錘這個名字聽起來很土,但是卻與永寧伯王天成有著親戚關係,還是王天成的同族堂弟。
也正是仗著這樣的一層關係,王大錘在京營新軍之中自然十分狂妄,絲毫不將其他幾位副將與總兵放在眼裏。
而京營新軍中的其他幾位副將與總兵,也是不願招惹麻煩,因此便越發縱容了王大錘的狂妄氣焰。
在負責守衛朝廷國庫的三個倉庫期間,存放在倉庫之內的五千多擔布匹,竟被王大錘偷賣了一千多擔。
而後在四萬六千多石糧食入庫之後,王大錘再次伸出了貪婪之手,竟是偷賣了三千多石糧食。
如果繼續由著王大錘守衛倉庫,恐怕要不了多久的時間,倉庫之內的糧食就會逐漸的損耗殆盡。
是的,就是損耗殆盡!
例如被老鼠偷吃、被雨水淋濕、糧食長苗、發生火災等各種情況。
先前倉庫之內的一千多擔布匹,就是以這樣的理由損耗殆盡的,還有三千多石糧食,也是以這樣的理由損耗殆盡的。
這不得不說,王大錘的行為可是真的膽大至極。
當然了,對於王大錘的所作所為,根本是難以隱瞞的,自然有人知曉。
不過,由於忌憚著王大錘身後的永寧伯王天成,根本無人敢站出來向崇禎皇帝與朱慈烺告發。
而且王大錘也是十分懂得利益均分,並沒有獨吞利益所得,永寧伯王天成也在其中分得最大的利益。
這就使得知曉內情的人,對此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幹脆來個視而不見。
然而有句話說的好,紙是永遠包不住火的,就算再如何的隱瞞,總會有暴露的一天。
當劉博源被任命京營督軍的這一天,這件事情也就暴露了出來。
喜歡奮鬥在明末的邊軍小兵請大家收藏:()奮鬥在明末的邊軍小兵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