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8章 決意發兵,調集兵馬

字數:2216   加入書籤

A+A-


    南京各部官員與一眾勳戚們公然的違抗旨意,此事很快便就傳到了京師,並還傳到了弘光皇帝朱慈烺的耳中。
    朱慈烺聞知消息後勃然大怒,再次急召一眾閣臣們商議應對此事。
    而一眾閣臣們對此表示,一切全憑皇上旨意,微臣等皆無任何反對之言。
    朱慈烺猶豫再三,最終還是決意立即發兵征伐,以武力的方式解決這個問題。
    因為朱慈烺已是看得明白,此時南京各部官員與一眾勳戚們的叛亂之心,已經是毫無半點的遮掩,就這麽赤果果的表示了出來。
    朱慈烺再也不抱任何的幻想,此事也沒有任何緩解的餘地。
    隻有立即發兵征伐,這才是最好的解決方式,也是當前最為妥當的解決方式。
    若是繼續這麽猶豫下去的話,日後所造成的各種嚴重後果,必然是大明朝廷所難以承受的。
    朱慈烺很是明白這一點,一眾閣臣們也是同樣明白這一點。
    因此當朱慈烺決意立即發兵征伐時,一眾閣臣們全都表示了讚同的態度,根本沒有任何的反對之言。
    ........
    既然已經決意立即發兵征伐,那麽朱慈烺也就需要再次宣告天下,表明出朝廷發兵征伐的目的。
    這就是師出有名!
    朝廷要在大義上占據著優勢,如此才能得到軍民百姓們的支持。
    宣告天下的旨意一出,整個大明天下一片嘩然,尤其是大明各省的官員與各地就藩的藩王,全部都是驚駭一片。
    南京各部官員與一眾勳戚們竟敢公然的違抗朝廷旨意,企圖擁立惠王朱常潤在南京登基稱帝。
    這根本就是在造大明的反,是在背叛大明朝廷。
    忠心大明朝廷的官員們,自然是對南京各部官員與一眾勳戚們進行口誅筆誅,聲討他們的叛亂之舉。
    而軍民百姓們對於此事的態度,卻是大都抱著看熱鬧的心態,似乎認為此事與自己沒有半點的關係。
    不過事實也確實如此,惠王朱常潤與當今天子的皇位之爭,對於軍民百姓們也確實是沒有多大的幹係。
    因為不管是誰當了皇帝,該要上繳的賦稅絲毫沒有減少,也許還會有所加征。
    就如當初的三餉一樣,仿佛像是一座沉重無比的大山,死死的壓在軍民百姓們的身上。遼餉、剿餉、練餉)
    當然了,雖然惠王朱常潤與當今天子的皇位之爭,確實是與軍民百姓們沒有多大的幹係,但是受到的影響卻是不可避免的。
    畢竟朝廷的興亡更替,最終苦的都是底層的軍民百姓們。
    ........
    在朱慈烺的監督與催促之下,三萬京營新軍很快的完成了集結,各種糧草軍械也在快速的籌備著。
    不過僅僅三萬京營新軍,這顯然是不夠的,恐怕根本不是南京方麵的對手。
    朱慈烺又還下達旨意,命令薊鎮、玉田、遼東、宣府、大同、山西等各鎮總兵將領,盡快調集兵馬前來京師匯聚。
    各鎮總兵將領最少需要調集三千精銳兵馬,這是朱慈烺強製要求的。
    盡管朱慈烺的心裏也是知曉,各鎮兵馬的精銳早就損失殆盡,實難抽調出三千精銳兵馬。
    但是為了能夠保證此戰的勝利,朝廷還是需要精銳兵馬進行壓陣的。
    除此之外,朱慈烺又還下令山西、河南、山東等各省巡撫,命令他們抽調一定數量的兵馬,一同參與此次的發兵征伐。
    一場聲勢浩大的征討,就此揭開了序幕。
    喜歡奮鬥在明末的邊軍小兵請大家收藏:()奮鬥在明末的邊軍小兵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